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小偷传奇 > 第84章 尘埃落定

小偷传奇 第84章 尘埃落定

作者:从西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6 06:20:39

文渊认罪伏法的消息,如同最终落下的铡刀,带着凛冽的寒光和不容置疑的终结意味,为这场席卷朝堂数月、牵动天下人心的巨大风暴,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这消息通过朝廷的塘报、官府的告示以及民间口耳相传,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反应——有幸灾乐祸,有拍手称快,有兔死狐悲,更有无数人开始重新审视朝堂的格局与自身的立场。

翌日,景和帝在召集内阁重臣、六部尚书及几位德高望重的勋贵进行了长达数个时辰的紧急闭门廷议后,于当日下午颁布明发谕旨,以邸报形式通传各级官府,并张榜公告天下。这道由皇帝亲自审定、措辞极其严厉的圣旨,如同一声惊雷,在已然不平静的湖面上再次投下巨石。

旨意之中,用词犀利,历数文渊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贪墨巨额军资、勾结外海敌对势力、信奉淫祀邪神、图谋不轨等十大罪状,并明确指出“证据确凿,铁证如山,其本人亦已供认不讳,罪大恶极,罄竹难书”。最终,依律谋逆大罪条款及祖宗家法,判处文渊极刑——凌迟处死,立即执行;抄没其全部家产,充入国库;夷九族。其核心党羽,如工部侍郎刘志远、漕帮头目“翻江鲨”张平涛等一干要犯,皆按律严惩不贷,或处斩,或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旨意最后还明确,其余涉案官员,无论官职大小,将由三司会同吏部,根据其情节轻重、认罪态度,逐一核查审定,或罢官夺职,永不叙用,或降级罚俸,留任察看。

此令一下,朝堂之上因此案空出的重要位置竟达数十之多,堪称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清洗与大换血,其波及范围之广,令人咋舌。

圣旨之中,亦不忘褒奖在此案中秉公执法、不畏权奸、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钦察使”云逸,被点名“忠勇可嘉,智勇双全,于危难之际受命,洞察奸邪,果决勇毅,一举擒获国贼,肃清寰宇,居功至伟”,特擢升为正四品忠武将军,实授京营骑军副统领一职,仍兼骁骑尉勋爵,赐黄金百两,锦帛千匹,以示荣宠。刑部左侍郎周正明、大理寺卿狄怀英等主审官员,亦因“恪尽职守,明察秋毫,维护国法尊严”而各有丰厚封赏,或加衔,或赐物。甚至连前期误打误撞“发现”工部杂库违禁品的林远,也被皇帝在旨意中随口嘉奖了一句“勇于任事”,乐得这位本就心思简单的纨绔好几日合不拢嘴,走路都更添了几分威风。

行刑之日,京城可谓万人空巷。曾经高高在上、一言可决无数人生死的文相,被剥去官服,身着赭色囚衣,囚于木笼之中,游街示众,最终在城西的法场上,在无数百姓复杂的目光注视、窃窃私语乃至毫不掩饰的唾骂声中,走完了他人生最后一段充满耻辱与痛苦的旅程。

其家产被如狼似虎的官差彻底抄没,无数奇珍异宝、古玩字画、地契房契被登记造册,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库,那座昔日车水马龙、象征着无上权势的宰相府邸,也被贴上了冰冷的封条,彻底成为了过去,象征着文家时代的终结与那座权力大厦的轰然倒塌。

随着文渊的伏法及其核心党羽的迅速清算,朝堂之上弥漫了数月之久的紧张、压抑、人人自危的气氛,似乎终于得以缓解和驱散。新任的官员在吏部的铨选和皇帝的默许下,陆续填补着空出的重要职位,帝国的政务机器在经历了一番剧烈震荡后,开始艰难地重新步入正轨。

表面上,帝国的心脏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与活力,一场足以倾覆社稷的巨大危机似乎已然平息,天下重归太平。

然而,在这看似尘埃落定、河清海晏的表象之下,那些真正洞察时局的人都能感觉到,暗流依旧在悄然涌动,并未停歇。

云逸搬入了皇帝新赐的、位于城南权贵聚集区的忠武将军府。这座府邸比之前的云府不仅面积大了数倍,亭台楼阁、花园水榭一应俱全,装饰也更为气派典雅,无不彰显着新任主人身份的变化。

但这更大的府邸、更高的官职,也意味着更多的关注、更复杂的人际往来和无形中更重的责任。石猛、赵铁柱、王栓子等从北境就跟随他的老部下自然一同跟随而来,负责起府邸的核心护卫。

李小三也凭借其在此次案件中多方奔走、提供关键线索的功劳,被云逸正式纳入麾下,给了个府中管事的名头,负责打理一部分外部事务、人情往来以及消息打探。而鬼手七赵小七,则依旧隐于市井暗处,作为云逸手中最隐秘、最可靠的一张牌,负责监控京城的地下动向和那些不宜明面查探的消息。

升官晋爵,皇恩浩荡,并未让云逸有丝毫的志得意满或松懈。他内心深处始终紧绷着一根弦。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扳倒文渊,仅仅是斩断了“星陨阁”这只神秘巨兽伸入帝国核心的一条最粗壮、最关键的触手,但这个组织本身根基深厚,行踪诡秘,其实力并未受到根本性的损伤,反而因为文渊这条重要内线的暴露而变得更加警惕、更加隐蔽。

文渊临死前那充满不甘与恶意的诅咒,以及乌木罕大萨满关于“黄金血脉”和“沉重宿命”的郑重警示,始终如同两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明一暗,高悬在他的头顶,提醒着他真正的危机远未过去。

因此,他每日的修行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更加勤勉。丹田之内,那由无数细微真气雨滴组成的环状气旋,在乌木罕“祖灵祝福”的持续滋养和加持下,运转得愈发流畅自如,仿佛拥有了某种灵性。

其吸纳和炼化天地灵气的效率,远超《铁血炼神诀》本身记载的常态,也远远将寻常同阶武者抛在身后。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真元正日益变得雄浑磅礴,并且更加凝练精纯。

体表那层护体罡气也随之水涨船高,变得更加坚韧厚实,颜色从初入六品时的淡薄血色,逐渐向着更深沉、更内敛的暗红色转变,所能承受的攻击强度与日俱增。然而,他也能隐约触摸到一层无形的屏障,那是通往六品中期的关隘,虽然看似薄弱,却始终欠缺一个关键的契机或足够的积累方能彻底捅破,这让他不敢有丝毫急躁,只能按部就班,持续积累。

除了个人武力的提升,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星陨阁”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之上。

他动用了鬼手七经营多年的地下网络,不惜重金,试图从往来海商、水手、甚至走私贩子口中,寻找任何与“星陨阁”、“寂灭星尊”图腾、或是近年来海外异常动向相关的蛛丝马迹。同时,他也开始利用自己忠武将军和京营副统领的新身份与权限,有限度地查阅一些非核心的军方存档与邸报,尤其是关于东南海疆防务部署、历年与周边岛国或不明势力海上冲突的记录,希望能从官方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星陨阁”可能的活动区域与行事风格。

这一日,天朗气清,云逸正在书房中对着一幅巨大的东南沿海及外洋群岛舆图沉思,手指在上面缓缓移动,标记着几处可能值得注意的区域。石猛沉稳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得到允许后推门而入,躬身禀报道:“将军,镇北侯府派人来请,说徐大将军有要事相商,请您过府一叙。”

云逸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朱笔,没有丝毫耽搁:“备马,我即刻便去。”

来到戒备森严却气氛熟悉的镇北侯府,徐锐正在他那间堆满了兵书与舆图的书房中等候着他。与往日不同的是,书房内除了徐锐,还有一位穿着普通青色文士长衫、面容清癯、气质儒雅沉稳的中年人。

此人云逸见过几次,知道他是徐锐麾下最重要的心腹幕僚之一,姓沈,名文,精通谋略,熟知政务,深得徐锐信任,许多机要之事皆与其商议。

“来了。”徐锐见到云逸,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示意他在自己下首的椅子上坐下,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开门见山道,“文渊一案,虽已明正典刑,天下皆知,但后续牵连出来的手尾事宜,依旧繁多复杂。陛下虽未在明旨中多言,然肃清文渊在朝野的残余影响、彻底整顿吏治、重塑朝纲之事,仍需要有人持续推动,不能因元凶伏法便戛然而止。你如今是新晋的忠武将军,简在帝心,又在陛下那里挂了号,有些场合,有些事情,由你出面推动,比我们这些老家伙更为合适,阻力也会小一些。”

云逸正襟危坐,肃然点头:“大将军言重了。为国分忧,乃人臣本分。大将军但有吩咐,云逸必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徐锐摆了摆手,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不必如此拘礼,也无需动不动就万死。找你来,主要是两件事。其一,是关于此番朝堂空缺出来的诸多官职补缺。陛下虽有最终圣心独断,但吏部呈递上来的候选名单,以及各方势力的推荐博弈,其中水深,还需我等仔细斟酌,权衡利弊。务必选拔真正清廉干练、忠于王事之才,填补要津,绝不能重蹈覆辙,再让尸位素餐之辈或心怀叵测之徒占据关键位置,遗祸将来。沈先生近日整理了一份详细的名单和各人选背景、能力、派系的分析卷宗,你拿回去后,务必仔细翻阅,心中有数。若有不同看法或认为有更合适的人选,可直接向陛下密奏,或与吏部、乃至老夫沟通。”说着,他示意旁边的沈先生将一份厚实沉重的卷宗递到云逸手中。

云逸双手接过,入手沉甸甸的,心中已然明了。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人事推荐,更是徐锐在有意为他铺路,让他开始参与到朝堂高层的人事布局与政治博弈之中,借此积累自身的政治资本、人脉网络和影响力,为将来可能面对的更大风浪做准备。

“其二,”徐锐的语气微微低沉下来,目光也变得锐利了几分,“便是关于那海外势力——‘星陨阁’。”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沈文,沈文会意,向前微微倾身,接口道:“云将军,根据文渊的供词,以及我们动用了部分军中信鸽渠道和特殊途径搜集到的零星情报来看,这‘星陨阁’绝非寻常海外组织。其势力恐怕极其庞大,组织结构严密,行事风格诡秘狠辣,且其触角与野心,恐怕不止伸向我大乾一隅。东南沿海近年来颇为活跃的几股新型海寇,其战船制式、武器装备之精良、战术战法之诡异难测,皆远超寻常海盗范畴,背后很可能就有‘星陨阁’在暗中支持甚至直接操控。靖海大将军戚远那边,近年来压力倍增,剿抚皆不易,与此恐怕脱不了干系。”

云逸凝神倾听,手指无意识地在椅背上轻轻敲击,这与他自己根据各方线索得出的判断不谋而合。

徐锐沉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陛下对此已有警觉,日前已通过密旨,谕令靖海大将军戚远,全面加强东南沿海防务,增派哨船,严密监视一切可疑船只与海外动向,并设法查探‘星陨阁’之虚实、据点及真正意图。戚远肩负整个东南万里海疆之安危,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无确凿证据或万全准备,大规模调动水师用兵或派遣细作深入虎穴追查,恐打草惊蛇,甚至引发不可预测之大规模冲突,于国不利。因此,陛下与内阁几位重臣商议后认为,在正面加强防备的同时,亦需希望能从其他方面,找到更稳妥、更隐蔽的突破口。”

沈文适时补充,目光睿智而冷静:“我们初步分析,文渊虽死,但‘星陨阁’在大乾内部经营多年,其情报网络与利益链条盘根错节,或许还存在其他隐藏得更深、规模可能不如文渊庞大、但因此更为隐蔽、更难察觉的联络点或合作者。此外,他们耗费如此心机搜寻所谓的‘圣血者’,其背后所图必然极大,绝不会因文渊一人的败亡而停止行动,反而可能因计划受挫而变得更加急切、手段更加多样。云将军,”沈文的目光落在云逸身上,带着一丝探究与深意,“你身份特殊,既是扳倒文渊的关键人物,又可能本身就在他们的目标名单之上。因此,你或许会成为他们下一步重点关注甚至试图清除的目标,亦或许……我们能反其道而行之,谨慎地以你自身,或相关消息为饵,设下圈套,引蛇出洞,从而掌握主动。”

云逸心中一震,该来的终究会来,而且比他预想的更快、更直接。他沉吟片刻,消化着这庞大的信息量和其中蕴含的风险与机遇,随后抬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向徐锐和沈文:“末将明白。无论是肃清文渊朝中余孽,稳定朝局,还是应对‘星陨阁’此等心腹大患,末将皆义不容辞,愿为前驱。只是,此事关乎重大,尤其是引蛇出洞之策,风险极高,需周密计划,谨慎行事,确保万无一失,否则恐弄巧成拙。”

徐锐对云逸的冷静与担当露出赞赏之色,点头道:“这是自然。今日将此事告知于你,是让你心中有底,早做准备,并非要你立刻行动。具体如何行事,何时行事,还需从长计议,等待最合适的时机。眼下,你首要之务,是尽快熟悉忠武将军的职责,将京营事务理顺,同时借着人事调整的机会,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建立属于自己的声音。无论面对何种阴谋诡计,自身拥有的实力——无论是武道修为,还是权位势力——永远是最根本的保障。”

“末将谨记大将军教诲。”云逸起身,郑重行礼。

从镇北侯府出来,骑行在返回府邸的街道上,云逸的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仿佛肩头压上了一副无形的重担,但思绪却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他知道,之前相对“简单”的查案、抓捕阶段已经彻底结束,接下来,他将要面对的,是隐藏在更深处的敌人,是更加错综复杂的朝堂博弈,以及那始终萦绕不去、关乎自身血脉起源与未来的巨大谜团与风险。

他回到戒备森严的忠武将军府,径直将自己关在了书房内,首先仔细翻阅起沈先生提供的那份关乎未来朝堂格局的官员名单与背景分析,在几个关键位置上做了标记,心中初步有了一些计较。

随后,他铺开新的纸张,开始更加系统、更有条理地梳理目前掌握的所有关于“星陨阁”的线索——从文渊供词中的细节,到鬼手七搜集来的市井流言,再到军方存档中那些语焉不详的记录。他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分门别类,尝试着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他明白,自己必须更快地成长,不仅在个人武力上要尽快突破瓶颈,更要在权谋智慧、局势洞察和势力经营上迅速提升,才能在这愈发复杂、凶险的棋局中,不仅保护好自身,更能有效地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守护好这个他历经磨难、逐渐开始产生认同与归属感的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