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民间故事选集 > 第310章 龙嗅

民间故事选集 第310章 龙嗅

作者:石橄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21:30:36

老一辈人说:蛟龙全身腥臭,真龙闻起来比较香。要见龙就在大雨大雾天气往深山老林人迹稀少的地方走,这种天气它们会出来透气,平时不允许出来的,不能见人。

陈家庄的老猎人陈四爷每次讲起这个故事,总会先抿一口自家酿的高粱酒,眯起那双看透半个世纪山野风云的眼睛,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青龙山。

“那是光绪二十三年的事了...”他的声音沙哑,仿佛来自很远的地方。

光绪二十三年的青龙山脚下,十五岁的陈石头跟着父亲陈老杠第一次进深山老林打猎。陈老杠是这一带最有名的猎人,据说他能从风里嗅出三里外野猪的气味,能从一片被翻动的树叶判断出猎物经过的时间。但他脾气倔强,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故得名“老杠”。

那天清晨,山雾浓得化不开,陈老杠突然把石头从被窝里拽起来。

“今天有雨,正是好时机。”

石头揉着惺忪睡眼,“爹,下雨天咋还是好时机?”

“你懂什么,这种天气,有些平时见不着的东西会出来透气。”陈老杠神秘地笑了笑,往怀里塞了一小包用油纸裹着的东西,又往猎枪里填上火药。

父子俩沿着崎岖山路向上攀爬。越往深处,树木越发高大茂密,有些古树的树干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浓雾在山林间流淌,像一条乳白色的河。石头注意到,父亲不像往常那样专注寻找猎物踪迹,反而时不时抬头望天,鼻翼微动,像是在空气中寻找什么。

“爹,你闻啥呢?”

陈老杠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你听说过龙吗?”

石头点头,“听村里的老先生讲过,说是皇袍上绣的那种神物。”

“不,不是那种。”陈老杠摇头,“是真龙,活在山川大泽中的真龙。老一辈人说,蛟龙全身腥臭,真龙闻起来比较香。这种大雨大雾天气,它们会出来透气,平时不允许出来的,不能见人。”

石头只当父亲在说笑,哪有动物是香的?山里的野兽,哪个不是一身腥臊?

正午时分,天空突然暗了下来,豆大的雨点劈里啪啦砸下,山风呼啸,吹得树木东倒西歪。陈老杠拉着儿子躲到一处突出的岩石下避雨。就在这时,一阵奇异的香气随风飘来——那香气难以形容,既像檀香又似兰草,还夹杂着雨后青草和某种不知名野花的芬芳,沁人心脾,让人闻之精神一振。

“来了!”陈老杠眼睛一亮,紧紧抓住猎枪。

浓雾中,一个巨大的身影在远处的山脊若隐若现。石头睁大眼睛,只见那生物长至少七八丈,通体青黑色,鹿角鱼鳞,在云雾中缓缓游动。最神奇的是,它经过的地方,会留下一道淡淡的金光,转瞬即逝。

那身影在雾中停留了片刻,忽然转向他们所在的方向,似乎发现了他们。石头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紧紧抓住父亲的衣角。陈老杠却毫不畏惧,直勾勾地盯着那庞然大物。

忽然,一道闪电划破天空,雷声震耳欲聋。等雷声过后,雾中的身影已然消失,只留下那若有若无的香气还在空气中弥漫。

“爹,那、那就是龙吗?”石头声音颤抖。

陈老杠点点头,脸上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兴奋:“是真龙!只有真龙才有这种香气。你记住今天,这世上没几个人真正见过龙!”

回家的路上,陈老杠异常沉默,直到快到家门口,他才郑重地对儿子说:“今天的事,不要对任何人说,包括你娘。这是我们父子俩的秘密。”

石头不解,“为啥不能说?”

“真龙不常见人,自有它的道理。我们撞见了,是缘分,但不能到处张扬,否则会招来灾祸。”陈老杠神情严肃。

石头答应了父亲,但心里却埋下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真龙不愿见人?

自那日见龙归来,陈老杠像是变了个人。他不再像从前那样专注于打猎,反而常常一个人坐在门槛上,望着青龙山发呆。有时他会突然问石头:“你说,那龙住在山里的什么地方?它平日里都做些什么?为何那日它看我们的眼神,似乎有话要说?”

石头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觉得父亲越来越陌生。

一个月后,陈老杠做了一个震惊全村的决定:他要搬进深山独居。

“你疯了吗?”石头的母亲哭着喊道,“深山里野兽出没,你一个人怎么活?”

陈老杠却铁了心:“我这一辈子,见了真龙,值了。但我这心里头,总觉着有什么事没做完,非得再去寻它不可。”

村里人都劝他,说他是被山鬼迷了心窍,但陈老杠谁的话也不听。几天后,他背着简单的行囊,真的进了山,在距离见龙处不远的一个山洞里安了家。

石头每隔十天半月就给父亲送些盐巴、粮食和火药。每次去,陈老杠都会兴奋地告诉他,自己又发现了龙的踪迹——一片不寻常的鳞片、一处有特殊气味的洞穴、一些被巨大身躯压弯的树枝。

“爹,回家吧,娘整天哭,眼睛都快瞎了。”一次,石头哀求道。

陈老杠却摇头:“你不懂,我有种感觉,它就快要见我了。上次大雾天,我分明听见它在呼唤我。”

石头仔细看父亲,发现他瘦了很多,但眼睛却异常明亮,像是着了魔。

光绪二十五年春,一连下了三天大雨。雨停后,石头照例上山给父亲送补给,却发现父亲不在洞里。他等了一天一夜,也不见父亲回来,急忙回村叫人搜山。

三天后,他们在一条山涧边找到了陈老杠的尸体。令人奇怪的是,他全身无伤,脸上却带着一种诡异的笑容,手里紧紧攥着一片巴掌大的、闪着青光的鳞片。

村里人都说陈老杠是撞了邪,被龙王爷收了性命。只有石头注意到,父亲尸体周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熟悉的香气——正是两年前他闻过的那种龙香。

二十年过去了,陈石头成了陈家庄有名的光棍。自从父亲死后,他变得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往,只是偶尔上山打些小猎物维持生计。村里人都在背后议论,说陈家的男人都被青龙山的龙迷了心窍,劝自家姑娘别往火坑里跳。

石头三十五岁那年,村里来了个姓张的风水先生,听说青龙山的传说后,特意找到石头。

“听说你见过真龙?”张先生开门见山。

石头本能地摇头否认。

张先生不以为意,继续说:“真龙现身,必有异象。光绪二十三年,这一带百日无雨,庄稼都快旱死了,是不是真龙现身那日后,就下了一场透雨?”

石头心中一惊,确实如此。那年大旱,直到他和父亲见龙那日,才下了一场及时雨,解了旱情。

张先生压低声音:“真龙乃是祥瑞,得其鳞片可保风调雨顺。听说你父亲临终前得了一片龙鳞...”

石头猛地站起:“你听谁胡说的?”

“别急,”张先生笑笑,“我不仅知道这个,还知道你父亲不是第一个为龙而死的人。这青龙山,每隔几十年,就有人声称见龙,而后神秘死亡。你想知道真相吗?”

那天晚上,石头辗转难眠。父亲的死是他心中一直无法解开的结。第二天,他主动找到张先生。

“我想知道我爹到底是怎么死的。”

张先生点点头:“要解此谜,唯有再见真龙。三日后有大雨,正是时机。”

三日后,果然天降大雨,浓雾锁山。张先生和石头沿着当年陈老杠父子走过的路上山。和上次一样,快到山顶时,那种奇异的香气再次出现,比记忆中的更加浓郁。

浓雾中,那巨大的身影若隐若现。这一次,龙离他们更近,石头能清晰地看到它身上青黑色的鳞片和那双深邃的眼睛。

突然,张先生从怀中掏出一个奇怪的铜铃,猛地摇响。铃声刺耳,雾中的龙似乎十分痛苦,发出一声低沉的咆哮。

“你干什么?”石头大惊。

“这是驱龙铃!它若真是祥瑞,自然不会怕这铃声。”张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贪婪,“我要取它眉间鳞,那是无价之宝!”

说着,他又要摇铃。石头猛地扑上去,夺过铜铃:“住手!”

就在这时,雾中的龙突然张口,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石头只觉得一股强大的气流扑面而来,整个人被掀翻在地。等他爬起来,雾中的龙已经消失,张先生也不见了踪影。

石头在附近寻找了半天,最后在一处悬崖边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张先生。

“鳞片...你父亲...不是龙杀的...”张先生断断续续地说,“是...是人...”

“什么人?为什么?”石头急切地问。

但张先生只是张了张嘴,就断气了。石头在他紧握的手里,发现了一枚小巧的玉佩,上面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

张先生的死震惊了陈家庄。县衙派来仵作验尸,结论是失足坠崖。但村里流传开谣言,说陈石头为了龙鳞杀了张先生。石头有口难辩,索性闭门不出,整日研究那枚玉佩。

一年后,一个过路的商人认出那玉佩的符号属于百里外柳家庄的一个大家族——柳家。石头想起父亲生前曾提过,柳家祖上出过宫廷术士,专门研究奇珍异兽。

几天后,石头收拾行装,以卖皮货为名前往柳家庄。

柳家庄比陈家庄大得多,柳家的宅院更是气派,高墙深院,朱门铜环。石头在柳家附近摆摊数日,慢慢从街坊那里打听到一些消息:柳家如今的家主柳三元,是个痴迷于收集奇珍异宝的怪人,尤其对龙感兴趣,家里收藏了大量关于龙的古籍和器物。

更让石头震惊的是,他从一个老仆人口中得知,柳三元的祖父柳世荣,正是在光绪二十五年春天——陈老杠死亡的那段时间——突然暴富的。

“那老爷爷进了一趟青龙山,回来就得了重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但奇怪的是,他临终前留下了一笔巨额财富和一本笔记,指名要传给子孙。”老仆人神秘地说。

石头心中疑云密布,他决定冒险一探柳家宅院。

一个月黑风高夜,石头翻墙潜入柳家。凭借猎人的敏捷,他躲过护院家丁,摸进了柳家的书房。在翻找许久后,他终于在一个暗格里发现了一本泛黄的笔记——柳世荣的日记。

日记中的记载让石头毛骨悚然。

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七:今日与陈老杠同上青龙山,果然见龙。按祖传秘法,以迷香制之,取眉间鳞三片。陈老杠阻我,不得已推其坠崖。然龙醒,吾亦受创,恐不久于人世。呜呼,龙鳞虽得,性命难保,报应乎?

石头浑身发抖,原来父亲是被柳世荣所害!而那龙鳞,竟是被柳家夺去!

正当他准备继续翻阅时,门外传来脚步声。石头急忙藏身帘后,屏息凝神。

进来的是柳三元和一个白发老者。柳三元愁眉不展:“三片龙鳞已用其二,仅剩一片。若再无新鳞,我命休矣!”

白发老者叹息:“家主,强取龙鳞折寿啊。祖上取鳞,虽得富贵,却都短命。唯有得龙自愿赠鳞,方可解此诅咒。”

“自愿?龙怎会自愿赠鳞于人?”柳三元苦笑。

“古籍有载,龙赠鳞于有大恩者。或许可设法助龙,得其感恩...”

石头心中一震,悄悄从帘缝中观察,只见柳三元手中拿着一个玉盒,盒中一片青黑色的鳞片熠熠生辉——正是父亲临终前紧握的那种鳞片!

石头带着柳世荣的日记连夜逃回陈家庄。他思前想后,决定不再隐瞒,将真相告诉了村里几位长者。

“难怪柳家这些年如此兴旺,原来是得了龙鳞!”老村长抽着旱烟,眉头紧锁,“可我们平民百姓,怎么斗得过柳家这样的大家族?”

“我不要斗柳家,”石头说,“我只想告诉真龙,害它的人已经死了,取它鳞片的是柳家,不是我爹。”

几位长者面面相觑。最后老村长点点头:“是该还你爹一个清白。这样吧,下次大雨天,我们几个老家伙陪你一起上山,为你爹作证。”

半个月后,雨季来临。石头和五位村中长者冒雨上山。和以往一样,到达山顶后,浓雾弥漫,异香扑鼻。

但这一次,龙没有立刻现身。

石头鼓起勇气,对着浓雾深处大声喊道:“真龙在上!我是陈老杠的儿子陈石头!今日特来告知,当年取你鳞片的柳世荣已死多年!我父亲陈老杠是为阻止他而被害的!望真龙明鉴!”

他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久久没有回应。

就在众人失望之际,雾中突然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吾已知晓。”

所有人都惊呆了——龙竟然会说人话!

浓雾缓缓分开,那巨大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石头看到,龙的眉际确实有三处鳞片缺失的痕迹。

“柳世荣取吾鳞片,其族必遭天谴。”龙的声音如同远山的回响,深沉而威严,“汝父为护吾而亡,吾心感念。今汝等前来,可是有所求?”

石头扑通跪下:“不求别的,只求还我父亲清白!”

龙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柔和的光:“汝父魂魄,早已安息。倒是汝,多年来为父仇所困,未能安生。今既明真相,当放下执念。”

一位长者壮着胆子问:“真龙陛下,为何平日不见您现身?”

龙微微摆动身躯:“天地有序,人龙有别。若常相见,必生祸端。昔年柳世荣,若非听信‘得龙鳞可得天下’之妄言,亦不会心生贪念。”

又一位长者问:“那为何大雨大雾天,您会出来透气?”

龙发出一声似笑非笑的声音:“非为透气。每逢大雨大雾,乃吾巡视山川、调节雨水之时。人迹罕至处,方可行走。”

石头忽然想起一事:“请问,为何蛟龙腥臭,真龙却香?”

龙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蛟者,未化之龙,居沼泽淤泥,故身带腥臭。真龙居清泉云雾,饮甘露,食灵芝,故身有异香。然此皆表象,辨龙之正邪,当观其行,非闻其味。”

说完,龙缓缓抬头望向远方:“雨将停,吾该走了。陈石头,念你诚心,赠你一物。”

一片闪着青光的鳞片从龙身上脱落,缓缓飘到石头面前。

“此鳞可保一方风调雨顺,然切记——不可私用,否则必遭其祸。”

石头双手接过龙鳞,只觉得入手温润,异香扑鼻。等他再抬头时,龙已消失在浓雾中,只有那香气还在空气中弥漫。

石头将龙鳞供奉在村中的山神庙里,果然,陈家庄此后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而百里外的柳家,却在一场大火中败落,柳三元不知所终。

消息传开后,不少人慕名而来,想一睹龙鳞风采。石头总是守在庙前,不许任何人靠近。

“龙鳞是保一方平安的,不是给人看的。”他如是说。

也有人问他,为何不借龙鳞谋个一官半职?

石头笑笑:“真龙说得对,贪念是祸端。我父亲用生命教会我这个道理。”

后来,石头娶了一个善良的农家女,生了两个儿子。他常对儿子们说:“真龙也好,普通人也罢,行事但求问心无愧。天地间,自有公道。”

每年雨季,他还是会独自上山,但不再是为了见龙。他说,在那样的天气里,能感觉到父亲的存在。

有人好奇,问他后来还见过龙吗?

石头总是笑而不答。

只有一次,他喝醉了,对挚友透露:“其实那之后还见过一次。它说,等我寿终正寝那天,它会来接我,让我和父亲在它的世界里团聚。”

光绪六十年,陈石头无疾而终。临终前,他嘱咐儿子将那片龙鳞随他下葬:“真龙的世界,不需要这片鳞了。带它回去,物归原主。”

出殡那天,青龙山罕见地笼罩在浓雾之中,一阵异香随风飘来,弥漫整个陈家庄。老人们都说,那是真龙来接石头了。

而“蛟龙全身腥臭,真龙闻起来比较香”的说法,就这样一代代传了下来。每逢大雨大雾天,总会有些好奇的年轻人往深山老林里钻,希望能遇见真龙。

但他们大多失望而归。村里的老人就会笑着说:“真龙哪是那么容易见的?得有机缘,更得有纯净的心。心诚则灵,心贪则空。”

至于那片随石头下葬的龙鳞,有人说它早已化作青烟回归真龙身上,也有人说它仍在墓中守护着陈家庄的风调雨顺。

真相如何,无人知晓。只有每逢大雨时节,从青龙山深处飘来的那一缕若有若无的异香,似乎在诉说着那个关于真龙与人类的、跨越两代人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