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185章 电学初基细探讨,恩赏殊荣惊世人

扶苏看着眼前眼神炽热、仿佛有无数灵感亟待喷涌而出的杨永信,心中的欣赏与重视已然达到了顶点。此人绝非他最初所想的那种仅凭运气和胆量玩弄雷电的莽夫疯子,而是一个拥有惊人直觉、严谨实验精神和非凡创造力的鬼才!其价值,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过了公输昂和韩广奇等人,因为他所探索的,是一个几乎完全未知的全新领域!

“赐座,看茶。”扶苏的声音温和了许多,不再带有之前的试探和压迫,“杨卿,坐下慢慢说。朕对你所言及的‘雷霆之力’,颇感兴趣,你我今日可细细分说。”

内侍连忙搬来锦墩,奉上香茗茶点。杨永信似乎这才稍稍从那种极度兴奋的状态中略微抽离,意识到自己是在与皇帝对话,略有些拘谨地谢恩坐下,但目光依旧灼灼地盯着扶苏,仿佛生怕错过皇帝接下来的每一个字。

深入的交谈正式开始。主要是杨永信提出他在多年研究中遇到的种种现象、产生的困惑以及一些大胆却缺乏理论支撑的猜想,而扶苏则凭借前世零散的物理常识,进行谨慎的、启发式的点拨和引导。胥坤在一旁奋笔疾书,笔走龙蛇,不敢有丝毫遗漏。

杨永信首先提出了一个最根本的困惑:“陛下,草民虽知‘良导之材’可传雷霆,‘阻隔之材’可隔雷霆,亦知‘导雷之阻’之存在,然则,此雷霆之力,究竟如何产生?其运行之本质为何?草民观天雷,皆于云层碰撞摩擦而生,然人工摩擦产生之‘小雷霆’,为何微弱且难以持续?其力强弱,究竟由何而定?”

扶苏明白,他这是在思考电荷的产生、电流的本质和电压\/电流强度的概念。

扶苏沉吟片刻,斟酌道:“朕曾闻一譬喻,或可解卿之惑。可将此雷霆之力,视为一种无形无质之‘流’,暂且称之为‘电流’。”他尽量的避免使用“电子”等超时代术语。

“此‘电流’之产生,源于‘电’之分离与积聚。譬如两物摩擦,一物易失‘电’,一物易得‘电’,得失之间,便产生了‘电’之多寡之差,朕称之为‘电位之差’或称其为‘电压’。此‘差’越大,则驱动‘电流’之力越强,犹如高处之水,其位愈高,倾泻而下之势愈猛。”扶苏尽量的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入电流、电压的初步概念。

杨永信听得如痴如醉,眼睛瞪得老大,喃喃道:“电之流…电位之差…电压…驱动之力…高处之水…妙!妙啊陛下!此喻精妙绝伦!如此一来,许多现象便似乎可解了!天雷之威,盖因云层间‘电位之差’巨大无比!而摩擦所生之‘电’,其‘差’甚微,故力弱!然…然则如何增大此‘差’,产生更强、更持续之‘电流’呢?”他立刻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之处!

扶苏也在心中暗赞此人的悟性奇高,继续引导:“此问切中要害。增大‘电压’,产生持续电流,或可从几方面思量。其一,改进摩擦起电之装置与材料,或可积累更多之‘电’。其二,亦是朕以为更可行之路,便是卿方才所提及之——磁!”

扶苏回忆着前世初中物理的知识:“朕曾遐想,电与磁,或乃一体两面,相伴相生。急速变化之磁,或可催生‘电’之流动;而‘电’之流动,或亦可产生磁。若卿能设计一装置,使磁石快速旋转切割…嗯…切割某种由‘良导之材’绕成之圈环,或许…便能持续地产生那‘电位之差’,从而得到持续之‘电流’。”扶苏将杨永信的想法模糊的引导至电磁感应和发电机原理上来。

杨永信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天灵盖,猛地从锦墩上站了起来,差点碰翻了茶盏,激动得浑身发抖:“磁动生电!电动生磁!一体两面!旋转切割!持续之差!持续之流!陛下!陛下真乃神人也!草民…草民似乎窥见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他兴奋得在殿内来回踱步,双手不住地比划着想象中的旋转装置和线圈。

胥坤的笔都快跟不上他们的思路和激动的话语了,额角见汗。终于,他忍不住起身躬身道:“陛下,杨先生所言愈发精深迅疾,奴才一人…一人恐记录不及,恳请陛下允准,再调派两名识文断字、擅长速记之龙卫入内协助,奴才真忙不过来了!”

扶苏一看胥坤那记得密密麻麻、手腕微颤的样子,不由笑道:“准!速去安排。切莫耽误朕与杨卿畅谈!”

很快,两名显然受过特殊文书训练的龙卫悄无声息地进入殿内,接过胥坤分发的纸笔,三人分工合作,这才勉强跟上了杨永信如同泉涌般的思路和扶苏偶尔的关键点拨。

接下来的交谈愈发深入。杨永信又提出了关于“电流”路径的问题:“陛下,若依‘水流’之喻,水需河床渠道方可流动。此‘电流’若于‘良导之材’中流动,其路径可有规律?若遇分支,又将如何?”很显然他已经在思考电路和电流分配的问题了。

扶苏想了想,用手指蘸了茶水,在光洁的案几上画了一条线:“此可视为一‘良导之材’。”又在线上分出两支:“若于此处分流,朕以为,此‘电流’或会分而流之。然其强弱分配,或许与各分支路径之‘导雷之阻’…嗯,或称‘电阻’之大小有关。阻小之路,流过之‘电流’或更强;阻大之路,则相对弱之。”扶苏根据前世所学之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定性进行简单的描述。

“电阻…路径…分支…强弱…”杨永信盯着案几上渐渐干涸的水迹,再次陷入沉思,随即又是一阵狂喜的领悟。

他甚至问及了“电”的储存问题,扶苏便顺势提到了“蓄电池”的模糊概念,即通过某种化学变化,比如杨永信之前提到的盐水电解现象,可以将“电”储存起来,需要时再进行释放,如此便可将电之利用化为可行。

扶苏的点拨始终保持在基础和方向性层面,但架不住杨永信的天才思维!

他往往能从扶苏的只言片语中举一反三,推演出更多细节,甚至提出一些扶苏都未曾细想过的应用可能和更深层次的问题!

有些想法之大胆、之前沿,让扶苏都暗自咋舌,不知该如何具体解答,只能故作高深地评价道:“嗯…卿此想甚奇。若真能实现,或可于远距离传讯、夜间照明、乃至驱动新型机械等领域,皆大有可为。”

这场超越时代的学术探讨,从上午持续到下午,两人竟都浑然忘我,甚至连午膳都忘了传唤,只是中途吃了些内侍悄悄送来的精致茶点果腹。

胥坤和两名龙卫手下的记录纸已经堆起了厚厚的一摞,上面写满了各种图形、符号和密密麻麻的注解。这些内容若流传出去,在这个时代看来,无异于天书梦呓,必被世人视为荒诞不经的天方夜谭。

直到殿外的日光开始西斜,变得柔和,两人之间的问答才渐渐缓了下来。杨永信虽然依旧兴奋,但脑力消耗巨大,脸上显露出疲惫之色,而更多的是一种满足感和豁然开朗的畅快。扶苏也感到有些疲惫,但精神却极为亢奋。

交谈暂告一段落,腹中的饥饿感这才清晰地传来。扶苏看着眼前这位几乎以一己之力将大秦的电学认知推进了无数步的天才,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慨。

“杨永信,”扶苏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你今日,真是带给了朕天大的惊喜!胥坤!”

“老奴在!”胥坤连忙应道,揉了揉发酸的手腕。

“拟旨。”扶苏朗声道,语气郑重:

“咨尔杨永信,秉性聪颖,痴迷格物,尤精雷霆之力之奥妙。于混沌中独辟蹊径,观测实验,卓有见地,所悟所言,发前人所未发,启后世之先声。朕聆之深以为然,奇其才,嘉其志。”

“着,即日起,特聘杨永信为大秦皇家学院格物院首席博士,赐皇家学院院士衔,秩同正二品,享相应俸禄、仪仗。”

“赐咸阳城内甲第宅院一座,仆役若干,一应开销暂由国库支应。”

“命于皇家学院格物院内,即刻筹建‘皇家电学研究所’,由杨永信全权主持。允其于皇家学院各分院之内,不拘一格,遴选精通算学、格物、化学之英才,充入研究所,共研电学之秘。所需一切物料、资金、场地,由国库拨付,诸院皆需竭力配合,不得有误!违令者严惩不怠!”

“特谕中书令、皇家学院副院长李斯,亲自主抓电学研究所之一应筹建、协调事宜,遇难处可直接呈报于朕!钦此!”

这一连串的封赏和任命,如同一声声惊雷,再次震得殿内众人目瞪口呆!

首席博士!正二品待遇!赐宅!独立研究所!全院资源倾斜!中书令李斯亲自督办!

这等待遇,简直尊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个没有任何功名、没有任何官职的布衣,仅凭一番“奇谈怪论”,竟一步登天,直达如此高位!这已不是祖坟冒青烟,简直是祖坟爆炸,直冲云霄了!

杨永信虽然醉心研究,但也并非完全不通世务,被这巨大的恩宠砸得头晕目眩,可更多的是被人理解,天知道他这些年受尽了多少白眼,尝尽了多少苦楚,甚至于只有表弟杨慎行一人与他交好,别人皆视他为疯子、不祥!

杨永信连忙跪倒在地,泪水在眼中打转,声音因激动而哽咽:“草民…不,臣…臣杨永信,叩谢陛下天恩!陛下知遇之恩,信任之隆,臣…臣万死难报!必竭尽心力,穷毕生之所学,必让那雷霆之力,为陛下所用,为帝国之光!”

扶苏走上前,亲手将他扶起,勉励道:“杨爱卿,朕相信你有此能,才对你委以重任!电学一途于我大秦而言如稚子学步,卿当勤勉,勿负朕望,早日将那纸上之言,化为现实之功,让帝国早日用上稳定、可控之‘电’,此乃不世之功!”

“臣遵旨!臣定当鞠躬尽瘁!”杨永信激动地保证。

随后,他目光便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胥坤身旁那厚厚一摞记录,搓着手,一副迫不及待想要拿回去研读消化的样子。

扶苏见状不由失笑,拦住他道:“杨爱卿不必急于一时。胥坤,安排人,将今日所记录之内容,立刻誊抄一份,原件存档,抄本予杨博士带回。再传朕的口谕,令御膳房即刻准备一桌丰盛膳肴,送至偏殿。让杨爱卿就在此处用完晚膳再回去,你也辛苦了,一同与杨爱卿用些。待用完膳,抄录也应完成了,杨爱卿再带回家中,细细琢磨不迟。另外通知少龙,安排两名龙卫护送,直至杨爱卿的宅院准备妥当之后龙卫再回来便可,另外行文麒麟军区,让李信安排一个精锐班,去杨爱卿府上护卫!”

杨永信闻言,更是感激涕零,连声道谢。

此刻,他心中对这位年轻皇帝的观感已然彻底改变,最初那点疏离和学术上的自负早已被无限的敬佩和知遇之恩所取代。

皇帝不仅能听懂他那“离经叛道”的研究,甚至还能够提出至关重要的点拨,更能给予他毫无保留的支持和尊崇的地位!这简直是梦想中的君主!此刻的他甚至在暗暗掐自己的大腿,就怕这是个梦......

待扶苏离开偏殿时,身后传来了杨永信无比恭敬、发自内心的声音:“臣,杨永信,叩首百拜,恭送陛下!”

扶苏心情极佳,脚步轻快地向后宫走去。路过自己寝宫时,他随口问殿外的侍女:“虞妃可还在里面?”

侍女恭敬回禀:“回陛下,虞妃娘娘临近午时才醒,起来后用了些膳食,便回漪兰殿自己的寝宫了,说是晚上再来陪陛下用膳。”

扶苏点点头,也不多问,转身便向着虞姬所居的漪兰殿走去。

漪兰殿内,虞姬正对镜梳理着如云的秀发,回想昨夜的缠绵,脸上犹自带着一丝羞红和甜蜜。

忽然听得殿外宫女请安之声,刚一回身,便见皇帝陛下大步走了进来。

她尚未来得及开口行礼,便被扶苏一把拦腰抱起,兴奋地转了两圈!

“呀!”虞姬惊呼一声,连忙搂住扶苏的脖颈,待扶苏将她放下,她看着皇帝脸上那毫不掩饰的、如同孩童得了心爱玩具般的灿烂笑容,又是惊讶又是欢喜,柔声问道:“陛下这是怎么了?遇上何等喜事,竟如此开怀?可否与臣妾分享一二?”

扶苏看着她娇美的容颜,眼中的笑意更深了,却卖了个关子:“天大的喜事!朕今日,又为帝国寻得了一桩真正的‘国宝’!此事说来话长,容朕慢慢说与你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