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 第39章 前朝风声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第39章 前朝风声

作者:大力小菠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6:47:23

十月的潜邸已彻底浸在深秋的寒凉里,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院中的海棠树早已落尽了最后一片叶子,光秃秃的枝桠像干枯的手指般伸向铅灰色的天空,透着几分萧索。唯有西跨院窗台上那几盆菊花还开得热烈——黄的如蜜蜡般温润,花瓣层层叠叠;白的似凝脂般细腻,在晨光中泛着柔光;还有几株紫菊,花瓣边缘泛着银白,风一吹便摇摇晃晃,反倒衬得这清冷的庭院多了几分倔强的生气。

自弘历回府后,潜邸里的气氛明显安稳下来,连空气里那股子因主君不在而紧绷的气息都消散了不少。尤其是高曦月,往日里那股子尖酸刻薄的劲儿收敛了大半,不仅不再克扣各院份例,偶尔在路上遇见金玉妍,还会主动颔首示意,虽算不上热络,却也少了从前的敌意。

这日清晨,金玉妍刚在镜前坐定,春桃便端着铜盆进来,铜盆里的温水冒着袅袅热气,水面漂浮着几片新鲜的薄荷叶——这是金玉妍特意交代的,用薄荷水洗脸能提神醒脑。春桃放下铜盆,笑着说:“主子,方才在回廊上碰见高侧福晋院里的画春了,她手里提着食盒,见了我还主动打招呼,说小厨房新做了枣泥糕,要给您送些过来呢。这要是在从前,她连正眼都不瞧我一下,更别说主动示好了。”

金玉妍握着玉梳的手顿了顿,镜面映出她清丽的面容,眉眼间比往日多了几分沉静。她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四爷回来了,府里的风向自然不一样。她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收敛锋芒。”说罢,她将乌黑的长发分到肩后,任由春桃为自己梳理。指尖划过微凉的发丝,她心里却清楚,高曦月的安分不过是暂时的,一旦前朝有了变动,这后宅的平静恐怕也维持不了多久。

正说着,澜翠从外面匆匆进来,手里捧着一本蓝色布面的账本,是刚从账房取来的本月各院月钱收支记录。她将账本递到金玉妍面前:“主子,这是这个月各院的月钱账目,您过目一下。东跨院添了育婴用品,多支了六两银子;正院采买了冬衣布料,用了十二两;高侧福晋院里换了廊下的灯笼,花了三十两,都记在账上了。”

金玉妍接过账本,指尖轻轻拂过工整的字迹,目光却没落在数字上。澜翠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凝重:“主子,方才我去账房时,听见王嬷嬷和李管事在角落里议论,说宫里最近动静不小。李管事的远房侄子在太医院当差,偷偷传消息来说,皇上的身子不太好,这几日已经请了好几回太医,连太医院院判都亲自去了养心殿。”

“哐当”一声,金玉妍手中的玉梳不慎落在梳妆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她的心猛地一沉,接过账本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出青白。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缓缓翻开账本,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数字上扫过,实则耳边全是澜翠的话,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雍正末年,皇上的身子便是这样一日不如一日,从最初的偶感风寒,到后来缠绵病榻,短短数月间,朝堂局势便翻云覆雨。那时的弘历虽已被暗中定为储君,却仍需步步惊心,既要防备三阿哥、五阿哥的明枪暗箭,又要应对朝中老臣的观望试探。而她那时年少无知,只顾着和府中姬妾争宠,为了一点小事就和高曦月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被人利用,在弘历处理前朝事务的关键时刻,还因后宅纷争让他分心,如今想来,真是悔不当初。

“知道了。”金玉妍合上账本,语气平静得听不出波澜,她将账本递给春桃收好,对澜翠叮嘱道,“往后你去账房或是外出采买时,多留意些府外的动静。尤其是几位王爷府里的事,比如三阿哥、五阿哥府上有没有官员频繁出入,或是有什么异常的采买动向,有任何消息,都要及时告诉我。”

澜翠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脸色也变得严肃:“主子,您是担心……前朝的事会波及咱们潜邸?”

“小心驶得万年船。”金玉妍没有明说,却也点到了关键。她清楚地记得,前世雍正驾崩后,几位王爷为了争夺皇位,连潜邸都成了互相试探的战场,府里的下人被收买、书信被拦截都是常事。这一次,她绝不能再像前世那样糊涂,就算不能为弘历冲锋陷阵,至少也要帮他守住这潜邸的安稳,留意外面的风声,让他能少些后顾之忧。

接下来的几日,金玉妍一边按部就班地打理府中事务——核对账目、检查小厨房份例、安排下人的冬衣采买,一边默默留意着弘历的神色。弘历回府后,每日除了处理潜邸的日常事务,还会频繁收到京中官员送来的书信,有时是河道总督的奏报,有时是朝中大臣的密函。他常常独自在书房里待上许久,眉头紧锁,连往日里最爱的《梅花谱》都被搁置在书案一角,蒙了薄薄一层灰。

这日午后,天难得放晴,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书房,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金玉妍亲手泡了一壶雨前龙井,茶叶在温水里缓缓舒展,散发出清新的香气。她端着茶盏走进书房时,见弘历正坐在书案前,手里捏着一封黄色封皮的书信,指尖微微泛白,神色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四爷,喝杯茶歇歇吧。”金玉妍将茶盏轻轻放在弘历手边,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细微的声响。她没有追问书信的内容,只是轻声说道,“这茶是今早刚沏的,您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弘历抬起头,见是她,紧绷的下颌线稍稍柔和了些,他伸手揉了揉眉心,眼底的红血丝清晰可见:“你来了。”他将书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腰间的荷包里,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这茶不错,清口解乏。”

金玉妍在他对面的玫瑰椅上坐下,目光落在书案上那本摊开的《梅花谱》上,书页停留在“梅花三弄”的残局处。她笑着说:“前几日整理书房时,见您这棋谱蒙了些灰,就让春桃用软布擦了擦。您要是今日得空,不如我们下一局?就当是松快松快筋骨。”

弘历看着她温柔的眉眼,点了点头,放下茶盏:“也好,许久没和你下棋了,正好看看你的棋艺有没有长进。”

春桃很快取来棋盘和象牙棋子,两人相对而坐,开始对弈。金玉妍的棋艺本就不如弘历精湛,加上心思全在前朝的风声上,落子犹豫,没走几步就陷入了被动。弘历看出她心不在焉,手中的棋子停在半空,抬眼看向她:“你今日怎么了?心思不宁的,连平日里最擅长的‘飞象保帅’都忘了。”

金玉妍握着棋子的手微微一紧,白子在指间打滑。她犹豫了片刻,还是轻声问:“四爷,朝堂上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您这几日总是愁眉不展,府里的人看在眼里,都有些担心。”

弘历的眼神沉了沉,目光落在棋盘上纵横交错的线条上,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你也听说了宫里的事?”

“没有。”金玉妍连忙摇头,语气放得更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不安,“就是见您这几日睡得浅,昨夜我起夜时,还看见书房的灯亮着。府里的下人们私下里瞎念叨,说最近宫里的马车出入频繁,好像是皇上的身子不太好,我才……”她说着,低下头,手指轻轻摩挲着棋子,“是奴才多嘴了,不该打听朝堂上的事,四爷莫怪。”

“无妨。”弘历叹了口气,伸手将她落在脸颊旁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的耳垂,带着微凉的温度。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皇阿玛的身子确实不太好,这几日已经请了太医院院判好几次了,据说夜里常常咳嗽,连太医都束手无策。几位弟弟也不安分,三阿哥在朝堂上拉拢六部官员,上个月还借着赈灾的名义,向江南盐商索要了不少银两;五阿哥则在江南一带培植亲信,暗中截留漕运银两,据说已经攒了不少私兵。他们明里暗里都在较劲,无非是想在皇阿玛面前争个高低。”

金玉妍的心揪了起来,她抬眼看向弘历,见他眼底布满红血丝,显然是为了这些事费了不少心神。她强压下心底的担忧,轻声安慰:“四爷,您别太劳心了。皇上吉人天相,定会平安无事的。至于几位王爷,您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守住本分,用心处理好江南河道的后续事宜,皇上心里自有掂量。毕竟,您在江南的功绩,满朝文武都是看在眼里的。”

“话是这么说,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弘历拿起一枚黑子,重重落在棋盘上,“皇阿玛身子不好,朝中局势本就动荡,他们又怎么会甘心安分?我在江南查勘河道时,就听说五阿哥暗中勾结漕运总督,截留了三成漕银,只是没有确凿证据,不好揭发。如今回到京中,更是步步要小心,连身边的侍卫都要仔细筛查,生怕被人安插了眼线。”

金玉妍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她知道,弘历向来心思缜密,心中自有盘算,她过多追问反而会让他分心。但她心里清楚,夺嫡之争远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凶险——前世弘历虽最终成功继位,却也付出了不少代价,三阿哥被圈禁,五阿哥被削爵,连曾经支持过他的几位大臣都被清算,那段日子,京城里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这一世,她绝不能再像前世那样只关注后宅争宠,她要帮弘历守住这潜邸,帮他留意外面的风声,哪怕只是些微不足道的消息,或许也能让他多一分胜算。

从那天起,金玉妍更加留意府外的动静。澜翠每日都会将打探到的消息一一禀报——三阿哥府里近日频繁有礼部官员出入,似乎在商议祭祀事宜,可眼下并非祭天祭地的时节;五阿哥从江南调回了一批亲信,安置在京中各处的商铺里,这些商铺表面上是做茶叶生意,实则可能是传递消息的据点;甚至连远在西北的十四王爷,也有书信频繁往来于京中,据说十四王爷的亲信近日悄悄进了京,住在城外的客栈里。

金玉妍将这些消息一一记在心里,趁与弘历相处的机会,不动声色地告诉他。有时是在陪他用晚膳时,看似无意地提起:“今日听采买的张嬷嬷说,三阿哥府里新添了不少下人,都是从山东来的,据说身手不错,像是练过武的。”有时是在他深夜批阅公文时,递上一杯温热的莲子羹,随口说道:“澜翠去药铺给我抓调理身子的药时,见五阿哥府里的管家在买些名贵的药材,说是给府里的福晋补身子,可我记得五阿哥的福晋身子一直康健,这倒是奇怪。”

弘历起初并未在意,只当是后宅妇人的闲言碎语。可次数多了,也渐渐察觉出不对劲。这日清晨,两人一起在庭院里散步,见秋菊开得正好,弘历伸手摘下一朵黄色的菊花,递到金玉妍面前:“你最近怎么突然关心起其他王府的事了?从前你可是连府里的事都懒得多问。”

金玉妍接过菊花,指尖轻轻抚过花瓣,语气真诚:“四爷,我虽不懂朝堂上的事,却也知道前朝的事与咱们潜邸息息相关。您是潜邸的主心骨,若是前朝动荡,咱们府里也难得安稳。我只是想帮您多留意些,哪怕只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能让您少些顾虑,也是好的。”

弘历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伸手握住金玉妍的手,她的手微凉,却很坚定。他知道,金玉妍是真心为他着想,这份心意,比任何金银珠宝都珍贵。“委屈你了。”弘历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心疼,“这些本不该是你操心的事,却要让你跟着我一起担惊受怕。”

“能为四爷分忧,是我的福气。”金玉妍抬头看向他,眼神里满是坚定,“四爷,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我都会陪在您身边,和您一起面对。府里的事您放心,有我和福晋在,定不会出乱子。”

弘历看着她,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些日子以来的压力和疲惫,似乎在这一刻消散了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潜邸依旧平静,可平静之下却暗流涌动。高曦月似乎也察觉到了些什么,不再像往日那样关注后宅争宠,反而时常让画春去京中打探消息。只是她性子急躁,又没什么城府,打探到的消息大多是些捕风捉影的传言——一会儿说皇上要立三阿哥为太子,一会儿又说五阿哥得了兵权,甚至还听信街头小贩的胡言,说十四王爷要从西北起兵回京,闹了不少笑话。

那日午后,高曦月特意来到西跨院,手里拿着一碟刚做好的桂花糕,假惺惺地说:“玉妍妹妹,我听画春说你最近身子不适,特意让小厨房做了些桂花糕,你尝尝。对了,我还听说宫里的事不太好,你可得劝劝四爷,别太劳心了,身子要紧。”

金玉妍接过桂花糕,笑着说:“多谢姐姐关心。四爷自有分寸,妹妹会劝他的。倒是姐姐,最近也别太劳累了,毕竟后宅的事也不少。”她心里清楚,高曦月不过是想从她这里打探消息,自然不会多说。高曦月碰了个软钉子,坐了一会儿便无趣地离开了。

陈格格心思单纯,只一心照顾小瑞,对前朝的事不甚关心。小瑞已经半岁多了,能扶着桌子站起来,嘴里还能发出“阿玛”“额娘”的模糊音节。每日午后,陈格格都会带着小瑞来西跨院,和金玉妍一起逗孩子玩。她见金玉妍和弘历时常愁眉不展,也隐约知道府里的日子不会一直这么平静,便更加小心地打理东跨院的事,严格约束下人,不给他们添麻烦。

富察福晋作为潜邸的女主人,自然也知道前朝的动荡。她虽不像金玉妍那样主动打探消息,却也在暗中做好了准备——将府里的账目重新梳理了一遍,确保每一笔收支都清晰可查;将府里的下人重新登记造册,排查是否有来历不明的人;甚至还提前采买了足够的粮食和过冬的衣物,以防万一。她对金玉妍说:“玉妍,如今这局势,咱们能做的就是守住潜邸,不让四爷分心。你心思细,府里的账目和人事就多劳你费心,有什么事咱们一起商量。”

金玉妍连忙应下:“福晋放心,奴才定不辱命。”

这日傍晚,天色阴沉得厉害,眼看就要下雨。澜翠从外面匆匆回来,神色紧张,连伞都顾不上收,就冲进了西跨院:“主子,出大事了!今日我去账房对账时,听见李管事和王嬷嬷在议论,说宫里的太医已经连续三天住在养心殿了,皇上的身子越来越不好,连说话都没力气了。还有,三阿哥和五阿哥今日在朝堂上因为漕运的事吵了起来,三阿哥说五阿哥截留漕银,五阿哥反咬三阿哥贪墨赈灾款,皇上气得当场咳了血,养心殿的太监都慌了神!”

金玉妍的心猛地一沉,手里的针线“啪嗒”一声掉落在地上。她知道,暴风雨要来了。前世雍正驾崩前,正是因为三阿哥和五阿哥在朝堂上争执,才让皇上的病情急剧恶化。她连忙站起身,对澜翠说:“你先下去,把湿衣服换了,别让其他人知道这件事,尤其是不能让陈格格和下人们听见,免得引起恐慌。”

澜翠点点头,转身退了出去。金玉妍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思绪万千。前世雍正驾崩的场景在她脑海里清晰浮现——那时她正在西跨院的书房里绣荷包,突然接到宫里的消息,说皇上驾崩了,紧接着弘历就被紧急召入宫,一连数日都没回潜邸。那段日子,潜邸里人心惶惶,下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高曦月更是趁机拉拢人心,若不是富察福晋镇得住场面,恐怕早就乱了套。

这一世,她绝不能再像前世那样手足无措。她要提前做好准备,帮弘历稳住潜邸,让他能专心应对前朝的事。

她走到书案前,铺开宣纸,研好墨,拿起狼毫笔,开始写起来。她将这些日子打探到的消息一一整理出来:三阿哥拉拢礼部、户部官员,近日常以“商议祭祀礼仪”为由召集官员至府中,实则暗中商议如何在皇上面前表功,其府中近日添购了大量绸缎与玉器,似在为“庆功”做准备;五阿哥在江南的势力分布更为细致,漕运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三地均有其亲信把控的商铺,这些商铺多以“茶叶行”“丝绸庄”为幌子,实则负责截留漕银、传递消息,甚至暗中招募了一批曾在江南水师服役的兵卒,安置在城外的庄子里;十四王爷的亲信在京中动向也被记录在册——此人化名“王二”,住在城南的悦来客栈,每日清晨都会去街角的茶馆喝茶,与一名神秘男子接头,据茶馆伙计说,那神秘男子曾出入过五阿哥府;甚至连京中几位关键官员的态度都一一标注:吏部尚书倾向三阿哥,因三阿哥曾为其长子谋取过官职;河道总督是弘历在江南查勘时结识的,立场偏向弘历,却因五阿哥在江南势力牵制,不敢公然表态;兵部侍郎则态度暧昧,既收受三阿哥的馈赠,又与五阿哥书信往来。

金玉妍的笔锋不停,将每一条消息的时间、地点、涉及人物都写得详尽清晰,甚至连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都未遗漏——比如三阿哥府中近日采买的绸缎多为明黄色(非皇子规制所用),五阿哥亲信在扬州的茶叶行本月突然停业,十四王爷的“王二”曾购买过前往西北的驿马票。她知道,这些细节在寻常人眼中或许只是琐碎之事,但在夺嫡之争的关键时刻,很可能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线索。

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字迹工整却不失力道,每一笔都凝聚着她的心思。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风刮过庭院,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像是在催促着什么。春桃进来点亮了烛火,昏黄的烛光摇曳着,将她的身影映在墙上,显得格外专注。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弘历走了进来。他刚从外面回来,身上还带着一股深秋的寒气,玄色常服的衣角沾了些尘土。他原本是想回书房处理公文,却见金玉妍伏案书写,便放轻了脚步走近。待看清纸上的内容时,他的眼神里满是惊讶,伸手拿起刚写好的纸页,仔细读了起来。

“你这是……”弘历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没想到,金玉妍竟然会将这些消息整理得如此细致,甚至比他派出去的探子打探得还要周全。

金玉妍放下笔,转过身看向他,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眼神坚定:“四爷,这些是我这些日子整理的京中各方动向。我知道我不懂朝堂谋略,这些消息或许杂乱无章,甚至有些可能无关紧要,但我想着,多一份信息,您就能多一分准备。毕竟,前朝的每一步变动,都可能影响到咱们潜邸的安稳。”

弘历拿着纸页的手微微收紧,指尖划过那些工整的字迹,能感受到宣纸背后的温度。他想起这些日子金玉妍看似平静的日常——每日打理府中事务,陪他下棋喝茶,偶尔提及的“闲言碎语”,原来她一直在默默为他做这些。他走上前,伸手将金玉妍拥入怀中,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沙哑:“妍儿,委屈你了。这些本该是我来操心的事,却让你一个后宅妇人去打探、去整理。”

金玉妍靠在他的怀里,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心跳,沉稳而有力,让她紧绷的心弦渐渐放松。她轻轻摇了摇头:“四爷,能为您做这些,我心甘情愿。从前我不懂事,总在后宅争风吃醋,让您分心。如今我明白了,您的安稳,才是潜邸所有人的安稳。我虽不能像男子那样在朝堂上为您效力,却能帮您守好这后宅,帮您留意这些风声。”

弘历紧紧抱着她,眼眶微微发热。这些日子以来,他承受着来自朝堂的压力、兄弟的算计、父皇病情的担忧,几乎快要喘不过气。而金玉妍的这份心意,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他心中的阴霾。他知道,在这深宅大院里,有人懂他的不易,有人愿为他分担,这份温暖,比任何权力都更让他动容。

“这些消息很有用。”弘历松开她,拿起纸页再次翻看,语气里满是肯定,“三阿哥府中采买明黄色绸缎,这是僭越之举,若能找到证据,便能在皇阿玛面前参他一本;五阿哥在江南的茶叶行停业,很可能是怕被我查到截留漕银的证据,我得立刻让人去扬州追查;还有十四叔的亲信,看来他与五阿哥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或许能从中找到突破口。”

金玉妍见他认可,脸上露出了笑容:“能帮到您就好。我还担心这些消息杂乱,对您没用呢。”

“怎么会没用?”弘历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你心思细腻,观察得比我派出去的人还要周全。往后,府外的动静你继续留意,但别太累了,身子要紧。”

“我知道分寸的。”金玉妍点点头,又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高侧福晋近日也在打探京中消息,只是她性子急躁,打探到的多是些捕风捉影的传言,还曾来我这里试探过。我担心她会被人利用,泄露府里的消息,要不要……”

弘历打断她的话:“不必。高曦月虽有心计,却没什么城府,她打探消息也只是为了自保,成不了大气候。你只需留意她的动向,不必刻意针对,免得打草惊蛇。”

“我明白。”金玉妍应下,心里暗暗佩服弘历的沉稳——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他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不被情绪左右。

这时,春桃端着一碗刚炖好的燕窝牛乳进来,轻声说:“主子,四爷,天凉了,喝点牛乳羹暖暖身子吧。”

弘历接过牛乳羹,递给金玉妍:“你先喝,看你写了这么久,肯定累了。”

金玉妍没有推辞,接过碗喝了一口,燕窝炖得软烂,甜度也恰到好处。她看着弘历,突然想起前世的这个时候,她还在为了弘历是否会来看她而暗自赌气,如今想来,真是太过幼稚。这一世,她终于明白,真正的陪伴,不是争风吃醋,而是在对方需要的时候,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两人坐在书房里,一边喝着燕窝牛乳羹,一边商议着后续的安排。弘历决定明日就派人去江南追查五阿哥截留漕银的证据,同时让人密切监视十四王爷亲信的动向;金玉妍则负责稳住潜邸,严格约束下人,防止消息泄露,同时继续留意三阿哥和高曦月的动静。

“对了,福晋那边……”金玉妍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福晋心思沉稳,府里的人事和账目都打理得很好。要不要把这些消息告诉她?有她帮忙,咱们能更稳妥些。”

弘历想了想,点了点头:“也好。福晋是潜邸的女主子,让她知道这些事,也能让她更有准备。但你要叮嘱她,此事不可声张,只可咱们三人知晓。”

“奴才明白。”金玉妍应下,心里松了口气——有富察福晋的帮助,潜邸的安稳就更有保障了。

窗外的风渐渐小了,雨却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打在窗棂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书房里的烛火摇曳着,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弘历握着金玉妍的手,眼神里满是坚定:“妍儿,谢谢你。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金玉妍回握住他的手,嘴角露出温柔的笑容:“四爷,夫妻本是一体,就该同心协力。无论将来发生什么,奴才都会陪在您身边,和您一起面对。”

弘历看着她,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夺嫡之路凶险万分,但有金玉妍和富察福晋守着潜邸,有那些忠于他的官员支持,他一定能度过难关。

夜深了,雨还在下。潜邸的各个院落都渐渐安静下来,只有书房的灯还亮着。弘历和金玉妍依旧坐在书案前,低声商议着对策,偶尔传来几句轻柔的对话,与窗外的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温馨。

次日清晨,雨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潜邸的庭院里,给湿漉漉的青石板路镀上了一层金光。金玉妍早早地就去了正院,将整理好的消息告诉了富察福晋。富察福晋听后,神色凝重,却也很快镇定下来,表示会全力配合弘历和金玉妍,守住潜邸的安稳。

接下来的日子,潜邸里看似平静,实则每个人都在暗中忙碌着。弘历派人去江南和京中各处追查证据,每日都能收到不少消息;金玉妍则严格约束下人,排查府中的眼线,同时继续留意三阿哥和高曦月的动向;富察福晋则将府里的人事和账目重新梳理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漏洞。

高曦月依旧在打探消息,却始终得不到有用的内容,反而因为急于求成,被京中的一些小人利用,花了不少冤枉钱,买到的都是些虚假的传言。她见金玉妍和弘历每日都很忙碌,却从不透露半句消息,心里既嫉妒又着急,却也无可奈何。

陈格格虽然不懂前朝的事,却也察觉到了府里的紧张气氛,便更加小心地照顾小瑞,约束东跨院的下人,不给弘历和金玉妍添麻烦。小瑞似乎也感受到了府里的变化,变得比往日更乖巧,不再随意哭闹。

日子一天天过去,京中的局势越来越紧张。宫里的消息越来越少,只偶尔传出皇上的病情时好时坏;三阿哥和五阿哥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甚至在京中街头都能看到他们的人互相挑衅;十四王爷的亲信依旧在京中活动,却始终没有明显的动作。

金玉妍每日都在整理新的消息,交给弘历。她知道,决战的时刻越来越近了。她常常在夜里梦见雍正驾崩的场景,每次醒来都一身冷汗,但她很快就会镇定下来——这一世,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她绝不会让前世的悲剧重演。

这日午后,弘历从宫里回来,神色格外凝重。他走进西跨院的书房,将金玉妍拉到身边,低声说道:“皇阿玛的病情越来越重了,太医说……恐怕撑不了多久了。三阿哥和五阿哥已经开始调动人手,京中的气氛很紧张。我决定明日就将府里的人都集中到正院,加强守卫,防止意外发生。”

金玉妍的心猛地一紧,却很快镇定下来:“四爷放心,我这就去安排。府里的下人们都已经约束好了,粮食和过冬的衣物也都准备好了。只要咱们同心协力,一定能守住潜邸。”

弘历点了点头,伸手将她拥入怀中:“妍儿,有你在,真好。”

金玉妍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的体温,心里满是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