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 第59章 光谱窥异质,旧档惊雷现

书房内,灯火摇曳。

陈启明将目光从桌上那套经过钦天监赵博士优化后的“简易光谱分析仪”上移开,揉了揉因长时间观测而酸涩的眼睛。仪器的精度比初版提升了不少,狭缝更细,棱镜也更纯净,但观测那微弱的吸收谱线依然是一件极其耗费心神的细活。

他已经对着来自那把旧镗刀的不同部位取下的几份细微钢屑样本,反复观测、比对了一个多时辰。

“不行…烛光光源太弱,谱线模糊,背景杂光干扰还是太严重了…”他叹了口气,内心忍不住吐槽:“这感觉…像是在用天文望远镜透过毛玻璃看星星,憋屈死了!好歹来个暗室和强光源啊…哪怕是个氙气灯呢…”

尽管条件简陋,但凭借多次重复实验和仔细比对,他依然捕捉到了一个稳定的异常现象:在特定的谱段区域,旧镗刀钢材的样本持续地呈现出一道极其黯淡、但确实存在的吸收阴影,其位置与普通铁料、铜料或铅的已知谱线特征均无法对应!

“果然有鬼!”陈启明精神一振,心脏开始加速跳动。这证实了王老六“奇异金属”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汪家冶坊当年冶炼这批钢材时,很可能添加了某种特殊的、不为常人所知的合金元素!

【成功运用光谱分析技术验证关键物证中存在未知合金成分,推动调查取得关键进展,文明点数 15。当前点数:94。】

点数的飙升印证了这一发现的价值!

然而,这黯淡的吸收带究竟对应何种元素?以他有限的化学知识和这台简陋仪器的精度,根本无法做出精准判断。他需要更精确的对照样本和更专业的分析方法。

他立刻想起徐光启曾提及钦天监有时会使用西域传入的“密陀僧”(氧化铅)、“砒霜”(三氧化二砷)等物,通过古老的“火试金”法检验矿物,其产生的彩色熏膜对于某些金属的特征反应更为直观,可作为辅助手段。

“光谱仪定性,火试金法定性辅助…双管齐下,交叉验证!”他立刻派人去钦天监,请求支援一些标准试剂和方法指导。

等待试剂送达的间隙,陈启明踱步至窗边,极度的专注后,精神感到一阵疲惫和空虚。目光无意中扫过院角,看见翘儿正蹲在那里,小心翼翼地给几株从废墟中移栽过来的晚桂浇水,侧影专注而宁静。

这短暂的生活化场景,莫名地让他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一瞬。高压之下,人总需要一点无关紧要的琐事来转移注意力。

“做点什么呢?”他环顾书房,视线落在墙角那堆之前做“冰镇气泡饮”时剩下的边角料上——一小罐柠檬酸结晶、一些碱粉、蜂蜜,还有一小包让赵小旗从市集淘换来、原本想用来调味的干薄荷叶。

一个念头闪过:“薄荷提神醒脑…试试做个超强版的‘醒神冰吸丸’?”

说干就干。他暂时将那些沉重的阴谋抛诸脑后,像个化学课上的学生一样,带着几分玩心摆弄起来。

他将柠檬酸粉、碱粉、大量糖粉和碾碎的干薄荷末混合,加入蜂蜜,试图将其搓成固体小颗粒。但很快发现,酸粉和碱粉混合后极易吸潮,还没成型就开始“嗤嗤”地轻微反应。

“啧,基础化学没学好啊,得分开处理。”他自嘲地笑了笑,想起了初中化学课上的双吸剂。

他立刻改变策略:将柠檬酸、糖粉、薄荷末和少量蜂蜜混合,搓成一种绿色的酸丸;再将碱粉、糖粉和少量蜂蜜混合,搓成白色的碱丸。然后将两种丸子分别放在小碟子里,用油灯小心地低温烘烤干燥。

“搞定!简易版‘秀逗’加‘泡腾片’合体!”他看着两碟颜色各异、散发着薄荷清香的小丸子,颇有成就感。“吃的时候,先含一颗酸的,再丢一颗碱的进嘴里…那感觉,绝对提神醒脑!”

他唤来赵小旗,将两碟丸子递给他:“将这绿色的‘清心丸’与白色的‘正气丸’各送一碟给翘儿姑娘,就说是我新制的提神小食,先含绿色,后含白色,其间切勿饮水,自有奇妙感受。另一份…给徐先生送去,就说案牍劳顿,可解困乏。”

他几乎能想象到徐光启被那剧烈气泡和薄荷辛辣感冲击得目瞪口呆、说不定还会打个巨响的薄荷嗝的样子,嘴角不禁露出一丝恶作剧得逞般的笑意。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是高压下难得的调剂。

【成功创新制作趣味提神食品,带来轻微的生活趣味与社交互动,缓解紧张氛围,文明点数 2。当前点数:96。】

点数微薄,但心情的舒缓却更为珍贵。

不久,钦天监的博士送来一小包“密陀僧”(氧化铅)和少许“砒霜”(三氧化二砷),并简单讲解了如何利用其在金属表面灼烧产生不同颜色的“熏膜”以初步判别成分的方法(古老的试金术)。

陈启明如获至宝,再次投入实验。

他将镗刀钢屑、普通铁屑、铜屑分别置于不同的小瓷片上,加上微量“密陀僧”,用吹管焰灼烧。

不同的金属在与氧化铅反应后,产生了差异显着的彩色熏膜:普通铁料呈现暗黄褐色,铜料呈现鲜亮的黄绿色…而那把旧镗刀的钢屑,在灼烧至白热时,其表面的熏膜竟隐隐透出一种极其淡薄、却异常鲜明的蓝紫色晕彩!

这种色彩,与他已知的任何常见金属反应都不同!

“奇异金属…光谱的异常吸收带…蓝紫色熏膜…”陈启明喃喃自语,心脏怦怦直跳。两项实验结果相互印证!王老六并非虚言!汪家冶坊当年,很可能真的在尝试冶炼某种添加了特殊合金成分的钢材!

这蓝紫色,会是什么?锰?钒?还是某种更罕见的元素?以他有限的化学知识,难以精准判断,但这无疑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

【通过原始化学手段发现关键物证中存在未知合金成分,极大推动‘影海众’技术溯源调查,文明点数 15。当前点数:111。】

点数的再次飙升印证了此发现的重磅价值!

他立刻将这些发现和推测详细记录,并让赵小旗火速请徐光启过来。

徐光启匆匆赶到,听闻实验过程和发现,亦是震惊不已。

“黯淡吸收带?蓝紫色熏膜?!闻所未闻!”他仔细查验着瓷片上残留的痕迹和光谱记录草图,面色无比凝重,“文远,此发现非同小可!若汪家当年果真掌握如此秘法,能炼出蕴含未知异质的精钢,其用途…绝非寻常刀剪那般简单!”

两人立刻意识到,必须重新彻查与汪家冶坊相关的所有存档记录,尤其是其承接的“官营”订单和最终流向!

“光启兄,此事需绝对机密!”陈启明沉声道,“可否通过你在翰林院和钦天监的渠道,调阅嘉靖二十五年至汪家败落年间,工部、兵部、内帑乃至御用监所有与金属冶炼、兵器制造、奇巧器物相关的物料采买、定制档案?重点排查苏杭、福建一带的皇商、官坊!”

“好!我即刻去办!纵是翻遍故纸堆,也要找出蛛丝马迹!”徐光启深知事关重大,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

接下来的两日,陈启明一边继续优化实验方法,尝试进一步分析那异常谱线和蓝紫色成分,一边焦急地等待着徐光启的消息。军工坊的标准化生产逐渐步入正轨,气氛稍缓,但核心区域的戒备有增无减。

终于,在第三日傍晚,徐光启风尘仆仆地赶回制造局,脸色因疲惫而苍白,眼神却锐利如鹰隼。他屏退左右,从怀中取出一份手抄的卷录,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文远!找到了!果然有蹊跷!”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其中的惊涛骇浪,“嘉靖三十一年,司礼监曾以‘宫中需添设镇邪宝器’为名,密谕苏州织造局,转令汪家冶坊,‘精炼异金三百斤,需色如暗星,坚逾寒冰,韧而不折’!其要求古怪,绝非寻常礼器之用!”

“三百斤异金?!”陈启明倒吸一口凉气。如此大量的特殊金属,绝非小打小闹!

“不止于此!”徐光启眼中闪过一丝恐惧,“档案记载,此批‘异金’于嘉靖三十二年秋交付后,其接收方并非工部或内承运库,而是…而是直接由一队身份不明的‘宫内差役’提走,未入任何官账!更诡异的是,档案在此后…便再无任何关于此批异金去向、用途的记载!仿佛…仿佛这三百斤金属凭空消失了一般!”

宫内差役?身份不明?未入官账?凭空消失?

每一个词都透着诡异和森然寒意!

陈启明猛地站起身:“嘉靖三十二年秋…那正是‘影海众’活动逐渐频繁,‘一阵风’海寇开始肆虐东南沿海的时间点前后!”

时间线,竟然如此巧合地吻合了!

那批被秘密冶炼、又被神秘提走的“异金”,极有可能最终流入了“影海众”手中,被用于制造…某种不为人知的可怕装置或武器!

而汪家冶坊,根本就是“影海众”隐藏在官方体系下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其覆灭,或许并非简单的政治斗争,而是…灭口?或是因为失去了利用价值?

一切的线索,在此刻似乎串联了起来,指向一个深不见底、且可能牵扯到宫廷内幕的巨大黑洞!

陈启明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敌人的根基和渗透程度,远超他最坏的想象。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光启兄,此事…到此为止。所有抄录,立即销毁。暂勿再查宫内线索。”他的声音异常冷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深挖下去,恐将触动无法想象的庞然大物,引来真正的灭顶之灾。

徐光启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亦是一片肃然。他们都明白,他们可能无意中撬动了一块绝不能轻易触碰的基石。

书房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方才因发现线索而带来的兴奋,早已被巨大的恐惧和沉重所取代。

夜更深了,窗外的风声中,仿佛夹杂着来自过去的、金属交击的诡异回响,以及深宫之中无声的惊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