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正忙活着摆放桌椅碗筷,在村里处理完事务的林文柏和李文石也联袂而至。他们已在途中得知孙家父子到访的消息,于公于私都需立刻前来相见。
李文石作为李货郎的长子,是见过这位孙叔的。他性子更像母亲林守英,沉稳持重,继承了父亲的算术天赋却对跑商兴趣不大,反倒弟弟李文远对此道热衷。
他深知孙家这些年对弟弟一家的照拂及对李家的情谊,心中满怀感激。林文柏身为里正和林家代表,前来招待远道而来的贵客,更是理所应当。
见到孙家父子,双方热情见礼。孙老汉打量着李文石,对老友笑道:“李老头,真没想到你这跳脱性子,还能生出这么稳重的儿子!一看就是能做大事的,这肯定是随了弟妹!”
此刻,已被孙嘉陵和李货郎一上午的“信息轰炸”彻底折服的孙家父子,再看林文柏和李文石这两位平华村的掌舵人,眼中满是敬佩。
孙老汉用力拍着两人的肩膀,连声称赞:“了不得!你们真是了不得!做得好!非常好!”孙岷、孙沱也郑重行礼,心知有这等人物引领,平华村的未来不可限量。
这时,厨房里传来孙嘉陵的招呼:“二哥,我们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灶台给你腾出来了,快来做你的口水鸡!”
林守英也笑着走出来,叫来林怀远,吩咐道:“怀远,去看看你爷爷到哪儿了?族里的事该议完了,你去迎迎,叫他直接过来吃饭。”
林怀远应声而去,没多远就迎上了正快步赶回的林守业。老爷子一听妹子的亲家到了,直接从祠堂那边赶了回来。他对妹夫这位生死之交十分熟悉且欣赏,孙家人至情至性,是可深交的朋友。
林守业一进院子,正在帮忙摆弄桌椅的孙老汉便瞧见了,朗声笑道:“林老哥,好久不见,又来叨扰啦!”
林守业拱手回礼:“孙老弟太客气了!多年未见,你还是这般精神矍铄,好!今日中午,咱们可得好好喝上一杯!你们不急着赶路吧?”
“明天才随商队出发,今日专程来看嘉嘉,也来看看你们。这些年,嘉嘉多蒙你们照顾,这份情,老汉我记在心里!喝!必须喝个痛快!我可是带了家乡的好酒来!”孙老汉示意大儿子去取礼物。
孙岷小心地抱出两坛酒。孙老汉接过其中一坛,介绍道:“这是咱们泸州的白酒(泸州老窖前身,宋时已闻名),真正的家乡味!今日就喝它!”
李货郎眼睛瞬间亮了:“哎呦!可是那年从茶马古道回来,在你老家喝过的好酒?那滋味,念想到如今!”林守业也抚掌笑道:“那我今日真是有口福了,多谢老弟!”
孙老汉又指着另一坛说:“这是咱们四川有名的荔枝酒,用那‘妃子笑’荔枝酿的,最宜女眷,越喝越漂亮!”
刚端菜出来的林守英闻言笑逐颜开:“哎呦,亲家太周到了!那我们可不客气,这酒,今儿个我们娘子军也定要尝尝鲜!小岷,把酒放这儿,待会儿给大家都满上。”
说话间,各色菜肴已如流水般端上桌来:酸辣大白菜、辣果子炒鸡蛋、江氏拿手的豆腐盒子、郑秀娘烹饪的红烧鱼、奶白的萝卜鱼头汤、用孙氏泡菜烹制的酸辣兔丁、豌豆尖炒腊肉、用小南瓜做的“大丰收”(蒸了六只,绿黄相间,煞是好看)、凉拌三丝、拍胡瓜、麻辣豆腐,再加上孙沱精心制作的口水鸡……两张拼起的大桌子被摆得满满当当,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每上一道菜,孙嘉陵便如数家珍地向父兄介绍:
“这豆腐盒子是文石媳妇儿的绝活,村里待客的头牌!”
“红烧鱼是里正嫂子秀娘的手艺,年夜饭上最抢手!”
“这‘大丰收’就是用早上你们见的小南瓜做的,是果果想出来的,意头好,味道更妙!”
“这道麻辣豆腐可得重点尝尝,用的是娘带来的豆瓣酱,加上我的辣酱,头一回做,爹、哥哥们多提意见!”
她每介绍一道,孙家父子便真诚捧场,或点头,或鼓掌,或直接赞个“好”字。这绝非虚言,那交织的香气早已攻陷了他们的所有感官。
待年长的林守业动筷后,众人纷纷开动。孙家父子自然首选那碗红油赤酱的“麻辣豆腐”。只一口,孙岷便连舀两勺,赞不绝口:“嘉嘉,你这麻辣豆腐绝了!比咱家饭馆里‘麻婆子’做的还够味!”
孙嘉陵毫不谦虚,扬眉笑道:“那当然!娘的豆瓣酱加上我的秘制辣酱,可是绝配!再说了,我可不是‘麻婆子’,我是‘美娘子’!”
一席话引得满堂大笑。孙岷附和:“好!回去就让‘麻婆子’照你这方子改良,没准儿以后‘麻婆豆腐’真能成咱四川的代表菜!”
孙沱则对那盆酸辣兔丁情有独钟:“这兔肉太嫩了!酸辣味儿透到骨子里,鲜爽开胃!你们这兔子养得真是绝了!有银、有宝,送几只兔子给舅舅怎么样?带回去给你四川的哥哥姐姐们养,他们肯定喜欢。当然,你三舅最高兴,这么好的兔肉,他能变着花样做出好多菜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