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小偷传奇 > 第83章 铁证如山

小偷传奇 第83章 铁证如山

作者:从西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6 06:20:39

刑部大堂,气氛肃杀得几乎能凝结空气。

高悬的“明镜高悬”匾额之下,云逸端坐主审正位,一身深蓝色骁骑尉官服衬得他面容愈发冷峻,腰间那枚玄铁令牌在透过高窗的光线下泛着幽冷的微光。左侧是面容肃穆、官袍一丝不苟的刑部左侍郎周正明,他眉头紧锁,目光如炬,仿佛要将一切奸邪焚烧殆尽。右侧则是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大理寺卿狄怀英,这位执掌帝国刑狱数十年的老臣,眼神锐利如鹰,虽沉默不语,却自有一股令人心悸的威严。三位主审官构成的审判核心,代表着此刻帝国司法最高权力的汇聚。

堂下两侧,书记官屏息凝神,笔墨纸砚早已备齐;手持水火棍的衙役们如同雕塑般肃立,眼神警惕;更有徐锐调拨来的镇北侯府亲卫,身着轻甲,按刀而立,守卫着大堂的每一个角落,确保万无一失。整个大堂被一股无形而沉重的压力笼罩着,唯有堂外隐约传来的街市喧嚣,提醒着这里仍是人间。

沉重的镣铐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堂内的死寂。两名魁梧如铁塔般的衙役,一左一右,押着一个人,步履蹒跚地走入大堂,最终在距离主审案数步之遥的地方停下。

那人身穿着粗糙的灰白色囚服,取代了往日象征权势的紫袍玉带。头发散乱,面容憔悴,昔日保养得宜的脸上此刻刻满了疲惫与落魄的沟壑。最显眼的是他左肩处厚厚的绷带,仍在微微渗着暗红色的血迹。然而,即便如此狼狈,当他抬起头时,那双深陷的眼眸中,却依旧残存着一丝属于曾经权力巅峰者的倨傲与挥之不去的阴沉,仿佛一头受伤却不肯屈服的老狼。他,正是曾经权倾朝野、如今沦为阶下囚的文渊。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堂上三人,在云逸脸上停留片刻,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怨毒,最终落在周正明身上。

“文渊!”周正明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如钟,带着凛然正气,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你身为当朝宰相,深受皇恩,位列百官之首,理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你不思报效朝廷,反而结党营私,编织罗网;贪墨军资,蛀空国本;勾结外海,引狼入室;信奉邪神,亵渎纲常;更兼图谋不轨,动摇社稷!如今人赃并获,铁证如山,你还有何话说?!”

文渊抬起沉重的眼皮,冷冷地扫了周正明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混合着痛苦与讥诮的弧度,声音沙哑却依旧带着几分强撑的镇定:“周正明,休要在此危言耸听,血口喷人!老夫为官数十载,历经两朝,辅佐陛下,处理政务,夙兴夜寐,未尝有片刻懈怠,于国于民,不敢说有大功,亦绝无大过!尔等今日罗织罪名,构陷忠良,无非是党同伐异,排除异己罢了!所谓证据,不过是尔等精心策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试图以沉默、否认和反咬一口来对抗,这是久经官场、深谙权术的老吏在绝境中惯用的伎俩,企图将水搅浑。

云逸并未因对方的狡辩而动怒,他甚至没有提高声调,只是平静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如同冰珠落玉盘,清晰地传入大堂内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文相,既然你口口声声声称此乃构陷,是罗织罪名。那好,我们便不必空言争辩。”他顿了顿,目光如冷电般射向文渊,“我们就一件件,一桩桩,将这些你口中‘构陷’你的证据,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摆在明处,呈于堂前,让在场的诸位,也让天下人,共同评判,看看这究竟是铁证,还是污蔑。”

说罢,他不再给文渊继续狡辩的机会,直接挥了挥手。早已等候在侧、神情紧张的衙役们立刻行动起来,将第一批证物小心翼翼地抬了上来——那是数个密封的檀木箱子,打开之后,里面是码放整齐、用油布包裹的一封封密信。这些,正是从文府密室深处起获的、其与海外势力“星陨阁”多年往来的铁证!

一名被特意选中的、声音洪亮清晰的书记官,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的一封,当众朗声宣读起来。信中的内容,详细记录了弘昌九年秋,通过漕帮香主“翻江鲨”张莽掌控的私船渠道,将一批共计五百具的制式军用弩机,伪装成普通瓷器,运往东南沿海一个名为“黑石岛”的地点。信中不仅明确了交接暗号、时间,还清晰列出了“星陨阁”为此支付酬金的数额——黄金五千两,以及支付方式——通过江南“通海钱庄”进行交割。落款处,那枚抽象的、仿佛星辰坠落的诡异印章,在书记官特意展示下,清晰可见。

这封密信的内容,如同第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大堂内激起千层浪。虽然之前已有风声,但当如此具体的叛国行径被**裸地公之于众时,依旧引起了阵阵压抑的惊呼和难以置信的低语。

文渊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嘴唇微微翕动,但依旧强自镇定,冷哼一声:“哼,单凭几封来历不明、笔迹模仿、印章伪造的信件,就想定老夫通敌叛国之罪?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谁知这不是某些人处心积虑,模仿老夫笔迹,私刻印章,精心设计的圈套?!”

“笔迹或可仿,印章或可造,”一直沉默不语的大理寺卿狄怀英此时缓缓开口,声音苍老,却带着一种历经无数案件磨砺出的、穿透人心的权威性,他浑浊却锐利的目光直视文渊,“那这凝聚你文相毕生‘心血’的‘百官谱’,又该作何解释?难道这满朝文武,上百位官员的**、把柄、乃至收受你文府好处的记录,也都是他人能够凭空捏造、罗织出来的不成?”他枯瘦的手指,精准地指向另一旁被几名衙役合力抬上来、厚厚一摞几乎有半人高的册子。

衙役们依令,将那名册小心翼翼地翻开数页,展示给堂上众人观看。虽然无法看清全部,但那清晰工整的字迹,分门别类的记录,以及上面赫然在列的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官职、以及后面触目惊心的“某年某月某日,收受纹银xx两,于xx别院”、“其子xx于某案中有舞弊之嫌,证据在此”、“其有龙阳之癖,与某伶人往来密切”等等详尽记录,足以让所有看到的人脊背发凉!

堂下顿时响起一片更加压抑不住的惊呼和倒吸冷气的声音,之前的窃窃私语变成了明显的骚动。这“百官谱”带来的冲击力,远比那些涉及海外的密信来得更直接,更骇人听闻!它**裸地、毫不留情地揭示了文渊是如何通过系统性地掌控官员**、进行大规模利益输送,编织起一张笼罩整个朝堂的、庞大而恐怖的权力网络,将公器化为私用,操控着帝国的运转。不少位列下首负责记录的低级官员,甚至在其中看到了自己顶头上司的名字,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文渊的额头肉眼可见地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他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发现任何言辞在此等堪称“史诗级”的铁证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此可笑。他试图维持的镇定外壳,出现了第一道清晰的裂痕。

“还有这些,”云逸捕捉到他心神动摇的瞬间,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步步紧逼的压迫感,“你与朔风关守将、靖海大将军麾下参将、以及幽州、晋王等藩王的密信抄本,其中言辞暧昧,多有试探拉拢,逾越人臣本分,其心可诛!还有这尊你密室中供奉的、来路不明的‘寂灭星尊’邪神像,这些配置惑心乱智、放大**的禁药器具……文渊,你口口声声忠于朝廷,这就是你所谓的忠诚吗?事到如今,面对这些,你还有何话说?!”

随着云逸的话语,衙役们将一匣匣密信抄本、那尊造型奇诡、散发着不祥气息的漆黑神像、以及那些装着颜色诡异药粉和液体的瓶瓶罐罐、画满扭曲符号的皮卷,一一呈上堂前,陈列在光天化日之下。

看着那尊熟悉的、曾寄托了他长生与力量野望的神像,以及那些他秘密配置、用以控制他人的邪药器具,文渊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剧烈颤抖了一下,眼神中第一次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发自内心的慌乱与恐惧。

这些证据,尤其是那尊邪神像和禁药,触及了他内心深处最隐秘、最阴暗、也最不容于世俗礼法与帝国律法的角落,是他连在亲信面前都极少显露的最终底线。

“不……不是这样的……那些信是……是寻常问候……是……是……”他语无伦次,脸色惨白,试图寻找蹩脚的借口,但在如山铁证和三位主审官冰冷如刀的目光逼视下,任何苍白的狡辩都显得徒劳而可笑。他的心理防线,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崩塌。

“文渊!”云逸看准时机,猛地一拍手中的惊堂木,声音如同九天雷霆,轰然炸响,震得整个大堂嗡嗡作响,也仿佛最后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文渊那早已摇摇欲坠的心理防线之上,“陛下待你恩重如山,委以宰相重任,托付国政,信任有加!你身受国恩,非但不思回报,反而以权谋私,结党营私,卖国求荣,勾结外寇,窃取军资,信奉邪魔,动摇国本!你扪心自问,你对得起陛下的浩荡皇恩吗?对得起天下黎民百姓的供养吗?!事到如今,人赃并获,铁证如山,你还想矢口否认,顽抗到底,试图欺瞒陛下,愚弄天下吗?!”

这一声蕴含了云逸部分真元的厉喝,如同实质般的冲击,伴随着惊堂木的巨响和话语中蕴含的凛然大义与强烈谴责,彻底摧毁了文渊最后的侥幸和心理支柱。

他看着堂上那枚代表着无上皇权、他曾无数次利用其权威、如今却审判着自己的玄铁令牌,看着周正明和狄怀英那充满鄙夷、愤怒与彻底失望的目光,看着周围衙役、官员们那冷漠、警惕甚至带着快意的眼神,再回想自己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门生故旧遍天下的帝国宰相,短短数日之内,竟沦落到身披囚服、镣铐加身、众叛亲离、穷途末路的境地,这巨大的身份落差、权力崩塌带来的绝望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彻底淹没。

他猛地踉跄了一下,喉头一甜,一股腥甜涌上,又被他强行咽下。若非两旁衙役死死架住他的胳膊,他几乎要当场瘫软在地。

.脸上那最后一丝强撑的倨傲和阴沉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彻底的灰败与死气,仿佛所有的生机都在这一刻被抽离。他深深地低下头,花白的头发散乱地垂落,遮住了他的面容,沉默了许久许久,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最终,从他那干裂的嘴唇间,发出了一声如同濒死野兽般的、沙哑而充满了无尽绝望与悔恨的嘶吼:

“是……是老夫做的……都是老夫做的……老夫……认罪……”

他终于开口承认了!这简单的几个字,却仿佛用尽了他毕生的力气。

接下来的审讯,变得异乎寻常的顺利。在确凿如山、无法辩驳的物证面前,在自身彻底崩溃的心理防线驱使下,文渊如同一个被戳破的气囊,又像是打开了闸门的洪水,开始断断续续,却又无比清晰地交代自己的罪行。

他承认了如何利用宰相职权,与工部侍郎刘志远、兵部武库司主事王元奎等人勾结,通过在军械制造、核验、存储、调拨等各个环节篡改文书、以次充好、虚报损耗、秘密截留等方式,历时数年,将数量惊人的制式军械,包括弩机、横刀、甲胄、箭矢等,盗卖出去,并利用漕帮张莽控制的隐秘运输网络,将这些国之重器,源源不断地运往海外“星陨阁”指定的地点,换取巨额的黄金、珠宝以及一些中原罕见的海外资源。

他也详细交代了如何编纂、更新那本“百官谱”,利用各种手段搜集官员**和把柄,进行威逼利诱,结党营私,操控官员任免,打击政敌,将整个朝堂逐渐变成他文家的一言堂。他甚至承认了与某些边镇大将、实力藩王暗中往来,进行政治投机,为自己谋取更稳固的地位和更多的利益,其行为已严重逾越人臣本分。最后,在云逸冷静而精准的步步紧逼下,他带着一种近乎癫狂的忏悔与深入骨髓的恐惧,断断续续地交代了如何在一次秘密会面中,被“星陨阁”派来的使者以长生不死和获取超凡力量为诱饵,开始信奉那尊被称为“寂灭星尊”的邪神,并定期举行隐秘的祭祀仪式,以期获得神只的“恩赐”。作为交换和“奉献”,他不仅提供军械,更利用手中的权力,帮助“星陨阁”在帝国内部暗中搜寻所谓拥有“黄金血脉”的“圣血者”……

他的供词,条理清晰,细节详实,与之前查获的物证、以及其他涉案人员(如刘志远、被抓获的漕帮小头目)的口供相互印证,环环相扣,形成了一条完整、清晰、逻辑严密、无可辩驳的证据链。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书证、物证或人证支撑,将文渊及其党羽的罪行,牢牢钉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书记官的笔在特制的卷宗纸上飞快地舞动着,沙沙作响,如同春蚕食叶,将这桩帝国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宰相通敌叛国、结党营私、信奉邪神的重特大案件,一字不落、原原本本地载入史册,也为后续的定罪量刑,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当文渊在最后一份按有他鲜红指印和亲笔签名的、汇总其主要罪行的供状上,完成画押之后,他整个人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骨头和灵魂,彻底瘫倒在地,眼神空洞无物,望着大堂高高的穹顶,再无一丝生气,只剩下等待最终审判的麻木。

周正明看着面前书案上那厚厚一叠墨迹未干的供状,以及旁边堆积如山的证物清单,长长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他转向云逸和狄怀英,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充满了如释重负的坚定:“铁证如山,供认不讳。文渊所犯之罪,桩桩件件,皆证据确凿,其本人亦已画押认罪。此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可定了。”

狄怀英缓缓点头,老成持重的脸上满是凝重与肃穆,他捋了捋雪白的胡须,沉声道:“案情之重大,牵连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实乃国朝罕见。文渊虽已认罪,然其党羽尚未尽数清查,其所供述之海外势力‘星陨阁’更是心腹大患。依律,需立刻将此次审讯结果与全部卷宗证物,加急呈报陛下,恭请圣裁!最终如何定罪,如何处置涉案人员,如何应对海外威胁,皆需陛下乾坤独断。”

云逸站起身,目光扫过堂下如同失去魂魄般的文渊,心中并无太多奸佞伏法的快意,反而有一种沉甸甸的、如同巨石压胸般的感觉。文渊的伏法,是罪有应得,是正义的伸张。但他临死前供出的关于“星陨阁”的疯狂图谋、关于那尊邪神“寂灭星尊”、以及关于搜寻“圣血者”的骇人信息,却像一片更加浓郁、更加深不可测的乌云,沉重地笼罩在他的心头,也笼罩在帝国未来的天空之上。

“将人犯文渊押回天牢最深处,加派三倍守卫,十二时辰轮班看守,饮食医药严格检查,没有本官与周大人、狄大人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接近!”云逸沉声下令,语气不容置疑。

“是!”衙役首领高声应命,指挥手下将瘫软的文渊如同拖死狗般架了起来。

“所有审讯卷宗、证物清单、以及相关涉案人员口供,即刻进行最后核对,用印封存!由我等三人联署,即刻送往宫中,面呈陛下!”云逸继续吩咐,目光转向周正明和狄怀英。

周正明与狄怀英皆肃然点头。当下,三人也顾不上休息,立刻指挥所属官员,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卷宗整理与封存工作之中。刑部大堂内,灯火通明,人影忙碌,直到夜幕降临,这份承载着帝国巨大伤疤与未来走向的沉重卷宗,才被小心翼翼地装入特制的铜匣,由一队精锐禁军护送,直奔皇城大内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