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 第45章 潜邸终焉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第45章 潜邸终焉

作者:大力小菠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6:47:23

三月的春风带着江南的湿润气息,拂过京郊的潜邸,吹散了冬日残留的最后一丝寒冽。院中的几株西府海棠抽出嫩红的新叶,花苞鼓胀着,似要在暖阳中炸开;西跨院窗台上那盆由弘历亲手栽种的黑松,依旧保持着苍劲的姿态,松针上还沾着晨露,折射出细碎的光。只是廊下那串曾象征喜庆的大红灯笼早已撤去,取而代之的是内务府宫人穿梭忙碌的身影——自弘历正月登基为帝,改元乾隆后,内务府的人便带着丈量尺、登记册日日来潜邸,一会儿量西跨院书房的进深,一会儿清点正院库房的紫檀家具,连窗棂上的雕花样式都要一一记录,说是要按“潜龙邸”的规制修缮,更要筹备着潜邸众人搬入宫闱的事宜。

金玉妍坐在书房靠窗的玫瑰椅上,椅背雕着缠枝莲纹,扶手被摩挲得光滑温润。她手里捧着一本明黄色封皮的册页,正是三日前内务府送来的“封位册”,册页边缘烫着金线,内页用小楷工整写着潜邸众人的新封位。她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嘉嫔”二字,墨色字迹透着皇权的威严,眼底却平静无波,仿佛早已预料到这样的结果。

“主子,内务府的刘总管又来了,在院门口等着问您,这院里的东西哪些要打包带走,哪些按规矩留在潜邸充作‘旧邸陈设’。”澜翠端着一个描金茶盘进来,茶盘上放着一盏刚泡好的雨前龙井,茶汤清澈碧绿,茶叶舒展如雀舌,散发着清冽的香气。见金玉妍盯着册页出神,连茶都忘了喝,澜翠忍不住放轻声音,又补充道,“福晋——哦,现在该叫皇后娘娘了——皇后娘娘那边一早就开始收拾,素云姐姐说,皇后娘娘只带了常用的几套素色旗装和太傅夫人留下的那支玉簪,其余的都让内务府登记封存了。倒是高侧福晋院里,从清晨就闹哄哄的,画春偷偷跑来找我,说高侧福晋把箱底的首饰都翻了出来,翡翠镯子、赤金步摇摆了一桌子,正挑着入宫要带的,还说‘入宫就是贵妃了,得让宫里人看看咱们高家的气派’。”

金玉妍缓缓抬起头,将封位册轻轻放在紫檀木桌上,册页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她目光扫过册页上的文字,每一行都清晰如刻:富察氏为皇后,入主中宫坤宁宫,统摄六宫事宜;高曦月系镶黄旗高佳氏之女,封慧贵妃,居翊坤宫东殿;金氏系李朝贡女,侍奉潜邸多年,封嘉嫔,居启祥宫;陈氏诞育皇五子永琪(即小瑞,登基后按宗室规制改名),封陈嫔,携子居钟粹宫后殿。这样的封位,她早在弘历登基那日便有了预判,跟前世并无太大区别。

后宫之中,“母家势力”与“子嗣有无”向来是立足的根本,富察氏出身名门,是先帝亲选的潜邸正福晋,封后是天经地义;高曦月的父亲高斌时任大学士兼河道总督,在朝中颇有威望,又深得弘历信任,封贵妃亦是情理之中;而她,虽为李朝和亲而来,却无强大母家撑腰(李朝国力微弱,在大清眼中不过是藩属),又未诞下皇子,能得一个“嫔”位,已是弘历念及潜邸旧情,未将她视作“外邦女子”冷落。

“你去告诉刘总管,”金玉妍端起茶杯,浅啜一口,茶香在舌尖散开,却压不住心底翻涌的思绪,“我常用的那套汝窑兰草纹茶具,要仔细包好,茶具里的茶宠也一并带上;书房书架第三层的那套《棋经》《弈林秘籍》,还有四爷——如今该称皇上了——皇上当年送我的那幅沈周的《寒江独钓图》,要装在锦盒里,贴身带着;至于衣柜里的旗装,只带三套常穿的素色料子,其余的按内务府规矩登记留下。哦,对了,还有我放在妆奁最底层的那方绣着兰草的丝帕,是额娘临走前给我绣的,也别忘了收。”

澜翠一一记下,又忍不住多嘴:“主子,您就带这么点东西?高贵妃那边光首饰就装了五个大箱子,连当年皇上赏的那对东珠耳坠都要带着。您这……会不会太素净了些?入宫后见其他娘娘穿戴华丽,怕是要被比下去。”

金玉妍淡淡一笑,指尖划过茶杯边缘:“入宫后靠的不是首饰华贵,是皇上的心意,是自己的分寸。我带这些东西,不是为了攀比,是为了念想——茶具是和皇上在西跨院下棋时常用的,棋谱是他教我下棋时送的,画是他说‘你性子像寒江独钓,沉得住气’时赠的。有这些东西在身边,就像皇上还在潜邸时那样,心里安稳。”

正说着,守在院门口的春桃掀帘进来,神色有些复杂,像是有话要说又不敢直言:“主子,陈嫔主子来了,还抱着永琪贝勒爷。说是……说是特意来给您送些刚做好的豌豆黄。”

金玉妍闻言,立刻起身迎了出去。刚走到廊下,就见陈格格——如今该称陈嫔了——穿着一身藕荷色暗绣兰草的旗装,领口和袖口滚着月白色的绒边,显得温婉素雅。她怀里抱着永琪,小家伙穿着一身宝蓝色的小缎袍,袍角绣着精致的团龙纹,头顶戴着一顶小瓜皮帽,帽檐缀着一颗东珠,正是“多罗贝勒”的规制。永琪许是刚睡醒,小脑袋靠在陈嫔肩上,揉着眼睛,见了金玉妍,却立刻精神起来,伸着小手喊:“金姨……姨!”

“快进来,外面风大,别冻着孩子。”金玉妍上前,轻轻摸了摸永琪的小脸蛋,入手温热,才放下心来。她引着陈嫔走进书房,春桃连忙接过永琪,从食盒里拿出一块豌豆黄,递到他手里,小家伙立刻抓着吃了起来,嘴角沾着黄色的糕屑,模样格外可爱。

陈嫔坐在椅子上,看着金玉妍案头的封位册,眼神里满是不舍:“金姐姐,再过三日就是入宫的日子了,内务府的人说,到时候会有马车来接咱们,潜邸这边就要封门修缮了。我想着今日没什么事,就做了些你爱吃的豌豆黄,过来看看你,顺便……跟你说说话。”

金玉妍给她倒了杯茶,笑着说:“还是妹妹有心,知道我爱吃这口。你这几日想必很忙吧?永琪封了贝勒,按规矩要请内务府的嬷嬷来教礼仪,走路、说话、请安都有讲究;你自己也要准备入宫的衣物首饰,还要熟悉钟粹宫的规制,怕是连歇息的功夫都没有。”

“忙是忙些,却也踏实。”陈嫔捧着茶杯,指尖微微用力,语气里满是感激,“金姐姐,我心里清楚,若不是你当年在潜邸处处照拂,我和永琪怕是活不到今日。还记得刚入潜邸时,我性子软,被高侧福晋处处刁难,连份热饭都吃不上,是你让澜翠偷偷给我送点心;后来永琪生病,府里的大夫不敢得罪高侧福晋,不肯好好诊治,是你亲自去正院找福晋求情,又请了太医院的太医来;皇上登基前那几日,宫里情况不明,是你把我们母子接到西跨院,亲自守着,不让我们受半点惊吓。这些恩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她说着,眼眶微微发红:“只是一想到入宫后,咱们不住在一个宫苑,我在钟粹宫,你在启祥宫,虽说不算太远,却也不能像在潜邸这样,随时能来见你,心里就难受。宫里不比潜邸,人心更复杂,那些八旗出身的娘娘,怕是会看不起我这个汉军旗出身的嫔位,高贵妃更是……”

金玉妍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坚定:“妹妹放心,无论何时,我都会护着你和永琪。钟粹宫离启祥宫不过隔了两条回廊,你若是有什么事,哪怕是半夜,也派人递个信来,我定然第一时间过去。至于那些八旗娘娘,你也不用怕,你是永琪的额娘,永琪是皇上登基后第一个册封的贝勒,这份恩宠,就是你的底气。高贵妃那边,我会盯着,她若是敢欺负你,我绝不会让她好过。”

陈嫔重重点头,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锦盒,递给金玉妍:“姐姐,这是我给你绣的一方帕子,上面绣了两株兰草,就像你常穿的那件兰草旗装。入宫后你带着,见帕如见我,也算是咱们姐妹的念想。”

金玉妍接过锦盒,打开一看,帕子是用上好的杭绸绣的,兰草叶片舒展,花瓣淡雅,针脚细密,可见陈嫔绣了不少心思。她心里一暖,将帕子收好:“多谢你,我定会好好收着。等入宫安定下来,我也给你和永琪绣两双鞋,保佑你们母子平安。”

两人又聊了许久,从入宫后的礼仪细节(比如见皇后要行三叩九拜礼,见贵妃要行屈膝礼),到各宫的人脉关系(比如景仁宫的掌事太监是先帝旧人,性子沉稳,钟粹宫的管事嬷嬷是皇后身边调过去的,可靠度高),再到如何应对后宫的赏赐(皇上赏的东西要及时谢恩,太后赏的要日日供奉),陈嫔都一一记在心里,连永琪什么时候该去给太后请安、什么时候去给皇后请安,都在纸上写得清清楚楚。直到永琪吃了三块豌豆黄,揉着肚子喊“饱”,又开始打哈欠犯困,陈嫔才起身告辞。

临走前,陈嫔又拉住金玉妍的手,语气急切:“姐姐,高贵妃如今封了贵妃,位分比咱们高两级,又有她父亲在朝中撑腰,肯定会拉拢那些八旗出身的妃嫔。你在启祥宫,身边只有澜翠和春桃两个心腹,一定要多加提防,千万别跟她硬碰硬。若是她找你麻烦,你就先忍着,等我告诉皇后娘娘,咱们再一起想办法。”

“我知道,你放心。”金玉妍笑着点头,送她们到院门口。看着陈嫔抱着永琪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永琪还不忘回头朝她挥着小手,金玉妍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在这潜邸5年,她不仅收获了弘历的信任,还得了这样一位真心待她的姐妹,已是幸事。

刚转身回书房,澜翠就皱着眉快步进来,语气带着几分气愤:“主子,高贵妃来了,就在院门口,身边跟着四个宫女,还抬着一个描金漆盒,说是给您送‘入宫贺礼’,实则怕是来耀武扬威的。”

金玉妍握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冷意。高曦月这时候来找她,哪里是送贺礼,分明是想借着“贵妃”的位分,在入宫前压她一头。她放下茶杯,整理了一下衣摆,领口的兰草绣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雅致,语气淡淡:“让她进来,我倒要看看,她这‘贺礼’里藏着什么心思。”

澜翠刚出去通报,就听见院外传来高曦月的声音,带着刻意抬高的傲慢:“妹妹这西跨院倒是雅致,就是小了点,比起我那翊坤宫的东殿,怕是连一半都比不上。”话音未落,高曦月已走进书房,她穿着一身正红色绣金线缠枝莲的旗装,领口、袖口都滚着一圈狐裘绒边,鬓边插着一支赤金点翠凤钗,凤钗上的明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手腕上戴着一对满绿翡翠镯子,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整个人珠光宝气,气势逼人。

她的目光先是扫过书房的陈设,见只有简单的桌椅、书架,连个像样的古玩摆件都没有,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随即落在桌上的封位册上,眼神轻蔑:“哟,这不是嘉嫔妹妹吗?怎么,都要入宫了,还在看这封位册呢?也是,从潜邸的侧福晋降到嫔位,虽说只是降了一级,可这‘侧福晋’是潜邸主母之下第一人,‘嫔’却是后宫中流,换做谁心里都不好受,怕是要对着册页叹口气,怨自己命不好吧?”

金玉妍端着茶杯,指尖摩挲着杯沿,没有接话,只是淡淡看着她,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不起半点波澜。

高曦月见她不搭话,自觉没趣,又上前一步,故意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幸灾乐祸:“妹妹,不是我说你,你在潜邸时再得皇上宠信又如何?皇上登基前,夜夜宿在你这西跨院,连我那东跨院都不去,可结果呢?还不是只封了个嫔?你呀,就是没靠山——李朝那边,连给大清进贡都要凑钱,哪里能给你撑腰?又没生下一儿半女,永琪是陈嫔的儿子,跟你半点关系没有。你看看我,封了贵妃,居翊坤宫,那可是先帝时年贵妃住过的地方,何等尊贵!往后在宫里,我虽说要尊皇后为大,却也能和她分庭抗礼,那些八旗出身的娘娘,哪个不得敬我三分?”

“贵妃娘娘说的是。”金玉妍终于放下茶杯,语气平静无波,仿佛在说别人的事,“娘娘出身镶黄旗高佳氏,父亲是大学士兼河道总督,兄长在京营当差,母家势力雄厚,又深得皇上看重,封贵妃是实至名归,臣妾心里佩服。臣妾出身李朝,不过是个藩属送来的女子,能得皇上垂怜,封一个嫔位,已是天大的恩典,不敢奢求更多,只想着入宫后安分守己,好好伺候皇上,不给皇上添麻烦。”

“不敢奢求就好。”高曦月冷笑一声,伸出戴着翡翠镯子的手,轻轻拂过桌上的封位册,指甲盖涂着蔻丹,划过纸页发出刺耳的声响,“入宫后,你最好记住自己的身份,别再想着像在潜邸时那样,借着皇上的宠信处处抢我的风头。宫里不比潜邸,潜邸就咱们几个主子,皇上就算宠你,也掀不起大浪;可宫里不一样,有太后盯着,有皇后管着,还有那么多八旗勋贵的女儿,你没有母家撑腰,再得宠也没用,一不小心,就可能落个‘惑主’的罪名,到时候被打入冷宫,可就万劫不复了。”

金玉妍抬眼看向她,眼神清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贵妃娘娘放心,臣妾自会安分守己,恪守宫规。娘娘若是仗着位分高,肆意妄为,欺负低位份的姐妹,或是在宫中拉帮结派,怕是也讨不到好——先帝时的年贵妃,不就是例子吗?”

高曦月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最忌讳别人提年贵妃——年羹尧恃宠而骄,最终被先帝赐死,年贵妃也抑郁而终,这是高家一直不愿提及的旧事。她气得浑身发抖,刚想发作,却见澜翠快步进来通报:“主子,内务府的刘总管来了,说皇后娘娘请各位主子去正院议事,商议三日后入宫的行程安排,还有入宫后的礼仪细则,让您和贵妃娘娘即刻过去。”

高曦月狠狠瞪了金玉妍一眼,胸口剧烈起伏,却也知道此刻不能发作——若是在潜邸就和金玉妍闹起来,传到皇后耳朵里,定会落个“不贤”的名声,影响入宫后的根基。她咬了咬牙,转身拂袖而去,走到门口时,又回头丢下一句:“金玉妍,咱们宫里走着瞧!我倒要看看,没有潜邸的庇护,你能撑多久!”

看着她怒气冲冲的背影,澜翠忍不住攥紧拳头,气愤道:“主子,您看她那得意的样子!也不看看自己的德行!若不是她父亲在朝中有点势力,皇上怎么会封她为贵妃?”

“没什么了不起的,却也不能小觑。”金玉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压下心底的波澜,“高斌如今是河道总督,掌管着江南漕运,是皇上倚重的大臣;高曦月的兄长高恒,在京营任副将,手里握着部分京畿兵权。她在宫里拉拢人脉,背后有高家撑腰,确实有恃无恐。我们入宫后,要更加小心,不能跟她硬碰硬,得学会避其锋芒,找机会再反击。”

澜翠点了点头,又想起什么,连忙安慰道:“主子,您也别太在意封位的事。皇上心里是有您的,不然也不会在您没有子嗣、出身又特殊的情况下,还封您为嫔——您看潜邸里还有几个格格,侍妾,比如之前伺候过皇上的李氏、张氏,不都只封了‘答应’‘常在’吗?连个正经的位分都没有。您这‘嫔’位,虽说比贵妃低,可也是一宫主位之下的要紧身份,能掌管启祥宫的宫人,还有自己的份例和仪仗,这已是天大的恩宠了。等入宫后,您再好好伺候皇上,多在皇上面前露露面,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能晋位为妃了!”

金玉妍听着澜翠急切的安慰,忍不住笑了笑,伸手揉了揉眉心:“你这丫头,倒是比我还急着晋位。我不是在意位分高低,是清楚这后宫的规矩——位分是底气,却不是根基。皇上若是真心待我,就算我是个常在,也能安稳度日;若是皇上心意变了,就算封了妃,也不过是个空壳子。你看先帝时的敦肃皇贵妃(年贵妃),位分何等尊贵,可年羹尧倒台后,她还不是落得个死后连牌位都差点入不了太庙的下场?”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那株黑松上,松枝在春风中轻轻晃动,却始终保持着挺拔的姿态:“我在潜邸五年,从一开始连见皇上都要战战兢兢,到后来能帮他打理后宅、打探消息,靠的从来不是位分。皇上烦的时候,我不聒噪;皇上难的时候,我能顶上;皇上高兴的时候,我不抢功。入宫后也是一样,只要守住这份分寸,皇上的心意就不会变,位分早晚都会有的。”

澜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刚想再说话,就见春桃匆匆进来:“主子,皇后娘娘派人来催了,说刘总管已经在正院暖阁等着了,让您和贵妃娘娘尽快过去。”

金玉妍起身整理了一下旗装,又对着铜镜理了理鬓发——她没插什么贵重首饰,只戴了一支银质兰草簪,簪头坠着一颗小小的珍珠,简单却雅致。“走吧,别让皇后娘娘等急了。”她对澜翠说,脚步沉稳地走出书房。

穿过回廊时,正好遇见高曦月,她身边跟着四个宫女,正慢悠悠地往前走,见了金玉妍,也不打招呼,只是加快了脚步,像是不愿与她同行。金玉妍也不在意,只跟在她身后,不远不近地走着,廊下的海棠花苞擦着肩头而过,带着淡淡的香气。

到了正院暖阁,富察皇后已端坐在主位上,她穿着一身石青色绣祥云纹的旗装,头上戴着一支赤金点翠的“双喜如意簪”,是先帝赐给她的嫁妆,显得端庄又不失温婉。内务府总管刘德海站在一旁,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行程册,见金玉妍和高曦月进来,连忙躬身行礼:“奴才参见慧贵妃主子,参见嘉嫔主子。”

“免礼吧。”

富察皇后抬了抬手,语气温和,“今日叫你们来,是商议三日后入宫的行程——内务府已经安排好了,那日清晨卯时三刻,会有九辆马车来潜邸,皇后的马车走在最前,贵妃的次之,嘉嫔和陈嫔的马车跟在后面,每辆马车配四名侍卫护送。入宫后,先到午门接受内务府的迎接,本宫去坤宁宫,贵妃去翊坤宫,嘉嫔去启祥宫,陈嫔去钟粹宫,各自安置妥当后,傍晚再到坤宁宫来,我给你们介绍后宫的各位姐妹,也讲讲宫里的规矩。”

刘德海连忙补充道:“回各位主子,入宫那日的仪仗也已备好——皇后娘娘用明黄色八抬大轿,慧贵妃用杏黄色四抬轿,嘉嫔主子和陈嫔主子等用红色二抬轿,轿前有内务府的官员引路,轿后有宫人随行,保管气派又合规。”

高曦月听到“杏黄色四抬轿”,嘴角忍不住上扬,语气带着得意:“刘总管办事倒是周全,只是我那翊坤宫的东殿,可要按贵妃的规制布置,床榻要用紫檀木的,窗纱要用苏绣的,还有院里的花草,得种上几株牡丹,才配得上贵妃的身份。”

“奴才记下了,定让慧贵妃主子满意。”刘德海连忙应下。

金玉妍则问道:“刘总管,入宫时带的行李,会直接送到各宫吗?我院里有些贵重的器物,怕是要亲自盯着才能放心。”

“嘉嫔主子放心,”刘德海躬身道,“每辆马车都配有内务府的专人登记行李,到了各宫后,会当着主子和心腹宫女的面清点,一件都不会少。若是主子有特别贵重的东西,也可以让心腹宫女贴身带着,奴才们绝不多问。”

富察皇后见两人都没有异议,又叮嘱道:“入宫后,你们要记得,宫里不比潜邸,规矩多,人心也杂。其他妃嫔若是有难处,能帮就帮,别轻易结怨。尤其是贵妃,你位分最高,更要以身作则,别欺负低位份的姐妹,不然传到太后和皇上耳朵里,可不是闹着玩的。”

高曦月脸上的得意淡了些,不情不愿地应道:“臣妾知道了。”

商议完行程,已是午时,富察皇后留众人在正院用膳。席间,陈嫔抱着永琪赶来,小家伙见到金玉妍,立刻从陈嫔怀里跳下来,跑到金玉妍身边,抓着她的衣角喊:“金姨姨,吃糕糕!”金玉妍笑着夹了一块豌豆黄给她,又给陈嫔夹了一筷子清蒸鱼:“妹妹多吃点,入宫后事情多,得养足精神。”

饭后,众人各自散去。金玉妍回到西跨院,见春桃正在收拾书房的棋谱,澜翠在打包那套兰草纹茶具,两人都忙得满头大汗。她走上前,拿起一块锦布,亲自将《寒江独钓图》包好,放进一个紫檀木锦盒里,又在锦盒上贴了一张小纸条,写着“嘉嫔私物,小心保管”。

“主子,您歇会儿吧,这些活让我们来就行。”澜翠见她额角渗出汗珠,连忙递过手帕。

金玉妍擦了擦汗,笑着说:“没事,这些东西都是我在意的,亲自打包才能放心。你去看看陈嫔那边,她一个人带着永琪,收拾行李肯定忙不过来,让春桃去帮她搭把手,顺便把我给永琪做的那套小衣裳送过去,入宫后天气还冷,让孩子多穿点。”

澜翠应了一声,转身去找春桃。金玉妍则坐在书房里,看着熟悉的一切,心里满是感慨——她来这潜邸时,还是个刚从李朝来的小姑娘,说着半生不熟的汉语,连旗装都穿不好,见了弘历就紧张得说不出话;如今,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能帮弘历稳住潜邸,能在高曦月的刁难下从容应对,这五年的时光,像一把刻刀,把她从一个青涩的少女,刻成了一个沉稳的妇人。

她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旧册子,里面夹着她刚入潜邸时写的字,笔画歪歪扭扭,还带着李朝文字的影子;册子后面,是她后来写的诗,字迹工整,诗句里满是对弘历的情意;最后几页,是她记录的潜邸事务,从各院的用度到眼线传来的消息,一笔一划都清晰明了。她轻轻摩挲着册子,眼眶微微发红——这里的每一页,都是她的成长,都是她在潜邸的痕迹。

接下来的三天,潜邸里一片忙碌。金玉妍每日除了收拾行李,还会去正院帮富察皇后处理些琐事,比如核对入宫人员的名单,检查各院的安全;偶尔也会去陈嫔院里,帮她给永琪缝几针衣裳,教她入宫后该如何应对其他妃嫔;至于高曦月院里,她则一次都没去过,只让澜翠偶尔去打探消息,知道高曦月还在为入宫的事忙得不可开交,也就放了心。

终于,到了入宫的日子。

清晨卯时,天刚蒙蒙亮,潜邸的大门就被推开,内务府的马车浩浩荡荡地停在门口,马车的车帘分别绣着龙凤、牡丹、兰草、海棠的纹样,对应着皇后、贵妃、嘉嫔、陈嫔的身份。侍卫们穿着整齐的铠甲,手持长枪,站在马车两侧,神色严肃;宫人们捧着托盘,里面放着各位主子的仪仗用品,忙而不乱。

金玉妍早早起了床,穿着一身藕荷色绣兰草的旗装,头上戴着那支银质兰草簪,手里拿着那个装着《寒江独钓图》的锦盒。她最后一次走进西跨院的书房,看着熟悉的玫瑰椅、紫檀书架、窗台上的黑松,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又酸又胀。

她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在一张宣纸上写下“潜邸五年,感恩相伴;入宫之后,不忘初心”十六个字,然后将纸折好,放在书桌的抽屉里——这是她留给潜邸的念想,也是对自己的告诫。

“主子,该走了。”澜翠站在门口,眼眶红红的,声音带着哽咽,“皇后娘娘和陈嫔主子都已经在正院等着了。”

金玉妍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出书房,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小院——海棠树的花苞已经绽放,粉色的花瓣在春风中摇曳,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给庭院里的青石板路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她记得,弘历曾在这里教她下棋,曾在这里给她讲江南的故事,曾在这里握着她的手说“妍儿,有你在,真好”。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她和弘历的回忆,留下了她的蛰伏与成长。

“走吧。”她对澜翠说,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坚定。

走到正院,富察皇后已经穿上了明黄色的朝服,朝服上绣着精致的龙凤呈祥纹,头上戴着凤冠,显得庄严而大气。陈嫔抱着永琪,穿着一身红色旗装,永琪也换上了一身新的贝勒袍,小家伙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马车和侍卫。

高曦月早已坐在了自己的杏黄色马车上,车帘掀开一角,她正对着镜子整理凤钗,见金玉妍和陈嫔过来,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便放下了车帘。

富察皇后见金玉妍过来,笑着招手:“玉妍,快过来。马车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该出发了。”

金玉妍走到她面前,屈膝行礼:“皇后娘娘吉祥。”

富察皇后伸手扶起她,语气诚恳:“入宫后,坤宁宫的事务多,我可能顾不上你们,你性子沉稳,又懂规矩,若是陈嫔和其他姐妹有难处,你多帮衬着点。记住,我们是从潜邸一起出来的,要互相扶持,别让皇上担心。”

“臣妾记下了,定不辜负皇后娘娘的嘱托。”金玉妍郑重应下。

陈嫔也走上前,拉着金玉妍的手:“金姐姐,入宫后我会常去景仁宫看你,你也一定要来钟粹宫,永琪还等着听你讲故事呢。”

“好。”金玉妍笑着点头,伸手摸了摸永琪的头,“永琪要乖,在宫里要听额娘和嬷嬷的话,不许调皮。”

永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出小手抱住金玉妍的脖子,在她脸上亲了一口:“金姨姨,要想我。”

金玉妍的心瞬间被暖化,眼眶忍不住发红,却强忍着没掉眼泪——今日是入宫的好日子,不能哭。

富察皇后率先走上马车,明黄色的马车在晨光中格外耀眼;高曦月也在宫女的搀扶下上了马车,杏黄色的马车紧随其后;金玉妍在澜翠的搀扶下,缓缓走上红色的马车,春桃抱着她的行李,坐在马车外面的小凳上;陈嫔抱着永琪,也上了一辆红色马车。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压在青石板路上,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金玉妍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看着潜邸的大门渐渐远去,熟悉的庭院、回廊、海棠树,都慢慢消失在视线里。她知道,潜邸的日子,从这一刻起,就真的结束了。

“主子,您看,那是皇宫的方向!”澜翠指着远处,兴奋地喊道。

金玉妍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宫墙巍峨壮观,黄色的琉璃瓦在晨光中闪闪发光,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庄严而肃穆。那就是她未来要生活的地方,是大清朝的权力中心,也是后宫纷争的漩涡。

马车里很安静,只有车轮滚动的声音。澜翠见金玉妍神色平静,以为她在紧张,连忙安慰道:“主子,您别怕。皇上心里有您,皇后娘娘也看重您,陈嫔主子又和您交好,咱们在宫里肯定能好好的。再说,您在潜邸那么难都熬过来了,宫里的这点风浪,您肯定能应对。”

金玉妍笑了笑,伸手握住澜翠的手,她的手很温暖,让澜翠心里安定了不少:“我不怕。潜邸的五年,我学会了隐忍,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在逆境中生存,也学会了如何为皇上分忧。这些,都是我入宫后的底气。高曦月有母家撑腰,我有皇上的信任;她有贵妃的位分,我有自己的分寸。宫里的风浪再大,我也能稳住。”

她顿了顿,又道:“澜翠,入宫后,你要多留意各宫的动静——尤其是慧贵妃宫里的,她身边的画春,还有她拉拢的那些八旗妃嫔,她们说什么、做什么,都要记下来告诉我。另外,把我带来的那套兰草纹茶具收好,等皇上有空了,我要亲手给他泡一壶雨前龙井,就像在潜邸时那样。”

“是,主子!”澜翠连忙应下,看着金玉妍坚定的眼神,心里也充满了信心。

马车继续前行,穿过繁华的街道,街上的百姓见是皇家的马车,都纷纷退到路边行礼。金玉妍透过车窗,看着街上的景象——小贩在叫卖早点,妇人在挑选布料,孩子在街边玩耍,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她知道,这就是弘历要守护的江山,也是她要守护的家国。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驶过金水桥,停在了皇宫的午门外。午门巍峨高大,红墙黄瓦,门口站着两队侍卫,手持长枪,神色严肃。内务府的官员早已等候在那里,见马车停下,连忙上前恭敬地行礼:“奴才参见嘉嫔主子,恭迎主子入宫!”

金玉妍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摆,在澜翠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晨光洒在她的身上,给她的藕荷色旗装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她抬起头,望着巍峨的午门,望着门后那片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宫闱,嘴角露出了一抹从容而坚定的笑容。

潜邸的终焉,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她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小心翼翼的李朝贡女,而是乾隆皇帝的嘉嫔,是从潜邸磨砺出来的后宫妃嫔。前方纵有千难万险,纵有明枪暗箭,她亦无惧。因为她知道,她有足够的底气,去应对未来的一切挑战。

澜翠扶着她的手臂,轻声说:“主子,我们进去吧。”

金玉妍点了点头,迈开脚步,一步步走进午门,走进了那座象征着权力与纷争的皇宫。阳光在她身后洒下,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也照亮了她前方的路。潜邸的故事已经落幕,后宫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