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洪荒纪:盘古残脉 > 第46章 女娲忧人间

洪荒纪:盘古残脉 第46章 女娲忧人间

作者:佟行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8:16:56

紫霄宫的四象道韵尚未完全消散,殿内的空气里仍浮动着细碎的灵芒 —— 青龙虚影的淡青鳞光、白虎虚影的淡金鬃毛、朱雀虚影的赤红羽焰、玄武虚影的淡蓝龟甲,如同被揉碎的星子,在殿心缓缓流转,落在九品莲台的花瓣上,便凝成转瞬即逝的道则印记。辰隐于西侧那朵泛着青芒的祥云阴影里,身形被云絮的灵韵巧妙包裹,若不细看,几乎与祥云融为一体。他的指尖还残留着四象灵气的余温 —— 方才凝聚的 “木火莲” 与 “金水珠” 已彻底融入魂体,让他周身淡青色的灵光中,多了青、金、红、蓝四道纤细的纹路,如同将洪荒四方的灵气精华,浓缩成四条微型星河,顺着魂脉缓缓循环。

辰胸口的斧痕碎片泛着温润的清光,碎片表面如同蛛网般的纹路,与殿心玉碟的光纹隐隐呼应 —— 每一道玉碟光纹闪烁,碎片的纹路便会同步亮起,像是在持续消化刚吸收的四象符文气。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碎片中的开天本源正与四象灵气缓慢融合,让他对 “地脉四象辨” 的掌控又深了一层,甚至能透过祥云,隐约感知到下方洪荒大地的灵脉流动轨迹。

殿侧,女娲的身影始终未完全融入周围的道韵氛围。她身着素白长裙,裙摆上沾着少许祥云金粉 —— 那是方才四象光网洒落时,无意间落在裙角的,金粉随着她的呼吸轻轻颤动,如同细碎的萤火虫,却丝毫未分散她的注意力。女娲手中的补天石雏形悬浮于掌心,石面泛着柔和的淡青光,比之前时更亮几分:石面上的人形虚影已能做出抬手、屈膝、转身等连贯动作,甚至能看到虚影唇边若有若无的 “笑意”—— 只是这笑意太过僵硬,如同工匠雕琢的木偶,缺了生灵应有的 “灵动”,眼底仍是一片空洞,没有半分自主意识的光彩。

女娲的目光没有落在殿内的玉碟或鸿钧道人的身上,而是透过紫霄宫那扇由混沌石打造的宫门,望向下方的洪荒大地。她的瞳孔中映着人间的景象,那是借补天石的灵韵 “望” 到的实时画面,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得如同亲见:

东方青灵坡草木繁盛,成片的青灵草在风中摇曳,泛着淡绿的灵气微光。十几只木精正围在灵源泉旁,草叶般的虚影机械地俯身吸收泉水灵气,吸满后便原地伫立,直到灵气耗尽再重复动作 —— 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哪怕两只木精的虚影碰撞在一起,也只是毫无反应地错开,仿佛彼此都是透明的存在。

南方火凤岭的火山口旁,三两只凤族幼鸟正为争夺一颗火心果互相啄击:最壮实的幼鸟用尖喙啄向同伴的翅膀,羽毛带着血丝飘落;被啄伤的幼鸟不甘示弱,转身用爪子抓伤对方的腹部,火红色的血珠滴落在滚烫的火山岩上,瞬间蒸腾成白烟;最终得胜的幼鸟叼起火心果,囫囵吞下后,便扑扇着翅膀飞向巢穴,全程没有半分 “分享” 的意识,只有纯粹的本能争夺。

西方昆仑山下,一群玉面兽正围着一处露天玉矿嘶吼 —— 它们通体雪白,面如玉石,此刻却满眼凶光:一只成年玉面兽用利爪撕开另一只同类的脖颈,雪白的皮毛瞬间被鲜血染红,染红的玉矿表面,还残留着被抓碎的玉屑;其他玉面兽见状,非但没有畏惧,反而蜂拥而上,争抢着啃食同伴的尸体,连玉矿的灵气都被血腥气掩盖。

北方冰原一片死寂,厚厚的冰层泛着淡蓝的寒光,只有冰层下的冰灵虾在缓慢游动 —— 它们通体透明,如同冰晶雕琢而成,却只会顺着冰层的缝隙漫无目的地漂流,没有任何生灵能打破这片死寂,连风吹过冰原的声音,都带着刺骨的空旷。

中央黄土坡最为空旷,肥沃的土地上长满了灵草,草叶泛着厚重的淡黄光泽,那是四象法则中 “中央戊土” 的灵气特质,最适合孕育生灵。可偏偏这片宝地,此刻却只有草木生长:偶尔有几只异兽路过,也只是低头啃食几口灵草,便又匆匆离开,没有任何生灵愿意在此定居,更没有生灵会思考如何利用这片土地的灵气。

“洪荒大地虽有生机,却无真正能承道统、传文明的生灵……” 女娲轻声叹息,声音带着淡淡的怅然,如同春风拂过枯草的温柔,却藏着难以掩饰的忧虑。她的眉峰微微蹙起,眼底映着人间的乱象,连指尖都下意识地收紧,轻轻摩挲着补天石的表面 —— 石面上的人形虚影似乎感受到她的情绪,动作渐渐放缓,原本泛着的淡青光也暗了几分,像是在呼应她的失落,连之前勉强的 “笑意” 都彻底消散,只留下僵硬的轮廓。

女娲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黄土坡的画面上,那里的地脉气最为浓郁,泛着如同熔金般的淡黄光泽,地脉分支如同蛛网般遍布土地,每一条分支都蕴含着纯粹的 “生” 之力量 —— 只要稍加引导,这些力量便能转化为滋养生灵的灵气,让生灵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可偏偏这片天赐的宝地,此刻却只有草木为伴,没有半点生灵文明的痕迹。

“鸿钧道祖,” 女娲缓缓转身,面向殿心的九品莲台,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坚定,“弟子有一事请教 —— 洪荒生灵虽多,却多是异兽精怪,不知礼义、不懂道统,更不会传承大道。如何才能让洪荒诞生出能承传大道、延续文明,懂得交流、分享、互助的生灵?”

她的话语在殿内轻轻回荡,打破了道音消散后的宁静。正在闭目感悟四象法则的先天神圣纷纷侧目,每个人的反应都带着各自的道统特质:

老子骑在青牛上,缓缓睁开双眼,眼中带着平和的探寻 —— 他的太极图仍在掌心缓缓转动,黑白二气中闪过四象的微光,显然已从女娲的问题中,联想到 “无为而治” 与 “生灵自悟” 的关联。青牛也似有所感,轻轻甩了甩尾巴,蹄子在祥云上踏了踏,留下浅淡的太极印记。

元始天尊收起凝视玉碟的目光,周身凛冽的秩序道韵微微收敛,显露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 他手中的盘古幡轻轻颤动,幡面上的开天图案闪过一丝金光,仿佛在思考 “秩序” 与 “生灵文明” 的契合点。他身旁的弟子悄悄抬头,眼中带着好奇,却不敢贸然开口,只是静静等待道祖的回应。

通天教主也停下了把玩诛仙剑鞘的动作,墨色祥云上的剑气淡了几分 —— 他指尖的道音光丝渐渐消散,眼中带着纯粹的好奇,显然想知道鸿钧道祖会如何解答这个 “打破洪荒现状” 的问题。诛仙剑鞘上的四象纹路仍在闪烁,只是光芒柔和了许多,少了几分凌厉。

接引与准提并肩立于殿门附近,二人对视一眼,准提手中的七宝妙树叶片轻轻晃动 —— 金叶上的功德气泛着微光,像是在思考这个问题对西方教的意义:若洪荒真能诞生新的文明生灵,西方贫瘠的灵脉,或许能借 “渡化” 这些生灵,积累更多功德,改善灵山的灵气环境。

鸿钧道人坐在九品莲台上,白袍垂落的边缘与莲台的淡金光彻底融为一体,仿佛他本就是道韵的一部分。他缓缓抬起右手,指尖凝出一缕极淡的道韵 —— 这道韵呈银白色,泛着混沌初开时的本源光泽,刚一出现,殿心的玉碟便微微震动,碟面上残留的四象虚影重新亮起,如同被唤醒的灵物,围绕着玉碟中央缓缓旋转。

随着虚影的转动,玉碟表面渐渐凝出一幅微型的洪荒地图 —— 地图上的山川河流、灵脉分布清晰可见:东方青灵坡泛着淡绿,南方火凤岭泛着赤红,西方昆仑山泛着淡金,北方冰原泛着淡蓝,而中央黄土坡,则泛着最浓郁的淡黄光泽,如同地图上的一颗明珠,周围环绕着四象灵脉的微光,像是被四方灵气共同滋养的核心。

“女娲,” 鸿钧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道韵,如同天地本身的低语,每一个字都带着穿透魂体的力量,“道无常形,法无定法。欲诞生灵,需顺天应人 —— 天予地脉之基,需借中央戊土的厚重,承托生灵肉身;人予魂灵之核,需融开天本源的纯粹,赋予生灵意识。二者相合,方能孕出真正的生灵,届时功德自至,无需强求。”

他指尖轻轻一点玉碟上的黄土坡位置,一道淡金光从玉碟中射出,如同细线般,精准地落在女娲手中的补天石上。补天石瞬间亮起,石面的淡青光变得如同正午的阳光,石面上的人形虚影动作重新变得流畅,甚至能看到虚影的眉心处,渐渐浮现出一道细微的淡金光点 —— 那光点如同种子般,在虚影眉心缓缓旋转,正是 “魂核” 的雏形。

“顺天应人…… 天予地脉,人予魂核……” 女娲低声重复,眼中闪过顿悟的光芒,原本蹙起的眉峰渐渐舒展。她终于明白,造人并非只靠补天石凝聚肉身便能成功:黄土坡的地脉是 “根基”,能让生灵在洪荒扎根;而魂核是 “灵魂”,能让生灵拥有自主意识 —— 这魂核不能凭空创造,需借开天本源的纯粹力量,才能赋予生灵理解道统、传承文明的能力。

鸿钧微微颔首,指尖的道韵缓缓消散,玉碟上的洪荒地图也随之隐去,重新恢复成之前的符文模样。“此事乃洪荒大事,亦是你的机缘,需自行体悟,不可强求。” 他的声音渐渐淡去,重新闭上双眼,周身的道韵再次变得平和,如同平静的湖面,不起半点波澜,仿佛又沉浸在对大道的感悟中。

女娲对着莲台深深躬身行礼:“弟子谢过道祖指点。” 她直起身时,眼中已没有之前的忧虑,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光芒 —— 她已完全确定,造人的关键就在黄土坡:那里有最适合承托肉身的地脉,只要找到拥有开天本源的 “魂核之力”,便能让补天石上的人形虚影,真正拥有生命,成为洪荒首个能承传文明的生灵族群。

殿外的青芒祥云里,辰将这一切听得一清二楚,连女娲指尖的细微颤动、鸿钧道韵的流转轨迹,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识海中。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女娲的情绪变化 —— 从最初的忧虑、迷茫,到听道祖指点后的顿悟,再到此刻的坚定,每一丝情绪都通过补天石与斧痕碎片的共鸣,如同流水般传递到他的魂体中,让他的胸口也泛起一阵温暖的悸动。

辰的胸口,斧痕碎片的清光与补天石的淡青光隔空交织,形成一道极细的光链 —— 这光链比之前更粗、更亮,如同青色的丝线缠绕着淡金的光,在空中缓缓旋转,像是两座孕育 “生” 之力量的源头,在互相呼应、互相滋养。

借着这道光链,辰甚至能 “看到” 女娲识海中的造人构想:她计划先取黄土坡的黄土,混合黄河水揉成泥团,借中央戊土的地脉气,将泥团塑造成人形肉身 —— 这肉身需有双手能劳作、双脚能行走、双耳能听声、双眼能视物,符合 “承道统” 的形态;再用补天石的 “生” 之力量,为肉身注入生机,让皮肤、骨骼、经脉都拥有灵韵;最后,还需一种纯粹的 “本源气”,注入肉身眉心,化作魂核 —— 这魂核需含开天本源的纯粹,才能让生灵拥有自主意识、情感与理解道统的能力。

而这种 “本源气”,正是辰魂体中蕴含的开天本源气 —— 斧痕碎片散出的清光,与女娲构想中的魂核气息完全一致,甚至能透过光链,与补天石上的魂核雏形产生强烈共鸣。

“生灵乃道之载体……” 辰心中顿悟,这正是他从女娲与鸿钧的对话中,悟到的最核心的道理。之前他领悟四象法则,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为四象灵气只是操控地脉的工具;此刻才明白,四象灵气、地脉力量,乃至开天本源,最终都是为了滋养生灵 —— 生灵是道的 “容器”,只有生灵能感知大道、理解大道、传承大道;没有生灵,洪荒的大道便只是冰冷的法则,盘古开天辟地 “创生” 的意义,也无法真正实现。

辰低头看向自己的掌心,那里泛着淡青的灵光,青、金、红、蓝四象灵气在掌心缓缓流转,如同四条细小的灵河。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魂体因这个领悟,又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 之前凝聚的四象气旋变得更稳定,气旋中央的淡褐土灵气也更浓郁;地脉四象辨的能力也更强了,此刻他甚至能透过祥云,精准感知到黄土坡地脉中每一条分支的流动轨迹:哪一处的地脉气最适合揉塑肉身,哪一处的灵气最适合滋养魂核,哪一处的灵草能辅助提升灵气纯度,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识海中,如同一张详细的 “造人灵脉图”。

辰的目光落在女娲的方向,心中已做出不可动摇的决定:待道会彻底结束,他便立刻前往黄土坡,协助女娲完成造人之事。他要将自己的开天本源气,分予补天石上的每一个人形虚影,为它们注入完整的魂核;要用自己的地脉四象辨能力,帮女娲梳理黄土坡的地脉,清除地脉中的细微杂质,确保造人时有足够纯净的灵气支撑;还要用自己的斧痕清气,在黄土坡周围布下简易的防护阵,守护造人过程不被魔气或争斗的异兽干扰,确保人族能顺利诞生,在洪荒大地扎根。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辰尝试着调动一缕极淡的开天本源气 —— 这缕清气从斧痕碎片中溢出,顺着与补天石共鸣的光链,缓缓向补天石飞去。清气刚一离开他的魂体,便如同有了生命般,加速飞向补天石,最终精准地融入石面上一个人形虚影的眉心。

那虚影的动作瞬间变得截然不同:之前的动作是机械的、重复的,此刻却多了几分 “好奇”—— 它先是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甚至会主动伸出手,轻轻触摸旁边另一个虚影的手臂,像是在探索 “同类” 的存在;虚影的眼底也不再空洞,而是泛着淡淡的灵光,如同初生的婴儿,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女娲立刻感觉到了补天石的变化,她低头看向石面,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连呼吸都微微急促了几分。她能清晰地感知到,那缕外来的开天本源气,正是她苦苦寻找的魂核本源 —— 只是这缕气息太过微弱,只能让一个虚影暂时拥有灵动,若想让石面上所有的人形虚影都拥有完整的魂核,还需更多、更纯粹的开天本源气。

女娲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殿外的祥云,尤其是西侧那朵泛着青芒的祥云 —— 她能精准地感知到,那缕本源气正是从那个方向传来,与之前在祥云台感知到的开天本源气息完全一致,甚至比之前更纯粹、更温和。她没有贸然探寻,也没有开口呼唤,只是对着青芒祥云的方向,轻轻点了点头,眼中带着感激的光芒 —— 她知道,那位神秘的盘古残脉,此刻正在暗中关注着她,甚至在默默协助她,这份不求回报的助力,正是她造人计划中最关键、也最缺少的一环。

辰躲在祥云阴影里,清晰地感受到女娲的颔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如同春日的灵泉流过魂脉。他知道,女娲已察觉到他的存在,却没有点破,这份默契让他更加坚定了助她造人的决心 —— 无需过多言语,只需在她需要时提供帮助,这便是他作为盘古残脉,对洪荒生灵最好的守护。

辰收回目光,重新将注意力放在殿内的情况上 —— 道会已接近尾声,先天神圣们开始陆续整理自身的道韵,准备离开紫霄宫,返回各自的领地消化感悟:

老子骑在青牛上,掌心的太极图缓缓收敛,黑白二气化作两道细光,融入他的月白道袍,衣袍袖口的阴阳鱼纹也随之暗了几分。青牛踏着祥云,缓缓向殿门移动,蹄子落在祥云上,留下的太极印记会在片刻后消散,显然已准备返回昆仑山,将此次聆道的感悟融入 “无为” 道统。

元始天尊收起盘古幡,幡面的开天图案隐去,只留下朴素的淡金幡布。他周身的秩序道韵重新变得凛冽,却比之前多了几分柔和,显然对 “秩序与生灵” 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他转身与身边的弟子低语几句,声音低沉却清晰,弟子们纷纷点头记录,似在安排返回玉珠峰后,梳理四象法则与秩序道统的关联。

通天教主一跃而起,墨色祥云托着他向殿外飞去,速度快如闪电。他手中的诛仙剑鞘上,四象纹路仍在快速闪烁,淡黑的剑气与四象灵气交织,形成一道独特的光尾,像是迫不及待要去洪荒大地,验证新领悟的 “自在” 道则 —— 或许是想找一处灵脉充沛之地,尝试用四象灵气催动诛仙剑的新力量。

接引与准提并肩走出殿门,接引手中的念珠转动得比之前更快,每一颗珠子都吸满了功德气与四象灵气,泛着温润的四色光,显然急于返回西方灵山,用这些灵气滋养灵山贫瘠的地脉,为西方教培育更多适合修行的灵草。准提的七宝妙树叶片轻挥,将殿门附近的浊气尽数驱散,留下纯净的道韵,像是在为下次紫霄聆道做准备。

殿内的先天神圣渐渐散去,只剩下女娲仍站在原地,手中握着补天石,目光再次望向人间的方向 —— 此刻黄土坡的画面中,地脉气正随着四象灵脉的流动,变得越来越浓郁,淡黄的光泽如同涟漪般扩散,像是在等待生灵的诞生,为这片空旷的土地带来生机。

女娲深吸一口气,将补天石小心翼翼地收入袖中,指尖轻轻按在袖袋上,像是在守护一件稀世珍宝。她转身向殿外走去,素白长裙的裙摆扫过祥云,留下细碎的灵芒 —— 她要尽快前往黄土坡,提前做好造人的准备:取黄土、引黄河水、梳理地脉,等待那位神秘的盘古残脉到来,共同完成这桩关乎洪荒文明传承的大事。

辰看着女娲的身影消失在殿外,心中也开始细致规划离开紫霄宫后的行动路线:他要先顺着中央土灵脉的分支飞行,借助地脉气补充自身的开天本源气 —— 之前传递给虚影的那缕清气虽少,却也让他的本源气略显微弱,需借地脉气补足,确保有足够的力量为所有虚影注入魂核;飞行途中要避开可能存在的魔气区域,尤其是之前感知到的西昆仑以西的戈壁 —— 那里的金灵脉有微弱的魔气残留,若不慎沾染,恐会影响本源气的纯粹,进而干扰造人;抵达黄土坡后,先隐藏在附近的灵草从中,观察女娲的准备情况,待她开始揉塑泥人、凝聚人形虚影时,再悄悄现身相助,避免过早暴露身份引发其他神圣的关注,徒增麻烦。

辰低头看了看胸口的斧痕碎片,碎片的清光与之前相比,又亮了几分,表面的纹路中泛着四象灵气与开天本源气交织的微光,像是将整个洪荒的 “生” 之奥秘,都藏在了这小小的碎片中。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洪荒的联系越来越深:从最初在血海被动凝魂求生,到在青灵坡掌握木系能力,再到此刻主动守护生灵、助力造人 —— 他的洪荒之旅,已真正踏上了 “传承盘古意志” 的道路,不再是游离于洪荒的 “过客”,而是成为推动洪荒文明向前的 “参与者”。

紫霄宫的道韵渐渐消散,殿外的祥云也恢复了之前的七彩颜色,只是在西侧的青芒祥云上,还残留着一缕极淡的开天本源气,与女娲袖中补天石的淡青光遥相呼应,像是一根无形的线,将两位 “造人生灵” 的关键存在,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即将到来的造人伟业,埋下最温暖、也最坚定的伏笔。

辰深吸一口气,调动四象灵气与混沌呼吸法,将自身气息与祥云的灵韵彻底融合 —— 青芒祥云的光变得更浓郁,将他的身影完全掩盖。他静静等待着,准备在众神圣彻底离开紫霄宫后,便化作一道淡青流光,向黄土坡飞去 —— 那里,将是洪荒文明新的起点,是人族诞生的摇篮,也是他作为 “盘古残脉”,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传承盘古开天 “创生” 意志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