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亲情凉薄我转身自立门户 > 第22章 做丁桌,出花园

在潮汕地区,人生礼仪是贯穿始终的文化印记。

潮汕宗族的人生礼仪,包括出生礼的做丁桌、成人礼的出花园、婚礼、葬礼等。

每个仪式都蕴含着宗族对成员的期望与祝福,让年轻人在人生的关键节点,感受到宗族的关怀与文化的传承。

做丁桌是新生儿的宗族欢迎仪式。

“做丁桌”是潮汕宗族,为新生儿,尤其是男婴,举行的庆贺仪式,意为“添丁”,体现宗族对人丁兴旺的期盼。

仪式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多在满月或周岁举行。

由新生儿家庭承办,邀请宗族长辈、亲属参加,费用由家庭承担,部分宗族会从族产中给予补贴。

仪式当天,新生儿家庭在家中或祠堂摆宴席,称为“丁桌”。

菜品丰富,必有“红桃粿”“甜汤”等寓意吉祥的食物。

宗族长辈为新生儿赐名,通常按族谱辈分取名、佩戴长命锁,祝福新生儿健康成长、光宗耀祖。

族长会在仪式上,宣布新生儿正式入谱,将其名字写入家族族谱,让新生儿获得宗族身份认同。

现代“做丁桌”仪式,简化了流程,但核心内涵不变。

汕头某宗族的“做丁桌”仪式上,年轻父母邀请宗族长辈录制祝福视频,制作成纪念册。

宗族青年委员会,为新生儿赠送印有家族徽章的婴儿服,让文化传承从襁褓开始。

一位年轻父亲说:“孩子出生后举办‘做丁桌’,不仅是家庭的喜事,也是宗族的大事。”

“看着长辈为孩子赐名、入谱,我感受到了宗族的温暖,也希望孩子长大后,能传承家族文化。”

潮汕地区的出花园礼仪,是孩子15岁的成人礼。

“出花园”是潮汕独有的成人礼,通常在孩子15岁(虚岁)时举行。

意为“孩子从花园中走出,成为成年人”,标志着其开始承担家族与社会责任。

仪式是宗族文化,对年轻人进行“成人教育”的重要载体,让他们在仪式中,理解责任与担当。

“出花园”的仪式流程,充满文化寓意,现代虽有简化,但核心环节保留。

首先是洗花水,仪式当天清晨,用12种鲜花或仙草煮水,让孩子沐浴,寓意洗去稚气,净化心灵。

接下来就是穿新衣,让孩子穿上新衣服,男性通常穿长衫,女性穿连衣裙,体现对成人礼的重视。

然后就是拜老爷,男性祭拜灶神,女性祭拜天公,祈求神明保佑成年后平安顺遂、前程似锦。

吃饭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那就是吃五碗头。

宴席上,孩子要先吃“五碗头”,也就是鱼、肉、蛋、菜、饭,寓意“五谷丰登、富贵吉祥”,其中要咬一口鸡头,寓意“独占鳌头”。

最后就是宗族的祝福,宗族长辈为孩子赠送礼物,多为书籍、文具、红包。

并叮嘱其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宗族、努力上进,传承家族美德。

现代“出花园”仪式,融入宗族集体元素,部分宗族组织同龄孩子共同举办“集体出花园”。

在祠堂举行仪式,邀请族长讲家族历史与成人责任,让年轻人在集体氛围中感受成长。

潮州某宗族的“集体出花园”活动中,10余名15岁少年身着统一服装。

在祠堂向先祖跪拜、聆听族训,随后参与“成人宣誓”,承诺“传承家族文化,担当社会责任”。

一位参与活动的少年表示:“集体出花园让我感受到了宗族的重视,长辈的叮嘱让我明白,成年后,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家族、对社会负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