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 第40章 暗助四爷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第40章 暗助四爷

作者:大力小菠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6:47:23

深秋的风带着刺骨的寒凉,卷着庭院里的落叶在青石板路上打着旋,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谁在低声诉说着秋日的萧瑟。西跨院窗台上的菊花虽还倔强地开着,花瓣却也染上了几分暗沉,黄的失了往日的明艳,白的沾了些许尘土,唯有那几株墨菊,在寒风中依旧保持着丝绒般的光泽,透着几分孤傲。

金玉妍坐在窗边的玫瑰椅上,手里捧着一个银质暖炉,暖炉外层雕刻着缠枝莲纹,指尖触及的温度驱散了些许寒意。她的目光却没有落在窗外的秋景上,而是紧紧盯着桌案上那几张写满字迹的宣纸——那是澜翠这几日打探到的消息,字迹密密麻麻,记录着京中各王府的动向,尤其是三阿哥弘时府上的动静,更是被标注得格外详细。

纸上写着:三阿哥府中夜夜灯火通明,直至子时才会熄灭;常有官员借着“拜访”的名义进出,其中不乏礼部、户部的中层官员;甚至连平日里与弘历交好的几位御史,也在昨日悄悄去过三阿哥府中一趟,停留了约一个时辰才离开,离开时神色凝重,似乎在商议什么机密之事。

“主子,这三阿哥怕是真要动手了。”澜翠端着刚温好的姜茶走进来,茶盏是白瓷描金的,氤氲的热气从杯口升起,带着姜的辛辣和枣的香甜。她见金玉妍盯着纸张出神,眉头紧锁,忍不住低声说道,“昨日我去给外妇送您做的棉衣时,她偷偷告诉我,三阿哥府里的管家周福最近在暗中收购京郊的良田,而且价格给得比市价高了三成,短短几日就收了不下百亩。不仅如此,周福还从江南调来了一批私盐,存放在城外的庄子里,似乎是在囤积钱财,准备拉拢更多官员。”

金玉妍接过姜茶,指尖传来温热的暖意,心里却越发沉了。外妇姓刘,是她早年在京中认识的一位妇人,丈夫曾在吏部担任主事,后因得罪了当时的尚书被贬为庶民,如今虽赋闲在家,却因早年在官场积累的人脉,消息格外灵通,京中大小官员的动向,少有能瞒过她的。之前金玉妍就让澜翠多与刘妇走动,时常送些衣物、点心,一来二去,两人也算熟络,没想到这次竟真能打探到如此关键的消息。

“刘妇还说什么了?”金玉妍抿了口姜茶,辛辣的味道刺激着味蕾,让她混沌的思绪清醒了几分,压下心底的波澜问道。

“刘妇说,三阿哥最近和吏部的王侍郎走得很近。”澜翠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她邻居家的儿子在茶馆当伙计,亲眼看见三阿哥和王侍郎连续三日在茶馆的雅间密谈,每次都关着门,连茶水都是伙计送到门口就被三阿哥的侍卫接进去。刘妇还听说,王侍郎手里有几份明年春季官员的考核名册,三阿哥想让他在考核时动手脚,把自己的人安插到兵部、户部这些重要职位上。”

金玉妍的眼神一凛,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出青白。吏部掌管官员考核任免,是朝廷的要害部门,若是三阿哥真能拉拢王侍郎,把控官员考核,那他就能趁机将亲信安插到各个部门,在朝中的势力必将大增,这对弘历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威胁。而且王侍郎为人圆滑,在吏部任职多年,根基深厚,若是被三阿哥拉拢,后果不堪设想。她必须尽快把这个消息告诉弘历,让他早做准备。

当天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进潜邸,给青石板路镀上了一层金色。弘历处理完府中事务——核对了小厨房的冬储采买账目,查看了下人的冬衣制作进度,又去东跨院看了一眼小瑞——刚回到书房,就见金玉妍站在窗边等他。

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旗装,领口和袖口绣着浅青色的兰草纹,外面罩着件藕荷色的夹棉披风,披风的边缘镶着一圈白色的兔毛,衬得她面容越发清丽。她手里攥着一张折叠整齐的宣纸,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神色有些焦急,连平日里柔和的眉眼都染上了几分紧绷。

“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事?”弘历走上前,见她脸色发白,嘴唇也有些干裂,连忙伸手握住她的手,却发现她的手冰凉,连暖炉的温度都没能焐热。

金玉妍回过神,连忙将手里的宣纸递给他,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四爷,您看这个。这是线人打探到的消息,三阿哥最近在暗中联络朝臣,尤其是吏部的王侍郎,两人走得极近,似乎在谋划着把控明年的官员考核,趁机安插亲信。”

弘历接过宣纸,展开仔细看着上面的内容,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原本还算放松的下颌线也变得紧绷。他之前就察觉到三阿哥在暗中拉拢官员,却没想到对方竟把主意打到了吏部头上,而且目标如此明确——直接针对官员考核,这显然是想从根基上动摇他的势力。

“这个线人的消息可靠吗?”弘历抬头看向金玉妍,语气里带着几分谨慎。毕竟涉及朝堂要害,容不得半点差错,若是消息不实,贸然行动,不仅会打草惊蛇,还可能让三阿哥抓住把柄反咬一口。

“可靠。”金玉妍重重地点头,语气十分肯定,“线人的丈夫曾在吏部任职,与王侍郎是同科进士,虽然后来被贬,但对吏部的运作和王侍郎的为人都十分了解,她打探到的消息向来准确。而且澜翠也证实,最近三阿哥府中确实有不少官员出入,府里的管家周福还在暗中囤积钱财和物资,收购良田、私盐的事,澜翠也托人去京郊核实过,确实属实。”

弘历沉默了片刻,走到书案前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与窗外的风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凝重。他知道,三阿哥的野心越来越大,已经不满足于拉拢闲散官员,开始向要害部门伸手了。若是不加以遏制,迟早会成为他夺嫡路上的绊脚石。可如今皇阿玛身子不好,缠绵病榻,正是朝中敏感时期,不宜再生事端,他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一击即中,既不能打草惊蛇,也不能让三阿哥有翻身的机会。

“你别害怕,我自有办法。”弘历抬头看向金玉妍,眼神里带着几分安抚,他伸手揉了揉她的眉心,试图抚平她紧锁的眉头,“你能及时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已经帮了我大忙了。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吧,你安心在府里待着,别胡思乱想。”

金玉妍点了点头,心里却依旧有些担忧:“四爷,您一定要小心。三阿哥心思深沉,而且行事狠辣,若是被他察觉到什么,恐怕会狗急跳墙,做出对您不利的事。”

“我知道。”弘历伸手握住她的手,将她冰凉的手指揣进自己的袖中,用体温为她取暖,语气里带着几分温柔,“你放心,我不会拿自己的安危冒险。你只要帮我看好潜邸,约束好下人,别让府里出什么乱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

接下来的几日,弘历表面上依旧如常处理府中事务,每日晨起后去正院给富察福晋请安,上午处理潜邸的账目和人事,下午偶尔会和金玉妍下棋、看书,或是去东跨院逗弄小瑞,看起来平静无波。暗地里,他却派了最信任的侍卫赵安去调查王侍郎的动向,赵安身手敏捷,心思缜密,曾多次为弘历执行秘密任务,从未出过差错。

赵安果然不负所望,只用了三日就查到了关键线索——正如金玉妍所说,王侍郎与三阿哥来往密切,两人不仅在茶馆密谈,王侍郎还多次在深夜时分,乔装成普通百姓,从侧门进入三阿哥府中,每次停留一个时辰左右才离开。更重要的是,赵安还查到,王侍郎曾在本月初十的夜里,偷偷将吏部的考核名册带出府,交给了三阿哥的管家周福,第二日清晨才将名册悄悄送回吏部。

为了拿到确凿的证据,赵安还设法潜入了三阿哥府外的庄子,找到了周福囤积私盐的仓库,并偷偷取了一些私盐作为证据;同时,他还跟踪了周福收购良田的过程,拿到了周福与田主签订的地契副本,地契上的日期和金额,与金玉妍提供的消息完全吻合。

弘历拿到这些证据后,并没有立刻揭发。他知道,若是在这个时候公开弹劾三阿哥,只会让朝中局势更加动荡,也可能引起皇阿玛的不满。他仔细整理了王侍郎利用职权收受贿赂、为三阿哥拉拢官员的罪证,包括王侍郎收受三阿哥的金银珠宝清单、与三阿哥密谈的时间地点记录,以及考核名册的副本和私盐、良田的证据,将这些材料整理成一份完整的奏折,悄悄递到了雍正面前。

此时的雍正,虽然身子虚弱,时常咳嗽不止,却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朝中的局势也了如指掌。他本就对三阿哥的野心有所察觉,只是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如今见到弘历递上来的奏折,里面的证据详实,条理清晰,甚至连王侍郎收受贿赂的具体数额都记录得一清二楚,顿时怒不可遏,连咳嗽都加重了几分。

雍正强撑着病体,在养心殿召见了弘历。他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呼吸有些急促,却依旧威严不减。他看着弘历,语气里带着几分赞许:“你做得很好,心思缜密,行事稳妥。三阿哥如此不知收敛,王侍郎更是胆大包天,竟敢利用职权结党营私,真是辜负了朕的信任。”

弘历连忙跪在地上,语气恭敬:“皇阿玛息怒,保重龙体要紧。儿臣也是偶然发现此事,不敢隐瞒,才将证据呈给皇阿玛。”

雍正摆了摆手,让弘历起身,然后下旨:将王侍郎贬为庶民,流放至宁古塔,永世不得回京;参与此事的几位官员,也被分别处以降职、罚俸的惩处;至于三阿哥弘时,雍正虽没有直接治他的罪,却削了他的“多罗贝勒”爵位,降为“固山贝子”,还削减了他一半的俸禄,同时下旨让他闭门思过,不得再参与朝政,也不得与朝臣私自往来。

消息传到潜邸时,正是第二日的上午。金玉妍正在东跨院看望小瑞,陈格格抱着小瑞坐在窗边,小瑞穿着一身红色的小袄子,手里拿着一个拨浪鼓,正“咯咯”地笑着,时不时地用小手拍打陈格格的脸颊。

“金姐姐,你听说了吗?”陈格格见金玉妍进来,脸上满是喜悦,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方才奶娘从外面回来,说三阿哥被皇上罚了,不仅被削了爵位,还被勒令闭门思过呢!还有吏部的王侍郎,也被流放了,真是大快人心!”

金玉妍心里松了口气,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她走上前,伸手轻轻摸了摸小瑞的头,笑着说:“是啊,皇上英明,自然不会容忍有人在朝中结党营私,破坏朝纲。这下,京中也能清净些了。”

小瑞似乎听懂了她们的话,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抓住金玉妍的手指,轻轻晃了晃,嘴里发出“咿呀”的声音,引得两人一阵欢笑。陈格格抱着小瑞,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说起来,这还要多谢金姐姐你。若不是你一直帮着四爷留意京中的动静,四爷也不会这么快就拿到三阿哥的罪证。”

金玉妍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她做这些,不是为了得到称赞,而是为了弘历,为了潜邸的安稳。

回到西跨院时,弘历已经在书房等她了。他穿着一身玄色的常服,常服的领口绣着金色的龙纹,虽不是朝服,却依旧透着几分威严。他的嘴角带着难得的笑容,眼神也比往日明亮了许多,见金玉妍进来,连忙起身迎了上去:“妍儿,你回来了。”

“四爷,恭喜您了。”金玉妍屈膝行礼,语气里带着几分真心的喜悦。

弘历伸手扶起她,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颊,指尖的温度让金玉妍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的语气里满是赞许:“这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及时从刘妇那里打探到消息,我也不会这么快就拿到三阿哥和王侍郎的罪证。你可是立了大功啊!”

这是弘历第一次对她做如此亲昵的动作,温热的指尖触碰到脸颊,带着几分粗糙的质感,金玉妍的脸瞬间红了起来,像染上了胭脂般,连忙低下头,不敢看他的眼睛,声音也有些结巴:“四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算不上什么大功。能为四爷分忧,是臣妾的本分。”

“怎么不算?”弘历笑着说,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你不仅帮我稳住了潜邸的后宅,还为我打探到这么重要的消息,帮我化解了一场大危机。这份功劳,我可记在心里,以后定会好好‘奖赏’你。”

他拉着金玉妍走到书案前,拿起一本黄色封皮的奏折递给她:“你看,这是皇上刚下的旨意,已经用印了。三阿哥被削为固山贝子,闭门思过半年;王侍郎流放宁古塔,永不回京;还有几个参与结党的官员,也都受到了惩处。这下,朝中那些想依附三阿哥的官员,也该收敛收敛了,不敢再明目张胆地与他来往了。”

金玉妍接过奏折,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内容,雍正的字迹苍劲有力,哪怕是在病中,也依旧透着帝王的威严。她的心里满是欣慰——这不仅仅是弘历的胜利,也是她的胜利。她知道,这只是夺嫡之争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但至少这一次,他们赢了,而且赢得很漂亮。

“四爷,您接下来打算怎么办?”金玉妍抬起头,看向弘历,眼神里满是期待。她知道,三阿哥虽然被打压了,但夺嫡之争远没有结束,五阿哥、十四王爷都还在虎视眈眈,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三阿哥这边暂时不用太担心了,他被闭门思过,又失去了王侍郎这个助力,短时间内翻不起什么风浪。”弘历的神色渐渐严肃起来,他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的秋菊,语气凝重,“现在最需要留意的是五阿哥弘昼。他在江南的势力不小,掌控着部分漕运,而且手里还有不少私兵,之前就有消息说他在暗中截留漕银,只是一直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而且,我怀疑他和十四叔也有联系,若是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发难,后果不堪设想。”

金玉妍点了点头,她也想到了这一点。五阿哥弘昼看似闲散,实则野心不小,而且行事比三阿哥更加隐蔽,更难对付。她语气坚定地说:“四爷放心,我会让澜翠和刘妇多留意五阿哥的消息,包括他府里的人事变动、采买动向,还有江南那边的漕运情况。只要有任何动静,我立刻告诉您。”

“好。”弘历转过身,看着金玉妍,眼神里满是信任,“有你在,我很放心。”

从那天起,金玉妍更加用心地打探京中的消息。她不仅让澜翠每隔两日就去拜访刘妇,还特意让采买的张嬷嬷多留意各王府的采买动向——从他们购买的物资种类、数量,到拜访的客人身份,甚至是府里下人的调动、更换,都一一记录下来,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条目,交给弘历。

张嬷嬷在潜邸做采买多年,为人精明,又善于交际,和京中各大商铺的老板都很熟络,从她那里总能打探到不少有用的消息。比如,她告诉金玉妍,五阿哥府里最近突然购买了大量的人参、当归、鹿茸等名贵药材,而且都是最好的品质,数量足够十几个人用半年,可五阿哥府中并没有人重病,甚至连常年服药的老夫人都已经过世了。

金玉妍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意识到不对劲——五阿哥突然购买这么多药材,绝不是为了自己府里的人,很可能是在暗中为某位重要人物调理身体,而这位人物,极有可能是远在西北的十四王爷胤禵。十四王爷常年在西北征战,身子落下了不少病根,需要大量名贵药材调理。而且,十四王爷手握兵权,若是与五阿哥联合,对弘历来说,将是巨大的威胁。

金玉妍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弘历。弘历听后,也觉得此事蹊跷,便派赵安去调查五阿哥府中药材的去向。赵安果然查到,五阿哥府里的药材并没有留在府中,而是被悄悄送到了城外的一个驿站,然后通过驿马运往西北,最终的目的地,正是十四王爷的军营。

“幸好你及时发现了这个线索。”弘历拿着赵安送来的调查报告,对金玉妍说,“若是让他们暗中联系上,达成合作,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我已经派人在驿站拦截了药材,还加强了对西北方向驿马的管控,不让他们再有机会传递消息。”

金玉妍松了口气:“能帮到您就好。”

还有一次,金玉妍从账房的王嬷嬷那里得知,三阿哥府里的下人最近在偷偷变卖府中的古玩字画,而且变卖的都是些价值不菲的珍品,

还有一次,金玉妍从账房的王嬷嬷那里得知,三阿哥府里的下人最近在偷偷变卖府中的古玩字画,而且变卖的都是些价值不菲的珍品——其中不乏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残卷,这些都是当年康熙爷赏赐给三阿哥的宝物,平日里三阿哥视若珍宝,从不肯轻易示人,如今却被下人低价变卖,显然是府中出了紧急状况。

王嬷嬷是潜邸的老人,早年曾在三阿哥府中当差,后来因家人被弘历提拔,才转投潜邸账房,对三阿哥府的人事和习性都十分了解。她在京中最大的古玩店“宝昌阁”有个远房侄子当伙计,昨日侄子偷偷告诉她,三阿哥府的管家周福最近频繁派人去店里变卖字画,而且要求现款交易,价格压得极低,像是在急于脱手。

“主子,依老奴看,三阿哥这是在筹集资金啊。”王嬷嬷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他刚被削了爵位和俸禄,府中开销又大,怕是拿不出钱来拉拢官员了,才想出变卖古玩的法子。可这些字画都是稀世珍品,就这么低价卖了,实在可惜。”

金玉妍的心猛地一沉。三阿哥刚被闭门思过,按常理应该收敛锋芒,安心反省,可他却在暗中变卖古玩筹集资金,这显然不是要安分守己,而是在为“东山再起”做准备。结合之前的消息,三阿哥极有可能在偷偷联络之前被打压的官员,试图用钱财重新拉拢他们,组建新的势力。若是让他得逞,之前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弘历在朝中的处境也会更加艰难。

“王嬷嬷,你侄子那里能不能打探到,周福变卖字画的钱都用在了哪里?”金玉妍追问,手指紧紧攥着帕子,“还有,三阿哥府里最近有没有陌生面孔出入?尤其是之前被降职的官员。”

王嬷嬷想了想,回答道:“老奴的侄子说,周福每次拿到钱后,都会去城南的‘悦来客栈’,把钱交给一个戴着帷帽的神秘人。至于陌生面孔,三阿哥府最近管得很严,下人们都不敢多嘴,但听说夜里常有马车从侧门进出,车帘都拉得严严实实,看不清里面坐的是谁。”

金玉妍立刻意识到,那个神秘人很可能是三阿哥联络官员的中间人,而夜里进出的马车,载的或许就是被三阿哥拉拢的官员。她不敢耽搁,当天下午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弘历。

弘历听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之前以为三阿哥被削爵后会老实一段时间,没想到对方竟如此执着,还在暗中谋划。若是不及时阻止,等三阿哥重新拉拢到足够的势力,后果不堪设想。

“赵安,你立刻带人去城南悦来客栈,密切监视那个神秘人的动向,查清他的身份和接头对象。”弘历当机立断,对侍卫赵安下令,“另外,派人去三阿哥府附近蹲守,记录夜里进出马车的去向和时间,务必查清车上坐的是谁。”

赵安领命而去,只用了两天就查到了关键线索。那个戴帷帽的神秘人是三阿哥的亲信谋士张启,曾在三阿哥府中担任幕僚,因之前结党营私案被牵连,革职后一直隐匿在京郊。张启每日从周福手中拿到钱后,都会去京中各处的茶馆、酒楼,与之前被降职的官员秘密会面——其中包括原户部侍郎李嵩、原兵部郎中王凯,这些人都是三阿哥的旧部,因之前参与结党被降职,一直心怀不满,如今被三阿哥用钱财拉拢,很快就倒向了三阿哥阵营。

而夜里进出三阿哥府的马车,目的地多是这些官员的府邸,车上载的不仅有金银珠宝,还有三阿哥手写的“承诺信”——承诺若将来能掌权,必恢复他们的官职,甚至提拔重用。

“真是执迷不悟!”弘历看着赵安送来的调查报告,气得拍了拍桌子,“都已经被皇阿玛惩处了,还不知悔改,竟敢暗中联络旧部,妄图颠覆朝纲!”

金玉妍站在一旁,见弘历动怒,连忙递上一杯热茶:“四爷息怒,如今我们已经掌握了三阿哥的动向,只要提前做好防备,他就翻不起什么风浪。”

弘历接过热茶,喝了一口,情绪渐渐平复下来。他看着金玉妍,眼神里满是感激:“若不是你心思缜密,及时发现了三阿哥的小动作,我恐怕还被蒙在鼓里。这次又是多亏了你。”

“四爷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金玉妍轻声说,“如今三阿哥的阴谋已经败露,我们该如何应对?要不要把证据呈给皇上?”

弘历摇了摇头:“皇阿玛身子不好,不宜再受刺激。而且三阿哥这次只是暗中联络旧部,并没有实际的谋反举动,若是贸然揭发,只会让朝中大臣觉得我们小题大做,反而会同情三阿哥。”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如这样,我们先将这些官员的动向记录下来,暗中监视他们的行动。同时,我会向皇阿玛举荐几位忠于朝廷的官员,填补之前的空缺,削弱三阿哥旧部的势力。只要断了三阿哥的左膀右臂,他就成不了气候。”

金玉妍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十分稳妥:“四爷考虑得周全。我会让澜翠和王嬷嬷继续留意三阿哥府的动静,一旦有新的消息,立刻告诉您。”

接下来的日子,弘历按照计划行事。他向雍正举荐了几位在江南治水、西北戍边中立下大功的官员,这些官员不仅能力出众,而且对弘历忠心耿耿,很快就填补了户部、兵部的空缺,掌控了重要部门的权力。同时,他还派人暗中警告那些被三阿哥拉拢的官员,若再与三阿哥往来,必将严惩不贷。

那些官员本就是见风使舵之人,见弘历势力日益稳固,又收到了警告,顿时吓得不敢再与三阿哥联络,纷纷与张启断绝了往来。三阿哥的计划彻底落空,不仅没能拉拢到旧部,反而因为变卖古玩的事被雍正得知,雍正虽没有再惩处他,却下旨收回了三阿哥府中剩余的古玩字画,让他彻底失去了筹集资金的来源。

消息传到潜邸时,金玉妍正在院子里修剪菊花。澜翠兴冲冲地跑进来,笑着说:“主子,太好了!三阿哥的计划彻底泡汤了!听说皇上收回了他府里所有的古玩字画,还下旨斥责了他一顿,三阿哥现在被气得卧病在床,连门都不出了!”

金玉妍停下手中的剪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都是四爷的功劳。若不是四爷运筹帷幄,及时阻止了三阿哥的阴谋,恐怕事情还不会这么顺利。”

正说着,弘历从外面回来,见金玉妍在修剪菊花,便走上前,从背后轻轻抱住她:“妍儿,辛苦你了。这次三阿哥的事,你又帮了我大忙。”

金玉妍转过身,看着弘历,眼神里满是温柔:“能为四爷分忧,是我的福气。只要能帮到您,我做什么都愿意。”

弘历紧紧地抱着她,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金玉妍的默默付出。她不仅为他打理好潜邸的后宅,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还为他打探消息,分析局势,帮他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这份心意,比任何荣华富贵都珍贵。

“妍儿,等将来我继承大统,一定封你为贵妃,让你成为天下最尊贵、最受宠爱的贵妃。”弘历在金玉妍耳边轻声说,语气里满是郑重。

金玉妍的脸颊瞬间红了起来,她靠在弘历的怀里,轻声说:“四爷,我不求什么尊贵的身份,只要能一直陪在您身边,看着您实现自己的抱负,就足够了。”

弘历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抱着她。他知道,金玉妍想要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地位和财富,而是他的信任和陪伴。而这份心意,他会用一辈子来珍惜。

随着时间的推移,雍正的身子越来越差,京中的局势也越来越紧张。五阿哥在江南的势力虽然被弘历打压了不少,但依旧在暗中活动;十四王爷在西北也蠢蠢欲动,多次上书请求回京,试图参与朝政。但弘历因为有金玉妍提供的消息,总能提前做好防备,一次次化解危机。

他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稳固,得到的支持也越来越多。雍正对他的态度也越发满意,时常在朝臣面前称赞他的能力,甚至让他协助处理朝政,批阅奏折。这一切,都预示着弘历离皇位越来越近。

这日,弘历从宫里回来,脸上带着难得的轻松。他走进西跨院,见金玉妍正在书房里整理消息,便走上前,从背后轻轻抱住她:“妍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金玉妍吓了一跳,转过身,见是弘历,脸上露出了笑容:“四爷,什么好消息?”

“皇阿玛刚刚下旨,让我全权处理朝政,包括官员任免、军事调度等重要事务。”弘历的语气里满是喜悦,“这意味着,皇阿玛已经正式将我定为继承人了!”

金玉妍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激动地抓住弘历的手:“真的吗?那太好了!四爷,您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是啊,终于等到了。”弘历看着她,眼神里满是温柔,“这一切,都离不开你的帮助。若不是你一直为我打探消息,帮我稳住潜邸,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他伸手捏了捏金玉妍的脸颊,语气里带着几分宠溺:“你想要什么赏赐?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一定满足你。”

金玉妍摇了摇头,靠在弘历的怀里,语气温柔:“我什么都不要,只要能陪在四爷身边,看着您治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就足够了。”

弘历紧紧地抱着她,心里满是感动。窗外的菊花在秋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给庭院里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金玉妍靠在弘历的怀里,感受着他的心跳,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他们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彼此携手,就一定能迎接更加光明的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