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 第101章 法案与铁甲舰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第101章 法案与铁甲舰

作者:石不语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6:04:25

普隆比耶尔密约的墨迹早已干涸,却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将整个亚平宁半岛引燃。战争的阴云不再是远方的闷雷,而是沉沉压在每一个撒丁人心头的铅块。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钢铁的气息,王国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在加富尔的疯狂驱动下,正发出震耳欲聋的预热轰鸣。而议会,这个国家意志的最终裁决场,成为了风暴眼中最为激烈的战场。

圣卡洛宫的穹顶下,空气永远弥漫着硝烟未燃的紧张气息。亚历山德罗,这位加富尔自由派联盟无可争议的核心干将与议会急先锋,正将他的政治手腕与《复兴报》的舆论霸权结合,编织着一张为战争量身定制的法理与资源之网。

《国家紧急状态物资征调法》——这项法案的核心冰冷而直接:赋予政府在战时或准战时状态下,强制征用王国境内一切民用船只、车辆、仓储物资及劳动力的权力。争议极大,如同悬在无数商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议会辩论中,反对声浪汹涌:“这是对私有财产神圣权利的践踏!”

“政府权力无限扩张,后患无穷。”

“我的船队,那是我几代人的心血。”

亚历山德罗站在发言席,深灰色的眼眸扫过激动的反对者,声音沉稳如铁:“诸位同仁,请收起浪漫的幻想。当战争的号角吹响,当王国的士兵在前线流血牺牲,当补给线成为生命线时,我们还在高谈阔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他语气陡然转厉,“国家存亡之际,一切资源皆为国用。这不是选择,是生存法则。”

他随即调转话锋,带上一种“务实”的安抚:“法案明确规定了征用补偿机制,政府会按照战前公允市价进行赔付。这并非掠夺,而是国家以信用为担保的‘战时租赁’。而且,”他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几位大船东议员,“被征用的船只物资,将在王国最严密的护航下行动,其安全性,远胜于在奥地利封锁下独自冒险。保护国家的生命线,就是保护你们自己的未来航线。”

《复兴报》同步发动舆论轰炸:打破枷锁,北意命运共同体需要钢铁意志。社论将奥地利的经济封锁描绘成勒紧北意大利脖颈的绞索,强调唯有集中一切力量打破封锁,才能实现“北意命运共同体”的繁荣。文章巧妙地将“征调”与“奉献”、“牺牲小我保全大我”的悲壮感联系起来,淡化其强制性,强化其“必要性”与“爱国性”。

最终,在“统一派议员联盟”的铁票支持、部分被说服的船东议员(尤其是看到科斯塔航运作为王国最大船队也“首当其冲”的表率作用)以及汹涌的“北意共同体”舆论压力下,《物资征调法》惊险通过。科斯塔航运庞大的船队,成为法案下最显眼的“贡献者”,也意味着其船队将在未来的战争运输中占据核心位置,无形中锁定了巨大的影响力和潜在的战后补偿优先权。

《军工生产促进与专利特别保护法》,紧随其后的是这项为战争机器提供弹药的法案。核心是两点:国家优先采购并倾斜资源支持本土军工企业扩产;对涉及国防的“关键性技术发明”实施战时特别专利保护(实质是技术封锁和保密)。

反对派抓住了“专利保护”和“国家订单集中”:“这是制造垄断!扼杀竞争!”

“专利保护?是为某些关系户量身定做的技术壁垒吧?”

“巨额订单集中给几家大厂,中小作坊怎么办?”

亚历山德罗的回应更加锋利,带着技术官僚的冰冷:“垄断?在生死存亡的战争面前,效率就是生命。奥地利人会因为我们讲究公平竞争而放慢他们枪炮的生产速度吗?”他举起一份文件,“看看邻国的军工体系。高度集中,技术保密,才能在最短时间爆发出最大产能。我们要对抗的是这样的敌人。”

“至于专利保护,”他目光锐利,“请问,当我们的工程师呕心沥血研发出足以克制敌军的先进武器时,难道要因为专利泄露,让敌人轻易仿制,再用来屠杀我们的士兵吗?战时特别保护,保护的不仅是发明人的权益,更是前线将士的生命和国家的胜算。”

他随即抛出诱饵:“法案同样包含对中小配套企业的扶持条款。大厂吃肉,中小厂也能喝汤。战争需要整个产业链的爆发,这不仅是法案,更是王国工业力量总动员的号角。”

《复兴报》火力全开:利刃出鞘,科技与产能决定意大利命运。文章痛陈奥地利军工的庞大与先进,强调技术代差就是血与火的代差。将科斯塔兵工厂等本土龙头描绘成“民族工业崛起的希望”、“对抗强敌的铸剑者”。将专利保护美化为“守护国家利器的剑鞘”。

在亚历山德罗强硬逻辑、联盟支持以及《复兴报》塑造的“科技救国”悲情氛围下,军工法案也得以通过。科斯塔精密机械制造公司的技术壁垒被法案的“特别保护”条款牢牢加固,同时巨额国家订单和扩产资源如同甘霖般注入,其战争引擎轰然启动。

最后,也是最艰难的一战——大幅度提升海军预算案。核心是建造一艘新式主力战舰(科斯塔造船厂代号“海狼级”)、加强港口防御体系以及配套的后勤保障。

保守派的反对近乎疯狂:“陆军才是根本。海军耗费巨资,对陆战有何大用?”

“一艘铁甲舰?天文数字,国库会被掏空。”

“又是科斯塔造船厂?又是科斯塔钢铁厂?这预算案简直是科斯塔家族的提款机。”

亚历山德罗早已预料到此番恶战。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发言席,这一次,他不仅是为法案辩护,更是为他即将掌控的领域正名。他以“快速近海巡逻艇”奠基人的姿态,展开了凌厉攻势:“陆军是拳头,海军就是臂膀。”他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没有强大的海军,我们的海上生命线就是奥地利的活靶子。从热那亚运往前线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发炮弹,都可能被敌舰送入海底。没有海军掩护,漫长的海岸线处处是漏洞,奥地利人随时可能登陆,切断我们的后方。”

他甩出详尽的威胁评估和数据:“奥地利海军在地中海的力量正在加强,他们的蒸汽铁甲舰不是摆设。技术代差,我们的‘海狐级’证明了小型舰艇的近海防御价值,但我们需要能在正面抗衡、保护航路、封锁敌港的主力。‘海狼级’就是答案,它将是地中海最锋利的牙齿。”

接着,他祭出“利益捆绑”与“务实收益”两大利器:“天文数字?”亚历山德罗冷笑,“这笔投入将直接创造数以千计的就业岗位。从都灵的钢铁厂,到热那亚的造船坞,再到港口的防御工事。贵族参股军工企业(他特意看向几位有投资的元老院贵族)的收益,也将随着王国海军的强大而水涨船高,这是激活王国工业、惠及万民的战略投资。”

“至于科斯塔集团,”他坦然承认关联,却拔高格局,“没错,我们的造船厂和钢铁厂有能力、有技术承接这份重任。但这是经过公开、严格的技术评估和成本核算的结果,我们承诺以最优性价比交付。将订单交给最有能力的本土企业,壮大王国工业根基,何错之有?难道要将这笔关乎国运的订单交给外国船厂吗?那才是真正的资敌,抑或交给一个毫无经验、空耗国帑的作坊?”

《复兴报》发出最强音:制海权,意大利统一不可缺失的拼图。社论描绘了一幅没有海军的悲惨图景:补给线被切断、海岸遭袭扰、海外援助无法抵达。将“海狼级”誉为“守护意大利命脉的钢铁巨兽”,将亚历山德罗的海军战略思想誉为“高瞻远瞩”。同时渲染科斯塔工业体系是“王国海防的基石”。

议会内,刀光剑影,辩论白热化。“统一派议员联盟”成员轮番上阵,寸土必争。亚历山德罗更是亲自下场,与保守派元老展开多轮唇枪舌战,以数据为矛,以危机为盾,以利益为饵,辅以联盟的铁票支持和科斯塔集团私下游说,硬生生在反对声浪中杀出一条血路。

最终,在自由派和大部分中间派的力挺下,在部分被就业和利益打动的保守派议员的沉默或倒戈下,海军预算案获得通过。这同时也意味着科斯塔造船厂拿到了“海狼级”的建造合同,科斯塔钢铁厂获得了关键的特种钢材订单。亚历山德罗在海军领域的根基与威望,伴随着这庞大的预算,被浇筑得坚如磐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