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冰髓、沉寂的烙印与无声的请战
---
“磐石”基地 - 李振重症监护室。
儿子的声音,经过精密的声波优化,如同温暖而坚韧的丝线,持续不断地编织在寂静的病房里。
“爸爸,我今天画了一幅画!画了我们家,有妈妈,有我,还有你!你站在中间,好高好大,像棵大树……”
“爸爸,陈阿姨教我认字了!我认得‘家’字了!你看,就是房子下面有头小猪……嘿嘿,妈妈说小猪就是我……”
“爸爸……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的爸爸来接他了……他骑在爸爸脖子上,好高……爸爸,你什么时候也能让我骑高高呀……”
林晚坐在床边,指尖依旧轻柔地覆盖在李振冰凉的手背上。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捕捉着他身体每一丝细微的变化。高敏度的脑电监测仪屏幕上,代表着深层边缘系统的区域,随着儿子特定词汇的呼唤,**持续出现着比之前更频繁、持续时间略长的θ波扰动**!虽然依旧无法形成连贯的意识流,但那片沉寂的神经冰原之下,情感的暗流正变得越发活跃。
更让林晚和张教授等人心跳加速的是,当录音播放到“骑高高”时,李振那只被林晚轻握的手,**整个手掌的肌张力出现了极其微弱、却覆盖面积更广的提升**!不再是单个手指的微颤,而是整个手掌无意识地想要**拢起**的微弱趋势!仿佛在虚空中,想要托起什么。
“运动意图皮层……出现微弱协同信号!”观察窗外的陈博士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虽然无法驱动肢体,但……这是更高级别的神经活动!他在尝试……回应那个‘动作’!”
希望,如同冰层下悄然汇聚的暖流,虽然缓慢,却持续不断地侵蚀着绝望的坚冰。每一次微澜,都让守候的人心潮澎湃。
---
**“谛听”项目指挥中心 - “冰哨”监测站。**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格陵兰冰盖边缘DS-7废弃气象站的坐标被高亮标注。周围环绕着复杂的神经谐波频谱图、地质结构剖面以及实时空间畸变监测数据流。
“‘冰哨’系统运行稳定。目标‘次级共鸣点’状态:持续休眠。神经脉冲‘回声’强度维持基线,模式稳定,无外部刺激迹象。”监测员的声音平稳地汇报。
“关联李振同志监护室的EEG报警阈值已设定完毕。一旦该‘回声’强度或模式出现超过阈值15%的异常波动,将自动触发最高优先级警报,并联动播放特定优化的儿子呼唤录音。”工程师补充道。
张教授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过屏幕上每一组数据。DS-7站点的威胁等级虽低,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靠近北极航道)和地质结构(深层永久冻土下的特殊岩层),使其成为了“零号协议”残余眼中潜在的“跳板”。陆远志在复健中感知到的坐标,如同一根无形的线,将这个微小的隐患与基地深处两位战士的命运紧紧相连。
“‘回声’验证行动的准备工作如何?”张教授沉声问道。
“医疗组已完成陆远志少校的神经状态深度评估。”陈博士的影像出现在分屏上,“他恢复速度超出预期,意志状态极佳。但主动引导他对DS-7坐标进行神经‘共鸣’感知,风险依然存在。这需要他主动‘回忆’并‘触碰’矿洞深处承受的深渊烙印,可能引发剧烈神经痛甚至短暂意识紊乱。我们建议……再观察一周,待他神经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后……”
“报告!”一名情报分析员突然打断了陈博士,声音带着一丝异样,“截获高度加密的‘深渊回响’通讯片段!来源指向北大西洋区域!内容经过初步破译……关键词:**‘冰盖’、‘沉睡的镜子’、‘唤醒仪式’**!”
指挥中心内瞬间一片死寂!
“‘沉睡的镜子’……很可能就是指DS-7站点那个处于休眠状态、如同神经信号反射镜的‘次级共鸣点’!”情报主管脸色凝重,“‘唤醒仪式’……他们要动手了!时间可能比我们预想的更紧迫!”
张教授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如铁!敌人没有给他们等待的时间!格陵兰冰盖下那个微弱的“回声”,随时可能被催化成新的威胁!
“立刻启动‘回声’验证行动!代号‘冰髓’!”张教授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医疗组!立刻进行最终风险评估和预案准备!目标:在敌人‘唤醒’之前,由陆远志同志主动‘触碰’DS-7坐标的神经烙印,获取其内部结构及潜在弱点的精确信息!为后续可能的精准清除行动提供关键情报!行动时间:24小时内!”
命令如山!战争的阴云,瞬间笼罩了那片遥远的冰原!
---
**陆远志的复健室。**
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一种近乎凝滞的紧绷感。陈博士刚刚向陆远志传达了“冰髓”行动的命令和潜在风险。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正显示着格陵兰DS-7站点的卫星俯瞰图——一片无垠的白色冰原,边缘点缀着深蓝色的海水,一个微小的、锈迹斑斑的建筑如同被遗忘的纽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