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家族的断代史 > 第40章 德刚上吊了

一个家族的断代史 第40章 德刚上吊了

作者:外号六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10:45:57

德刚女人路过上账的席棚时,男人德刚正哈着手收钱,冻得清鼻涕甩都甩不尽。山南的风俗,烧散纸多在晚饭前后,那时候牛已归槽,鸡也上宿,忙了一日的农人也只有那个时刻算是清闲的。而今,冬日无事,人们还是延续了以往的习惯,零过晚饭,三三两两,或腋下夹着一刀散纸,或兜里装了一个铜板往苗家这边走来。也有携着板凳的,那是打算烧完散纸直接听喇叭看唱戏的。

苗家多年攒下的好名声从苗肇庆的丧事就能看得出来。本村的不消说了,家家都来烧纸,东边的桃村,西边的黄楼,几乎也是家家必到。晚饭前后那一阵,确实忙坏了老私塾和德刚。相比老私塾,德刚的活轻松不少,他只需按照老私塾落笔的数字把钱投到箱子里即可。老私塾可不,不管是一刀火纸还是一个铜板,都要一笔一笔落到吊薄上。拿着一刀火纸到丧家,由执笔的记到吊薄上,而不需要去灵棚吊唁,名曰烧散纸。也有不拿火纸的,上一个或两个铜板,替代火纸,意思还是烧散纸。真正上钱的不到三成,也多是一个铜板,最多两个铜板。除去褚家的一百块大洋,苗肇庆的表亲也有几家上了大洋,不过都是一块。倒是苗南拳的徒弟李开山上了两块大洋,一挂帐子。

二排席一罢,德刚抱着钱箱子回了家。大门半掩着,屋里黑灯瞎火,他就知道女人听戏去了。就摸了放在门口石头下的钥匙开堂屋门。德刚没敢多喝酒,他怕喝多了出事。郭修谋奚落他就二两的量,白干了多年的老执,酒量一点没见长。德刚笑笑,没多作争辩,酒场上哪有什么正话,不都是闲坎么。德刚吃着馒头暗咐,你是敢喝呦,禄活没有,钱丢了你认我就敢喝。但这话德刚没有说出来,他知道就是说出来也没有下文,郭修谋多精明的人啊,怎能把自己套进去。

过了丑时,曲终人散,德刚的女人才抱着凳子满意地回家。这是自嫁到苗家庄以来听戏最过瘾的一次,而且分文不花。那个金嗓子凤芝真能唱,不光能唱,还能演,你看那水袖甩得,比天上的云彩都溜。旁边的四嬷嬷惊叹,凤芝的嗓子是咋生的呀,脸蛋也好看,活该就是吃这碗饭的料。德刚女人接口道,可不是,她一唱,把我的心都提溜起来了,听她的戏,三天三夜不饿。这样听着,说着,秦香莲吊孝那出戏,愣是唱哭了许多的人,德刚女人也跟着哭,哭得稀里哗啦,哭完又笑自己,替古人担忧,图的啥呀。

想想,苗肇庆还是有福的,死了还有人给唱戏,反观村子里其他的人,死了顶多一个不大不小的棺材,弄几桌简易的酒席,埋了完事。甚至有的连个棺材也没有,一个小匣子或者一领草席,草草掩埋,一辈子就算交代过去了。哎,人和人就是不同,有人吃不上喝不上,有人吃不败喝不败。

德刚的女人感慨着,摸黑进了屋。往里屋去的时候,她被什么碰了一下,伸手摸去,是条腿。脑子里想着哪里有些不对劲,床头柜上摸洋火点着灯,她才发现德刚吊在了房梁上,适才摸到的腿正是德刚的。

那晚,听完戏的人回到家里,兴奋地睡不着,回味着戏里精彩的片段并啧啧有声。有的男人忍不住想入非非,若是娶了凤芝这样的女人,吃屎都愿意。更多的人困意上来,陷入一种迷幻之中,漫漫地也就睡去了。

夜晚的苗家庄阒寂无声。寒冷把万物冻住了,就连一向不安分的狗也停止了狂吠,窝在草垛旁倦着身子安睡。村子隐藏在黑暗里,唯有天上的星星和苗家死者苗肇庆棺材头的长明灯闪着微弱的光亮。

突然,嗷一声划破夜的宁静,有人支起耳朵仔细听,是德刚的女人。德刚算是个能人,女人却一般般。这个大言语没有的女人在村里就像一棵草,若不是德刚,几乎没有人提起。有人取笑德刚,你媳妇整天抱空窝,你咋不休了她。

德刚女人一辈子没解怀,只男半女没给德刚留下一个,村里人都为德刚不值。也有人劝德刚抱养个,德刚倒是笑笑,不置可否。许多人说多了,德刚还是如故,话说三遍淡如水,也就没有人说了。人家要不要孩子关别人屁事,都是吃饱了撑的。就在别人习惯了德刚俩人这种状态后,德刚从外边抱了一个小孩回来。是个女孩。

一眨眼,德刚的女儿长大了,又一眨眼,德刚的闺女出嫁了。有人说,德刚弄来弄去还是给人养的女儿。女儿出嫁后,两人又回到原来那种日子。守着几亩祖传的水浇地,五十来岁的德刚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德刚死了,上吊死的。着实令人费解。好多人围到德刚家看稀奇。德刚女人哭天喊地,趴在德刚身上,眼泪鼻涕粘了德刚一身。

老秀才累得不撑,浑身骨头像散了架。老伴把灌满热水的罐子放到被窝里,给他暖脚,并嘱咐他不能乱动。老秀才惬意地闭上眼睛,享受着难得的安宁。好几次,他想推脱,借口年级大了,握不住笔了,看不清字了,可一俟有人上门跪请,他都不好意思拒绝了。再说,苗家庄几百号人,毛笔字能拿出手的真没几个,也为了不辱没苗家庄的名声,他只好一年接着一年地写。喜帖,吊薄,春联.....老伴经常抱怨,你说你图的啥,行好就行好呗,可不能搭本呀。确实,逢年节,村里人拿着红纸过来了,他又不好拒绝。红纸带来了,可写字需要笔墨。老秀才只好劝慰老伴,都是下力气的穷苦人,咱是能帮就帮点吧。

老秀才没有和老执们一起坐席。年岁大了,许多吃食咬不动了,再说,他也不喜欢那种嘈杂,他到厨房要了碗汤,泡了半个馒头吃了,然后揣着吊薄回家,泡了杯茶慢悠悠地品。老伴早已把火盆挑旺了,书就放在一边的矮凳上。

听到德刚女人的嚎叫,邻居四海和女人愣了一下,在他们的印象里,隔壁那可是无风无火的安静,素日里难得听到他们的声响。两人面面相觑,都在揣测着隔壁的事体,这时,又听到德刚的女人喊,来人哪。

老秀才不喜欢看戏,尤其厌烦那种喧嚣。下雪天捧杯热茶,围着火盆看书,他认为那是最惬意的事。老伴受他的熏陶,也不喜欢热闹,更不喜和一般的村妇一样,聚在一起扯闲篇。女人最大的喜好就是喂小鸡,喂大了也不舍得杀,当成宝贝一样养着。家里的鸡蛋倒是一个一个的收,吃不了托人拿到敏河街卖了,买回些油盐酱醋及一些日常用品,个月成十的按照他的要求买些宣纸和笔墨。

德刚的女人的嚎叫老秀才没听到,那时候他早已睡着了。晚上的席地,本该坐在老执席的他被几个本家连拉硬扯上了主客席。那几个没见过世面的家伙借口五花八门,总之一个目的,就是不愿跟褚亚青一桌。太拘束,没话说,这是他们的托词,老秀才拐杖指着几个本家,恨铁不成低地说道,整天能得跟猴子样,现在不能了?几个人嘿嘿笑,一副任你教训日囔,反正就是不陪客。

老秀才睡了,可他做了个梦,梦里发大水,他和德刚一起被水冲跑了。洪水涛涛,一个浪头过来,德刚打着旋没了。他越是急越是挣扎不了,眼看着水渐渐没了脖子,他忍不住大喊,德刚救救我,使劲一蹬,他睁开眼,才知道那是一个梦。随即,脚跟一片湿凉,原来暖脚的罐子被蹬倒了。

一早听闻德刚上吊死了,老秀才的心咯噔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德刚经手保管的丧礼被偷了。老秀才有些庆幸,但更多的是为德刚可惜,两人搭档了多少年,从未错过一笔账,更未红过一次脸。苗家庄的人让老秀才打心里服气的不多,德刚算一个。耿直的德刚从不多吃多占,一门心思把主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也是众人推他经管礼金的主要原因。现如今,昨天还一起喝酒的德刚突然上吊去了,老秀才说不出的难过,他掏出手巾拭去两滴清泪,却突然想起所谓的‘双棺地’。前日,几个老执还在议论,下一个谁会陪肇庆一起去,没想到竟是这个帮助执事的德刚。

这可是个棘手的问题。一帮老执围在德刚家的门口商量着,商量半天也没商量出个道道。一百多块大洋可不是小数目,一般的家庭哪里拿的出。按理,德刚经手保管,丢了偷了都是德刚的事,理应德刚还。如今德刚上吊死了,事情就不是德刚一个人的事了,可是让众人承担,又都觉得亏得慌。一帮人团头了,执事一辈子,这样的事大姑娘上轿子头一回。怎么跟主家交差,这是必须面对的事情。人家跪请老执,不就是让你帮着了事么,这如今事没了,反倒添事,放到哪里也说不过去,传出去能丢死人。

有人提议报官。郭修谋嗤地一声冷笑,报官?你觉得有用?那人讪讪,再不言语。一百多大洋,就是均摊到每个老执头上都不是小数目,而且没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何况钱是德刚丢的。冤有头债有主,没谁愿意,没谁敢撑这个梗。事情就这样僵住了,谁也想不出好招应付眼前的困局。

一早,整个村子都知道了德刚上吊了死了。这可是个稀奇事。帮忙执事能把命丢了,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待听说德刚丢了苗家一百多大洋的丧礼,都惊诧地合不上嘴。乖乖,一百多大洋,那是,德刚哪赔得起。于是,都开动脑筋,胡乱猜测,哪个人偷了苗家的丧礼。村里人捋了半天,也没捋出一个嫌疑来。苗家庄不敢说没有小偷小摸之人,可敢偷一笔巨款的人可以说还没出生。许多人都抱着这个想法,聚到一起议论着德刚的死。

眼看着太阳从东南山顶慢慢露出橘黄的脸蛋,众人还是一筹莫展,而苗家那边,顾长水的喇叭早已撩开了响亮的喉咙。一摊事还在等着一帮人去支应,郭修谋牙一咬,说先去那边吧,出完殡再讲。

苗肇庆确定被埋在村前那块伸勺子挖饭的水浇地上。这当然是苗褚氏的主意。给公公迁坟发生的波折并未打消她通过迁坟改变家族霉运的想法,相反,男人的离去促使她下定决心,另起陵地。无论如何,公公所占的那块灵地看起来没有保佑家族的繁昌。男人猝然离去,坚定了她的决心,实在是出于无奈。作为一个女人,也作为一个母亲,她不忍,也不愿意儿子永昶遭受那个魔咒的侵扰。而摆脱那个魔咒的唯一途径只能改陵。

阴阳先生在苗褚氏指定的地界用罗盘定了方位,不巧的是,打圹的时候竟然挖出一个小瓮。打开看,里面竟然装着一个小小的骸骨。众人猜测,那一定是个孩子。消息传给主家,苗褚氏哪知好歹,询问阴阳先生,先生笑着说,好,门前有童子使唤,风脉地。

苗褚氏心安,多给了先生十个铜板。

没多久,苗家新坐的陵地出现童子一说传遍了山南大地。懂风水的人就说,那苗家真是邪了门了,啥稀奇事都摊上了。弄不好,风脉真的能变好,后辈出个大官也未必。在苗褚氏的心里,苗家发达不发达,出不出大官,都无关紧要,她要的是眼前的事实,只要儿子能平安无事,自家安安稳稳。

郭修谋听说苗家新陵地出现童子的时候嘴角不由抽动了几下,调动脑筋回忆那块原来属于自家的水浇地到底埋了祖上哪家夭折的孩子。郭修谋确定无疑那个骸骨是一定姓郭。按理,夭折的孩子断没有掩埋之说,都是扔到东大沟了事。春里,庄东头可意的头生儿子得了七天风,也是丢到东大沟。是以,东大沟有死孩子窝一说。联想祖上也是富裕人家,定是哪个善心的老祖不忍心死去的孩子被狼吃狗咬,选择了装在瓮里埋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