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 第53章 如懿遇险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第53章 如懿遇险

作者:大力小菠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6:47:23

入秋后的紫禁城,褪去了盛夏的燥热,多了几分清爽。太和殿旁的东配殿内,红烛高悬,鎏金宫灯从梁上垂落,灯影摇曳间,将殿内的金砖地面映得发亮。一场庆贺秋收的宫宴正缓缓拉开帷幕,这是弘历登基以来首次以“秋收丰稔”为名设宴,既是彰显大清国力,也是与后宫嫔妃、前朝大臣共享喜悦,故而排场比寻常宫宴更盛几分。

殿外的银杏叶刚染上浅黄,被晚风卷着落在汉白玉栏杆上,又被巡逻的侍卫悄悄扫拢成堆;殿内却暖意融融,丝竹之声从殿角的乐师席上传来,《庆丰收》的曲调欢快流畅,混着琥珀色的酒液香气、烤鹿肉的油脂香与江南点心的甜香,在空气中交织成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

金玉妍身着一袭宝蓝色绣金线缠枝莲的宫装,衣料是内务府上月新贡的云锦,经纬之间织着细密的暗纹,在烛火下转动时,宝蓝色的底色上会泛起淡淡的流光;领口、袖口与裙摆边缘,用足金金线绣着缠枝莲纹样,花瓣舒展,枝叶缠绕,既符合嫔位“绣纹不逾四爪”的规制,又比寻常宫装多了几分贵气——这是她特意让王妈赶制的,为的便是在今日这场重要宫宴上,既不张扬过皇后、贵妃,又不至于被淹没在众嫔妃之中。

她的发髻梳成“飞天髻”,头顶簪着太后前日赏赐的东珠钗——那是用太后赏的东珠手串改的,选了三颗最大最圆的东珠,由首饰局的师傅镶嵌在赤金簪杆上,簪头还坠着细小的金珠流苏,走动时轻轻晃动,却不发出声响;耳坠是剩下的东珠改的,水滴形的东珠用细银链串着,坠在耳垂上,颗颗莹白圆润,与她白皙的肤色相得益彰。

金玉妍端坐在嫔位的席位上,面前的紫檀木小几上,摆着一套银质餐具,旁边放着一盏温热的花茶——她素来不喜烈酒,澜翠便特意为她备了桂花乌龙,既能解腻,又能保持清醒。左手边是位份稍低的仪嫔,正端着酒杯,眼神局促地看着周围,显然是第一次参加这般盛大的宫宴;右手边隔着两个空位,便是如懿。

此时的如懿刚晋为娴妃不久,算是后宫中的“新晋红人”。她身着淡粉色绣玉兰花的宫装,衣料是普通的杭绸,没有金线点缀,只在裙摆处绣了几株素净的玉兰;头上只簪着一支简单的碧玉簪,没有多余的首饰,耳坠是一对小巧的珍珠耳坠,与她清冷的气质格外相配。她端坐在席位上,手中捧着一杯茶,目光落在殿外的银杏树上,眉眼间带着几分疏离,与周遭的热闹格格不入,却也因这份“不争不抢的独特”,近来颇得弘历关注——前几日御花园赏菊,弘历特意与她并肩站在菊丛前,说了半盏茶的话,还亲手摘了一朵“绿云”插在她发间,这事早已被宫人传遍后宫,引得不少嫔妃暗自嫉妒,尤其是素来与如懿不对付的高曦月与苏氏。

“娘娘,尝尝这道‘松鼠鳜鱼’,御膳房的刘师傅特意按江南的做法做的,去了刺,酸甜汁裹得匀,您肯定爱吃。”澜翠站在金玉妍身后,微微俯身,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提醒道。她手中拿着一双干净的银筷,正准备替金玉妍夹菜,却被金玉妍轻轻摆手制止——在这样的场合,亲自夹菜更显端庄,让宫女代劳反倒落了下乘。

金玉妍拿起自己的银筷,夹了一小块鱼肉,入口外酥里嫩,酸甜汁的味道恰到好处,既不齁甜,也不酸涩,确实是地道的江南风味。她缓缓咀嚼着,目光却不动声色地扫过殿内,将每个人的神色都收入眼底:

主位上,弘历身着明黄色龙袍,龙纹绣得栩栩如生,腰间系着明黄玉带,挂着和田玉玉佩。他正与身旁的户部尚书马尔泰说着秋收的事宜,手中端着酒杯,偶尔抿一口,脸上带着几分满意的笑意——今年江南、江北都丰收,粮草充足,户部尚书正汇报着各地粮仓的储备情况,显然让他心情大好。

太后坐在弘历左侧,穿着酱色绣团龙纹的常服,头上簪着赤金镶红宝石的凤钗,手上戴着一串蜜蜡佛珠。她正与皇后富察氏低声说着话,皇后手里拿着一方素色绢帕,时不时点头应和,两人脸上都带着平和的笑意,偶尔抬手夹一筷子菜,姿态优雅从容。

贵妃席位上,高曦月身着正红色绣海棠花的宫装,头上簪着一支赤金海棠珠花钗,珠花硕大,在烛火下闪着刺眼的光。她正端着酒杯,与身旁的纯妃说着话,眼神却时不时瞟向如懿,眼底藏着几分怨怼;而位于高曦月身旁的苏氏,虽也是贵妃位份,却比高曦月低调些,穿着藕荷色绣牡丹的宫装,头上簪着点翠牡丹钗,正端着酒杯,目光若有似无地黏在如懿身上,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苏氏是汉军旗出身,父亲是江南盐运使,家境殷实。她入宫三年,凭借着几分江南女子的柔媚与温顺的性子,一路从答应晋到妃位,素来与高曦月走得近——两人一个是汉军旗、一个是满军旗,却因“都不喜如懿”而结成同盟。前几日见如懿得宠,苏氏便私下在高曦月的咸福宫抱怨,说“娴妃不过是仗着几分清高模样,竟也敢抢贵妃娘娘的风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金玉妍那日从澜翠口中听闻此事,便知这苏氏心胸狭隘,定不会善罢甘休,只是没料到,她竟会在今日这般重要的宫宴上,当着皇上、太后与满朝大臣的面动手脚。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弘历与大臣们谈完正事,抬手示意乐师继续奏乐,殿内的丝竹声再次响起,气氛也愈发热闹。按照宫宴惯例,嫔妃们开始互相敬酒,先是皇后带领众嫔妃给皇上、太后敬酒,随后便是各宫嫔妃之间互相致意。

苏氏端着一盏琥珀色的烈酒,先是袅袅娜娜地给太后、皇后敬了酒,言语间满是奉承;随后又走到高曦月面前,两人凑在一起说了几句悄悄话,高曦月笑着点了点头,还悄悄推了苏氏一把,眼中带着几分怂恿;苏氏得了高曦月的默许,便转身,端着酒杯,径直朝着如懿的席位走去,步伐看似缓慢,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气势。

“娴妃妹妹,”苏氏走到如懿面前,停下脚步,脸上堆着假笑,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周围几桌的嫔妃与就近的几位大臣听清,“今日这宫宴真是热闹,妹妹近来身子可好?前几日听闻皇上特意陪妹妹在御花园赏菊,还亲手给妹妹簪花,妹妹真是好福气,让姐姐都羡慕得紧。”

如懿放下手中的茶盏,缓缓起身,动作优雅地屈膝回礼,语气平淡无波:“多谢苏妃姐姐关心,臣妾一切安好。皇上只是那日赏菊时恰好遇见,随口与臣妾说几句话,算不得什么福气,姐姐说笑了。”她素来不喜苏氏的虚伪,故而回话时带着几分疏离,不愿与她过多纠缠。

“妹妹这话就谦虚了。”苏氏笑着上前一步,故意凑近如懿,几乎要贴到她耳边,声音压低了几分,却恰好能让邻桌的仪嫔、怡嫔等人听清,“只是妹妹,姐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你娘家那桩贪墨案,虽说是前些年的事了,皇上也说与你无关,可宫里人多嘴杂,前朝大臣也都看着呢,难免有人会说闲话。妹妹如今得皇上恩宠,正是该谨言慎行的时候,可别让那些闲话传到皇上耳朵里,坏了皇上的兴致,也坏了妹妹的前程啊。”

这话一出,如懿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她娘家那桩案子,是她心中最深的痛,也是她入宫多年未能晋位的根源——当年她的叔父乌拉那拉·阿灵阿因涉嫌贪墨江南盐税被查处,虽最后查明她父亲并未参与,可“乌拉那拉氏”的名头还是因此蒙了尘,弘历登基后,虽将她纳入后宫,却也迟迟只给了“娴贵人”的位份,直到上个月,才因她“侍疾有功”(弘历前几日偶感风寒,如懿日夜照料),勉强晋为娴妃。

此事早已被皇上亲自下旨压下,明令宫中、朝中不许再议论,如今苏氏竟在庆贺秋收的宫宴之上,当着皇上、太后与满朝大臣的面把这事翻出来,还暗指她“出身不清”“连累皇家名声”,分明是故意刁难,想让她在众人面前难堪。

“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如懿的声音微微发颤,握着绢帕的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却依旧强撑着镇定,“我娘家的案子早已查清,父亲与此事无关,皇上也下过旨不许再提。姐姐今日在宫宴之上故意提及,是想挑拨臣妾与皇上的关系,还是想违抗皇上的旨意?”

“妹妹可别误会姐姐!”苏氏故作委屈地后退一步,恰好撞到身后的宫女,手中的酒杯晃了晃,酒液洒出几滴在地上。她提高了声音,带着几分泫然欲泣的模样:“姐姐只是好心提醒妹妹啊!毕竟‘出身’这东西,可不是皇上一道圣旨就能压下去的。若是让前朝的御史知道,皇上宠信的娴妃,娘家曾涉案,岂不是要上折子弹劾,说皇上识人不清、偏袒罪臣之女?姐姐这都是为了妹妹好,也是为了皇上的名声着想啊!”

她这番话,看似是“苦口婆心的提醒”,实则是把“如懿出身不清”的帽子直接扣在了明面上,还巧妙地把皇上也牵扯了进来——若是如懿反驳,便是“不顾皇上名声”;若是不反驳,便等于默认了“自己出身有问题”。周围的嫔妃们顿时窃窃私语起来,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如懿身上,有同情(如仪嫔),有看热闹(如怡嫔),也有几分幸灾乐祸(如高曦月宫里的陪侍)。

如懿站在原地,只觉得浑身冰冷,那些目光像无数根细针一样扎在她身上,让她几乎抬不起头。她想辩解,却不知该从何说起——苏氏的话句句都踩着“为皇上着想”的由头,她若是反驳,反倒像是不识好歹,还可能落个“顶撞贵妃”“不知轻重”的罪名;可若是不辩解,今日之事传出去,她不仅会失了皇上的恩宠,还可能被冠上“连累皇上名声”的罪名,日后在后宫,怕是再也难有翻身之日。

此时的弘历,正与身旁的军机大臣张廷玉讨论西北军务——准噶尔部近来蠢蠢欲动,两人正商议着是否要增派兵力,故而并未察觉这边的动静。皇后与太后虽坐在主位,目光能扫到这边,却也只是淡淡瞥了一眼,并未开口:皇后素来秉持“中庸之道”,不愿轻易掺和嫔妃间的纷争,以免落个“偏私”的话柄;太后则是抱着“看戏”的心态,想看看这后宫的年轻嫔妃们究竟有多少手段,也想借机观察金玉妍——她倒要看看,这个刚得了她庇护的李朝女子,会不会在这种时候出手。

如懿环顾四周,平日里与她还算交好的海兰,此刻正坐在不远处的低位上,满脸焦急地看着她,手紧紧攥着桌布,却因位份低微(海兰此时还是常在),不敢贸然上前解围;其他嫔妃要么低下头假装喝茶,要么转头与身边人说话,没人愿意蹚这趟浑水——毕竟苏氏是贵妃,位份高于如懿,又有高曦月撑腰,谁也不愿为了一个刚晋位的娴妃,得罪两位贵妃。

如懿的心一点点沉下去,眼眶也开始发热。她知道,今日若是没人帮她解围,她这“娴妃”的位份怕是坐不稳了,甚至可能被皇上罚去冷宫,重蹈前世的覆辙。

坐在不远处的金玉妍,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她端着茶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壁,心中快速盘算着利弊:

如懿与她,虽算不上好友,却也无直接恩怨。前世如懿虽与她有过争斗,可那也是后话,如今两人都还在后宫底层挣扎,算是“同病相怜”;且如懿素来与高曦月、苏氏不对付,若是如懿今日失势,高曦月与苏氏没了制衡,下一个被针对的,定然是她这个“李朝来的嘉嫔”——毕竟后宫之中,除了如懿,便只有她敢偶尔反驳高曦月。

再者,今日这宫宴,皇上与太后都在,正是“表现”的好时机。若是她能出手帮如懿解围,既显得她顾全大局、不计私怨,又能在太后面前博个“贤良”的名声——太后素来喜欢“懂制衡”的嫔妃,而不是只会争风吃醋的草包;还能让如懿欠她一个人情,日后在后宫之中,多一个盟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更重要的是,苏氏今日的做法,已然越界。她借着“提醒”之名,行“刁难”之实,还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若是无人指出,反倒显得后宫嫔妃都畏惧她的贵妃权势,有损皇家颜面。金玉妍出手,既符合“维护宫规”的名义,又不会落人口实。

思及此,金玉妍放下茶杯,缓缓起身,端起面前那杯只抿了一口的桂花乌龙——她故意不拿烈酒,便是为了保持绝对清醒的头脑。她提着裙摆,朝着如懿与苏氏的方向走去,步伐不快不慢,姿态从容,既不显得急切,也不显得拖沓。

“贵妃姐姐,娴妃妹妹,你们这是在说什么呢?这么热闹,也让妹妹听听,凑个趣儿。”金玉妍笑着开口,声音清亮悦耳,恰好打断了苏氏准备继续说下去的话。她走到两人面前,先是对着苏氏屈膝行了个嫔对妃的半礼,动作标准,语气恭敬:“臣妾金玉妍,见过贵妃姐姐。姐姐今日这身藕荷色宫装真好看,衬得姐姐气色越发好了。”

这突如其来的夸赞,让苏氏准备好的刻薄话卡在了喉咙里,脸色微微一僵,只能勉强笑着回礼:“嘉嫔妹妹客气了。妹妹今日这身宝蓝色宫装也不错,很是衬你。”

金玉妍又转向如懿,语气瞬间变得关切,目光落在她苍白的脸上:“娴妃妹妹,方才远远瞧着你脸色不太好,嘴唇都没了血色,可是身子不舒服?还是这殿内人多气闷,让你头晕了?若是不舒服,可别硬撑着,我让澜翠扶你去偏殿歇歇。”

如懿见金玉妍前来,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她与金玉妍虽有过几面之缘,却从未深交,没想到她竟会在这个时候出手帮自己;随即又燃起一丝希望,连忙摇了摇头,声音带着几分感激:“多谢嘉嫔姐姐关心,臣妾没事,许是殿内人多,有些闷罢了。”

苏氏见金玉妍突然插进来,还故意转移话题,脸色彻底沉了下来,语气也带了几分不善:“原来是嘉嫔妹妹。姐姐只是在跟娴妃妹妹说些家常话,聊聊娘家的事,没什么大事,就不劳妹妹费心了。”

“是吗?”金玉妍故作疑惑地眨了眨眼,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模样显得格外无辜,可语气却带着几分似笑非笑,“可方才妹妹在那边坐着,好像听见姐姐在说娴妃妹妹娘家的案子?姐姐有所不知,娴妃妹妹的娘家案子,皇上早在去年就查清了,还特意下了一道圣旨,说娴妃妹妹的父亲与此事无关,娴妃妹妹更是清白,让宫里、朝中所有人都不许再议论此事,违者以‘抗旨’论处。”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苏氏脸上,语气依旧柔和,却字字带着分量:“姐姐今日在庆贺秋收的宫宴之上,当着这么多姐妹、这么多大人的面提及此事,若是让皇上听见了,还以为姐姐是故意违抗圣旨,不把皇上的话放在眼里呢。毕竟‘抗旨’可不是小事,轻则降位,重则……”

金玉妍没有把话说完,可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苏氏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比刚才的如懿还要难看——她方才只想着刁难如懿,逞一时之快,却忘了皇上早已下过旨不许再提此事。金玉妍这番话,直接把“违抗圣旨”的帽子扣在了她头上,若是皇上真的动怒,别说她这个贵妃位份保不住,怕是连家族都要受牵连。

“妹妹……妹妹误会了!”苏氏连忙辩解,声音都有些发颤,握着酒杯的手不停晃动,酒液洒了一地,“姐姐不是故意的,只是……只是一时口误,忘了皇上的旨意!真的是口误!”

“哦?口误?”金玉妍笑着追问,语气却带着几分锐利,像一把软刀,轻轻割在苏氏心上,“可方才姐姐跟娴妃妹妹说,是为了妹妹好,为了皇上着想。可妹妹瞧着,姐姐这番‘口误’,倒像是在故意挑拨娴妃妹妹与皇上的情分,还把前朝大臣都牵扯进来——姐姐说‘御史会弹劾皇上识人不清’,这话若是传出去,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姐姐故意散播流言,想让前朝与后宫生出嫌隙呢。”

她这话一出口,殿内的空气瞬间安静下来,连丝竹声都仿佛弱了几分。周围的嫔妃们停下了私语,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苏氏身上,连几位靠近殿门的大臣都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挑拨帝妃情分”“离间前朝后宫”,这两顶帽子可比“抗旨”更重,若是坐实了,苏氏便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苏氏的脸彻底没了血色,双腿一软,若不是身后的宫女及时扶住,险些当场跪倒在地。她慌乱地摆着手,声音带着哭腔:“不是的!臣妾没有!嘉嫔妹妹你可不能血口喷人!臣妾只是……只是一时糊涂,真的没有挑拨的意思!”

金玉妍看着她惊慌失措的模样,嘴角的笑意不变,语气却愈发温和,可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一样扎在苏氏心上:“姐姐别急啊,妹妹也只是随口一说。可话又说回来,今日是庆贺秋收的宫宴,皇上与太后都在此,满朝大臣与各宫姐妹也都看着,姐姐这般‘糊涂’,若是让外人瞧见了,还以为咱们后宫嫔妃不懂规矩,故意在这种场合闹别扭,丢的可是皇上与太后的脸面,甚至是咱们大清的脸面啊。”

她特意加重了“大清脸面”四个字,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主位上的太后与皇后。果然,太后握着佛珠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不悦;皇后也放下了手中的银筷,眉头微微蹙起——后宫之事再小,一旦牵扯到“皇家脸面”“大清体面”,便是大事,她们不可能再坐视不管。

一直沉默的如懿见状,连忙顺着金玉妍的话往下说,语气带着几分“宽容”:“嘉嫔姐姐,你也别太责怪贵妃姐姐了。想来姐姐也是一时失言,并非有意为之。今日是大喜的日子,若是闹得不愉快,反倒让皇上与太后烦心。”

金玉妍要的就是如懿这句话。她立刻顺着台阶下,转头对苏氏笑道:“还是娴妃妹妹心善,懂得体谅姐姐。贵妃姐姐,你瞧,娴妃妹妹都替你求情了,妹妹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只是姐姐日后可得千万注意,宫里不比家里,说话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别再犯这样的‘糊涂’了,免得让皇上与太后担心,也免得给自己惹麻烦。”

苏氏如蒙大赦,连忙点头如捣蒜,脸上挤出僵硬的笑容:“是是是!嘉嫔妹妹说得是!臣妾知道错了!多谢娴妃妹妹求情,多谢嘉嫔妹妹提醒!臣妾日后定当谨言慎行,绝不再犯这样的错!”

“好了,既然是误会,那便过去了。”金玉妍举起手中的桂花乌龙,对着苏氏与如懿笑道,“今日是好日子,咱们姐妹之间可别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来,姐姐,妹妹,咱们一起喝一杯,就当是解开误会,往后好好相处。”

苏氏连忙端起自己的酒杯,如懿也拿起茶杯,三人的杯盏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苏氏仰头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呛得她连连咳嗽,却不敢停下——她现在只想尽快结束这场尴尬,回到自己的席位上。

金玉妍与如懿只是象征性地抿了一口,便放下了杯盏。金玉妍拍了拍苏氏的胳膊,语气亲昵:“姐姐快回座位歇着吧,瞧你这咳嗽的,别着凉了。”

苏氏连忙应着,在宫女的搀扶下,几乎是逃一般地回到了自己的席位。坐下后,她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双手紧紧攥着桌布,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她偷偷抬眼看向金玉妍,眼底满是怨怼与忌惮——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平日里看似低调的嘉嫔,竟如此伶牙俐齿,三言两语就把她逼到了绝境,若不是如懿求情,她今日怕是真的要栽大跟头。

高曦月坐在不远处,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她端着酒杯,指节用力,几乎要把酒杯捏碎。方才苏氏去找如懿麻烦,是她默许的,甚至还在背后推了一把,想让如懿在众人面前难堪。可她没料到,金玉妍会突然插进来,还把苏氏怼得毫无还手之力。

“娘娘,别气坏了身子。”高曦月身后的掌事宫女茉心低声劝道,“嘉嫔今日不过是仗着嘴皮子利索,来日方长,咱们总有机会扳回来的。”

高曦月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冷冷地瞥了金玉妍一眼:“来日方长?哼,我倒要看看,她能得意多久。”话虽如此,她也知道,今日金玉妍占了上风,又得了太后的默许(方才太后并未阻止金玉妍),若是她再贸然出手,只会引火烧身,只能暂且忍下这口气,日后再找机会报复。

金玉妍自然察觉到了高曦月的目光,却故作不知,转头与如懿闲聊起来。她拿起一块桂花糕,递到如懿面前:“妹妹尝尝这个,是御膳房新做的,加了蜂蜜,甜而不腻,很合口。”

如懿接过桂花糕,小口咬了一口,甜香的味道在口中化开,让她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不少。她看着金玉妍,眼中满是感激:“姐姐今日之恩,臣妾没齿难忘。日后姐姐若是有需要臣妾帮忙的地方,臣妾定万死不辞。”

金玉妍笑了笑,声音压低了几分:“妹妹说这话就见外了。咱们都是后宫姐妹,互相照应是应该的。再说了,今日之事,妹妹也是受害者,我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罢了。”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只是妹妹日后也要多加小心,高贵妃与苏贵妃素来与你不对付,今日苏贵妃吃了亏,她们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你可得多留个心眼。”

如懿点点头,心中暗自记下金玉妍的提醒。她知道,金玉妍今日出手帮她,并非完全出于“姐妹情深”,而是有自己的算计——制衡高曦月与苏氏,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不管怎样,金玉妍确实帮她解了围,这份恩情,她必须记在心里。日后在后宫,她与金玉妍,或许可以成为互相依靠的盟友,共同应对那些明枪暗箭。

此时,弘历终于结束了与大臣的交谈,转头看向嫔妃们的席位。见金玉妍与如懿坐在一起,相谈甚欢,还时不时笑着递点心,便对身旁的太监李玉笑道:“嘉嫔与娴妃倒是投缘,看来今日这宫宴,她们玩得很尽兴。”

李玉连忙附和:“是啊,皇上。嘉嫔娘娘与娴妃娘娘姐妹情深,互相照应,这可是后宫的福气啊。”

弘历笑了笑,端起面前的酒杯,对着嫔妃们的方向高声道:“今日庆贺秋收,君臣同乐,后宫和睦,朕甚是欣慰。来,朕敬你们一杯,愿我大清年年丰收,愿后宫和睦相处。”

嫔妃们连忙起身,端着酒杯,齐声回应:“谢皇上恩典!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愿我大清年年丰收,愿皇上龙体康健!”

金玉妍与如懿也一同起身,举杯饮酒。金玉妍看着弘历脸上的笑容,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今日这一步棋,算是走对了。既帮如懿解了围,制衡了高曦月与苏氏,又在皇上面前博了个“姐妹和睦”的好印象,还让如懿欠了她一个人情,真是一举多得。

坐在主位上的太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她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心中暗道:这金玉妍,果然是个聪慧的。懂得审时度势,懂得借力打力,还懂得给人留余地,比那些只会争风吃醋的嫔妃强多了。看来,日后这后宫,有她在,倒是能热闹不少,也能帮皇后分担些压力——毕竟皇后太过“仁厚”,有些事,还得靠金玉妍这样的人来“制衡”。

宫宴继续进行,丝竹声再次响起,曲调比之前更加欢快。御膳房的太监们端着一道道精致的菜肴穿梭在殿内,有烤全羊、炖鹿筋这样的北方硬菜,也有龙井虾仁、蟹粉豆腐这样的江南小炒,还有杏仁酪、豌豆黄这样的宫廷点心,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嫔妃们的兴致也渐渐高了起来,开始互相敬酒、说笑。仪嫔胆子大了些,主动端着酒杯走到金玉妍面前,小声道:“嘉嫔姐姐,方才多亏了你,不然娴妃姐姐可就惨了。你真是太厉害了,几句话就把苏贵妃说得哑口无言。”

金玉妍笑着摇摇头:“妹妹过奖了,我只是说了几句公道话罢了。你初入宫,日后在宫里行事,也要多加小心,少说话,多观察,别卷入不必要的纷争。”

仪嫔连忙点头:“多谢姐姐提醒,臣妾记住了。”

如懿坐在金玉妍身旁,也与海兰说了几句话。海兰走到如懿面前,屈膝行礼:“娴妃娘娘,您没事吧?方才真是吓死奴婢了。”

如懿拉着她的手,轻声道:“我没事,多亏了淑嫔姐姐帮忙。你也别担心,日后咱们都小心些便是。”

海兰点点头,目光感激地看向金玉妍,又对着她屈膝行了一礼:“多谢淑嫔娘娘今日出手相助,奴婢感激不尽。”

金玉妍笑着摆手:“举手之劳罢了,你快回座位吧,别站着了。”

海兰应着,回到了自己的席位。殿内的气氛愈发热闹,弘历甚至兴致大发,让乐师奏起了《霓裳羽衣曲》,还让几位擅长舞蹈的宫女上前献舞。宫女们身着彩衣,舞姿曼妙,引得众人连连叫好。

苏氏坐在席位上,再也不敢抬头,只是低着头,默默吃着面前的菜肴。她身旁的纯妃想与她说话,她也只是敷衍地应着,心思早已不在宫宴上——她在想,今日之事过后,皇上会不会怪罪她?太后会不会对她有意见?高曦月会不会因为她办事不利而疏远她?

高曦月则端着酒杯,目光时不时瞟向金玉妍与如懿,眼底的怨怼越来越深。她悄悄对茉心使了个眼色,茉心会意,悄悄退到殿外,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对等候在那里的小太监低声吩咐了几句。小太监点点头,快步朝着咸福宫的方向跑去——高曦月要让宫里的人查一查,金玉妍最近有没有什么把柄,她不信,这个嘉嫔,真的就那么完美无缺。

金玉妍自然察觉到了茉心的动静,却并未放在心上。她知道,高曦月肯定会派人查她,但她在启祥宫行事向来谨慎,李嬷嬷管库房,张全守宫门,澜翠打理日常,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且都受过她的恩惠,绝不会轻易泄露她的事。高曦月想查她的把柄,怕是要白费功夫。

她端着酒杯,目光扫过殿内的众人,心中一片清明,如懿坐在金玉妍身旁,端着酒杯,目光落在金玉妍身上,心中暗自盘算。她知道,金玉妍今日出手帮她,并非完全出于“好心”,而是有自己的考量。但不管怎样,金玉妍确实帮了她,这份恩情,她必须报答。日后在后宫,若是金玉妍遇到麻烦,她定不会坐视不管。

宫宴一直持续到亥时才结束。弘历起身,宣布宫宴结束,嫔妃们与大臣们纷纷起身行礼,恭送皇上与太后离开。随后,嫔妃们也陆续散去。

金玉妍与如懿并肩走在宫道上,澜翠与如懿的宫女惢心跟在身后。宫道两旁的宫灯亮着,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姐姐,今日之事,再次多谢你。”如懿停下脚步,对着金玉妍屈膝行礼,语气真诚。

金玉妍连忙扶起她:“妹妹快别多礼,我说过,咱们是姐妹,互相照应是应该的。”她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个小锦盒,递给如懿,“这是我让王妈做的安神香丸,你近来怕是睡不好,睡前燃一颗,能睡得安稳些。”

如懿接过锦盒,心中一暖:“多谢姐姐费心。姐姐若是有需要,也尽管开口。”

金玉妍点点头:“好。时辰不早了,妹妹快回翊坤宫吧,路上小心。”

“姐姐也小心。”如懿应着,转身与惢心一同离去。

金玉妍看着如懿的背影,嘴角的笑意加深。她知道,今日这颗安神香丸,算是彻底拉近了她与如懿的关系。日后在后宫,她们便是盟友了。

“娘娘,咱们也回启祥宫吧。”澜翠上前道。

金玉妍点点头,转身朝着启祥宫的方向走去。宫道上的晚风有些凉,她裹紧了身上的披风,有如懿这个盟友,还有自己的智慧与手段。在这红墙深宫之中,她定会步步为营,稳稳地走下去,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回到启祥宫时,已是亥时三刻。李嬷嬷与春红早已在宫门口等候,见她回来,连忙迎上去。

“娘娘,您可算回来了!”李嬷嬷上前,接过澜翠手中的披风,“奴婢已经让人备好了热水,您泡泡脚,解解乏。”

金玉妍点点头,走进内殿。春红端来热水,她坐在床边,将脚放进热水中,温热的感觉从脚底传遍全身,让她紧绷了一天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

“娘娘,今日宫宴上的事,奴婢已经听说了。”澜翠站在一旁,为她揉着肩膀,“娘娘真是厉害,三言两语就帮娴妃娘娘解了围,还让苏贵妃吃了大亏。”

金玉妍笑了笑:“只是运气好罢了。对了,高贵妃宫里的茉心今日在殿外偷偷吩咐小太监去办事,你让人去查一查,看看她要查什么。”

“奴婢明白!”澜翠连忙应道,“奴婢明日一早就让人去查。”

金玉妍点点头,闭上眼睛,享受着热水泡脚的舒适。她知道,明日又是新的一天,新的挑战还在等着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