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亲情凉薄我转身自立门户 > 第21章 施孤

亲情凉薄我转身自立门户 第21章 施孤

作者:阿南小说狂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3 15:16:52

在潮汕地区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有着施孤又叫普渡的活动,这是对敬畏生命的慈善仪式。

施孤又称“普渡”,是潮汕地区在农历七月,举行的祭祀活动。

旨在祭拜无主孤魂,体现潮汕人敬畏生命、怜悯众生的情怀。

活动源于唐朝,宋代以来逐渐盛行。

分为“公普”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和“私普”各村自定日期。

是宗族文化中“睦邻、行善”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施孤仪式的筹备,由宗族与村委会共同负责,年轻人积极参与。

搭建普渡坛、悬挂“盂兰盆会”横幅、摆放灵位,也就是“男孤魂之位”“女孤魂之位”“儿童男女孤魂之位”。

准备祭品的白米、粿品、水果、纸钱、衣帽、竹笠等。

祭品由各家各户自愿捐赠,年轻人负责收集、整理、摆放,在供品上插上黄、绿、红三色三角纸旗,写上“盂兰胜会”“甘露门开”等字样。

仪式当天,邀请和尚、道士念经祈福,随后进行“抢孤”环节。

主持人将祭品向棚下抛掷,让贫苦者抢夺,体现“共享”的慈善精神。

现代施孤仪式融入公益元素,潮汕年轻人,将部分祭品捐赠给养老院、孤儿院,组织义工队为困难群体送温暖。

抖音上一则“潮汕施孤”短视频中,年轻人准备了牛奶、糖果、衣物等祭品。

沿路摆放,供需要的人领取,配文“人要有敬畏之心,有怜悯之心,有所为有所不为”,获得百万点赞,让更多年轻人理解施孤仪式的当代价值。

施孤仪式让年轻人明白,宗族文化不仅关注家族内部的互助,更倡导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这种“大爱精神”,让他们对宗族文化产生更深的认同。

一位参与施孤活动的00后表示。

“以前觉得施孤是迷信,现在才知道,这是对生命的敬畏,是帮助他人的善举,参与其中让我觉得很有意义。”

国家大事在戎在祀。

戎就不用说了,祀就是感恩,纪念,记载,传承。

而祭拜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但却能够做到让人人参与。

正因为有“戎”之牺牲,才需“祀”之缅怀;而“祀”之传承,又反过来巩固了“戎”之意义。

施孤起源于南宋末年,三万女子留潮汕,十万战士葬伶仃。

十八万战士全部战死涯山,尸体漂浮海面,在南宋遗民码头的海边进行施孤,几百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为的就是纪念先人。

敬“宋大元帅”。

是忠,是对国家英雄、历史大义的崇高致敬,是“不忘来处”的根脉。

拜“百姓公嬷”。

是仁,是对无名百姓、孤苦亡魂的普遍慈悲,是“恤悯众生”的胸怀。

忠仁合一,上下同祭,“民本思想”与“家国情怀”在这一仪式活动当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历史记住了王侯将相,而百姓记住了百姓。

‘百姓公妈’的存在,是这一方土地,对底层生命最深沉的哀悼与尊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