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 第25章 撒丁号与地中海雄心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第25章 撒丁号与地中海雄心

作者:石不语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6:04:25

热那亚海军学院的硝烟与涛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亚历山德罗的身影已出现在热那亚湾深处,科斯塔造船厂。这里是意大利先进舰船设计与建造的核心,空气中弥漫着焦煤、铁锈、桐油和咸涩海风混合的独特气味,巨大的金属碰撞声和蒸汽机的嘶鸣构成了一曲工业的交响。

亚历山德罗没有惊动太多船厂管理层,仅带着埃利奥·卡斯特拉尼和两名绝对忠诚的海军警卫,在造船总工程师让·杜尔瓦和厂长的亲自引领下,穿过层层岗哨和厚重的铁门,抵达了船厂最深处、被高墙环绕的专用保密船坞区。巨大的干船坞此刻空荡荡,海水被严密地隔绝在外,但坞壁上残留的水痕和忙碌的工人们,昭示着这里刚刚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

“首相阁下,”杜尔瓦压低声音,难掩激动地指向船坞旁一个用帆布严密覆盖的巨大轮廓,“她在那儿,‘撒丁号’刚刚完成第一阶段保密海试返港。”

帆布被小心翼翼地掀开一角。一艘线条流畅、通体覆盖着灰黑色涂装、闪烁着崭新金属光泽的钢铁巨兽,静静地停靠在坚固的系泊墩旁。那修长的舰型、高耸的烟囱、以及舰体中部那座尚未安装炮管但已显露出巨大基座的双联装炮塔,无不透露出强大的力量感和现代感。这艘凝聚了“海狼级”改进精髓、承载着意大利海军野心的巡洋舰,已经从蓝图变成了现实。

亚历山德罗的目光锐利地扫过舰体的每一个细节,最终停留在那巨大的炮塔基座和烟囱上仍在袅袅冒出的余烟上。“海试结果?”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非常成功,阁下。”杜尔瓦的声音带着技术人员的兴奋,“按照最高保密条例,我们在前天深夜至凌晨进行了核心动力和适航性测试。两台新型立式三胀往复蒸汽机运转平稳,输出功率达到了设计预期。在标准载重下,我们轻松跑出了17.1节的最高航速,并且维持16.5节巡航航速超过4小时,震动控制远超‘统一号’。舰体稳定性极佳,转向灵活,新设计的倾斜主装甲带(120毫米)和炮塔正面装甲(150毫米)在模拟配重测试中也表现优异。”

“持续高速下的震动?锅炉压力稳定性?”亚历山德罗追问,这正是他在设计阶段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完全在可控范围内,”杜尔瓦信心满满,“我们采纳了您的要求,优化了连杆结构和材料,加强了关键支撑点。新设计的锅炉压力波动极小,轮机舱的报告是‘前所未有的平稳’,轮机组的压力减轻了很多。这证明我们动力系统的改进是成功的。”

亚历山德罗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很好。主炮呢?”这才是“撒丁之矛”真正的锋芒所在。

杜尔瓦的表情严肃了些:“210毫米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的采购谈判还在进行,英国人卡得很紧。目前安装的是临时配重的模拟炮管。但炮塔的旋转、俯仰机构运行极其流畅,远超旧式设计。弹药提升通道也按之前舰长们的反馈进行了优化,效率提升显着。”

“‘鹰眼’的进度?”亚历山德罗看向随行的心腹幕僚中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他是科斯塔精密机械实验室(卢卡团队)的特派工程师。

“报告首相,”年轻工程师立刻回答,“原型机已完成实验室测试,基于光学三角测距原理,初步精度比现有目测和六分仪提高了70%以上。我们正在解决小型化和环境适应性(抗震动、抗烟雾)问题,争取在‘撒丁号’最终舾装完成前,将第一台实用化样机安装到观测塔内进行海试验证。”

“加快进度。”亚历山德罗言简意赅。他深知,没有精准的测距,再强大的火炮在远距离也如同盲人摸象。

他又详细询问了舰员生活舱通风改进、损管站设置、舰桥视野盲区修正等细节问题的落实情况,杜尔瓦一一作答,大部分都已在建造过程中按一线反馈优化。亚历山德罗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杜尔瓦先生,你和你的团队做得很好。‘撒丁号’证明了我们有能力设计并建造一流的现代巡洋舰。但记住,”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这只是一个起点。”

他环视着巨大的保密船坞和尚未完工的巨舰:“‘撒丁号’的建造经验和技术成果,必须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英国技术是捷径,但不是终点。我们要吃透它的设计精髓,分析它的每一个优缺点。科斯塔实验室和造船厂的技术团队要紧密合作,启动第三艘海浪级‘意大利号’的前期设计研究。目标很明确:在‘撒丁号’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性能。主炮威力或射速要再提升一个台阶,动力系统效率要再优化,装甲布局要更科学,‘鹰眼’系统要小型化、实用化。我们要拥有真正属于意大利的、不逊于任何欧洲强国的先进战舰设计建造能力。明白吗?”

“明白,首相阁下。”杜尔瓦和年轻工程师眼中燃烧着技术人员的斗志。亚历山德罗的战略眼光和对技术创新的执着,正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离开造船厂,亚历山德罗的专列没有停留,风驰电掣般南下,目标直指意大利靴跟处的天然深水良港——塔兰托。这里,是王国海军未来战略的重要支点。

当专列驶入塔兰托湾,一幅比热那亚更加宏大的建设画卷扑面而来。碧蓝如洗的海湾三面环抱,巨大的新防波堤如同伸向大海的钢铁臂膀,轮廓已然成型。蒸汽打桩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为深水码头打下坚实的根基。工地上人潮如织,铺设铁轨、浇筑混凝土、架设起重机……尘土飞扬中,一座现代化的海军基地正在崛起。远处,原有的营房、船坞区域也在进行大规模扩建和翻新,新的仓库、修理车间、军官宿舍的框架拔地而起。

在塔兰托海军基地司令和海军副大臣的陪同下,亚历山德罗视察了热火朝天的工地。“首相阁下,”基地司令指着规划图汇报道,“一期工程的核心是这座万吨级深水码头和配套的大型修船坞,预计明年夏季完工。同时,岸防炮台群、弹药库、油料储备基地也在同步建设。整个基地建成后,将能同时容纳和保障一支包括数艘‘海浪级’巡洋舰在内的主力舰队长期驻泊和作战。这里将是王国海军在地中海东部最坚固的堡垒和最锐利的矛尖。”

亚历山德罗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听着远处传来的施工号子,心中涌动着豪情:“速度要保证,质量更要保证。塔兰托是我们伸向地中海的拳头,资金和资源优先保障这里。配套的铁路支线建设也要跟上,确保战时人员和物资能快速转运。”

接着,亚历山德罗视察了停泊在临时锚地的、正在进行整合的原两西西里王国海军舰艇。这里停泊的大多是老旧的风帆战舰和早期的明轮蒸汽舰,与不远处的建设工地形成鲜明对比。

“整合情况如何?”亚历山德罗问道。

“报告首相,”海军副大臣回答,“人员方面,原两西西里海军官兵已完成初步忠诚审查和技能考核。合格者已编入王国海军现役序列,军官分批进入热那亚海军学院接受现代化轮训。舰艇方面,”他指着几艘正在船坞里进行改装的蒸汽明轮炮舰,“如这几艘‘波旁级’,状态尚可,我们正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更换更高效的锅炉,加装部分120毫米后装线膛副炮,增强其近海巡逻和火力支援能力。其余过于老旧、无改造价值的舰只,”他指向远处一堆正在被拆解的旧船,“将逐步拆解,回收的钢材等材料用于新舰建造或港口设施建设。”

亚历山德罗点头认可:“很好。汰弱留强,集中资源。旧时代的残骸,就让它为新生的力量奠基。”

在返回都灵的专列上,亚历山德罗深知财政的压力,陆军的整合和南方的稳定仍是当务之急,大规模海军造舰计划不得不暂时蛰伏。但“撒丁号”的成功海试和塔兰托基地的开始建设,以及他强令推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如同埋下的火种。他低声自语,仿佛是对未来的承诺:“蛰伏是为了积蓄力量。当王国腾出手来,地中海的波涛之上,必将布满悬挂萨伏依十字旗的钢铁艨艟。而‘撒丁号’和塔兰托,就是这一切的起点。”专列隆隆前行,载着这位海军大臣兼首相,驶向充满挑战但也孕育着无限希望的国家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