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家族的断代史 > 第62章 退亲

一个家族的断代史 第62章 退亲

作者:外号六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10:45:57

回来的路上,苗褚氏已经打定主意退亲了。经过她的一番实地摸探,她确定三花得的不治之症。否则一个正常健康的农家女孩子,哪能因为腿疼不下床一个多月了,而且还丝毫没有康复的迹象。把退亲的想法说给永昶听,永昶沉思了好久,最后才问了句这个时候合适么。对于永昶的心思,苗褚氏心知肚明,毕竟不久前自家可是大肆宣扬了一番,光是传启的席地就摆了足足四桌。合适。她对永昶说,也是对自己说。

三大脚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苗家退婚的现实,并亲自跑了一趟金庄。苗褚氏也知道那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就在三大脚苦着脸听她诉说三妮的腿病时,她把早已准备好的五个铜板掖进了三大脚的怀里,并面色忧戚地说出了自家的担忧和对女方的同情。

我也没法,三嫂子,你多费费心,孩子哪里都好,就是病了,你说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家永昶娶家来一个病人吧?这还是好的,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的,那不是鸡飞蛋打了?趁着还没成亲,退了这门亲事吧,传启的东西也不要了,不然太薄气人了。

苗家退亲三天后,传来女方病逝的消息。苗褚氏长出了一口气后,又长长叹了一口气,为永昶,为自家,也为那个短命的女子。若是没病,腊月里,俊美的三花将会嫁给永昶,成为她的儿媳妇,将会喊她娘,和她一锅抹勺子,一起过日子,甚至给她生一个大胖孙子,或者一个孙女。而这一切,都化为泡影,当初传启时的喜悦也成了一个只能回忆的可笑片段,没了实质的意义。

苗家的退婚出乎所有人预料,待知晓永昶未过门的媳妇病逝后,诸多人表示惋惜的同时又替苗家庆幸,娶到家里死和未成亲就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甚至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运势,不管怎么说,苗家的永昶还是个童蛋子,这是毋庸置疑的,和死了媳妇的鳏夫不可相提并论。

知晓三花去世的第二日,苗褚氏又迫不及待地传递了要给永昶说亲的消息。当然,最佳的人选非憨柱的女人莫属。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能听了蝲蛄叫就不种庄稼了,女人就像一身衣服,扒了旧的换新的,何况死去的三花怎么说都不能算是苗家脱下来的旧衣服。憨柱女人的话总是那么恰到好处,又处处说到苗褚氏的心坎里。

眼看着要入秋了,今年已经揉去大半了,赶年永昶就十九了。

苗褚氏的感叹更像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突然间她又想起韩庄街的张家。一起这个念头,她又自我否定了,好马不吃回头草,当初是自家回掉的这门亲事,不管怎么说,这个口是万万不能再张了,这事不光事关苗家的脸面,连带着褚家和三黑子的脸面呢。

就在苗褚氏为永昶的亲事上火的时候,郭修谋登门了。郭修谋的消息不啻于意外之喜,他桃村的妻外甥女年方十六,正托他给说门亲事,他思来想去苗家的永昶最合适,就过来问问,能不能说合说合。苗褚氏喜出望外,此时的她哪还有心思多想别的,毫不犹豫地一口应承下来。

媒人依然是三大脚。

对于找上门来的好事,三大脚乐得合不上嘴。永昶的亲事虽然以女方的病逝中途告吹,但一点都没影响她的收入,甚至比寻常人家给付的还多了不少。亲事黄了,她的功劳可是摆在那里,任谁都说不出二字,女方未嫁而亡,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相反倒是那女的命薄福薄,压不住弄多福气。如今,郭修谋提议让她继续当这个媒人,这现成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三大脚再看郭修谋的眼神多了一份亲近和恭维。

三花的死对苗褚氏来说就是吃了一次暗亏。困了来个枕头,喝了来碗凉水,郭修谋把他年方十六的妻外甥女夸得跟天仙一样,苗褚氏还是由不得的多了份小心。没等三大脚去女方家,憨柱的女人已经把打听的结果告知了苗褚氏。

郭修谋太能侃了,他那外甥女哪是什么天仙,又黑又瘦,除了占个身高,别的真没嘛了。憨柱的女人忍不住撇嘴,照我说,甭说几分人才了,顶多六分了不得了。

你打听的确定没错,不会问错人了吧?苗褚氏有些吃惊,这和她的想象差了一大骨节,内心里她希望憨柱的女人打听错了人家。

我亲眼看见的,她去挑水,我还跟了她一路,保证没错。憨柱的女人信誓旦旦,又说,新媒人的话,少你三年吃的,他郭修谋幸亏没去说媒,不然的话坑死人不抵命。

苗褚氏哈哈笑了,没想到憨柱的女人说出这样的话,显然,郭修谋在她心里的印象不咋样。否则,就凭大满娶亲那天的表现,郭修谋也不应该让憨柱的女人看轻。

你知道吧,年前冬里,二贵几个人路倒那事,我听说是郭修谋撺掇的,不然就凭二贵福喜驴剩那个脑壳,揍死他们也想不出呀,那次是不是诳你一块大洋?好多人说除了郭修谋苗家庄没人能干出这个事。

苗褚氏深信不疑憨柱女人的说法,但还是笑了笑,说那都是陈年烂谷子的事了,不提也罢,嫂子你给我参谋参谋,这门亲是该结还是不该结?

憨柱的女人问苗褚氏,想听真话还是假话。苗褚氏说当然真话,真的不能再真的真话,这可是事关永昶一辈子的大事呢,马虎不得,儿戏不得。憨柱的女人笑了,既然叫我说,我就不同意,一来,那女孩根本就配不上咱家永昶,二来,我看那女孩薄气,没有福相。只最后一句话,立马坚定了苗褚氏的想法,眼前的三花可是活生生的例子,不是薄气是什么,人还未嫁,一天福没享就死了,这样的人坚决不愿意,说破天也没用。

对于苗家前后态度的突然转变,郭修谋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毕竟,没有强买的因缘。人家没看中,任你杨贵妃还是西施,都是白搭。亲事不成,苗家的表现倒还是令郭修谋面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苗褚氏亲自提着两包红糖进了郭家,让他怎么都得表现的像个君子,而无丝毫的埋怨。

苗褚氏放下两包红糖,先是和郭修谋的女人闲扯了几句有关冬衣的置备情况,顺带着夸了郭修谋女人的手巧,郭修谋的女人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事实上她的针线活充其量中上水平,远不如村里的一些大姑娘小媳妇,就是在同龄人中,她的针线活也只勉强拿得出门。倒是苗褚氏的针线活,堪称一绝,尤其针脚的细密工整,简直和砸衣机砸出来的不相上下,总是让人误认为机器所为。

寒暄了几句天气和地里庄稼的长势,苗褚氏把来意毫不隐瞒地说了出来,郭修谋的脸也由最初的喜悦变得严肃起来。不过,苗褚氏的话每一句都在理上,容不得反驳,再说,强扭的瓜不甜,有一说就成的因缘,当然也有再说不成的亲事。郭修谋当然不能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表露出来,一俟苗褚氏住了话头,他掩饰性地呵呵笑了几声,说大妹子你多心了,别说是我的远房亲戚,就是我自家的闺女,要是真的不愿意,我也没招,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孩子看不上,死活不愿意,还不是白搭?换句话说,就是真的成了,心里有这个疙瘩,还是过不好,闹气,与其这样,倒不如一拍两散,各找各的,谁也不耽误谁,多好。

郭修谋的话说得冠冕堂皇,由不得苗褚氏不佩服他的口才。苗褚氏笑着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还请郭大哥多费心,给俺家永昶再说个,我一个妇道人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认识的人也少,不像你,人目头广,俺家永昶要求也不高,能认得锅开就行。

郭修谋的女人笑着插话说,可不能这么说恁婶子,恁家永昶可是拔尖的好孩子,孬一点咱都不愿意,十里八村的俊俏女子,那还不由着你家永昶挑,给你说,说儿媳妇可不能将就,俗语说好庄稼一季子,好媳妇一辈子,信你嫂子我的,该挑就得挑,真不能将就,一定不能将就。

郭修谋女人的话简直说到苗褚氏的心坎里去了,可表面上她还谦虚着,说嫂子说笑了,俺家永昶可没你说的那么拔尖,充其量就是个普通孩子,也就是多读了几天书,有什么呀,到外边可不能那么说,会遭人嫉的,不得说我家大眼框子,眼界高?他爹不在了,我也是瞎上火,你看咱庄上般大的孩子都差不多都成亲了,剩永昶一个单杆子,我吃不下睡不香,嫂子你也知道,当娘的就这点心思,我要是学你,几房儿媳妇娶回家,我做梦只怕都能笑出声来。

从郭家出来,苗褚氏直接去了憨柱家,把在郭家的遭遇说给了憨柱的女人听,憨柱的女人听了不由说道,他个郭修谋真是名不虚传的老谋深算,大能人这个外号可不是白得的,咱庄上一般的男人,挂两个派也撵不上他的脑子,我听说,他对外边炫耀过,说永昶和他什么侄女的事那是十拿九稳,你这冷不丁的到那把媒退了,他嘴上说不烦,其实内心里还不知怎么说呢。苗褚氏笑笑,他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呗,谁还能堵上他的嘴不成,咱不管他了,瞎子放驴随他去,让我找个薄气的儿媳妇,休想。

憨柱女人说我听说他五儿秋来就要娶亲了,你家永昶可得操待紧点。苗褚氏很无奈地叹口气,这个事我说了可不算,她指指头顶,得老天爷说的算。憨柱的女人安慰道,别上火,就凭永昶要人有人要个有个,孬的咱还不要呢,缘分到了,你挡都挡不住,你就擎好吧,保证你来年抱大孙子。

话虽那样说,在秋收之前,苗褚氏还是回了一趟娘家。去之前,她让永昶和大满把院子里的三颗枣树上的枣全部打下来,给四周邻居散了一些,娘俩又费了半碗上的工夫挑了个顶个的好枣,装了满满一袋子,第二日搭在驴背上驮到了敏河。

苗家的三棵枣树不同于本地的那些长红枣,个个大如鸡蛋,熟透时形如玛瑙。公公在世时,每年秋收时节,都要让她给敏河的娘家送一些尝尝鲜。敏河不产枣,对于亲家送来的枣子褚青山赞不绝口,说苗家的大枣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大枣,比乐陵大枣还甜。娘家爹去世后,这个规矩一直沿袭了下来,也成了苗褚氏回娘家的极佳借口。

三棵大枣树,每一棵都比永昶年长,问过母亲,也回答不出多少年了,只说打她嫁过来就一扎粗了。永昶看着大满麻利地爬上枣树,不由得有些羡慕,打自小,母亲就不让他和那些孩子一样野,及至长大,永昶也没有站在树上四望的感受。三棵枣树靠墙不远,有的枝丫伸出墙外,其中中间那棵,伸过墙头的枝丫把墙头弄出一个豁口。虽然憨柱大爷用旧瓦片垒了,但很不结实,保不齐一阵大风掀掉。

吃着妹妹送来的枣子,褚亚青开玩笑,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说吧,又有什么事要我办。苗褚氏哈哈笑,拣了一个大枣扔给了大哥说,吃着枣还堵不住你的嘴,往年不也是年年给你送枣?嫂子搭腔说,他就是闲不住嘴,痒了往南墙上蹭蹭多好。褚亚青故意绷着脸对自家女人说,我和他小姑说话呢,你,边去,吃着枣也堵不住你的嘴。

对于母亲到处托人给自己说亲,永昶颇为不满,在母亲的口中,自己好似成了没人要的物件。可是,永昶也知道母亲的一番苦心,所谓褒贬是买主,母亲的自贬无非是一种调子,目的还是给自己找个媳妇。永昶也知道,在村里,有些话就得反着说,总不能见谁就说我家儿子怎么怎么出色吧,那只能招致别人的反感,只会让事情适得其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