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265章 滚雪球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第265章 滚雪球

作者:晶晶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4:52:29

“镇东大将军府”的金字招牌,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在名分大义和优厚条件的双重吸引下,爆发出惊人的吸引力。

朱瞻基的“招贤令”和“募兵檄文”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远超山东东路的地界。

山东境内自不必说,那些郁郁不得志、空有一身本领却报国无门的寒门士子,那些被地方豪强或胥吏压得喘不过气的落魄文人,那些精通算账、律法、农事却只能屈居下僚的小吏……

如同久旱逢甘霖,纷纷打点行装,怀揣着改变命运的希冀,从各个角落涌向济南府。

宣抚使司衙门外,每日都排起长龙。

吴用坐镇,朱武、萧让等人协助,设立了严格的考核流程。或考经义策论,或试算学律法,或问农桑水利,甚至对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也进行实际操作检验。

量才录用,绝不拘泥于八股文章。

一经录用,即刻授予相应职司,或派往各州县协助治理,或留在大将军府幕僚机构。

这“不论出身,唯才是举”的风气,如同清新的空气,迅速涤荡着山东官场陈腐的气息,也让吴用等人真正感受到了“得人之乐”与“开创新局”的振奋。

募兵点更是热火朝天。

卢俊义、王进严格执行朱瞻基“精兵”之令,筛选极为严格。但“奉旨讨逆”的王师身份,“按边军最高例发放”的安家银和军饷,以及“不吝封赏”的承诺,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山东、河北、河南乃至部分江淮流离失所的强壮汉子,闻风而至。

各募兵点前人头攒动,负责登记的文吏嗓子都喊哑了。精壮者被迅速编入新兵营,在王进等教头的皮鞭和怒吼下,开始了残酷却高效的训练。

淘汰下来的,也并非弃之不顾,或充作辅兵,或安排屯田、筑路,总归有条活路。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闻风来投的江湖豪杰、军中宿将!

“报——!大将军!营外有一道长,自称蓟州九宫县二仙山罗真人门下,姓公孙名胜,道号一清先生,携徒弟‘锦豹子’杨林前来投效!”

朱瞻基闻报,眼中精光一闪。

公孙胜!

这位原着中神龙见首不见尾,通晓道法、精熟阵图的入云龙,终于来了!

他亲自出迎,以极高礼遇将其引入府中,奉为上宾,暂授“镇东大将军府”参赞军机兼领观风使(负责观察天象、地理、军阵气机等),地位尊崇。

公孙胜仙风道骨,稽首称谢,眼中亦有对朱瞻基气度与梁山气象的赞许。

“报——!蒲东巡检司大刀关胜,感念大将军威名及替天行道之志,挂印封金,携副将‘井木犴’郝思文、‘丑郡马’宣赞,率本部数百亲兵,前来投奔!”

关胜!关云长后人,武艺超群,熟读兵书!

朱瞻基大喜,亲自迎至关前。

关胜面如重枣,长髯飘洒,下马抱拳。

“末将关胜,久闻大将军威名,朝廷昏聩,奸佞当道,非英雄用武之地!今特来相投,愿效犬马之劳!”

朱瞻基执其手,赞道:“关将军忠义之后,武艺韬略冠绝三军,得将军相助,如虎添翼!”

当即擢升关胜为马军副都统制,位仅在呼延灼之下,郝思文、宣赞亦授统制之职。

“报——!郓城县马兵都头‘美髯公’朱仝、步兵都头‘插翅虎’雷横,不满上官贪鄙,又慕大将军威名,弃官来投!”

朱仝、雷横,皆是郓城地界有名的好汉,武艺高强,人脉深厚。

朱瞻基欣然接纳,授朱仝为步军统制,雷横为锐字营副统制(在史进麾下)。

“报——!登州兵马提辖‘病尉迟’孙立,携弟‘小尉迟’孙新、弟媳‘母大虫’顾大嫂,并好友‘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率登州军户、江湖豪杰数百人,渡海来投!”

孙立乃登州军将世家,武艺精湛,弓马娴熟,更兼熟稔登莱海防。

朱瞻基亲自设宴款待,擢升孙立为水军副都统制(辅佐阮小二等,加强海防力量),孙新、顾大嫂、二邹等皆授要职。

“报——!江湖使棒卖药的‘病大虫’薛永,闻大将军招贤,特来相投!”

“报——!大名府管军提辖使‘急先锋’索超,不满上司克扣军饷,愤而离营,率亲信数十人,持金蘸斧来投!”

“报——!对影山两位寨主,‘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倾慕大将军替天行道,焚毁山寨,率部来归!”

“报——!沂水县都头‘青眼虎’李云,精于营造,闻工坊谷广纳贤才,特来相投!”

“报——!金陵建康府流落好汉‘拼命三郎’石秀,一身肝胆,武艺高强,闻大将军募兵讨逆,特来投军,愿为先锋效死!”

每日都有新的名字传入大将军府。或是慕名已久的英雄好汉,或是雄心勃勃欲建功立业的军中锐士,或是身怀绝技的奇人异士。

朱瞻基来者不拒,量才任用。卢俊义的军营迅速充实,凌振的工坊谷多了许多熟练匠人,吴用的幕府也增添了干练人手。

梁山的核心班底,如同滚雪球般飞速壮大、夯实。

然而,朱瞻基的目光绝不仅仅停留在招揽人才和扩充军力上。

他知道,麾下的地盘,必须牢牢掌控,化为坚实的根基和战争机器运转的燃料!

“军管制”的铁腕,随着“镇东军”的威名和朝廷的“宣抚使”大印,迅速覆盖了山东东路全境,并向着新归附的临近州县强力推进!

每一座县城,每一个州府,在“镇东军”的兵锋或政治压力下表示归顺后,朱瞻基立刻派出精干的“军管小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