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许星遥于客舍静室中全力冲击玄根境的最后时刻,客舍之外,天地灵气亦生出了变化。尽管有防护阵法隔绝了大部分动静,但那道韵波动仍有一丝逸散而出,加之聚灵阵超负荷运转所引起的灵气漩涡,还是惊动了素华。
在客舍院落外不远处,一座清幽的小山亭中,素华道长原本正在静坐冥思。忽然间,她睫毛微颤,缓缓睁开眼眸,目光投向许星遥客舍所在的方向。她的秀眉轻轻蹙起,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股波动……是突破玄根之兆?”素华轻声自语,身形一晃,便已如一片被清风拂过的羽毛,飘然而起,落在旁边的山石之上。从这个位置,她清晰地感知到四面八方的灵气正以有序而汹涌的方式,向着那间客舍静室汇聚。
不过,她却并未贸然探查,以免干扰许星遥。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天地灵气的变化,品味着那逐渐增强的道韵。
“道韵凝而不散,根基如此扎实深厚……难怪师尊会对此子另眼相看。”素华心中暗赞,同时也提起了一份警惕。她已做好准备,若感知到其中气息出现任何异常迹象,便会立刻出手护持。
就在她全神贯注之际,身旁的空间忽然如同平静的水面被微风吹拂,泛起了细微涟漪。一道身影就在这涟漪中心浮现,仿佛她本就站在那里。来人身着再简朴不过的月白道袍,发髻随意挽起,只用一根木簪固定,不是闭关已久的云枯道姑又是何人?她身上的气息平稳,显然伤势已大为好转。
素华立刻察觉,倏然转身。见到来人,她脸上浮现出由衷的敬意与欣喜,连忙躬身行了一个大礼,道:“弟子拜见师尊!恭贺师尊功行圆满,顺利出关!”
云枯道姑微微颔首,目光也投向许星遥客舍的方向,感受着那正在趋于平稳的突破气息,声音平和地问道:“是何人突破玄根?观其道韵气象,并非我云境路数,却别有一番坚凝之意。”
素华答道:“回禀师尊,是许星遥许道友。他抵达云境后,除了在经阁查阅典籍,便是在此静修,耐心等待师尊出关。未曾想他积累深厚,竟迎来了突破玄根境的契机。”
“许星遥?”云枯道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原来是他。看来万骨天墟那一番生死劫难,于他而言,确是祸兮福所倚。”
她静静感应片刻,见许星遥的突破气息已稳定下来,成功已是必然,便不再停留,对素华吩咐道:“此子突破已过最紧要的关头,余下只是稳固境界,再无大的关碍,稍后便可出关。你便在此等候,待他出关,便带来静虚洞天一见。”
“弟子遵命。”素华恭声应下。
云枯道姑的身影随之缓缓淡化,如同水墨融入宣纸,就这么自然而然地与周围的山色融为一体,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待许星遥出关之日,阳光正好,微风拂面。
他刚打开院门,便见院外蜿蜒的青石小径上,素华道长步履从容,缓步而来,见到立于门前的许星遥,她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意。
“恭喜许道友,一举突破玄根之境,自此道途更为宽广,真是可喜可贺!”素华走近前来,率先开口。
许星遥连忙还礼,态度谦虚:“多谢素华前辈!晚辈此番侥幸成功,实是倚赖贵境这方宝地灵气充沛、环境安宁,方能心无旁骛,最终如愿以偿。”
素华微微一笑,道:“道友过谦了。修为底蕴方是根本,外境灵气不过是锦上添花。我今日前来,是特意告知道友。师尊已于数日前顺利出关,她老人家特命我在此等候,引道友前往她清修的静虚洞天一叙。”
许星遥听闻此言,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喜悦。自他抵达这九嶂云境,查阅典籍、闭关修炼,不知不觉已近一年光阴,如今终于盼到了与云枯前辈相见之时。他压下心头的激动,神色恭敬道:“那就有劳素华前辈引路。”
在素华的引领下,许星遥穿过数道隐于山水之间的禁制,来到了九嶂云境深处。此地的灵气浓郁,如烟似雾。四周景致清幽绝俗,奇花异草点缀于苍岩古木之间,一道飞瀑如银河倒挂,激起蒙蒙水汽。飞瀑之后,隐约可见一座古朴自然的洞府入口,旁边的山体上镌刻着“静虚”二字。
步入洞府,内部宽敞明亮。穹顶有明珠模拟日月星辰,将整个洞府映照得纤毫毕现。洞府中央,是一泓清澈见底的莲池,池中几株灵莲亭亭玉立,散发着宁静祥和的气息。云枯道姑正盘坐于池中央的玉色莲台之上,周身气息沉静深邃。
“晚辈许星遥,拜见云枯前辈。恭喜前辈出关,伤势大好。” 许星遥快步上前,在池边站定,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云枯道姑缓缓睁开双眼,将许星遥仔细打量一番。她微微一笑,抬手道:“小友不必如此多礼。自潮音阁一别,转眼已是两年有余了吧。没想小友勇猛精进,已然踏入了玄根之境,实在可喜可贺。且坐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