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技术共享新成果与暗源混沌区的威胁
多维度胚胎协同培育联盟成立一周年后,“多维度胚胎技术共享计划” 进入深度落地阶段,催生出多项突破性的跨维度技术融合成果,为四胚胎的培育注入新动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灵植维度、星衡维度与机械平衡文明联合研发的 “灵植星衡智能培育系统”—— 该系统将灵植维度的 “灵植生长感知技术”、星衡维度的 “星衡能量调控技术” 与机械平衡文明的 “智能算法优化技术” 深度融合,能实时感知四胚胎内灵植的生长状态,通过星衡能量精准调节生长环境(温度、湿度、能量浓度),同时利用智能算法预测灵植生长趋势,提前调整培育参数,使先锋平衡灵植的生长周期缩短 40%,存活率提升至 99.9%。
另一项重要成果是水韵平衡文明、异次元与跨空间联盟共同打造的 “水脉高维能量循环系统”。系统通过水韵平衡文明的 “水脉能量净化技术”,将混沌海边缘的低纯度能量转化为纯净的水脉能量;借助异次元的 “高维能量存储技术”,构建跨维度能量存储库,解决能量供需失衡问题;再通过跨空间联盟的 “本源能量适配技术”,将水脉能量与本源能量融合,形成 “水脉本源混合能量”,注入四胚胎后,能同时强化新生平衡晶核的稳定性与维度空间的扩张速度 —— 应用该系统后,四胚胎的维度空间扩张效率提升 35%,新生平衡晶核的能量纯度每月增长 0.5%。
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服务于四胚胎培育,还反哺各文明维度的发展:“灵植星衡智能培育系统” 被应用于跨维度平衡生态走廊的灵植养护,使走廊内灵植的生态净化能力提升 50%;“水脉高维能量循环系统” 在水韵平衡文明的水脉网络升级中投入使用,解决了该文明长期存在的水脉能量分布不均问题,惠及超过 100 万水韵生灵。
技术共享计划还催生了 “跨维度技术孵化平台”,平台由联盟的技术专家与各文明维度的科研团队共同运营,面向全共同体征集技术创新提案,对有潜力的项目提供资源支持(设备、资金、技术指导)。平台上线半年,就收到 800 多份提案,孵化出 20 个重点项目,其中 “多维度生态监测机器人升级项目”(能在混沌海环境中稳定工作,监测精度提升 60%)、“共鸣网络能量损耗补偿装置”(减少共鸣网络的能量损耗,提升能量传输效率 25%)已投入四胚胎培育实践,效果显着。
然而,就在技术共享计划蓬勃推进、四胚胎培育稳步发展时,全维度平衡图谱的 “共鸣网络监测模块” 突然发出红色警报 —— 四胚胎的共鸣网络能量出现 “异常衰减”,从原本的稳定波动状态,降至正常水平的 85%,且衰减速度正以每天 3% 的速度加快。更严重的是,监测数据显示,能量衰减并非源于四胚胎内部,而是来自外部的 “能量吞噬源”,该源头释放的 “暗混沌能量” 能穿透孕育防护层,缓慢吞噬共鸣网络的能量,若不及时阻断,共鸣网络将在 30 天内彻底崩溃,四胚胎也会因能量不足陷入 “发育停滞” 状态。
“暗混沌能量的源头位于混沌海深处的‘暗源混沌区’!” 苏晴通过全维度平衡图谱的追溯功能,锁定能量吞噬源的位置,语气凝重,“暗源混沌区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混沌区域,内部蕴含着极强的无序能量,且形成了‘混沌能量漩涡’,能主动吸附周围的平衡能量;这次暗混沌能量的扩散,很可能是混沌能量漩涡发生‘能量喷发’,导致暗混沌能量突破混沌区边界,向四胚胎所在的维度萌芽区蔓延。”
林辰立刻召集联盟核心成员与四基地的负责人,通过跨维度全息会议分析危机。星垣通过星衡平衡监测系统深入探测暗源混沌区,汇报关键信息:“暗混沌能量中含有‘无序侵蚀因子’,不仅会吞噬平衡能量,还会污染四胚胎内的生态体系与新生平衡晶核 —— 目前 1 号分基地胚胎内已有 10% 的灵植出现枯萎迹象,2 号分基地胚胎的新生平衡晶核表面出现微弱的暗混沌纹路,若不及时处理,污染会持续扩散。”
银洸补充道:“暗源混沌区的混沌能量漩涡喷发强度正在增强,预计 15 天后,暗混沌能量的浓度将达到现在的 3 倍,届时孕育防护层将无法抵挡,四胚胎会直接暴露在暗混沌能量的侵蚀下。我们必须在 15 天内构建‘混沌防御体系’,同时清除已侵入四胚胎的暗混沌能量。”
“组建‘混沌防御与胚胎守护队’,是应对此次危机的唯一选择!” 林辰语气坚定,提出方案,“守护队需整合各文明维度的防御专家、能量净化师、生态修复师,分为‘混沌防御组’与‘胚胎守护组’—— 混沌防御组负责在暗源混沌区与维度萌芽区之间构建‘多层混沌防御带’,阻断暗混沌能量扩散;胚胎守护组负责进入四胚胎内部,清除已侵入的暗混沌能量,修复受损的生态体系与新生平衡晶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