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涌苍茫 > 第62章 任明远在冷门领域做出大成绩

潮涌苍茫 第62章 任明远在冷门领域做出大成绩

作者:用户50268071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23:05:14

第六十二章

一种近乎灼热的使命感在任明远胸中升腾、鼓胀。 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报告,听着窗外属于“实权”科室的喧嚣,那份初来乍到的失落和迷茫,正被一股更强烈的冲动取代——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找到出路!他骨子里那份属于工程师的务实和属于改革年代弄潮儿的闯劲,在沉寂多日后终于被点燃。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老话在他脑中异常清晰。智慧在基层,出路在群众。他决定,走出这间冷清的办公室,到企业去,到车间去,到问题的源头去!

第一站:地区客车厂。

车轮碾过厂区坑洼的路面,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铁锈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颓败气息。厂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技术员出身,拉着任明远的手,指着一排排停产的客车底盘,声音沙哑:“任主任,您看,咱厂子底子不差,牌子也有!就卡在这底盘技术和变速箱上了!人家现在都用自动挡,咱这老古董,费油、噪音大、故障多,谁还要啊?”

调研收获沉甸甸:

1. 东欧剧变带来窗口期:厂长透露,他在部里开会时听说,波兰、捷克不少原本生产汽车配件的国营大厂在私有化浪潮中破产清算,大量技术相对成熟、价格低廉的生产线和设备正急于寻找买家,像饿极了的猛兽,只求一口吃的。

2. 客车厂的核心瓶颈: 制约这个曾经辉煌的老厂起死回生的关键,正是急需升级的底盘系统和自动变速箱技术。这是硬伤,不解决,再好的牌子也得砸在手里。

第二站:向阳县磷肥厂。

黄土飞扬的山坳里,磷肥厂巨大的烟囱冒着不甚浓烈的烟。厂长是个风风火火的汉子,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先进企业”的锦旗,但眉宇间锁着深深的忧虑:“任主任,不瞒您说,咱这生产线,还是‘大跃进’时候的老底子!能耗高、污染大、产量低、质量还不稳定!农民兄弟有意见,市场也快丢了!”

此行同样收获关键信息:

1. 易货贸易的可能性: 厂长提到,他们通过外贸口的朋友了解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在转型期极度缺乏轻工业品和日用百货,从服装、毛巾到牙膏、暖水瓶,什么都缺!而他们手里,恰恰有不少小型化肥生产线设备在甩卖。“能不能用咱仓库里积压的货,换他们闲置的机器?”厂长眼中闪着光。

2. 磷肥厂的救命稻草: 一条现代化的、适合县级厂规模的小型化肥生产线,就是磷肥厂续命的唯一希望。

第三站:地区饮料食品厂。

还未进车间,一股甜腻中夹杂着隐约酸腐的气味就飘了过来。厂长是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无奈:“任主任,您闻到了吧?这就是我们的葛根饮料!我们的葛根罐头以前多红火啊!可现在……饮料保质期最多三个月,稍不注意就变味发臭!人家‘健力宝’、‘椰树’用易拉罐,无菌灌装,保质期一年!我们拿什么跟人家争?”

问题触目惊心:

技术代差致命:缺乏无菌灌装线和易拉罐生产线,导致拳头产品葛根饮料在市场竞争中毫无还手之力,积压如山,仓库都快堆不下了。

走完了三家厂,任明远的心情既沉重又振奋。沉重的是,问题比他预想的更严峻、更具体;振奋的是,方向似乎就在这困境中隐隐浮现——东欧剧变带来的混乱期,既是挑战,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三家,都是原南地区的利税大户,是地方财政的支柱,也是解决就业的压舱石。就从这里撕开一道口子!

带着沉甸甸的调研成果和初步构想,任明远需要更权威的政策信息和上级支持。所幸,地区经委一把手于涛主任,这位经历过风雨的老工业干部,敏锐地察觉到了任明远方案中蕴含的突破性可能,给予了宝贵的支持:“明远,放心大胆去闯!需要我协调的,尽管说!”

一场争分夺秒的“进省跑部”之旅开始了。任明远带着技术改造科和技术进步科两位同样憋着一股劲的科长,挤上绿皮火车,直奔省城江城。在省经委那些烟雾缭绕、文件堆积如山的办公室里,他们抓住对口处室的负责人,详细汇报困境,反复请教政策。省里的同志肯定了思路的大胆,但也直言困难重重:外汇配额紧张、审批程序复杂、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但他们也提供了宝贵的国家部委最新动态和政策解读线索。

脚步不停,三人又踏上了北上的列车,直抵京城。 在国家经委那栋庄严肃穆的大楼里,面对着技术改造司和技术进步司的领导和专家,任明远不再是那个在冷清办公室里一筹莫展的副主任,而是一个带着基层最鲜活、最迫切诉求的代言人。他条理清晰地阐述了三家企业的困境、东欧市场的特殊窗口期、易货贸易的巨大潜力,以及这对一个贫困地区工业脱困的战略意义。国家部委的视野更为开阔,信息更为前沿。他们证实了东欧技术设备抛售潮的存在,认可了“巴统”(巴黎统筹委员会)对华技术封锁背景下,东欧及独联体国家作为替代来源的特殊价值,更对利用积压轻工品进行易货贸易的务实思路表现出浓厚兴趣。专家们提供了更具体的东欧国家产业分布信息,分析了潜在的技术风险,也指出了操作层面的关键节点。这趟“跑省进京”,信息量巨大,收获远超预期!

回到原南,任明远立刻把自己关进了办公室。灯光常常亮到深夜。他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将调研的痛点、企业的诉求、东欧的情报、上级的政策精神、专家的建议,还有他那破釜沉舟的决心,统统铺陈在案头。他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力求每一个判断都有依据,每一条建议都切实可行。

一周后,一份凝结着心血和希望的报告,被郑重地呈送到了原南地委书记王文远和行署专员姬光昌的案头。

报告标题:《关于抓住历史机遇,力促我区三家重点骨干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的报告》

报告开篇,以敏锐的视角分析了三大历史性机遇:

1. 突破西方技术封锁之困:在西方对华制裁持续、高端技术引进举步维艰的背景下,寻求替代路径刻不容缓。

2.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之“窗”:着重强调,东欧国家及独联体国家正处于剧烈转型期,其大量闲置的工业技术设备不受“巴统”严格制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可能转瞬即逝的特殊窗口期!

3. 易货贸易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原南地区相对丰富的磷肥、轻工毛纺制品、日用百货等库存积压产品,与急需生活物资的东欧国家开展直接易货贸易,规避外汇短缺的硬约束,实现“以物易技”!

报告第二部分,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剖析了三家重点企业(客车厂、磷肥厂、食品厂)的现状:

各自的传统优势和历史贡献;

当前面临的核心技术落后、设备老化、产品竞争力急剧下滑的生死困局;

实施针对性技术改造与升级(底盘\/变速箱、化肥生产线、无菌灌装\/易拉罐线)的极端紧迫性和必要性,字字句句,关乎企业存亡、职工饭碗和地方稳定。

报告第三部分,描绘了技术升级成功后的光明图景:

焕发新生的企业将重新夺回市场,成为地区经济强劲的增长点;

显着提升的利税能力,为“吃饭财政”注入活力;

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拉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更重要的是,为全区乃至全省国企如何在困境中“突围”闯出一条可复制的新路!

报告最后,提出了清晰的“实施步骤与推进计划”:

1. 成立高规格专项领导小组;

2. 组建精干工作专班,立即开展目标国别、具体厂家、设备状况的精准对接;

3. 同步启动区内可用于易货的轻工产品盘点和质量保障;

4. 制定详细谈判策略和风险预案;

5. 争取省和国家层面在政策、信息、外事渠道上的特事特办支持。

地委书记王文远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读完了这份长达二十多页的报告。办公室异常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报告看完,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良久,才对着窗外缓缓吐出一句:“任明远……人才难得啊!”这份报告展现出的国际视野、务实作风、破局勇气和对地方工业的拳拳之心,深深打动了他。

第二天,一场决定原南工业技改进步的关键会议在地委小会议室紧急召开。

会议由地委书记王文远亲自主持,行署专员姬光昌、分管工业的地委副书记姚利、行署副专员钟前悉数到场,地区经委、计委、供销社、二轻局、外事办、商业局、外贸局、财政局以及地委、行署两办的负责人,连同地区客车厂、饮料食品厂、向阳磷肥厂的三位厂长,济济一堂。议题只有一个:审议任明远提交的《关于抓住历史机遇,力促我区三家重点骨干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的报告》。

会议气氛热烈而凝重。任明远作为报告起草人,详细汇报了调研过程、机遇分析和实施方案。质疑、讨论、补充……大家踊跃发言,献计献策,思想的火花激烈碰撞。最终,共识达成:机遇稍纵即逝,必须全力一搏!

王文远书记当场拍板:

1. 成立“原南地区重点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推进领导小组”:

组长:地委副书记姚利(挂帅统筹);

常务副组长:行署副专员钟前(主抓落实);

成员: 与会所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三家重点企业一把手。

2. 任命任明远同志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及方案执行!

3. 指示:办公室即日起运转,细化实施方案,马不停蹄地“跑省进京”,调动一切资源,务必抓住机遇窗口期!

一场关乎原南三家重点工业企业命运的“绝地反击战”,在任明远的具体实施下,紧锣密鼓地打响了。 办公室的灯光彻夜长明,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文件在各部门间飞速流转。谈判是艰难的,对接是繁琐的,风险无处不在。但任明远和专班的同志们,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不知疲倦地奔波、沟通、协调、攻坚。

七个月后,振奋人心的消息如同春雷,在原南大地炸响:

向阳县磷肥厂: 以原南地区毛纺厂库存的数十万件积压纺织品,成功换取了罗马尼亚一条完整的小型现代化化肥生产线!设备已经在装船!

地区饮料食品厂:用原南地区日化厂堆积如山的临期库存牙膏,换来了保加利亚一套八成新的无菌灌装线和易拉罐生产线!技术专家即将随设备抵达!

地区客车厂:最具突破性!利用地区饮料食品厂里库存及地区协调调配的大量保质期内葛根饮料,成功与波兰一家濒临破产的传动设备厂达成协议,换取其成熟的自动变速箱技术图纸、核心专利授权及关键生产设备!首批资料已经开始启运!

成功了!

当最终确认的消息传来,任明远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窗外原南城熟悉的街景,久久无言。一种难以言喻的、滚烫的洪流在他胸中激荡、冲撞。那不是简单的喜悦,而是一种历经艰辛跋涉、冲破重重迷雾后,终于触摸到希望的巨大满足感和价值感。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在这个曾经让他感到失落和边缘的位置上,自己竟然真的能为企业、为这片土地,实实在在做点事情!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落地生根的土壤。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前面的路依然漫长而艰险,但第一步,已经坚定地迈了出去。为企业服务的道路,正在脚下延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