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夜空中凡星点点 > 第53章 漫漫长夜

夜空中凡星点点 第53章 漫漫长夜

作者:路的拐弯处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6 06:09:02

叶永强一行人用了两天的时间,才到达河心村。

除了德安夫妇,以及自家五口人,一起来的还有兴文和德隆——兴文是非来不可,德隆则是叶老冒说了好话,托付给永强的。

路上的艰辛,诸如晕车、大小便、离家之愁,已不必多言,就说到达目的地之后,要怎么安顿这么多人,就成为了摆在永强面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他住的还是那一间木寮,里面还有一个刘政军,现在全部加起来有十个人,也没法往一处挤啊!他是临时起意带上老婆孩子一起过来的,倘若只是他一家五口,倒好解决落脚问题——政军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丽凤又是他的亲表妹,只要有地方让他搬过去,他是不会有二话的。不过,德安夫妇呢?还有兴文和德隆呢?

他一早就开始发愁了,而就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求助周景生。

他把人领到木寮里,让政军代为照顾一下,也顾不上长途劳累,当即出门前往景生家。

随他一起前往的,还有两大袋的茶叶、笋干、干香菇、黄花菜、地瓜粉等家乡土特产。

景生夫妇当下就随着永强回到木寮。

三个孩子早已疲惫不堪,挤在简陋的模板床上睡着了;第一次出远门的叶兴文和叶德隆,怯生生地蹲在角落里,特别是叶德隆,都不敢动弹一下;刘丽凤和李月华晕车晕得不行,一个脸色苍白,另一个正蹲在路边吐酸水,就像是经历了生死劫;而叶德安则是皱着眉头,眼睛一直望着简陋的木寮,眉头越皱越紧……

这么大一群人,让刘政军措手不及,没有凳子、没有水杯、没有吃食,根本不知道要怎么招呼这些人。

还是梁秋英冷静,当下就决定让叶永强的三个孩子先住到她家的铁皮房里。

她家铁皮房也没有多余的房间,但她决定让她的三个孩子挤一屋,再把永强的三个孩子安顿下来。

最娇贵的三个孩子,算是解决了住的问题,别人家的两个孩子——叶兴文和叶德隆,也要给安顿好。

周景生一拍巴掌,说:“你和弟媳先去我家打地铺;工地上已经装了门窗,政军就带这两个小的先去住几天;还有这两位……怎么称呼来着?”

“叶德安、李月华,是我契哥的儿子和儿媳妇……”

“都是自己人,木寮就先让给他们住……”

说完,景生向德安抬抬手,算是打招呼了。

德安依然皱着眉头,没怎么搭理人家。

大致也只能先这样安排了。

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永强指望景生给想想办法,就散了一支老家带来的七匹狼香烟。

景生刚抽了一支烟,只是把永强递过来的烟夹在手指里,说:“如果你们打算长期在这边待下去,务必要给自己营造一个像样的窝!明天,我带你到村里说一说,直接租一块地,建几间铁皮房……”

永强看着这一大群人,找不到不长期待下去的理由,就同意了下来。

事情定下,大家各自忙活去了。

秋英带着丽凤和三个孩子,提上行李,先行过去;政军收拾了一点衣物和日用品,就准备去工地搭个简单的窝了;德安见月华的脸色恢复了一些,就吆喝着让兴文和德隆起来帮忙收拾东西;而景生则是点起了那一支烟,心想着这么大一帮人,一锅饭怕是都不够吃,一会儿得转到附近的菜市场,多买一点菜……

到了晚上,这人生地不熟的,再加上孩子认床,永强的两个儿子折腾了一个晚上都睡不踏实。而小明艳干脆哭了一个晚上,哭得那叫一个伤心,不仅哭她那个已经埋进黄土的奶奶,还哭着要回去找她的玩伴,可惜这里已经是千里之外了。

孩子折腾,丽凤自然也是无法入睡,哪怕是疲惫得连翻个身的力气都没有了。除了孩子折腾,简陋的铁皮房,丈夫忙前忙后的身影,以及迷茫未知的前程,也一件件地压在丽凤的心头,让她烦躁、甚至是忧心。

这种忧心的感觉很是强烈,可以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哪怕是当初丈夫出了大事,哪怕是独自在家拉扯着一切,也不能让她如此忧心。

丈夫出事的那一阵子,虽然她也忧心,但是事出之后立马有那么多人赶来帮助她渡过难关,她嚎的那两嗓子无非是一种宣泄,毕竟她只是一个女人,没有经历过那等人命事;独自在家拉扯的这大半年时间,虽然她也忧心,但更多是出于门里门外的事情太多,是出于对于丈夫的思念与牵挂。

而今,犹如一个黑漆漆的无底洞,她是什么也看不到——也许,是离了家的原因吧……

就别说是丽凤了,永强也是彻夜难眠。

当初做出的这个决定,他是下了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因为他实在是不放心把老婆和三个孩子扔在家里。现在,他是把老婆孩子接到身边了,可是他要怎么安顿他们,要怎么照料他们?要知道,他连一处像样的住地也没有……

度过了难熬的夜,晨光刺疼了朦胧睡眼,注定这是奔波的一天。

丽凤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但还是帮着秋英一起做早餐。

利用这个空档,永强让自己的三个孩子,和景生的三个孩子相互认识了一下,景生的三个孩子很懂事、也很热情,就是永强的三个孩子认生,挤着坐在角落里。

永强也没有办法,只好和景生喝着茶,顺便打听一下孩子的入学问题。

吃过早餐,景生带着永强直奔村委,根据村里的规定,以五毛钱一平方的价格,租了一块大概100平方米的土地,地段还挺好的,位于村尾和村中心的交界处。

这件事情好解决,起铁皮房就麻烦了。

永强干过三个月的铁皮工程,虽然没有完全学到家,但只要景生在旁指导,自己把铁皮房起好是不成问题的。他可请不起工人,只能让政军来帮忙,德安、兴文、德隆打下手——管吃,不开工钱。人手是有了,永强得向林老板请个假,最好是预支一点钱,不然他上哪里去弄材料钱去。只不过,在他回老家之时,工钱早就结清了,所以也不能说是预支,而是借钱。他让景生帮忙画个图纸、做个预算,他则是回去带了两斤铁观音茶叶,再次出门去找林老板。

几个月前,永强抓住了那一次机会,成功地引起了林老板的注意。他很好地发挥出所长,让林老板刮目相看,也就顺利地成为了林老板手下一个不大不小的管工。

小学工地的工棚里,林老板和一个秘书模样的妙龄女子挨着坐在一起,永强才踏进工棚,妙龄女子慌慌张张地往旁边移了一屁股。

永强着急说事,没管这暧昧的一幕,把茶叶放在桌子上,就简单地说明了来意。

林老板喜欢喝茶,借机让妙龄女子去烧一壶水。

“强仔,你请假就系请假,绝对不可以跳槽到第二个地方去!”林老板很是严肃地看着永强,就是他的广东腔,使得这种严肃带着一些滑稽感。

叶永强这个“老六的外号翻译成粤语,很是拗口,所以林老板就叫他“阿强”,或者“强仔”。

“请林老板放心,我叶老六跟定林老板了……”永强打了一个包票。

随后,林老板冲了一泡茶,夸了几句之后,就给了永强一千块钱,还说工地有一些用不上的砖头和角铁,叫永强自己去取。

第一个月,林老板给永强开了三百块钱,随后连续两个月递增一百块钱,到现在他每个月可以拿五百块钱,已经是很高了。

十张“老人头”,也就意味着永强要干两个月来还……

铁皮工程并不复杂,造价也不会很高,但这毕竟是自己的窝,周景生就按照这个准则,做出了一个接近四千块钱的预算,总共是客厅、厨房、冲凉房和六间睡房。另外,为了方便吃水,压水井是要挖一口的,这就需要请专业打井队了,费用也就不在预算里。

老妈子的丧事,已经花光永强所有的积蓄,若不是五个姐姐分摊了一些,永强早就要到处去借钱了。所以,当他看到景生给出的四千多预算,他一下子就犯难了。

景生自然是看出来了,就从口袋里掏出几张“老人头”,平淡地说:“老六,本来我是想给你凑个一千的,就是没有时间出去取钱,所以暂时只有七百块钱,你先拿去用,不够再说……”

对于这样的举动,永强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感激地看着景生,再把钱收进裤兜里。

在他出发之前,二姐塞给了他五百块钱,说是给三个孩子读书用的。现在,住的问题最是重要,他决定先拿这五百块钱出来用,三个孩子读书的问题留待后续解决。如此一来,他的身上就有两千二百块钱了,虽说距离预算还差近一半,但至少可以先买一些材料回来,尽快开工。

而就在这时,刘政军走了进来,从口袋里摸出四张“老人头”,和零零散散的一些钱,平淡地说:“老六,铁皮房有我一间,我自己出个五百块钱吧。我知道你现在没有什么钱,这存折里还有一点钱,到时候你自己去取……”

说着,他掏出了一本存折。

永强是不会让政军出这个钱的,但他现在确实要用钱,也就把钱和存折都收了起来,后面再还回去就是。

一转眼又到饭点了。

永强这边十号人,加上景生家里五口人,秋英煮了两锅饭、炒了六个菜,每个菜又特别多。

十五个人,一张桌是坐不下的,只好分成两桌,大人一桌、女人和孩子一桌。兴文和德隆是来做工的,肯定不能再当小孩子了,也就和大人坐在了一起。

对于景生夫妇的热情,丽凤和月华很是感动,一口一个嫂子叫得特亲热,不仅拉近了关系,也多多少少消除了一些初来乍到的那种忧心。永强和政军,与景生夫妇都是老熟人了,感谢的话不需要再说,放在心里就好,说多了反而显得见外。兴文早已是一个小男子汉,很快就不再怯生生的,倒是德隆这孩子没有转变过来,永强叫他吃饭,他才敢端饭碗,永强叫他夹菜,他才敢伸一下筷子。而自从踏进河心村,德安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话也不多说,整个就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为了尽快有个窝,几个男人吃过午饭,就开始商量起铁皮房的事情。

景生的工地要忙,但他仍然承担了买材料的任务——他有一辆红嘉陵摩托车,到外面买材料方便一些;他认识外面的建材商,价格方面肯定能谈优惠一些。

永强拿了两千块给景生,顺便帮政军请了一个假。政军本来是在林老板的工地上干活的,景生的工地开工之后,正好缺人手,政军自然就到景生的工地上帮忙了,干起活来很是卖力,算是回报景生。

德安、兴文、德隆就不需要安排了,从林老板的工地上借来锄头、洋镐和斗车,直接开赴铁皮房所在地。要他们干点技术活,现在还真是为难他们,但平整一下土地,肯定是不在话下。

大前提就是只管饭,不开工钱。

永强安排好这边的事情,就去小学工地取用得着的角铁和砖头。

政军见附近一处差不多完工的工地旁,堆了不少旧的模板和木方。他知道这些东西肯定用得上,就摸过去踩了踩点,准备找机会给顺一些回来。这种行为虽然很不好,但能给永强省点钱啊,那就值得下手了。

杂草和杂树是要先清理掉的,才能够平整土地。

兴文最积极,拿起斧头就连续砍倒好几棵杂树;德隆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怯生生地站在德安的身边,也不知道过去帮兴文的忙;德安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连续抽了两支烟之后,才抬脚踢在德隆的屁股上,喊他过去清理杂草和杂树……

男人们各自忙活着,两个女人也没有闲着。

丽凤和月华把碗筷洗了,把桌子擦干净, 又商量了几句,就向秋英说明了她们准备自己开伙的想法。虽然景生夫妇极尽热情,不仅表示那间房子可以先让三个孩子安身,也表示她们这些人尽管在这里吃喝,但架不住这十号人,把人家的铁皮房堵得连过道都没有,所以丽凤和月华都觉得自行开伙,免得给人家带来太多的麻烦。

秋英是坚决不同意她们这样做的,执意要负责他们的三餐,直到那边的铁皮房起好。

秋英坚持,丽凤和月华也一样坚持,最后秋英不得不退让,但坚持要让三个孩子留在她这边吃饭,丽凤只能答应下来。

随后,秋英找出一口有点旧的大铁锅,和一口摔凹了几处的铝锅。

“铁锅是工地用不上的,铝锅是外面捡回来的,你们那边人多,这虽然旧了一些,但多少还是有用处,你们就先用着,钱留着使在刀刃上……”

两口锅都有实实在在的用处,丽凤也就不客气了。

接着,秋英又找出一些她这边用不上的铲勺、碗筷、瓢盆,甚至还想给拿一些调味品,但丽凤只接受了那些铲勺碗筷。

很快,三个女人和三个孩子,带上锅碗瓢盆,浩浩荡荡地回到木寮。

说是住人的木寮,比老家的猪圈、牛棚好不到哪里去。放着家里好好的泥瓦房不住,千里迢迢地跑这里来住和猪圈、牛棚没什么两样的木寮——命运也是能捉弄人。

而当丽凤和月华看到那个怪诞的锯末炉,两人是一愣一愣的——这玩意,怎么用啊?

没辙,只好向秋英请教。

就在锯末炉升起滚滚白烟之时,丽凤和月华真不知道是该苦、还是该愁。

七个成年人的三餐要指望这一个锯末炉,饭菜熟的时候,肚子保准也能饿扁了。再说了,就那一点点锯末炉,也架不起秋英给的铁锅和铝锅啊!看来,只能等男人们回来了,叫他们砌两个土灶,而今天的晚饭,看来还是得再次麻烦秋英了。

两人也不好开口,秋英却看出来了,主动说:“你们就别瞎忙活了,我们又不是外人!这样吧,一会儿我带你们找找有没有适合种菜的地方,再带你们到农场那边转转。这边的工厂不好进,你们想要挣点钱帮补家用的话,估计只能到农场里帮忙种种菜、养养猪……”

种菜?养猪?

丽凤和月华面面相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