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264章 名器在手,大展宏图

宿元景带着朝廷那份充满屈辱与算计的“权宜之计”诏书,第三次踏上了梁山泊的土地。

这一次,他没有感受到前两次的肃杀与压迫,反而是一种山雨欲来前的、蓄势待发的平静。

聚义厅内,象征性的香案早已撤去。

朱瞻基端坐主位,玄袍之上,仿佛已无形中披上了一层“镇东大将军”、“山东东路宣抚使”的煌煌威仪。

厅中众头领肃立,眼神中的桀骜被一种新生的锐利和期待取代。

圣旨宣读完毕。

“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山东东路宣抚使”、“总制一路军民政务”等一连串金光闪闪的头衔,正式加诸朱瞻基之身。

对于麾下头领的实职任命也一并宣读。

卢俊义为山东东路兵马都总管,吴用为宣抚副使兼参赞军机,林冲、呼延灼、王进等为各军统制官……一份长长的名单,涵盖了梁山核心骨干。

宿元景宣读完毕,强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拱手道。

“镇东大将军,陛下旨意已明。江南局势刻不容缓,方腊逆贼僭号称帝,荼毒生灵,恳请大将军以天下苍生为念,速速发兵!”

朱瞻基接过那份象征着朝廷“权宜”的诏书,手指在“权宜处置克复州府”、“战后三年还政”、“七成赋税上缴”等字眼上轻轻划过,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宿大人放心,本王…哦,现在该称本将军了。”

朱瞻基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既食君禄,当分君忧。方腊悖逆,本将军自当提王师南下,犁庭扫穴!”

他看向宿元景,目光锐利。

“然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江南路远,我部数万儿郎开拔,所需粮秣、军械、舟船转运,绝非小数。朝廷既有命本将军平叛,这后勤供给,当如何解决?”

宿元景早有腹稿,连忙道。

“大将军放心!陛下有旨,沿途州县,须竭力供给大军所需!大将军可持节钺,便宜行事,若有地方官员推诿搪塞,可先斩后奏!待大军开拔,朝廷亦会从京畿、河北调拨部分粮草,由水路运抵江淮前线,接应大军!”

“好!”

朱瞻基颔首,似乎对这个答复还算满意。

“有宿大人这句话,本将军就放心了。本将军将即刻整军,择日南下。具体出兵日期及路线,稍后本将军自会遣人与宿大人详议。”

宿元景心中稍定,只要朱瞻基肯出兵,朝廷的“驱虎吞狼”之计就算迈出了第一步。

他不敢多留,生怕朱瞻基再提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条件,匆匆告退,去安排后续协调事宜。

宿元景前脚刚走,聚义厅内的气氛瞬间一变!

方才的庄重肃穆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已久的、即将喷薄而出的激昂与躁动!

名分已定,大义在手,束缚的枷锁仿佛瞬间解开!

朱瞻基猛地站起身,眼神如电,扫视厅中群雄,声音如同金鼓,铿锵有力,带着一种开创大业的豪迈与决绝!

“众将听令!”

“吴用!”

“属下在!”

吴用精神一振,上前一步。

“即日起,擢升你为‘镇东大将军府’首席长史,总揽山东东路宣抚使司一应民政、钱粮、文书机要!原后勤处、工坊谷、商路网络,尽归你统筹调度!本将军授你全权,征辟贤才,搭建幕府!”

“我要你以最快速度,将山东东路治理得路不拾遗,仓廪充实,成为我军稳固后方与钱粮根基!”

“属下领命!定不负大将军重托!”

吴用心潮澎湃,首席长史!

这已远非昔日军师可比,乃是开府建牙后真正的文官之首!

他多年的抱负,终于有了施展的平台!

“朱武!”

“属下在!”

“擢升你为‘镇东大将军府’行军司马,兼领察听营!协助吴长史处理军务机宜,同时,你要将梁山的耳目,统统给本将军撒出去!”

“江南方腊军情、朝廷各路兵马动向、辽夏边境异动、乃至各州府官吏动向、民间舆情,事无巨细,每日一报!我要这天下大势,尽在我掌中!”

“遵命!”

朱武眼中精光爆射,行军司马,这是军中核心幕僚,参谋军机之要职!加上察听营的力量,他的舞台瞬间无限广阔。

“萧让、金大坚!”

“属下在!”

两位擅长文书印信的文士头领出列。

“萧让任大将军府主簿,金大坚任印绶监!即刻起,以大将军府及宣抚使司名义,刊印布告,广发山东各州县,乃至临近州府!宣告朝廷招安册封之实,宣扬我‘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之宗旨!同时,以本将军名义,发布‘招贤令’!”

朱瞻基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席卷天下的气势:

“布告天下。

“凡我山东东路境内,有怀才不遇之士子,通晓律法、精于算学、熟稔农桑水利、乃至有一技之长者,无论出身寒微,亦或曾为小吏,只要身家清白,愿为黎民效力者,皆可至济南府宣抚使司衙门报名!”

“经考核录用,量才授职!俸禄从优,前程远大!”

“另,传檄四方:我镇东大将军府,奉旨讨逆,即将兴兵南下,剿灭方腊!现广募天下忠勇之士!凡身强力壮、品行端正者,无论流民、佃户、匠人,皆可应募从军!”

“一经录用,安家银钱、军饷粮米,皆按朝廷边军最高例发放!有功者,不吝封赏!”

“萧让、金大坚!布告、招贤令、募兵檄文,要写得堂堂正正,气吞山河!要盖我大将军府和宣抚使司的大印!要让天下人知道,我梁山兄弟,如今已是大宋朝廷堂堂正正的‘镇东军’!是奉旨讨逆的王师!”

“属下遵命!”

萧让、金大坚激动得声音发颤。

他们从舞文弄墨的闲职,一跃成为执掌喉舌、宣示大义的要员!

这“招贤令”和“募兵檄文”一旦发出,必将震动天下!

“卢俊义!”

“末将在!”

卢俊义踏前一步,甲胄铿锵。

“擢升你为‘镇东大将军府’行军总管,山东东路兵马都总管!总揽全军整训、调度、布防!”

“即日起,以‘镇东军’名号,整编我梁山现有兵马!按步、骑、水、炮(神机营)重新划分营伍,明确建制!”

“淘汰老弱,补充精壮!以新颁之‘镇东军操典’严格操练!我要你在三个月内,练出一支令行禁止、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十万铁军!”

“末将得令!”

卢俊义抱拳,声如洪钟。

心里也是激动不已。

兵马都总管,这是真正的方面军统帅!

“林冲、呼延灼、王进、徐宁、史进、庞万春……”

朱瞻基点将如飞,一道道命令清晰下达。

“林冲,擢升步军都统制,统领步军诸营!副都统鲁达!”

“呼延灼,擢升马军都统制,统领骑军!”

“王进,擢升总教头,兼领新兵营,负责新募士卒基础操训!”

“徐宁,擢升钩镰枪营统制,专司破甲、攻坚!”

“史进,擢升锐字营统制,为先锋之选!副统制刘唐、李逵!”

“庞万春,擢升神射营统制,专司狙杀、压制!副统制花荣!”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李俊、张横、张顺,擢升水军各营统制,加紧操练水战,打造战船,确保大军南下水道畅通无阻!”

“凌振,擢升神机营统制!工坊谷全力运转,昼夜不停!”

“我要更多、更大、更犀利的火炮!更多的火铳、火药、火雷!钱粮、人手,要多少给多少!三月之内,神机营规模翻倍!我要让方腊逆贼,尝尝天雷地火的滋味!”

每一个被点到名字的头领,都感到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实打实的朝廷军职!

清晰明确的统属与权责!还有那“镇东军”的响亮名号!这不再是草寇头目,而是堂堂正正的朝廷大将!

他们齐声应诺,声震屋瓦,战意昂扬!

朱瞻基的目光最后落在宋江身上,那眼神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

“宋江。”

“属下在!”

宋江心中一凛,连忙出列躬身。

“擢升你为山东东路宣抚使司安抚副使,兼领民事调解司。你心思缜密,善于周旋,山东东路新附,地方庶务繁杂,安抚流民,调解纠纷,协助吴长史稳定地方之重任,就交给你了。务必使境内百姓安居,不生事端,为我大军稳固后方。”

“属下…领命!”

宋江心中五味杂陈。安抚副使,名头不小,管的是民政安抚,看似重用,实则远离了核心军权。

他知道,这是天王对他之前心思的敲打和隔离。但他不敢有丝毫怨言,只能深深低头应命。

“晁盖!”

朱瞻基声音转厉。

“末将在!”

“擢升你为‘镇东大将军府’中军护军统制!本将军南下期间,山东东路防务,由你与卢俊义共同负责!坐镇济南府,总揽全局!若有宵小趁机作乱,或朝廷有异动……准你临机决断,先斩后奏!”

“末将遵命!人在城在!”

晁盖抱拳,声如炸雷。

中军护军,这是绝对的信任,将大本营的安危交给了他!

一连串的人事任命和军令,如同疾风骤雨,条理分明,目标清晰。

朱瞻基显然早已深思熟虑,就等着这名分大义一到手,立刻展开宏图!

“诸位!”

朱瞻基环视厅中焕然一新的文武班底,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带着开创基业的豪情与不容置疑的威严。

“名器已授,大义在手!招贤纳士,广募精兵!整军经武,日夜操演!山东,是我们的根基!江南,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方腊,是我们建功立业的磨刀石!”

“用你们的本事,用你们的忠诚,去告诉这天下人!”

“我‘镇东军’,来了!”

“这大宋的乾坤,该换一换颜色了!”

“行动!”

“谨遵大将军号令!”

震天的应诺声再次响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洪亮,更加坚定,充满了对新身份、新征程的无限憧憬和磅礴力量!

随着朱瞻基一声令下,整个山东东路,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潭,瞬间沸腾起来!

济南府,原府衙被迅速改造成气派的“镇东大将军府”和“山东东路宣抚使司”衙门。

崭新的牌匾高悬,卫兵甲胄鲜明,气象森严。

吴用、朱武等人立刻进入角色。幕府机构飞速搭建,文吏穿梭不息。

萧让、金大坚起草的“招贤令”和“募兵檄文”被大量刊印,由快马信使和乔装人员,迅速散发至山东各州县乃至河北、河南、江淮等地。

“招贤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潭,在无数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士子、落魄文人、乃至被排挤的地方小吏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不论出身,量才授职”!

“镇东大将军武镇岳”!

“山东东路宣抚使”!

这些名号代表着朝廷的认可,代表着前所未有的机会!

一时间,通往济南府的各条道路上,多了许多背着书箱、风尘仆仆的身影。宣抚使司衙门外,排起了长龙,等待考核。

“募兵檄文”则如同燎原之火,点燃了底层百姓的希望!

“奉旨讨逆”!

“王师”!

“安家银钱”、“最高军饷”、“不吝封赏”!

这些字眼,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流民、佃户、破产手工业者来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相比于被强征入伍或饿死沟壑,加入这“名正言顺”又待遇优厚的“镇东军”,成了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各州县设立的募兵点人满为患,无数青壮踊跃报名。卢俊义、王进等人忙得脚不沾地,筛选精壮,编入新兵营,开始了地狱般的强化训练。

工坊谷的炉火,燃烧得更加炽烈。在凌振的督造下,新的、更庞大的铸造工坊被建立起来。

钢铁的撞击声日夜不息,一门门新铸的、炮管更长更粗的“镇东大将军炮”被推下生产线,散发着森然的杀气。火铳的产量也在激增。

水寨之中,新下水的战船覆盖了更大一片湖面。

阮氏兄弟、李俊等人指挥着水军士卒,演练着更加复杂的战术配合,尤其是火炮上船后的水陆协同作战。

整个山东东路,在朱瞻基的意志下,以前所未有的高效运转起来。

招贤、募兵、练兵、铸炮、造船……一切都在为那即将到来的南下征程,积蓄着毁天灭地的力量。

朱瞻基站在这片沸腾的土地中心,目光越过繁忙的济南府,投向烟波浩渺的南方。他手中,紧握着那份朝廷“权宜”的诏书,嘴角噙着一丝冰冷的笑意。

“权宜?节制?三年归还?”

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嘲笑汴梁城中的天真。

“江南,既然本将军去了……”

“那就永远姓‘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