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江市老城区,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岁月的侵蚀下尽显衰败。
街道两旁,陈旧的房屋摇摇欲坠,墙面的油漆早已剥落,露出斑驳的砖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电线杆歪歪斜斜地矗立着,上面缠绕的电线如同杂乱的蛛网,在阴沉的天空下更添几分破败。
梨园胡同,隐匿在这老城区的深处,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
胡同里的青石板路坑洼不平,积满了污水,每走一步都能听到鞋底与污水的摩擦声,沉闷而又压抑。
温大栽的老宅,就坐落在胡同的尽头,那是一座两层的木质小楼,在周围低矮房屋的簇拥下,显得格外突兀。
温大栽站在老宅前,望着眼前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建筑,心中五味杂陈。
这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承载着他无数的回忆。
然而,多年的漂泊让他与这里渐渐疏远,如今再次归来,老宅却已蒙上了一层岁月的尘埃。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大门。一股霉味混杂着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他不禁皱了皱眉头。
院子里杂草丛生,几株枯萎的植物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向他哭诉着被遗弃的委屈。
那口老井,依旧静静地伫立在院子中央,井口布满了青苔,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走进屋内,昏暗的光线让他的眼睛一时难以适应。他摸索着打开了灯,那昏黄的灯光在这陈旧的屋子里显得格外微弱。
客厅里的家具破旧不堪,沙发的皮面已经开裂,露出了里面的海绵。墙上的相框里,摆放着几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如今看来,却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温大栽的目光落在了窗户上,那窗玻璃总也擦不净,上面布满了水渍和灰尘,透过它,外面的世界变得扭曲而模糊。
而墙上的挂钟,指针永远停在了子夜的位置,仿佛时间在这里已经静止。
他走上前去,轻轻触摸着挂钟,那冰冷的触感让他的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就在这时,一阵风从窗户的缝隙中吹了进来,吹得桌上的纸张沙沙作响。
温大栽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他突然觉得,这老宅里似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傍晚时分,温大栽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屋子,便坐在客厅里休息。
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胡同里传来了孩子们的嬉闹声,在这寂静的老城区里,显得格外突兀。
突然,一阵悠扬的戏曲声传入了他的耳中。
他愣了一下,仔细聆听,发现那声音竟是从废弃的戏台方向传来的。他心中一惊,那戏台早已废弃多年,怎么会有戏曲声传出?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试图寻找声音的来源。
起初,那戏曲声还很隐约,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带着一种朦胧的神秘感。
温大栽竖起耳朵,努力分辨着,那咿咿呀呀的唱腔,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飘来的低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声越来越清晰,他已经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唱词,那是《牡丹亭》中的经典选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温大栽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的手心沁出了冷汗。他想起了邻居王婆的提醒:“夜里别听戏。”
当时他并未在意,可如今这诡异的戏曲声,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出去看个究竟。
他拿起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走出了家门。
胡同里一片漆黑,只有几盏昏暗的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他的脚步声在寂静的胡同里回荡,显得格外响亮。越靠近戏台,戏曲声就越清晰,那悠扬的唱腔此刻却让他毛骨悚然。
终于,他来到了戏台前。那戏台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阴森,破旧的台柱上爬满了青苔,仿佛是一双双绿色的眼睛在注视着他。
戏台上的灯笼无风自晃,发出微弱的光芒,映照出戏台上的一切。
温大栽的目光落在了戏台上,他的瞳孔瞬间收缩,只见戏台上竟然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正在翩翩起舞,那身姿,那动作,分明是一个青衣在唱着《牡丹亭》。
温大栽想要转身逃跑,可他的双脚却像是被钉在了地上,无法挪动分毫。他的呼吸急促起来,心脏跳得仿佛要冲破胸膛。
就在这时,那青衣突然停下了动作,缓缓转过身来。温大栽瞪大了眼睛,想要看清那青衣的面容,可那脸上却笼罩着一层迷雾,让他无法看清。
突然,那青衣开口说话了,声音尖锐而又凄厉:“你终于来了……” 温大栽吓得浑身一颤,他下意识地举起手电筒,想要照亮那青衣的脸。
就在手电筒的光照亮的瞬间,那青衣的脸突然变得扭曲起来,原本美丽的面容变得狰狞恐怖,眼睛里流出黑色的液体,嘴角咧到了耳根,露出一排尖锐的牙齿。
温大栽惊恐地尖叫起来,转身拼命往家跑。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青衣恐怖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恐惧。回到家后,他立刻关上了门,靠在门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他的身体还在不停地颤抖,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