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本是个寻常书生,却因一场意外与传说中的姑获鸟结下不解之缘。那是个雨夜,我在破庙中避雨,却遇见一位怀抱婴孩的美丽女子。她求我暂看孩子片刻,我答应了,却不料这一看,竟将我卷入了一个诡异离奇的世界。婴孩化作羽毛,女子显出原形,而我,被迫成为她寻找失散孩子的帮手。我们穿越迷雾森林,探访阴森古墓,遭遇诡异村民,每一步都险象环生。而真相,远比我想象的更加残酷——原来姑获鸟并非恶妖,而是被诅咒的可怜母亲。当最终的选择摆在我面前,是帮助她破除诅咒,还是保全自己逃离这场噩梦?我做出了令自己都惊讶的决定……
正文
雨下得正大,砸在青石板路上噼啪作响,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我早已湿透的长衫下摆。天色昏沉得如同泼墨,远处的山峦隐在雨幕之后,只剩下模糊的轮廓。我紧了紧背上略显沉重的书箱,脚下的步子又加快了几分。
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岭,若是再找不到个避雨之处,只怕我这一介书生真要病倒在这路上了。寒风吹过,我打了个哆嗦,心底不由得生出几分悔意——早知如此,便不该为了省那几文宿费,贪赶这半日的路程。
正当我暗自懊恼之际,目光所及之处,一座破败的建筑轮廓自雨雾中渐渐清晰。是座庙。虽看起来年久失修,门墙倾颓,但至少那尚算完整的屋顶,在此刻的我眼中,不啻于琼楼玉宇。
我几乎是踉跄着奔了过去。推开吱呀作响、几乎要腐朽掉的木门,一股混合着尘土、潮湿木头和某种淡淡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庙内光线极为昏暗,只有残破窗棂透入的微弱天光,勉强勾勒出正中一尊泥塑神像的模糊影子,神像的金漆早已剥落殆尽,面容也被蛛网尘灰覆盖,看不出原本供奉的是哪路神明。角落里堆积着些枯草败叶,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人问津的荒凉。
我松了口气,总算能暂歇片刻。卸下书箱,找了处相对干净干燥的角落,拂去尘土,刚想坐下喘口气,那扇破门却又一次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吱呀”声。
风裹着雨丝吹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白色的身影。
我心中一惊,这荒山野岭、大雨倾盆的时分,怎会有他人?定睛望去,却是一位女子。她一身素白衣衫,已被雨水打湿了大半,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纤细却略显单薄的身形。长发墨黑,凌乱地贴在苍白的面颊边,更衬得那双抬起的眼睛大而漆黑,里面盛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焦急与惊惶。
她的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用褪色襁褓包裹着的婴孩。
“公子……”她开口,声音微微发颤,如同风中落叶,带着一种天然的、令人不忍拒绝的柔弱,“求公子发发慈悲,容我母子在此暂避片刻风雨。”
我虽觉诧异,但见她形容狼狈,怀抱幼子,恻隐之心顿起,忙侧身让开:“夫人请进,这破庙也非我所有,但避无妨。”
她步履轻盈却略显匆忙地走进来,对我微微颔首致谢,便抱着孩子避到了神像另一侧的角落,与我远远隔开。她背对着我,低着头,轻轻摇晃着怀中的婴孩,哼唱着不成调的摇篮曲,声音低婉,却莫名让人觉得那调子里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哀伤。
庙外雨声渐沥,庙内一时只剩下她低柔的哼唱声和孩儿偶尔发出的、极其细微的咿呀声。我靠墙坐着,疲惫袭来,眼皮渐渐沉重。书生体弱,经这一番风雨催逼,寒意侵骨,头也开始昏沉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半梦半醒之间,我忽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抬头一看,竟是那白衣女子疾步来到我面前。她脸上的惊惶之色更甚之前,甚至带上了一种近乎绝望的苍白。
“公子!恩公!”她声音急促,带着哭腔,“求您再行行好!我……我内急甚迫,实在难以忍耐,需得立刻出去寻个方便之处……可否求您,暂时代我抱一抱这孩子?片刻即回!”
她将怀中襁褓不由分说地向我递来,眼神里的恳求几乎要溢出来。
我一时愕然。这……男女有别,况是陌生妇人托付婴孩,于礼实在不合。但她神情焦急异常,不似作伪,加之这荒郊野外,大雨未歇,她一个女子确也无奈。再看那孩儿,在她怀中安安静静,不哭不闹,似是睡熟了。
略一迟疑,那点读书人的迂腐礼数终究败给了眼前的窘迫与求助。我伸出手,接过了那个小小的、柔软的襁褓。
“夫人速去速回,小心路滑。”我叮嘱道。
“多谢恩公!大恩必报!”她连声道谢,身影一闪,便迅速没入了庙外的雨幕之中,消失不见。
襁褓入手很轻,几乎没什么分量。我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抱在怀里,低头看去。包裹得甚为严实,只露出一张小小的脸,皮肤白皙,眉眼精致,睡得正沉,呼吸细微均匀。
真是个安静的孩子。我心想。抱着他,方才那点不适和尴尬也渐渐散去,只觉得这小小生命柔弱可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