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望天鼠 > 第71章 穿越盛行的时代的AI写手

望天鼠 第71章 穿越盛行的时代的AI写手

作者:晓一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4 11:28:52

元坤年乾月坎日 周二 晴

(这是我写的:)

网络上的穿越小说、电视上的穿越影视剧越来越被老鼠们推崇。

为什么呢?因为老鼠们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生活的不安愈加严重。

现实生活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与穿越剧的风生水起、无所不能之间的距离是无穷的,但是,也是肉眼可见的。它们之间隔着的是对生活轨迹的先知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神器外加妙手回春、长生不老的灵泉妙药。

其实,即使现实中没有这些先知或神器,老鼠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的。这就是通过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了解,对未来发展做出比较客观的预判;也是通过科学及专业的知识或技能帮助鼠族们在健康或是生活达到近乎完美的高度。这个方向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无休止的,它的终极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科幻或穿越后的无敌和万能的自己。

生命对美好的自己和生活的追求和想象源自生命的本能,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所以,才有了生命的进化和进步的说法。

(这是智能的豆包帮我写的:)

鼠穴里的穿越热:在现实与幻梦间寻找微光

粮仓角落的旧电视又在滋滋作响,屏幕上闪过一道刺目的白光——那是《喵星逆袭:鼠王重生》里主角穿越回幼崽时期的经典画面。住在粮仓夹层里的吱吱爪子扒着屏幕边缘,连颊囊里塞着的半颗花生掉出来都没察觉。隔壁的灰斑鼠家族正举着偷来的平板电脑围观,最小的那只幼鼠甚至学着剧里的样子,对着墙角的裂缝猛踹一脚,幻想能踹开一道通往“黄金时代”的大门。如今在鼠族的世界里,穿越故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它们像人类世界的流行歌,在每个鼠洞间传唱,成了无数老鼠睡前必看的精神食粮。

一、屏幕里的乌托邦与现实里的焦虑

为什么穿越故事能让老鼠们如此着迷?住在下水道深处的黑尾最有发言权。上周暴雨冲垮了它辛苦搭建的粮仓,发霉的麦粒黏在爪子上,散发出让鼠作呕的酸腐味。可当它蜷缩在纸箱里,点开那部《带着仓库闯饥荒》时,看着主角用“空间异能”囤满整座山的粮食,连暴雨都浇不灭的焦躁忽然就淡了些。“至少在故事里,我们不用怕饿肚子。”黑尾对着屏幕里金灿灿的玉米地叹气,爪子无意识地抠着纸箱上的破洞——那是被流浪猫的爪子撕开的,至今还留着几道深深的划痕。

在鼠族的社交论坛“啃啃网”上,“穿越”的话题永远占据热搜榜首。有老鼠发帖问“如果能回到三个月前,你最想改变什么”,下面的回复能堆成一座小山:住在老城区墙缝里的灰灰说要提前挖通到人类厨房的暗道,免得被突如其来的装修堵死家门;住在公园假山的粟粟则惦记着去年那场冰雹,想提前把幼鼠转移到更安全的石缝里;还有只瘸腿的老老鼠敲着键盘——它年轻时被鼠夹夹断了后腿,总念叨着要是能重来,一定看清人类布下的陷阱。

这些细碎的愿望背后,藏着的是老鼠们对现实的无力。它们的日子像碾米机里的谷物,被命运反复碾压:人类的捕鼠夹总在不经意间出现,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能冻僵半个鼠群,就连辛苦攒下的粮食,也可能被一场暴雨、一只野猫或是别的鼠群抢走。而穿越故事里的主角永远不一样——它们带着未来的记忆,知道哪里有最饱满的麦穗,清楚哪条路没有陷阱,甚至能靠“灵泉”治好伤病,靠“神器”吓退天敌。现实的平平淡淡与故事里的风生水起,隔着的仿佛不是屏幕,而是一道永远跨不过的鸿沟,沟对岸有取之不尽的食物,有刀枪不入的皮毛,有一眼能看透未来的眼睛。

二、藏在规律里的“先知”,藏在技能里的“神器”

但灰灰最近有了新发现。那天它溜进人类的书房,在一本掉在地上的《自然观察笔记》里,看到了关于“植物生长周期”的记载。书里说,蒲公英的种子飞满天时,正是麦田灌浆的时节;而当蟋蟀在草丛里叫得最欢,就意味着秋霜不远了。灰灰忽然想起,去年它就是凭着蒲公英的绒毛判断出麦田的位置,比其他老鼠早一周找到食物。原来那些被当作“穿越者先知”的能力,不过是对自然规律的熟悉。

住在实验室墙角的墨墨则更厉害。它每天听着人类研究员讨论“微生物”,偷偷把沾过消毒水的棉花拖回洞,发现接触过棉花的幼鼠很少生病。后来它又观察到,人类会给实验鼠注射一种透明液体,说那是“疫苗”,能预防疾病。于是墨墨开始收集人类丢弃的注射器外壳,虽然看不懂上面的文字,却摸索出规律——只要在雨季来临前,把这些外壳里残留的液体抹在鼠群的皮毛上,感冒的老鼠就会少很多。“这大概就是我们的‘灵泉’吧。”墨墨看着窝里健康的幼鼠,尾巴得意地翘了起来。

其实,老鼠们早就在用自己的方式靠近那些“穿越神器”了。住在谷仓的老族长记得,祖辈传下来的“观云识天气”:早晨的云像,下午大概率会下雨;要是天边挂着火烧云,第二天准是个大晴天。这哪里是什么“先知”,不过是一代代老鼠总结出的规律。还有那些最擅长挖洞的老鼠,能根据土壤的湿度判断哪里容易坍塌,根据墙壁的回声找到最隐蔽的出口——这和穿越剧里“预知危险”的能力,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

灰灰把自己的发现整理成帖子,发在“啃啃网”上。它说:“我们不用等穿越,蒲公英会告诉我们食物在哪,蚂蚁搬家会提醒我们暴雨要来,就连人类丢掉的药瓶,都可能藏着治病的办法。”起初有老鼠嘲笑它异想天开,但当有只年轻老鼠照着灰灰说的,跟着蒲公英找到了一片无人看管的麦田,带回的麦穗堆满了半个粮仓时,质疑声渐渐变成了赞叹。

现在,“啃啃网”上多了个新板块,叫“生活小窍门”。有老鼠分享“如何用薄荷草驱赶跳蚤”,有老鼠讲解“不同粮食的储存温度”,还有老鼠画了张“城市陷阱分布图”,标注着人类常放鼠夹的角落。这些细碎的知识像一颗颗麦粒,慢慢堆成了一座小山——虽然不如穿越故事里的“空间仓库”神奇,却足够让老鼠们的日子踏实了许多。

三、进化的本能,是对“更好”的向往

深秋的月光洒在鼠洞前的空地上,粟粟正带着幼鼠们观察星空。它记得书里说,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时,春天就不远了。“等明年蒲公英飞起来,我们就去东边的麦田。”粟粟指着远处的地平线,那里有片模糊的绿色——去年它们靠着这个发现,熬过了最艰难的旱季。

幼鼠们叽叽喳喳地问:“我们能像故事里的老鼠那样厉害吗?”粟粟舔了舔幼鼠的头顶,尾巴轻轻扫过地面:“会的。但不是靠穿越,是靠记住每朵花的花期,听懂每只鸟的叫声,学会避开所有陷阱。”它想起自己的奶奶,年轻时曾被人类的毒药弄得奄奄一息,却靠着吃某种紫色的浆果活了下来,后来这种“解毒浆果”的知识救了整个鼠群。这难道不也是一种“重生”?用前人的经验,让后人活得更好。

生命从来都是这样。从最初在黑暗里摸索,到学会利用火焰取暖;从只能啃食生谷,到懂得储存粮食过冬;从害怕每一声异响,到能分辨天敌的脚步声。这些进步,不都始于对“更好”的向往吗?就像人类幻想穿越时空,老鼠迷恋逆袭故事,本质上都是同一种本能——不甘于被命运摆布,总想在生活里多挣一分主动权。

粮仓的电视还在放着穿越剧,但灰灰已经不怎么看了。它现在更愿意蹲在人类的菜园边,观察卷心菜的生长;或者跟着蚂蚁的队伍,判断哪里的土壤更干燥。当它靠着这些知识,带领鼠群避开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时,那种踏实的喜悦,比看任何穿越剧都要强烈。

月光下,粟粟带着幼鼠们练习挖洞,爪子刨起的泥土带着湿润的气息。远处传来流浪猫的叫声,但没有老鼠慌乱——它们早就记住了猫的作息,知道这个时候它通常在垃圾桶旁徘徊。幼鼠们的爪子还很稚嫩,却已经懂得要把洞挖得弯曲些,这样能挡住寒风。

或许有一天,老鼠们会像穿越故事里写的那样,不再害怕饥饿,不再畏惧天敌,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但那一天到来时,它们会明白,支撑着自己走到那一步的,从来不是什么“穿越”的奇迹,而是藏在每一粒粮食里的认真,每一次观察中的智慧,和每一代老鼠对“更好”的执着。就像元坤年乾月坎日的晴天,阳光穿过鼠洞的缝隙,落在堆积的麦穗上,每一粒都闪着踏实的光——那是比任何穿越幻梦都更动人的,生活本身的模样。

(所以,只要你能想到的,只要你努力追求的,终有一天都会实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