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疏勒河谷大捷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白虎军区大营再度迎来了一批重量级的人物。
伴随着一声悠长汽笛的嘶鸣,那列被誉为“帝国动脉”的“咸阳号”钢铁巨龙,喷吐着浓厚的黑烟与白汽,缓缓停靠在了刚刚扩建完毕的白虎军区专用站台上。与以往运送军械物资不同,此次专列车厢中走下的,是一群身着帝国文官袍服或高级军装的人物。
为首一人,尤为引人注目。他年纪甚轻,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面容称不上俊朗,甚至有些平凡,但一双眼睛却锐利得惊人,仿佛能洞穿人心,顾盼之间,自带一股运筹帷幄、冷静沉凝的气度。他身着笔挺的帝国上将礼服,肩章上的金色星辰在西北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正是帝国总参谋部参谋长,韩信。
他的晋升之路堪称传奇。科举兵法科中一鸣惊人,以远超同侪的兵法韬略和战略眼光被皇帝扶苏破格提拔,短短一年便跻身帝**队最高决策层,官拜总参谋长,军衔上将,成为了与王贲等老将并列的军方巨头,也是所有科举学子心中仰望的巅峰。
紧随其后的,是一位气质阴鸷、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男子,身着玄色锦袍,腰佩特殊令牌,正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冰台指挥使,蒙毅。他的到来,往往意味着帝国最隐秘的力量将介入行动。
再后面,则是浩浩荡荡的文官队伍,由六部派出的侍郎级官员领队,涵盖了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精英干吏。他们携带着大量的文书、档案、甚至还有测量绘图工具,显然并非为观战而来,而是肩负着将军事胜利转化为永久统治的使命。
早已得到消息的白虎军区司令章邯,亲自率领军区所有高级将校,已在站台上列队等候。当看到如此庞大的中枢团队,尤其是为首的韩信的军衔时,所有将领心中都是一凛。
章邯快步上前,率先向韩信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韩参谋长!一路辛苦!欢迎莅临白虎军区指导工作!”尽管韩信年纪比他小了许多,资历也远不如他深厚,但帝**队等级森严,韩信的军衔虽与他相同,但其来自中枢且职务在他之上,更代表了皇帝和总参谋部的意志,章邯即使贵为白虎军区的司令却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韩信立刻还礼,态度谦逊却不失威严:“章司令客气了。诸位将军辛苦了。章邯司令乃帝国柱石,西陲定海神针,韩信此番前来,是带着陛下和总参的期许,与诸位共同完善西进方略,何谈指导。”
他的目光随即扫向章邯身后的将领们,很快便锁定在了那个身材魁梧、气势逼人的身影上——项羽。两位帝**中的“双子星”,以这样一种方式会面了。
项羽也看着韩信,眼神复杂。他自负勇武与战阵经验,对于这个凭借“纸上谈兵”火箭蹿升的年轻人,内心原本是有些不服气的。但对方那平静却深不见底的目光,以及肩上那比自己多一颗的金星,让他不得不压下心中的傲气,跟着众人一起敬礼:“总参谋长!”
韩信微微一笑,主动向项羽伸出手:“项参谋长,疏勒河谷一战,打得出色!以极小代价全歼顽敌,生擒敌酋,堪称现代火器战争的典范!总参已将此战例列入教材,供全军学习。陛下闻讯,亦是大加赞赏!”
这番话说的得体又诚恳,既肯定了项羽的战功,又点明了其战役的典范意义,让项羽心中那点芥蒂消散了不少。他伸出手与韩信重重一握:“总参谋长过奖!皆是陛下洪福,将士用命,火器犀利!”
寒暄已毕,章邯侧身道:“总参谋长,蒙指挥使,诸位大人,营内已备好薄酒,为诸位接风洗尘...”
韩信却摆了摆手,干脆利落地说:“章司令,军情紧急,虚礼就免了。还请直接带我等巡视一下军区备战情况,然后立刻召开军事会议。”
章邯一愣,随即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好!总参谋长雷厉风行,那就请随我来!”
一行人并未前往中军大帐,而是在章邯、项羽的陪同下,直接视察了军营、仓库、训练场以及铁路物资转运站。
所见景象,令韩信和中枢来的官员们频频点头。
军营整洁肃穆,士兵士气高昂,操练喊杀声震天动地,火枪射击训练枪声密集而富有节奏。
仓库区物资堆积如山,尤其是火药、炮弹、枪械配件储备充足,新建的仓库仍在不断补充从铁路运来的物资。
训练场上,新兵在老兵的带领下,紧张地进行着燧发枪装填射击、步炮协同、土工作业等训练,虽然略显生疏,但态度极其认真。
铁路站台更是繁忙异常,“咸阳号”及其后续列车不断卸下各种物资,又有装满矿石、皮毛等当地特产的列车等待东返。工兵部队正在加紧向更西方铺设铁轨,钢铁的脉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西延伸。
“好!好啊!”韩信看着这一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章司令治军有方,项参谋长练兵得法!白虎军区将士枕戈待旦,后勤保障有力!如此虎贲之师,随时可为国家开疆拓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