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浓重地笼罩着南基伍省的丘陵雨林。空气中弥漫着植被腐烂的湿气、泥土的腥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硝烟余烬。没有月光,只有偶尔掠过云层的稀疏星芒,提供着微不足道的照明。
目标:代号“疣猪”的小型金矿。这里原本是恩科诺的摇钱树,如今被政府军一个加强连及部分“解放阵线”协防人员占据。他们依托矿场原有的简陋工事和周边几个高地,构建了交叉火力网,易守难攻。
在距离矿场约三公里的一处隐蔽山谷里,完成了最后的战前准备。
“暗影”先遣队的二十名精锐如同暗夜中的幽灵,脸上涂抹着厚重的丛林油彩,检查着最后的装备。加装了消音器的HK417突击步枪、微声手枪、夜视仪、热成像仪、爆破索、烟雾弹……每一件装备都透着冰冷的杀意。他们是今晚行动的核心尖刀。
另一边,是恩科诺提供的约一百五十名士兵,由卡洛塔(被“毒蛇”任命的“鬣狗”队长)带领。他们穿着杂乱的军服,拿着老旧的AK,脸上混杂着紧张、恐惧和一丝被承诺的额外赏金(“毒蛇”承诺,参与行动者每人额外二十美元,率先冲入矿场者一百美元)激起的贪婪。他们是制造混乱的诱饵和占领地面的炮灰。
“毒蛇”站在一块岩石上,借助着平板电脑上由素察提供的、实时更新的热成像卫星图,进行最后的任务简报。他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入每一个“暗影”队员的耳中,马库斯则用简易扩音器,低声向恩科诺的部队翻译着核心指令。
“……A组,由我带领,从西侧悬崖渗透,目标:清除崖顶哨兵,占领制高点,建立狙击和观测位。”
“……B组,马库斯带领,沿东南侧干涸河床接近,目标:清除河道出口的两个机枪阵地,为正面佯攻部队打开缺口。”
“……C组,负责远程火力支援和通讯中继,携带AT4和迫击炮,占据北侧预设发射阵地。”
“……恩科诺部队,听到C组迫击炮声为信号,从正东方向发起佯攻,火力要猛,声势要大,吸引敌人主力注意力。在B组清除机枪阵地后,顺势突入矿场核心区,清剿残敌,占领目标。”
计划清晰,分工明确。关键在于“暗影”精锐能否无声地拔除关键节点,以及恩科诺的部队能否有效扮演好“声东击西”中的那个“声”。
“记住,”“毒蛇”冰冷的目光扫过众人,“安静、迅速、致命。行动!”
没有慷慨激昂的动员,只有简洁致命的指令。队伍如同融化的墨汁,悄无声息地没入漆黑的丛林,向着各自的目标点潜行。
A组:暗影之刃
“毒蛇”亲自带领的A组七名队员,如同壁虎般附着在西侧近乎垂直的悬崖上。这里被认为是天险,守卫相对松懈,只有一个哨位在崖顶。队员们利用专业的攀岩工具和惊人的体能,在湿滑的岩石上艰难而沉默地移动。
悬崖上方,两个政府军哨兵正围着一个小火堆,低声用林加拉语交谈着,抱怨着糟糕的伙食和漫长的服役期,完全没意识到死神正从脚下逼近。
“毒蛇”第一个探出头,四目全景夜视仪将周围环境变成一片清晰的绿幕。他打了个手势,两名队员如同猎豹般无声跃上崖顶,手中的军用弩箭在夜色中闪过几不可闻的破空声。
“噗!噗!”
利箭精准地穿透了两名哨兵的咽喉,他们连一声闷哼都未能发出,便软倒在地,眼中的惊愕永远凝固。
A组迅速控制崖顶,架设起观测设备和狙击步枪(加装了消音器)。从这里,可以俯瞰大半个矿场,包括灯火通明的核心区、几个高地上的火力点,以及东南侧河道出口。
“A组就位。视野良好。发现目标:指挥部(一栋加固的木板房)、疑似弹药堆放点、东南河道机枪阵地两个……”“毒蛇”冷静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出。
B组:死亡河道
与此同时,马库斯带领的B组五人,正沿着干涸的、布满鹅卵石的河床匍匐前进。河床提供了良好的遮蔽,但也充满了碎石,任何一点不慎的声响都可能暴露。
河道出口处,两个沙包垒砌的机枪阵地封锁了通往矿场的道路。每个阵地里有两名士兵,一挺PKM通用机枪。他们显然听到了远处(恩科诺部队方向)传来的一些不寻常的动静,显得有些警觉,探出头向外张望。
B组在距离阵地约五十米处停下,借助河床拐角隐蔽。
“目标确认。两个机枪阵地,间隔十五米。”马库斯低语。
“狙击手准备。”“毒蛇”的声音从崖顶传来。
“砰!砰!”两声极其轻微、如同敲击朽木的声音从崖顶响起。几乎是同时,河道出口两个机枪阵地里,各有一名士兵脑袋猛地向后一仰,一声不吭地倒下。
另一名士兵还没反应过来,B组队员已经如同鬼魅般从河床中跃出,手中的微声冲锋枪喷射出短促的火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