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是村里最好的风筝匠人,妻子死后第七天,我挖出她的遗骨。
>按照古书上记载,取七根肋骨扎成风筝,就能召回她的魂魄。
>每次放飞骨风筝,妻子都能复活一天。
>可她越来越虚弱,第七次放飞时,她哀求我:“再找一副新骨头吧...”
>我杀了邻村少女,用她的骨头扎成新的风筝。
>当妻子再次站在我面前时,却露出诡异的笑:“你被骗了。”
>恶灵告诉我,当年我毒死的“卖花女”才是真正的妻子。
>而眼前这个占据妻子身体七年的灵魂,是当年诬陷她偷人的丫鬟。
>我颤抖着点燃新扎的骨风筝,火光中妻子的脸开始扭曲:“你永远困住我了...”
正文
第七次刨开素娥的坟时,月光冷得像淬毒的针尖,扎得我骨头缝里都透着寒。土是新翻的,带着雨后特有的、令人作呕的甜腥气,湿漉漉黏在手指上,甩也甩不脱。铁锹终于碰到了硬物,沉闷的“咚”一声,震得我腕子发麻。不是棺材板那种厚实的声响,是骨头,是素娥的骨头,在黑暗的泥土深处,等着我。
我丢开铁锹,跪下去,双手插进冰冷的土里,疯了一样往外扒拉。泥土混着碎石钻进指甲缝,很快见了红,可那点刺痛根本压不住心口那股烧灼的、要把人活活烤干的邪火。指尖终于触到了那熟悉的、坚硬又脆弱的弧度——是肋骨。我一根一根地数着,摸索着,把它们从那窄小的、早已朽烂的木头匣子里解脱出来。七根。不多不少。月光吝啬地漏下来,照得这些曾经支撑她柔软身躯的骨头,泛着一种非人间的、幽幽的青蓝色,像坟地里飘忽不定的磷火。
那本破旧的、不知传了多少代人的线装书,就摊在我脚边的泥地上。残破的纸页被夜风翻动,发出哗啦哗啦的哀鸣,上面用暗褐近黑的墨汁,画着令人头皮发麻的图样——一副用森白肋骨精心扎成的风筝骨架。旁边几行小字,鬼画符般扭曲:“至亲遗骨七根,精血为引,魂线相牵。风起之时,魂兮归来……然七日一放,魂体渐衰,终有散时……”
“素娥……”我喉咙里滚出她的名字,干涩得像砂纸在摩擦,“再等等……马上就好……”
我抱着那冰冷的七根骨头,踉踉跄跄冲回我那间临河、终年飘着竹篾和浆糊气息的作坊。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墙壁上跳动,映出角落里堆积如山的竹篾、半成品的彩绘纸鸢,还有墙上挂着的、素娥生前最爱的那只蝴蝶风筝,斑斓的翅膀在光影里似乎还在微微颤动。我把骨头小心翼翼地放在工作台上,那惨白的颜色,刺得人眼睛生疼。
取骨刀薄而锋利,刀柄被磨得油光发亮。我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浓重的浆糊味混合着泥土和骨头的气息,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死亡作坊的独特气味。刀尖精准地落在第一根肋骨的关节处,用力,再用力。骨头断裂的脆响在死寂的夜里格外瘆人,细碎的骨屑簌簌落下。我死死咬着牙,腮帮子绷得像石头,额头的汗珠滚下来,砸在冰冷的骨头上。
削,刮,磨。让它们变得纤细、轻盈,适合飞上天空。每一刀下去,都像是在剔刮自己的心。素娥咳血的画面又撞进脑子里,她躺在病榻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眼睛却固执地望着窗外飘过的风筝,枯槁的手无力地抬了抬,像是想抓住点什么,最终只是徒劳地落在冰冷的床沿。她走的那天,也是这样清冷的月光,她最后的目光,不是落在我身上,而是死死盯着墙角那堆蒙尘的风筝骨架,眼神空洞得吓人。
“飞……郎……”她弥留时,气若游丝地吐出这两个字,像一片羽毛坠地。那时我只当她是舍不得我做的风筝,是放不下那份自由飞翔的念想。如今想来,那眼神里,是否藏着我从未看懂的、深不见底的绝望和哀告?
不,不能想!我猛地甩头,把那些蚀骨般的画面甩出去。手指被锋利的骨茬划破,血珠渗出来,滴落在打磨得光滑的骨头上,竟诡异地被吸了进去,只留下一点淡淡的暗红痕迹。这就是“精血为引”?我心头一颤,不敢深究,用特制的鱼鳔胶,忍着那令人作呕的腥甜气味,将七根肋骨依照古书上邪异的图样,仔细地粘合、绑扎。动作快而稳,是我做了半辈子风筝练就的本事,只是此刻,这本事用在亡妻的肋骨上,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骨架初成,那形状已透着一股非人的邪气。我取来韧性最好的桑皮纸,裁好,覆上。指尖沾了胶,小心地涂抹在骨架上,一点一点将纸蒙上去。纸面绷紧,透出下方瘦骨嶙峋的轮廓。最后是魂线——用我自己的头发混合着浸泡过朱砂的苎麻,搓成一股坚韧无比的红线。
天快亮时,一只异样的风筝终于成型。它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没有寻常风筝的艳丽色彩,通体是惨淡的纸白,骨架的形状透过薄纸清晰可见,像一具微缩的、展翅欲飞的骸骨。那根猩红的魂线,如同连接阴阳的脐带,盘绕在我脚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