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 > 第45章 进入剧组

《琅琊榜》的内景摄影棚藏在横店郊区的影视基地深处,远远望去像座沉默的厂房,灰色的水泥墙爬满藤蔓,门口堆着几捆做旧的芦苇,乍一看还以为是废弃的仓库。

李红星跟着华姐往里走时,听见里面传来电钻的嗡鸣,混杂着砂纸打磨木头的沙沙声。

推开厚重的铁门,一股混合着颜料、木屑和旧书卷的气味扑面而来。最先撞进眼里的不是光鲜的布景,而是美术组的师傅正蹲在廊柱下,用细毛刷蘸着褐色颜料往木纹里填 —— 那柱子看着像百年老木,带着风雨侵蚀的斑驳,凑近了才发现是泡沫材质,却被磨出了与真木无二的包浆,连虫蛀的小洞都做得栩栩如生。

“这柱础得再旧三分,” 师傅头也不抬地对助手说,手里的毛刷在石础边缘轻轻扫过,“景睿住的地方是宁国侯府的西厢,得有世家沉淀的钝感,不是新漆刷出来的亮。你看这纹路,得像被人踩了几十年,边角得有自然磨损的弧度。”

助手蹲下来比量着:“师傅,用砂纸再蹭蹭?”

“傻小子,” 师傅敲了敲他的脑袋,“砂纸太愣,得用麻布蘸着茶渍慢慢擦,才有那种温润的旧感。”

李红星站在原地看了片刻。

“吓着了?” 华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指着不远处的道具车,“你看那车上的书,每本都做了虫蛀处理,纸页边缘的磨损是用砂纸一点点磨出来的,连扉页的印章都仿的是宋代的朱砂印泥。”

李红星走过去细看,果然见一本《论语》的封面上有几个不规则的虫洞,纸页泛着自然的黄,翻到中间,还夹着一片干枯的枫叶,叶脉清晰,像是真的被人夹了几十年。“这…… 观众也看不见这么细啊。” 他忍不住说。

“我们拍的不是给观众看的,是给自己信的。” 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李红星回头,见道具组组长正抱着个青铜鼎过来,那鼎看着锈迹斑斑,触手却带着温润的凉意。“孔导说,道具真了,演员的气才能顺。你拿着这本做旧的书,和拿着本崭新的教材,说话的底气都不一样。”

正说着,一道熟悉的身影从回廊那头走来。胡戈穿着梅长苏的素色长衫,腰间系着玉带,脸色刻意化得苍白,嘴唇却抿成一道清瘦的线,明明走得缓慢,却自带一股逆风而行的韧劲儿。“来了?” 他笑着朝李红星点头,目光落在他身上时顿了顿,“我记得你,《血战孤城》剧组,你演那个被箭射中的小兵,对吧?”

李红星心头一暖。他竟还记得。“是我,胡戈老师。” 他有些局促地挺直脊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你当时的演出可是吓了我一跳啊。” 胡戈走过来,自然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指尖不经意地拂过他的袖口,“中箭那场戏,你倒下的时候眼睛没闭,直勾勾盯着镜头,那股不服输的狠劲,专业演员也比不过。当时我就跟副导演说,这小子肯定能出头。”

李红星的脸微微发烫:“那时候不懂技巧,就想着怎么能让自己不那么像背景板。”

“真诚就是最好的技巧。” 胡戈笑了,目光扫过他身上的月白长衫,“这身衣服挺衬你,景睿就该是这个干净样子。走,带你去见孔导他们。”

他引着李红星往监看区走,路过服装间时,门是敞开的,几个工作人员正围着一件玄色铠甲讨论。“这肩甲得再磨掉半寸,” 李雪导演的声音清晰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靖王是带兵的人,铠甲边缘得有常年磕碰的毛边,不是陈列品。你看这搭扣,得让它松垮半分,体现他穿脱频繁。”

服装组长拿着锉刀试了试:“李导,再磨就快断了。”

“断了就修,修不好就重做。” 李雪头也不抬地看着图纸,“观众可能注意不到,但王凯穿上身,自己能感觉到。这就是戏的底气。”

监看区里,孔笙导演正盯着监视器皱眉,手里捏着个放大镜,像在研究什么稀世珍宝。“这砚台不对,” 他指着画面里的桌案,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力,“靖王性子刚,用的砚台该是端石的,边角得有磨损,不是这种光溜溜的新货。去道具库找找,上次拍《赵氏孤儿》剩下的那块就合适。”

见李红星进来,孔笙抬手示意:“来了?坐。” 他没多余的寒暄,直接从桌案上拿起一叠打印好的剧本递过来,“这是你后面的戏份,标注的地方是我们觉得需要细抠的情绪点。”

李红星双手接过,指尖触到纸页上的批注 ——“此处景睿的笑该带三分自嘲,嘴角扬左不扬右”“握杯力度稍松,食指微蜷,体现他此刻的无措”,字迹遒劲,墨色深沉,透着不容置疑的专业。他翻到其中一页,见 “生日宴揭露真相” 那场戏的空白处,写着一行小字:“景睿的崩溃不是大喊大叫,是骨头发冷,先笑后哭,像被抽走了主心骨。”

心脏猛地一缩,这正是他琢磨了许久却始终没抓住的感觉。

“下午有剧本围读会,” 孔笙导演喝了口茶,目光落在他脸上,平静却像在穿透人心,“不用紧张,就当跟老朋友聊天。我们这组没那么多规矩,说错了不要紧,怕的是没想法。”

李红星用力点头,指尖在 “主心骨” 三个字上轻轻摩挲。

下午的剧本围读会在会议室举行,房间不大,墙上贴满了分镜图,连桌椅都是做旧的款式,透着股古朴的沉静。李红星推门进去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

王凯饰演的靖王坐在角落翻剧本,他穿着简单的白 t 恤,却自带一股沉凝的气场,手指在纸页上慢慢划过,像在抚摸冰冷的剑鞘,抬眼时眼神锐利如刀,仿佛下一秒就要拍案而起。

刘涛饰演的霓凰郡主正和助理讨论台词,她穿着牛仔外套,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说起 “穆王府军阵” 时,手不自觉地比出挥剑的姿势,声音清亮,带着将门女儿的飒爽:“这句得再硬气点,霓凰不是娇滴滴的公主,她是能扛得起十万大军的统帅。”

饰演言豫津的年轻演员则在和飞流的扮演者说笑,两人拿着剑穗互相打闹,少年人的鲜活冲淡了会议室的严肃。

见李红星进来,言豫津笑着挥手:“你就是景睿吧?我是豫津,以后咱可是最好的兄弟!”

围读开始后,气氛瞬间切换。胡戈先开口,梅长苏的台词从他嘴里出来,总带着若有似无的气音,像是从肺腑深处挤出来的。念到 “我这双手,曾经也是挽过大弓、降过烈马的” 时,他的声音微颤,尾音拖得极轻,却让满室寂静 —— 那不是刻意的虚弱,是被岁月磨平棱角的钝痛,像旧伤在阴雨天隐隐作痛。

李红星的心跟着提了起来。轮到他念景睿初见梅长苏的台词时,他深吸一口气,让声音染上少年人的清朗:“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我已让人备了新茶,是去年雨前采的碧螺春,在宜兴的紫砂壶里养了三个月,先生尝尝?”

话音未落,刘涛忽然抬头笑了:“这声线对了,就是这种被护得很好的干净劲儿。景睿前期就该是这样,像块没被打磨的玉,看着温润,其实藏着自己的棱角。”

王凯也放下剧本点头:“听着像个没吃过苦的世家公子,说话带着点不自觉的矜贵,和后面的反差才够劲。”

李红星松了口气,顺着节奏往下念。当读到景睿与言豫津斗嘴的段落时,他刻意加了点孩子气的促狭:“你少来这套,上次输了我的白玉佩还没还呢,还好意思提打赌?” 惹得众人发笑;而念到 “我总觉得,先生身上有我熟悉的味道,像…… 像多年未见的故人” 时,声音又沉了沉,带着不易察觉的困惑,尾音轻轻上扬,像在问自己。

胡戈在一旁接话时,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的暖意,仿佛真的在透过他看一个天真的少年。

围读结束,侯鸿亮制片人合上剧本,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红星这状态不错,和胡戈的对手戏应该能出火花。” 他看向李红星,眼神温和却有分量,“我们这组没那么多规矩,有想法随时提,哪怕是觉得道具不对、台词不顺,只要你能说服我们这两个细节控导演,就按你的来。”

孔笙导演在一旁补充:“下周拍景睿练剑的戏,你剑法练得怎么样了?”

“每天都在练,找了武术指导纠正姿势。” 李红星赶紧回答,“不过还是觉得差点意思,景睿的剑法该是灵动的,我总带着股蛮力。”

“知道差在哪就好。” 孔笙笑了,“不是动作不对,是心没到。景睿练剑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修身,像文人写字,意在笔先。回头让武术组给你找套太极的剑法看看,找找那种圆融的劲儿。”

散会后,华姐拽了拽李红星的袖子,低声道:“别急着走,跟着胡戈。”

李红星会意,安静地站在胡戈身边整理剧本。果然,侯鸿亮很快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两杯刚泡好的茶,递给胡戈一杯:“你这梅长苏可算到位了,前阵子试拍那段,你咳嗽的节奏都掐得刚好,不是硬咳,是肺虚的绵劲,听着就让人揪心。”

“还得多谢孔导指导。” 胡戈接过茶却没喝,转头看向李红星,自然地引荐,“对了,侯哥,给你介绍下,这是李红星,演景睿的。一个小兄弟,之前在冯导剧组见过,那时候就挺能琢磨的,为了个小兵角色,自己琢磨了很久怎么中箭才真实。”

“哦?有这渊源?” 侯鸿亮立刻握住李红星的手,掌心温热有力,“我看过你在《精忠报国》里的表演,那股少年锐气演得绝了!郑龙跟我显摆了好几次,说挖到个好苗子。没想到被我们截胡了,哈哈!”

“是我运气好。” 李红星笑得真诚,“能进这个组,是我的荣幸。这段时间我把景睿的台词都背熟了,也写了点人物小传,想着……”

“写了小传?” 侯鸿亮眼睛一亮,“拿来我看看。我们就喜欢这种肯下笨功夫的演员。”

李红星赶紧从包里掏出笔记本递过去。侯鸿亮翻开看了几页,眉头渐渐舒展:“不错不错,连景睿爱吃的点心都琢磨了,说他喜欢豆沙馅的却不爱吃太甜,符合他温厚不张扬的性子。细节见真章,这态度就对了。”

胡戈在一旁补充:“红星对角色吃得很透,昨天还跟我讨论景睿为什么对梅长苏一见如故,说可能是梅长苏身上有他缺失的锋芒,像看到另一个自己。”

这话看似随意,却不动声色地给李红星定了调 —— 他不是靠关系来的,是下了功夫的。李红星心里感激,嘴上却只说:“还是胡戈老师点拨得好,我好多地方想不明白,问了他几句,一下子就通了。”

侯鸿亮笑着摆手:“在我们这儿,本事是自己的,谁也抢不走。你景睿演得好,以后有的是合作机会。” 他拍了拍李红星的肩膀,“好好干,别辜负这角色。”

离开摄影棚时,夕阳正染红天边,把那座沉默的厂房照得像块烧红的铁。李红星回头望了眼,看见孔笙导演还在廊下和美术师傅讨论布景,胡戈则站在台阶上打电话,手里还比划着梅长苏的手势。

“感觉怎么样?” 华姐问,语气里带着笑意。

“像进了学堂。” 李红星笑着说,口袋里的剧本还带着油墨香,上面的批注在暮色里泛着光,“以前觉得演戏靠天赋,现在才知道,真正的本事都藏在磨出来的细节里。”

华姐点点头:“这就是正午阳光的气场。不是靠排场,是靠对戏的敬畏。你在这儿待久了就知道,这种气场能养人,也能逼着人往前走。”

晚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过来,李红星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侯鸿亮的批注笔迹还带着温度。他忽然觉得,自己离萧景睿又近了一步。不是靠模仿他的穿着举止,而是开始懂得,那些温润背后的坚韧,那些笑意里的分寸,都是岁月和用心慢慢磨出来的光。

“华姐,” 他忽然说,“我明天想早点来,看看他们怎么布置景睿的书房。”

“好啊。” 华姐笑了,“孔导说过,想演好一个角色,先得让自己住进他的屋子里。”

远处的摄影棚渐渐沉入暮色,只有几扇窗户还亮着灯,像夜空中的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