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老太重生断亲,白眼狼傻眼了 > 第69章

八零老太重生断亲,白眼狼傻眼了 第69章

作者:三千凤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21:40:25

刘翠花那天被怼得没脾气,嘴上说“算了算了”,心里却憋着气。她越想越不服,觉得自己在街上栽了面子,这口气不找回来不甘心。

“她沈若棠能耐啥?不就仗着那张嘴?”她在家跟老头子念叨。

“你就少招惹她。”

“招惹?她凭什么笑我?我偏要看看她女儿那摊子能不能立稳。”

第二天一早,赵茹安在巷口支摊。她做的鞋样子新,买的人多。正忙着收钱,忽然就被一个女人顶着嗓门骂上了。

“这鞋底掉线,坑我钱!”

赵茹安一看,正是刘翠花那边的表妹。那女人拿着一双她根本没见过的鞋,一边晃一边嚷。

“昨天我在你摊上买的,你还笑眯眯地夸手艺好,今天就开胶!”

“我根本没卖过这款。”赵茹安皱眉。

“还不承认?这街上不就你一家卖鞋?你骗人!”

人越围越多。

有人低声说:“不会吧?茹安手艺挺好的。”

“可那鞋看着确实掉线了。”

“这要真是她摊的,那还信谁的?”

赵茹安急得脸白,刚想解释,沈若棠从巷口过来。她两眼一扫,就明白怎么回事。

“这鞋谁的?”

刘翠花赶紧装出无辜的样子,“嫂子您来了,咱不说别的,手艺人嘛,也有出错的时候,认个错不丢人。”

沈若棠冷笑一声,“这鞋不是我家做的。”

“咋不是?样子都一样。”

“样子一样的多了,你咋不去鞋厂闹?我家线头从来是自己缝,针脚歪不歪我一眼能看出来。”

她伸手接过那双鞋,捏了两下,眉头一挑。

“线是黑的。”

刘翠花愣了下,“黑线咋了?”

“我家鞋线全是棕的。棕线粗,黑线细。再说这鞋底是机缝的,我家全是手缝。你表妹拿机器货跑来讹我,胆子不小。”

人群里开始嘀咕。

“还真不一样。”

“看那针眼,大小不对。”

刘翠花脸上挂不住,硬撑着笑,“嫂子,这点小误会,你用不着上纲上线吧?”

“上纲?你这是往我头上泼脏水,我还得说谢谢?”沈若棠眼神一抬,锋子都在里头,“我这人脾气不大,事大。别人骂我抠我忍了,碰我女儿手艺,这事没完。”

刘翠花嘴张了两下,挤出点假笑,“嫂子您别激动,都是误会——”

“误会?那鞋从哪儿来的?你要说清楚。”

刘翠花被盯得发虚,支支吾吾,“是我那表妹从外地拿来的,说坏了找人换,我哪知道是你家的样子。”

沈若棠“呵”了一声,笑意冷,“表妹的鞋都能跑我摊上来换?这缘分挺深。”

她回头冲赵茹安说,“拿秤来。”

“秤?”人群一愣。

赵茹安赶紧从摊后拿出那杆秤。

沈若棠抬手压着杆,“鞋有鞋分,理有理秤。今儿个我秤的不是鞋,是心。你表妹拿假货污人清白,你替她开口,这账不该怎么算?”

刘翠花脸都发白,“嫂子,您别扯太远,我真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那你今天当众道歉。

要是故意的,我这秤就砸你脚上。”

人群全屏息。

刘翠花嘴唇哆嗦,“我……是我嘴快。”

“嘴快?嘴快是病,得治。你要真治,我不收诊费。”

这话一出,围观的几个人都笑出了声。

“翠花,这下服了吧?”

“嫂子这嘴快是快,可句句在理。”

刘翠花涨红着脸,终于挤出一句,“嫂子,对不住,是我错了。”

“声太小,我这耳朵不好。”

刘翠花咬牙,“我错了!”

沈若棠点头,把那双假鞋递给她,“拿回去,好好看着你那表妹,手伸到哪儿都得量量。

偷人的理,迟早得自己还。”

刘翠花接过鞋,灰头土脸地走。

赵茹安看着那背影,忍不住乐出声,“妈,您这话,够她噎一年。”

沈若棠没笑,只拍了拍手上的灰,“嘴坏能糊弄人一时,理坏糊弄不了自己。

这人啊,干净的不怕脏水,怕的是泥巴带着嘴。”

赵茹安挤眉笑,“妈,她以后再敢嚼咱家,看我不先撕她嘴。”

“撕嘴没用,她那嘴一撕还长。得让她的理短。”

“理短?”

“对,理短的人走哪儿都得低头。她现在嘴硬,迟早咬自己一口。”

沈若棠正往篮子里装菜,赵茹安提着账本跑回来,神情藏不住兴奋。

“妈,您猜谁来了?昨天那外地女的,她又找我了。”

“又来干嘛?”

“说想合作,让我帮她联系厂子,说能带我去南边见世面。妈,她还说那边生意大,做两个月就能顶一年。”

沈若棠把篮子往地上一放,慢慢抬眼,“南边?她倒跑得勤。”

“妈,咱不能老在这条街上转啊,哪天行情不好,摊子一收,咱就真没活路了。她那意思是我跟着学,先去帮她跑货,工资她出,一天十块!”

沈若棠笑了笑,没搭话。

“妈,您倒是说话啊,这可是机会。”

“机会?像她那种嘴甜的,八成是坑。”

“妈,您老这样防人,能发财吗?”

“发财?”沈若棠抬手拎篮子,“你听她说两句好话,就信?她要真能带人发财,还轮得到你?人家要的不是你能干,是你能听话。”

赵茹安皱眉,“妈,您怎么哪都能挑出毛病?人家看得起我。”

“看得起你?她看得起的是你手上那点实在劲儿。

你一走,她不用付工钱,还能让你帮她铺路。”

赵茹安抿唇,“您这人啊,见谁都当贼看。”

“那可不,吃过亏的人才认得贼样。”沈若棠转头看她,“我年轻那阵,也有人跟我说‘机会’。我信了,一去就赔得连锅都当了。别人发了财,我连炊都没火,回头连句‘谢谢’都没听见。”

赵茹安不服气,“那您吃过亏,我还得跟着怕?妈,不试谁知道真假?”

“你要真想试,我不拦你。只是话放在前头,钱丢了别哭,走错了别回头埋怨我。”

屋里一下安静下来。

赵茹安咬着嘴角,手指捻着那账本。

“妈,您是不信我能走出这街。”

“我不信谁能一脚登天。”

她语气不重,却像一瓢冷水泼下来。赵茹安心口发堵,“那我就去看看,最多试一个月。”

“去吧。记得,见人先看眼神,不是听嘴。

对你笑得太快的,多半要算计你。

人家越催你签,越该往后退一步。”

赵茹安没说话,心一横,转身走了。

——

三天后,赵茹安跟着那女的去了市里。沈若棠没送,只叮嘱一句,“身上留点零钱,别啥都信。”

那女的姓方,嘴甜得能抹蜜。一路上讲得天花乱坠,“你放心,我这边都是大老板,出手阔绰。做得好,下个月就给你提成。”

赵茹安听得心潮澎湃,心想自己也能出息一回。

到了地方才知道,她不过是被当成跑腿的。方姐让她负责送货、记账、擦地,什么都干,就是不签合同。

有一次她问,“姐,我工资怎么算?”

方姐笑得轻飘,“月底一块结。”

可到月底,账没结,人先跑。

厂子里一片乱,说方姐带走了定金,还欠了三家钱。赵茹安去找,连人影都没见着。

她坐在车站,身上只剩两块钱,连顿饭都买不起。那天风大,她蜷着身子等车,手指被冻得青。

一个大妈递给她半块馒头,“姑娘,别哭,世上没后悔药。”

赵茹安那一夜没睡,脑子里全是沈若棠那句:“人家越催你签,越该往后退一步。

第二天下午,她拖着小包回家。沈若棠在院里洗被子,抬头看到她,眼神淡淡的。

“回来了。”

“嗯。”赵茹安嗓子哑着。

“吃亏了?”

“嗯。”

沈若棠没问细节,只把水盆往旁边挪了挪,“坐下。冷水太冲,别冻着。”

赵茹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妈,您早就知道她不对吧?”

“我早就见过这种人。”沈若棠拧干衣袖,“她那种人,不是做生意,是做梦。拿别人脚垫她的梯子,爬得快,摔得更快。”

赵茹安哽着声,“我真傻。”

“傻不怕,就怕贪。”沈若棠语气不冷不热,“你不是想挣快钱?记着,赚得快的不一定活得久。人要是靠侥幸吃饭,迟早饿死。”

赵茹安抹眼泪,“妈,我以后听您的。”

“听谁都行,别再听甜话。嘴越甜,坑越深。

以后再有人跟你说‘我给你机会’,你先问他一句——他自己咋不留着?”

赵茹安点头,声音发抖,“妈,我以后真不乱动了。”

“那就好。能回来,比啥都强。”

沈若棠把手上的水甩干,抖了抖袖子,“人这辈子啊,不怕走慢,就怕走偏。

慢路能看清脚下,偏路只会摔跤。

钱是个东西,认人不认命,你不守得住,它就跑。”

赵茹安靠着椅子,低低地笑,“妈,您就是有先见。”

“不是先见,是被坑多了记得快。”

她收拾好衣服,抬头看着天色暗下,声音平平,“记着,赚得慢叫本事,赚得快叫赌。

赌赢了是命,赌输了是命没了。

咱不赌,也不求天,靠自己心稳。”

赵茹安看着她,笑着笑着又红了眼。

“妈,要不是您,我这次真完了。”

赵茹安回来的第三天,院里就有人上门。那是个胖女人,穿着一身红毛衣,脸笑得比天亮。

“哎呀,沈嫂子,你家茹安可真有出息,年轻有拼劲儿,这回回来肯定长见识了。”

沈若棠正在择菜,眼皮都没抬,“长见识不等于长心眼。”

那女人笑两声,眼珠子滴溜溜转,“哎呀,您这孩子真听话。我这不,正好有点事想跟你商量。”

赵茹安刚端水出来,一听这语气心里就咯噔。那女人姓高,平常来得勤,借米借油从没还过。

高婶拉了条凳子坐下,话还没落,手已经摸上了桌子,“我侄子下个月结婚,喜酒请您一家。茹安也来啊,年轻人热闹。再说嘛……”她笑得更甜,“您是不是能借我点桌布?还有上回你们买的那个搪瓷盆,好看极了,我想拿去摆喜糖。”

赵茹安的眉梢一跳,沈若棠终于抬头,手里的刀在案板上敲了一下。

“桌布行,盆不行。”

“哎呀,嫂子,您可真会开玩笑,一个盆而已,借借有啥的。”

“借出去的,九成都回不来。”

高婶的笑僵了一下,“您这是怀疑我啊?”

“不是怀疑,是记性好。”沈若棠把切好的菜往盆里推,“上回您借我菜刀,说两天就还。刀都快生锈了,我还没见着。”

“嗨,那刀被我家那老头拿去杀鸡了,一会儿就送回来。”

“您家鸡杀完三年了,刀也该走一趟了。”

赵茹安忍笑忍得肩膀一抖。高婶脸红一阵白一阵,嘴里还硬着,“嫂子,您这人可真计较。”

“计较好啊,不然早就被你这张嘴掏空了。咱这一条街,谁家好说话你不清楚?你要真缺盆,我带你去买。”

“买哪有借划算?”

“那就别借。你要借便宜,就得付脸。脸比钱贵,你舍得?”

高婶被噎得脸都涨了。

赵茹安倒了杯水递过去,“婶,您喝口水。”

“我不渴。”

“不渴也行,嘴歇会。”

院子外头有几个邻居探头看热闹。有人低声笑,“沈嫂子这嘴,能把人说出汗。”

“这街上谁敢欠她东西?”

高婶尴尬地站起来,尬笑两声,“嫂子您真会逗。那我回头再来。”

“随您,不过下回借东西,先带上上回的。”

高婶脚步一快,差点绊在门槛上。她走后,赵茹安“噗嗤”一声笑出来,“妈,您一句话能顶十张借条。”

“我这人吃亏多了才明白,欠东西能还,欠人情还不了。你记着,人情欠得多,早晚要还。借东西的人嘴甜,收东西的人心软,最后吃苦的总是心软那头。”

赵茹安点头,“妈,我这次真记住了。”

“记不住也行,挨两次就长记性。”沈若棠擦干手,转身进屋,“我年轻那阵儿,最怕听人说‘借一借’。那时候没脑子,借什么都借,借到后来,连锅都差点让人端走。”

“那后来呢?”

“后来啊,懂了。能借出去的都不是东西,是人的底气。别人能一张嘴借走你的好脸,第二次就能借走你的命。女人哪,心要软,但底要硬。”

赵茹安笑,“妈,您这话得刻门上。”

“刻哪都行,只要能进你脑子。”

屋外风吹过来,带着一点菜香。沈若棠走到门边,突然回头,“茹安,明天去街口替我买点布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