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渐深,苏明远在县衙的公务愈发繁忙。这日晚间,他回到家中,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烦忧,连婉娘特意为他炖的莲子羹都只用了几口便放下了。
“爹,可是衙中遇到了难处?”苏婉细心,看出父亲有心事,便斟了杯热茶递过去,轻声问道。
苏明远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并未隐瞒女儿:“近日州府行文,要求各县详报去岁赋税征收、仓储粮数、以及本年春耕预备情形,需得条分缕析,数据详实,还要附上应对可能灾情的预案。文书繁琐,县尊将此重任交予我……只是,往年此类文书,多有胥吏擅长此道,如今那人因病归乡,一时竟寻不到合适人手。为父于钱谷刑名尚可,于此等繁复数据文书,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已接连两晚熬夜,仍觉杂乱无章,恐难如期完成,有负县尊所托。”
原来是为写工作报告发愁。苏婉心中了然。她深知父亲为人耿直,做事认真,不擅那些虚头巴脑的文书功夫。她目光扫过父亲书桌上那堆积如山的卷宗和写废的稿纸,心中忽然有了主意。
“爹,”她声音柔和,带着一丝狡黠,“您若是信得过女儿,不如将那些原始数据册子交给女儿瞧瞧?女儿虽不懂衙门大事,但在铺子里整日与账目打交道,于整理数字、归纳条理上,或可帮爹理出个头绪来。”
苏明远有些讶异地看向女儿,他知道女儿聪慧,经营铺子井井有条,但衙门文书毕竟不同。可见女儿目光清澈,神色笃定,再想到自己确实焦头烂额,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几本厚厚的册子指给她:“便是这些,赋税、粮储、户丁数目皆在其中,杂乱得很。”
苏婉也不多言,取了册子回到自己房中。她并未立刻翻阅,而是先铺开一大张白纸,用尺规在上面画出清晰的表格,横向分列“项目”“去岁实数”“今春预估”“同比增减”“备注”,纵向则按照赋税种类、仓储地点、春耕物资等分门别类。
然后,她才开始仔细翻阅那些原始册籍,将关键数据一一摘录,填入相应的表格位置。遇到模糊或矛盾之处,她便用朱笔在一旁做出标记。她心思缜密,做事极有条理,不过一个多时辰,那张大白纸上便已填满了清晰工整的数据,各类项目的对比、变化、缺口一目了然。
接着,她又另取一纸,根据表格反映出的情况,开始草拟文书的核心内容。她没有使用那些晦涩的官样文章,而是力求语言简洁、准确,重点突出。何处赋税增收,何处存粮不足,今春需重点保障何种农资,应对水旱可调用何处民力物资……皆提纲挈领,言之有物。
完成初稿后,她并未直接交给父亲,而是又检查了一遍数据是否准确,逻辑是否通顺,确认无误,才拿着几张写满字的纸来到父亲书房。
“爹,您看看这样梳理,是否清晰些?”她将画满的表格和文书草稿轻轻放在苏明远面前。
苏明远起初并未在意,只当女儿胡乱涂画,待他目光落在那些横平竖直的表格和条理分明的文字上时,先是愣住,随即越看越是惊讶,越看眼睛越亮!这表格将繁杂的数据整理得清清楚楚,增减利弊一眼可见;而这文书草稿,虽文辞不算华丽,却句句落在实处,要点明确,方案具体,正是上官最想看的内容!
“婉儿……这……这是你想出来的?”苏明远拿着那几张纸,手都有些微微颤抖,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喜。
苏婉抿嘴一笑:“不过是跟记账法学来的笨法子,能让爹省些心力就好。爹您再依此润色一番,加入些官样辞令,想必就能交差了。”
苏明远看着女儿轻松写意的模样,再对比自己之前的焦头烂额,心中又是感慨又是自豪。他依着女儿梳理出的框架和要点,只花了小半个时辰,便将一篇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的详文撰写完毕,自觉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出色。
“好!好!太好了!”苏明远放下笔,长长舒了一口气,多日的愁云一扫而空,他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激赏,“婉儿,你真是帮了为父一个大忙!此法甚妙,甚妙啊!”
第二日,苏明远将文书呈上,县尊大人阅后,大加赞赏,言其“数据详实,条理分明,洞见要害”,甚至将其作为范本,让衙中其他书吏学习。苏明远在衙中的地位,因此无形中又提升了几分。
婉娘得知此事后,拉着苏婉的手,又是欢喜又是心疼:“你这孩子,衙门里的事也敢插手,还做得这般好……只是莫要太劳神了。”
苏婉依偎着母亲,笑嘻嘻道:“娘,能帮到爹,女儿高兴还来不及呢。再说,这整理数据的法子,咱们铺子里也用得上,不算白费功夫。”
窗外月色如水,苏家小院内一片温馨。苏婉用她的智慧,不仅化解了父亲的难题,更在不经意间,展现了她超越这个时代局限的思维与能力。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一品豆妃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