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 第58章 基准初显效,旧怨起新疑

军工坊内的气氛,因中毒事件和随之而来的严密审查,变得如同拉满的弓弦,紧张而压抑。工匠们埋头干活,交谈声也压低了许多,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研磨的锐响和一种无声的警惕。

陈启明深知,恐惧不能解决问题,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进展来提振士气,并从根本上堵住漏洞。

他加快了“标准化量具”的推行。

首批赶制出的几套“通止规”、“深度规”和“塞尺”被分发到几位领班的大工匠手中。起初,这些习惯了凭手感和经验做事的老匠人,对这些冷冰冰的铁疙瘩和铜片子颇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是多此一举。

“王师傅,您瞧瞧这铳管内径,需得用这‘通止规’验过,通端能入,止端不入,方算合格。”一名年轻的书吏拿着新规,小心翼翼地解释。

那姓王的老匠人撇撇嘴,拿起规具随手往刚镗好的铳管里一插——“止端”竟松松地滑了进去一小截!

老匠人脸上一热,有些挂不住,嘟囔道:“这…这新规矩忒也严苛了些,差不得半分毫?以往这般,已是上品了…”

书吏赔着笑,却坚持道:“大人吩咐了,军工之物,关乎将士性命,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还请师傅再费心打磨些许。”

老匠人无奈,只得重新上架,仔细研磨。半日后,再验,果然严丝合缝,“通端”顺入,“止端”纹丝不动。

他拿起那根铳管对着光看去,内壁光滑均匀,与往日所做确有不同。他下意识地拿起规具,去验了验往日自诩的几件“得意之作”,结果竟有多半不合新规!

老匠人怔住了,额角渗出细汗。他沉默半晌,终于长叹一声:“唉…老手艺…差点误了大事!”自此,他对那套冰冷的规具心服口服,甚至比年轻人更严格地执行起来。

类似的情景在坊内各处悄然发生。当第一个严格按照新规制作出的佛郎机子铳,被轻松推入母铳,闭气严丝合缝,几乎听不到往日那令人不安的漏气嘶声时,工匠们终于亲眼见到了“标准化”的威力!

一种新的信心和严谨作风,开始在坊内默默滋生。虽然效率暂时有所下降,但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正在制作真正可靠的东西。

【成功推行基础标准化理念与实践,显着提升军工产品质量与一致性,获得初步认可,文明点数 10。当前点数:84。】

点数的持续回升,让陈启明肩头的压力稍减。

然而,技术的进步无法完全驱散人心的迷雾。

李总旗对中毒事件的调查陷入了僵局。所有明面上的线索都断了,那名中毒的匠人王老六身体渐愈,但对当日之事毫无头绪,只反复念叨着自己绝无得罪何人。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李总旗调整了调查思路。既然直接针对王老六和茶水的调查陷入僵局,他转而秘密排查中毒当日所有进出过军工坊、或有条件短暂接近王老六工作区域的人员,试图寻找任何行为异常或身份存疑者。

一名负责坊外巡逻的缇骑回忆起一个细节:中毒前日下午,曾有一名自称是“送货郎”的男子,持着工部某司的普通条子,送来一批新到的磨石。此人进出登记并无异常,但缇骑事后总觉得那人“过于伶俐”,对坊内路径似乎有些过分熟悉,不似寻常脚夫。但因当时忙于装卸,未及深究。

李总旗立刻循此线索追查,发现工部当日确实有磨石送达,但派出的脚夫因腹泻临时请了替工。经查,那名替工登记的身份信息模糊不清,且事后已不知所踪。

这条线索看似也断了。但李总旗没有放弃,他下令再次彻底搜查那名失踪“替工”当日可能活动过的区域,包括卸货的角落、途经的路径以及附近的排水沟。

这一次,一名缇骑在卸货区附近一条偏僻的排水沟淤泥中,发现了一小撮被踩入泥中、颜色质地与坊内大叶粗茶截然不同的深色碎茶末。它紧贴沟壁,若非刻意翻找极难发现。

李总旗谨慎地将其取样,秘密请来几位老茶匠辨识。一位祖籍闽北的老茶师辨认出,此茶碎极似闽北武夷山一带特有的“烟小种”红茶末,因其制法独特,带松烟香,在江南一带极为罕见。

“闽北…失踪的替工…烟小种…”

李总旗心中豁然开朗,但随即陷入更深的困惑!投毒者手段如此老道,能在严密戒备下精准下毒并安然撤离,怎么会犯下在现场留下如此独特、极易追溯产地的物品这种低级错误?

这不合常理!除非… 这茶叶根本不是无意中掉落,而是故意留下的!

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推测浮现在他脑海:这是挑衅!更是一种精准的警告!

投毒者的目的,或许不仅仅是制造混乱或杀害一个工匠。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清晰地传递一个信息:

“我们知道你在查什么”:对方很可能已经知晓陈启明正在暗中调查与福建、硫磺、汪家相关的线索。

“我们随时能突破你的防卫”:以此证明制造局的戒备在他们眼中形同虚设,这次是下毒,下次或许就能取走陈启明的性命。

“停止调查”:这是最直接的警告,暗示如果继续深究福建方向的线索,将会招致更直接的报复。

这包“烟小种”红茶末,就是一张冷酷的“名片”,故意扔在现场,宣示着对方的身份、能力和警告。那个失踪的“替工”,他的核心任务,或许就是在完成投毒后,故意留下这个代表其来源地的标记。

想通了这一点,李总旗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敌人的嚣张、精准和冷酷,远超他的想象。

他立刻将这一发现和自己的推测呈报陈启明。这条线索的价值,不再局限于物证本身,而是一封战书,一次**裸的恐吓,它将“福建”这个地点,与一个强大、隐秘且充满敌意的对手直接挂钩。

线索,再次指向了福建方向!但这一次,带来的不是破案的希望,而是扑面而来的危险气息。

陈启明接到回报,面色凝重。敌人的反扑比他预想的更快、更直接。这非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激起了他更强的斗志。

他强迫自己冷静,将注意力转回到技术攻关上。点数虽回升至84点,但距离兑换下一阶段关键技术(如120点的膛线装置)仍有差距。

他再次沉浸系统,试图寻找突破。反复浏览着商城列表,目光在【基础化学分析与滴定法】、【简易金属成分火试金法】等项目上徘徊。

正当他权衡之际,系统忽然闪过一条新的提示:

【侦测到宿主持续关注材料成分分析,且文明点数储备尚可。触发‘学以致用’辅助模块。】

【可提供‘基于现有条件的简易金属成分对比分析法’思路概要(非兑换,仅知识引导)。需消耗文明点数:5点。】

【提示:该方法精度有限,但或可进行初步定性判断。】

陈启明眼睛一亮!5点!他现在支付得起!

“确认引导!”

瞬间,一段信息流入脑海:利用不同金属在特定火焰(如吹管火焰)下灼烧,其焰色反应、氧化物颜色、在硼砂珠中的溶解表现等特性不同,进行粗略对比分析的方法。甚至还提到了如何简易制作吹管和硼砂珠。

方法原始,但在此刻,无疑是雪中送炭!

【使用‘学以致用’引导,消耗文明点数:5点。当前点数:79。】

他立刻起身,找来一小块那旧镗刀的钢屑,又找来几块已知的普通铁料、铜料、甚至一点铅块。他按照系统引导,小心翼翼地尝试起来。

工匠的吹管不好做,他便用细竹管代替。没有标准硼砂,他便用工匠焊银用的“硼砂”替代。他在昏暗的油灯下,屏息凝神地灼烧着那些金属碎屑,观察着那微弱而变幻的火焰色彩…

这是一个笨拙而低效的过程,但他却做得全神贯注。仿佛透过这微弱的火光,他能窥见那把旧镗刀背后隐藏的、关于汪家冶坊和“影海众”技术秘密的一丝微光。

夜渐深了。制造局内万籁俱寂,只有这间小小书房内,偶尔响起一声极轻微的、气流吹过火焰的噗噗声。

紧张感依旧弥漫,但在这寂静的夜里,却多了一丝执着的、试图用最原始的方法撬开秘密缝隙的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