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途:青云志 > 第6章 断桥危机

官途:青云志 第6章 断桥危机

作者:十品布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5:21

盘根错节的县乡村利益关系,在征地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都在这里要吃上一口呀?”

想着该如何打开局面,一点多了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凌晨三点。暴雨如注,砸在清溪镇镇政府铁皮屋顶上的声音,密集得令人心慌,仿佛有无数只手在疯狂擂鼓。临时宿舍里,路远被一阵尖锐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在这种鬼天气深夜来电,绝非吉兆。

“路书记!不好了!清溪河石拱桥出事了!” 电话那头是镇水利站长张工,声音嘶哑,带着哭腔,几乎被窗外的雨声和风声淹没,“桥墩…靠龙王庙村那边的桥墩,被洪水掏空了老大一个洞!桥面…桥面都裂开缝了!”

路远“腾”地坐起,睡意全无,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那座1958年修建、连接清溪镇与县道的双孔石拱桥,是全镇三万多人口通往外界的唯一咽喉要道!一旦垮塌,清溪镇将成为洪水中的孤岛。

“具体什么情况?裂缝多宽?桥墩掏空到什么程度?”路远强迫自己冷静,声音沉凝。

“裂缝…至少两指宽!桥墩底部被掏空了快三分之一!水太急太浑,看不清具体,但桥身明显在抖!路书记,太危险了!”张工的声音充满了绝望。

“听着!”路远厉声道,每一个字都像钉子般砸下,“第一,立刻封锁桥两头!用一切能找到的东西,拉警戒线,设路障!派民兵,设三道岗!没有我的命令,一只鸟也不准飞过去!第二,马上通知下游龙王庙村,组织群众撤离到高地!第三,通知镇派出所所有警力、基干民兵应急分队,十五分钟内赶到桥头集合!第四,你亲自带技术员,用安全绳靠近,给我拍清楚桥墩受损的照片!注意安全!”

“是!是!路书记!”张工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声音稳定了些。

撂下电话,路远胡乱套上雨衣雨靴,抓起手电筒就冲进了狂暴的雨幕。冰冷的雨水瞬间灌进脖子,但他浑然不觉,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桥不能塌!人不能死!

镇政府大院已是一片混乱。值班人员慌乱地打电话,走廊里人影幢幢。路远冲到党政办,一脚踹开虚掩的门,里面正打盹的马有才吓得一哆嗦,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

“马主任!”路远的声音像淬了冰,“立刻启动防汛一级响应预案!通知所有在家班子成员、各站所负责人、各村支书主任,半小时内到桥头指挥部集合!通知镇卫生院,做好紧急医疗救援准备!通知粮站、供销社,盘点应急物资,随时准备调用!”

“是…是!路书记!”马有才手忙脚乱地去抓电话,眼神闪烁,显然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

路远不再理会他,冲出大院,跳上门口一辆满是泥浆的吉普车——那是镇里唯一一辆勉强能用的公车。“去桥头!快!”他对同样被惊醒的司机吼道。

吉普车在泥泞不堪的镇道上艰难前行,车轮不时打滑,雨刮器开到最大档,也只能勉强撕开一道短暂的水幕。车窗外,一片混沌,只有远处偶尔划过天际的闪电,瞬间照亮如注的暴雨和汹涌咆哮、几乎与路面齐平的清溪河。空气中弥漫着土腥味和水汽,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赶到桥头时,现场比路远预想的还要混乱和危急。

桥的两端,张工带着几个水利站职工,正手忙脚乱地用几根竹竿和红布条拉设警戒线,但效果甚微。桥面上,竟然还有十几辆满载粮食的解放牌大卡车,正排着队,在巨大的雨幕和狂风的呼啸中,引擎轰鸣着试图强行通过!车灯的光柱在雨帘中扭曲晃动,映照出桥面上那道触目惊心、如同黑色蜈蚣般蜿蜒的裂缝!

更让路远怒火中烧的是,指挥这些卡车强行过桥的,竟然是分管交通和企业的副镇长杨国忠!他披着件不合身的雨衣,站在一辆卡车驾驶室外,唾沫横飞地对一个满脸为难的交警吼叫着:

“磨蹭什么!快放行!这是县里夏粮收购的任务!耽误了时间,粮库不收,损失你赔得起吗?!桥结实着呢!我姐夫郑卫国当镇长那会儿,加固过三次!这点水算个屁!赶紧过!”

那个交警显然认识杨国忠,被他吼得缩着脖子,又不敢违抗命令,急得满头大汗。

“杨国忠!!”路远的声音如同炸雷,瞬间压过了风雨声和引擎声。他几步冲到杨国忠面前,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眼神锐利如刀,“谁给你的权力让人过桥?!桥要塌了你没看见吗?!出了人命你负责?!”

杨国忠被路远的突然出现和气势震了一下,但随即脸上堆起假笑,带着几分不屑:“哟,路代书记来了?这么大的雨还亲自视察?放心,这桥我熟!当年我姐夫…呃,郑书记主持加固的时候,用的都是最好的料!这点小风小雨,扛得住!县里催粮催得紧,耽搁不得啊!”他特意加重了“代书记”三个字。

路远根本不跟他废话,一把夺过交警手里的指挥棒,对着桥面方向,用尽全身力气大吼:“停车!所有车辆!立刻停车!后退!!”

他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异常清晰和决绝。最前面几辆车的司机犹豫着踩下了刹车。但后面一辆卡车的司机似乎没听到,或者接到了杨国忠的眼色,反而加大油门,引擎发出沉闷的嘶吼,想要冲过去!

就在这时!

“嘎吱——嘣!!!”

一声令人牙酸的、仿佛巨大骨骼断裂的恐怖声响,猛地从桥体深处传来!紧接着,在所有人惊恐的目光中,靠近龙王庙村一侧的桥墩,肉眼可见地倾斜、下沉!那道巨大的裂缝如同活物般瞬间张开、蔓延!桥面的石块和水泥块簌簌掉落!

“桥要塌了!!”人群中爆发出绝望的尖叫。

那辆加速的卡车司机魂飞魄散,猛地一脚刹车踩到底!轮胎在湿滑的桥面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车身剧烈地甩动,车头在距离塌陷边缘不足半米的地方,堪堪停住!司机瘫软在方向盘上,脸色惨白如纸,裤裆瞬间湿了一片。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桥头,只有风雨声和河水愤怒的咆哮。所有人都被这惊魂一幕吓得呆若木鸡。

路远的心脏狂跳,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他强压下翻腾的气血,大步走到那辆差点冲下深渊的卡车旁,一把拉开驾驶室的门,厉声喝问:“谁让你加速的?!不要命了?!”

司机浑身发抖,语无伦次:“杨…杨镇长…他说…说必须今天运完…还…还让人检查了刹车,说有点软,但…但能凑合用…” 他突然想起什么,惊恐地指着杨国忠,“他…他们的人下午检查车的时候,动过刹车!”

路远猛地转头,目光如冰锥般刺向杨国忠!杨国忠脸色剧变,眼神躲闪,强辩道:“你…你血口喷人!谁动你刹车了?!”

桥,暂时没塌,但也彻底成了危桥,绝不能再通行任何车辆行人。清溪镇,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岛。

临时指挥部设在桥头不远处一个废弃的机修棚里。棚顶漏雨,地上泥泞不堪。昏暗的马灯下,路远浑身湿透,脸色凝重地看着匆匆赶来的班子成员和各站所负责人。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情况大家都知道了。”路远的声音带着疲惫,但异常坚定,“桥随时可能垮塌,彻底断绝通道。我们现在面临三个生死攸关的问题:第一,被困在镇外的群众如何联系,如何保障他们的安全?第二,镇内三万群众的日常生活物资,尤其是粮食、药品,还能支撑多久?第三,县里下达的夏粮收购任务,48小时内必须完成,否则粮库拒收,农民的血汗钱就打了水漂!这是我们清溪镇的经济命脉!”

他环视众人:“都说说,怎么办?”

“当务之急是抢修便道!”交通站长急声道,“我知道上游五里坡有个老渡口,河面窄些,水势相对缓点,能不能组织人力抢修一条简易通道?”

“来不及!”水利站长张工立刻反驳,“雨还在下,水位还在涨,河滩全是淤泥,大型机械根本进不去!靠人力,三天也修不好!”

“通讯呢?电话线都冲断了!”邮电所长一脸愁容,“电台功率太小,联系不上县里。”

“粮食最多撑五天。”粮站主任声音发苦,“药品更缺,特别是慢性病用药。”

“夏粮…” 杨国忠刚想开口提任务,被路远一个冰冷的眼神堵了回去。

这时,浑身泥水的老徐挤了进来,低声在路远耳边说:“路书记,武装部仓库里,还有两套战备钢桥构件!是当年战备时留下的,一直没用过!”

战备钢桥!路远眼睛猛地一亮!这简直是绝境中的曙光!他立刻追问:“在哪?状态怎么样?有人会架设吗?”

“就在镇武装部后院仓库,盖着帆布,我前阵子检查过,构件都刷了防锈油,保存得还行!”老徐肯定地说,“架桥…当年民兵训练时学过,但这么多年了…而且需要专业设备吊装,咱们没有大型起重机啊!”

希望刚升起,又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没有设备,光靠人力,如何架设几十吨重的钢桥构件?

“报告!”派出所所长冲进来,带来一个更坏的消息,“刚接到龙王庙村报告,他们撤离时发现,村里五保户刘奶奶没撤出来!她腿脚不便,耳朵又背,可能还在老屋里!”

路远的心猛地一沉。洪水已经漫进龙王庙村低洼地带,那老屋…他不敢想下去。

“路书记!县里…县里赵县长电话!接进指挥部了!”马有才抱着一个沾满泥的野战电话机跑进来,声音发颤。

路远接过话筒,里面传来县长赵东升焦躁甚至带着怒意的声音:“路远!桥怎么回事?!夏粮收购是政治任务!耽误了,你负得起责任吗?!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48小时内,必须把粮食运出来!否则我撤你的职!”

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路远肩上。一边是上级不容置疑的死命令,关乎全镇经济命脉和无数农民的生计;一边是危在旦夕的断桥,关乎数万群众的生命安全和一位孤寡老人的生死;还有那看似可行却困难重重的战备钢桥方案…

“赵县长,”路远的声音在风雨中异常平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桥体结构严重受损,随时有垮塌风险,我已下令彻底封锁。强行通行等于谋杀!夏粮收购任务,我会另想办法,但前提是保证安全!清溪镇三万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我此刻最大的责任!”

不等赵东升咆哮,路远果断道:“请县长协调两件事:第一,立刻请求县武警中队携带冲锋舟和救援设备支援龙王庙村营救被困老人!第二,请求县公路局紧急调拨大型浮吊设备支援,我这里有战备钢桥构件,需要吊装架设便桥!清溪镇会全力配合!”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被路远的强硬和条理镇住了,最终传来一声压抑的“知道了”,便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路远立刻开始部署:

“杨副镇长!”他看向脸色阴晴不定的杨国忠,“夏粮任务交给你!组织人手,将已经运到镇粮库的粮食,做好防水防潮!联系粮库,说明情况,争取宽限!同时,统计各村还有多少粮食待运,集中到安全地点!这是你的专长,出了问题,唯你是问!” 路远将最棘手也最“安全”的任务甩给了杨国忠,既是支开他,也是试探。

“张工!老徐!带我去看战备钢桥构件!组织所有懂机械、有力气的党员和民兵,做好构件检查和搬运准备!等县里设备一到,必须第一时间开始架桥!”

“派出所!组织警力和民兵,加强桥头警戒和全镇巡逻,防止有人趁乱生事,重点保护粮站、卫生院、供电所等关键设施!”

“卫生院!组织医疗队,备足药品,特别是外伤、感冒、腹泻药,预防灾后疫情!派人去龙王庙村接应待救老人!”

“马主任!你坐镇指挥部,协调各方,保障信息畅通!有任何情况,第一时间向我报告!”

“其余各站所、各村,立刻组织力量,排查辖区危房、险段,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安抚民众情绪,保障基本生活供应!”

一道道指令清晰、果断,如同定海神针,让慌乱的人群迅速找到了方向。大家领命而去,机修棚里只剩下风雨声和路远沉重的喘息。他走到门口,望着黑暗中如同巨兽般蛰伏、随时可能吞噬一切的危桥,和远处龙王庙村方向微弱闪烁的求救灯光(那是村民点燃的火把),一股巨大的责任感和孤勇涌上心头。

这时,一件带着体温的军大衣披在了他湿透的肩上。路远回头,是苏晓棠。她不知何时来了,同样浑身湿透,发丝贴在苍白的脸颊上,手里还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搪瓷缸。

“路书记,喝口姜汤驱驱寒。”她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格外轻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关切,“大家都指望着你呢,你可不能倒下。” 她将缸子塞到路远冰冷的手中,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手腕,带来一丝微弱的暖意和电流般的悸动。

路远看着她被雨水打湿、更显清亮的眼睛,心头微暖,低声道:“谢谢。”他接过缸子,滚烫的姜汤顺着喉咙流下,驱散了些许寒意和疲惫。他注意到苏晓棠冻得发紫的嘴唇和微微颤抖的身体,脱下刚披上的军大衣,不由分说地裹在她身上。

“我不用…”苏晓棠想推辞。

“穿着!”路远语气不容置疑,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关切,“带着孩子们去安全的地方,这里太危险。” 他握了一下她冰冷的手,又迅速放开,像是被什么烫到。苏晓棠看着他布满血丝却异常坚定的眼睛,抿了抿唇,最终点点头,转身消失在雨幕中。

路远深吸一口气,冰冷潮湿的空气灌入肺腑,却让他更加清醒。他看向老徐:“走,去看钢桥构件!设备来之前,我们得把准备工作做到极致!”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路远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泥泞、风雨和巨大的压力中高速旋转。

在武装部仓库,他亲自检查每一块沉重的钢桥构件,指挥民兵清理、润滑,模拟搬运路线。

在河岸边,他和张工、老徐冒着被洪水卷走的危险,反复勘测水流、地形,最终选定了一处相对狭窄、河床较硬的河段作为架桥点,并组织人手开始艰难地平整滩涂。

他数次靠近危桥边缘,用手电筒观察桥墩的损毁情况,拍下关键证据。浑浊汹涌的洪水就在脚下咆哮,卷起漩涡,不时有上游冲下的树木、牲畜尸体翻滚而过,惊心动魄。

县武警中队的冲锋舟终于赶到,路远亲自随队前往龙王庙村。洪水已经漫过窗台,他们踹开摇摇欲坠的房门,在浑浊的积水中找到了蜷缩在桌子上的刘奶奶。当路远将老人背出危房,踏上冲锋舟的那一刻,岸上传来村民们带着哭腔的欢呼。

后半夜,县公路局的浮吊车在武警护送下,历尽艰险终于抵达!路远和所有参与架桥的人员,在探照灯刺眼的光柱下,在依旧狂暴的风雨中,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巨大的钢构件被浮吊缓缓吊起,在湍急的河面上空移动,每一次晃动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路远站在齐膝深的泥水里,嘶哑着嗓子指挥,雨水、汗水、泥水混在一起,早已分不清彼此。老徐带着几个懂技术的老民兵,在冰冷的河水中固定基座,冻得嘴唇发紫也不肯上岸。

黎明时分,当第一缕微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一座钢铁巨龙般的简易钢桥,横跨在了依旧汹涌的清溪河上!虽然简陋,却无比坚实!

当第一辆载着救灾物资和医疗队的卡车,在路远的亲自指挥下,小心翼翼地、稳稳当当地驶过钢桥,抵达对岸时,整个河岸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许多人相拥而泣。这不仅仅是一座桥,这是生命的通道,是希望的象征!

路远站在桥头,看着欢呼的人群,看着对岸渐渐恢复的生机,疲惫到了极点,但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他低头,看着自己沾满污泥、被洪水泡得发白起皱的手,又望向危桥方向。风雨中,那座古老的石拱桥如同一个垂死的巨人,沉默地矗立着。

“路书记,”老徐走到他身边,声音沙哑,递给他半截从危桥桥墩断裂处找到的钢筋,“您看看这个。”

路远接过来,入手很轻。他用力掰开包裹的水泥块,里面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本该是拇指粗的实心螺纹钢,竟然被替换成了细了好几圈的空心钢管!而且锈迹斑斑,显然是劣质回收料!

“这就是郑卫国当镇长时‘加固’的成果?”路远的声音冰冷刺骨,手中的空心钢管被他捏得咯吱作响。这哪里是加固,这分明是在全镇人脚下埋了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杨国忠那句“我姐夫当镇长时修过三次”的话,此刻如同毒蛇般缠绕上他的心头。

“路书记,”老徐凑得更近,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被风雨吞没,“还有件事…我听到点风声,市里林副市长的女儿,好像最近在咱们县教育局挂职…”

路远猛地转头看向老徐,眼神锐利如鹰。老徐没再说什么,只是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他的胳膊,转身融入了忙碌的人群。

风雨依旧未歇,但钢桥已经架起。路远站在桥头,浑身湿冷,心头的疑云却比这雨幕更加浓重。断桥危机暂时解除,但他深知,清溪镇这潭水下的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杨国忠、郑卫国、那座豆腐渣的危桥、还有突然出现的“林副市长女儿”…他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前路,依旧荆棘密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