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203章 武圣禅位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第203章 武圣禅位

作者:晶晶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4:52:29

翌日,大朝会。

当文武百官如常肃立,等待皇帝临朝时,却见司礼监掌印太监捧着一卷异常厚重的明黄卷轴,立于丹陛之上,神情肃穆。

“皇上有旨——!”尖锐的嗓音穿透了太和殿的寂静。

群臣心头一凛,预感有大事发生。

“朕,承太祖、太宗、仁宗洪绪,御极临宇,倏忽近一甲子春秋……”

圣旨以朱瞻基特有的沉稳语调开篇,回顾了登基以来的文治武功:北逐残元、南定安南、东抚倭海、西通商路、格物兴邦、肃清吏治、万国归朝……煌煌功业,字字千钧。

“……然,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朕虽蒙天眷,精力尚可,然念及神器之重,当传于贤明。皇太子祁铭,仁孝温恭,明睿审慎,深肖朕躬,宜嗣大统……”

“禅位”二字一出,满朝哗然!

虽然早有风声,但当这惊天动地的旨意真正宣读,依旧让所有人震惊莫名。在位近一甲子的武圣皇帝,正值“壮年”(以他展现的状态而言),竟主动禅位?!

“朕将于本月甲子吉日,亲御奉天殿,行禅位大典,授皇太子以皇帝玺绶。即日起,皇太子监国,总揽庶政。朕退居太上皇位,移居西苑龙渊阁……”

旨意宣读完毕,大殿内陷入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叩拜与劝谏之声:

“皇上!三思啊!”

“皇上春秋鼎盛,岂可轻言禅位!”

“太子殿下仁德,然皇上乃定海神针,万民所系啊!”

朱瞻基缓缓从御座上站起,目光平静地扫过群臣,那无形的威压瞬间让喧哗平息。

“朕意已决。”

声音不高,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太子历练数十年,足堪大任。朕非倦勤,实为江山永固计。此事,毋庸再议!”

他要是再不退位,太子再过几年十几年都要老死了。

那就真的不用退了。

甲子吉日,奉天殿。

旌旗猎猎,仪仗森严。金水桥畔,百官着最隆重的朝服,按品级肃立。太和殿广场上,卤簿仪仗陈列,庄严肃穆。

巳时正,钟鼓齐鸣,韶乐大作。

年近七旬的太子朱祁铭,身着储君衮冕,在礼官引导下,神情庄重,步伐沉稳地踏上丹陛。

他虽极力维持着平静,但紧握的双手和微微颤抖的眼睫,仍泄露了内心积压了近六十年的激动与如履薄冰的紧张。

奉天殿内,太上皇朱瞻基身着明黄常服(非龙袍),端坐于御座之侧特设的宝座之上。他面容沉静,目光深邃,仿佛超然于这权力交接的喧嚣之外,又如同定海神针,镇守着仪式的庄严。

礼部尚书高声唱诵禅位诏书。诏书再次详述了朱瞻基的丰功伟绩及禅位缘由,正式宣告皇太子朱祁铭继承大统。

唱毕,掌玺太监手捧盛放“皇帝奉天之宝”等传国玉玺的金盘,恭敬地跪在朱瞻基面前。

朱瞻基站起身,从金盘中亲手捧起那枚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奉天之宝”。

玉玺入手温润,却又重逾千钧。

他缓步走到御座前,目光落在儿子朱祁铭身上。

父子二人目光交汇,跨越了近六十载的漫长等待。朱祁铭眼中瞬间涌起热泪,强忍着才未落下,深深拜伏下去。

朱瞻基将玉玺稳稳地放入朱祁铭高举过头顶的双手中。

“祁铭,接玺!”

“儿臣……谢父皇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祁铭的声音带着哽咽,却又无比坚定。当他双手真正握住那方玉玺时,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夙愿得偿的激荡,瞬间传遍全身。

“自即日起,尔即皇帝位!当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克承大统,永保社稷!”朱瞻基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如同洪钟大吕,响彻大殿,也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必不敢懈怠!”

朱祁铭再次叩首,随即在礼官搀扶下,起身,转身,面向殿外黑压压的百官和仪仗。

“新皇登基——!众臣朝贺——!”

礼部尚书高亢的声音响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如同汹涌的浪潮,从奉天殿内席卷至整个广场,直冲云霄!

声浪震动着古老的宫殿,也宣告着大明帝国正式进入了“景泰”时代(朱祁铭年号)。

朱瞻基看着儿子在万岁声中,一步步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御座,缓缓坐了下去。

他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释然的微笑。

仪式持续了整整一日。当黄昏的余晖洒满紫禁城的金瓦时,喧嚣终于渐渐平息。

朱瞻基并未参与后续的宫宴。他换上了一身素雅的常服,屏退左右,独自一人登上了紫禁城的最高处——午门城楼。

凭栏远眺,偌大的宫城尽收眼底。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悠长,映在古老的城砖上。

脚下,是刚刚经历权力更迭、依旧沉浸在庆典余韵中的皇城;远方,是万家灯火次第亮起的京师。

近一甲子的帝王生涯,一幕幕在眼前飞速掠过。

靖难沙场的铁血,登基大典的荣光,励精图治的艰辛,武功盖世的睥睨,红颜相伴的温情,故人零落的孤寂,肃贪风暴的雷霆……最终,都归于此刻的平静。

“朕的时代,结束了。”

朱瞻基轻声自语,声音消散在暮色渐起的晚风中。语气中没有失落,只有一种完成使命后的淡然与超脱。

他微微闭上眼,感受着丹田内《万相神功》第五层那浩瀚如海、生生不息的真元流转。

如今的他,起码还有三百多年的寿元,人生仿佛才刚刚开始。

这巍巍宫阙,这万里江山,已有了新的主人。

身影在城楼上久久伫立,与暮色中的紫禁城融为一体,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无声地诉说着一段空前绝后的帝王传奇。

几日后,随着禅位大典的余韵散去,紫禁城迎来了新的主人。

朱祁铭登基称帝,改元景泰,尊朱瞻基为“武圣太上皇帝”,并即刻册立自己早已成年的嫡长子为皇太子,延续着帝国的传承。

自那日起,朱瞻基便彻底将自己从帝国运转的齿轮中抽离。

他迁居西苑龙渊阁,一处清幽雅致、靠近太液池的宫苑,这里成为了他新生活的起点。

政务、军务,乃至朝堂上的一切纷扰,他都真正做到了“概不过问”,全然交予了景泰帝朱祁铭。

这份放手,既是对儿子的信任,也是他追寻武道与生命本真的决心。

然而,朱瞻基并非毫无准备地退隐。

早在登基之初,他便以帝王心术与《万相神功》中精妙的“心相无痕”之法,秘密培育了一支脱胎于听风卫,且绝对忠诚、只效忠于他本人的秘密“影卫”。

“影卫”里的所有人都视朱瞻基为神,因此代代相传都未曾有过丝毫背叛。

这支力量人数不多,却如影子般融入大明肌理,世代传承,潜伏于听风卫核心或大内深宫之中,平日不显山露水,唯有在朱瞻基需要时,才会悄然浮现,执行他的意志。

他们是太上皇手中最后的底牌,亦是守护他超然地位的无声屏障。

朱瞻基将余下的漫长时光,慷慨地留给了陪伴他走过漫长岁月、如今也仅剩寥寥几位的红颜——林清浅、李青萝、秦红玉。

她们虽也修习《玉女心经》,驻颜有术,但终究抵不过凡俗寿元的桎梏,岁月在她们身上留下了更深的痕迹,却也沉淀出别样的风韵。

朱瞻基与她们或泛舟太液池,或品茗论道,或静听她们抚琴弄花,享受着难得的、远离权力漩涡的宁静。

练功,是他每日雷打不动的功课。

《万相神功》第五层那浩瀚如海的真元在体内生生不息地运转,每一次周天循环,都仿佛在拓宽着生命的边界。

偶尔也会有自愿被影卫安排来的武林高手,怀着对武圣的崇敬或寻求武道指点的心思,前来献上毕生内力。

朱瞻基对此并不拒绝,以《吸功》之法谨慎接纳,化入自身浩瀚的汪洋之中,滋养着那仿佛永无止境的力量。

景泰帝朱祁铭恪守着孝道。

起初,他坚持每日晨昏定省,前往龙渊阁向太上皇请安。

然而朱瞻基素来不喜繁文缛节,更珍视清净,便直言道。

“铭儿,你有你的江山要打理,不必日日来此。三日一见,足矣。”

朱祁铭只得遵命,但每隔三日,必定准时出现在龙渊阁,或汇报国事概要,或仅仅是陪父亲说说话,奉上精心挑选的各地珍奇。

这份孝心,在冰冷的宫闱中,显得尤为温暖。

光阴似箭,倏忽二十载。

无情的时光长河,终究带走了朱瞻基身边最后的温情。

林清浅、李青萝、秦红玉相继在平静中溘然长逝,她们的离去,抽走了朱瞻基尘世情感中最后的依托。

龙渊阁内,只剩下他一人与满室的回忆。

紧接着,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

景泰帝朱祁铭在登基仅十三年后,也追随他的母亲而去。

这位做了近六十年太子,只当了十余年皇帝的守成之君,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早已效法其父,将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皇太子朱见深(只是名字相同,并不是同一个人)。

自己则与皇后、妃嫔们移居别苑,享受了几年含饴弄孙、游山玩水的悠闲时光。

在禅位给朱见深后不久,朱祁铭强撑着病体,带着新帝朱见深,最后一次来到了龙渊阁。

那时的朱祁铭已显老态,而朱见深正值盛年,对这位仿佛定格在壮年的传奇祖父,他并不陌生,从小便在父亲的教导和宫中的传说里,无数次听闻过太上皇的事迹。

“父皇……”

朱祁铭的声音带着虚弱,却异常郑重。

“儿臣……恐时日无多矣。深儿……深儿日后便是这大明的皇帝。儿臣带他来……拜见皇祖父。”

朱见深恭敬地叩拜:“孙儿朱见深,叩见皇祖父,恭祝皇祖父圣体安康,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朱瞻基听到这话,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小子……这话说的好像我是神龙教教主一样。”

他看着跪在面前的儿子和孙子,目光深邃而平静,微微颔首。

朱祁铭喘息片刻,紧紧拉住朱见深的手,目光灼灼地盯着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力气。

“深儿……记住!日后……纵是宫中用度紧张,短了你父皇我的祭享……也绝不能……绝不能短了皇祖父一丝一毫的供奉!皇祖父……乃我大明定海神针,社稷之幸!”

“他老人家……有任何要求,务必……务必倾尽全力满足!此乃……我朱家……不,乃是我大明……第一要务!你可……记下了?!”

朱见深感受到父亲话语中的沉重与托付,肃然叩首。

“父皇放心!儿臣谨记在心!皇祖父乃我朱家老祖,大明柱石,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供奉无缺!皇祖父但有旨意,儿臣及后世子孙,必当遵行不悖!”

朱祁铭看着儿子郑重的承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又艰难地转向朱瞻基,嘴唇翕动,似乎还想说什么。

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在朱瞻基平静的目光中,缓缓闭上了眼睛。

朱祁铭的离世,让朱瞻基静如古井的心湖,也泛起了丝丝涟漪。

他站在龙渊阁的窗前,望着西苑萧瑟的秋景,低声轻叹。

“又走了一个……这世间的牵绊,是越来越少了。”

现在的朱瞻基有点理解,以前电影中那些长寿者、永生者,活得久想死的心情了。

这世间的任何感兴趣的事物或者人,他都已经尝试过。

江山美人、权力地位、美食美酒、荣华富贵、名声名望等等。

他想要的,几乎都已经实现,导致现在,真的就没什么追求了。

该享受的都享受过了,不该享受的也享受过了。

比如酒池肉林、花天酒地,叫上十个八个——十八个十八岁绝世美人玩捉迷藏等等也曾悄悄尝试过。

玩过一年半载就没了新鲜感,看到女人、新嫩鲍鱼什么的都没了兴致。

如今,他真的就是活腻味了。

要不是他对《万相神功》还有执念,想追寻最高境界,或许……他会选择自行坐化,结束这枯燥且乏味的一生。

而自那以后,朱瞻基彻底进入了深居简出的状态。

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万相神功》的修炼之中,开始了长时间的“闭死关”。

每半年才出关一次,短暂地处理一些必要事务,并接纳那些依旧自愿前来的武林高手贡献的内力。

每一次出关,他都仿佛更沉静一分,周身的气息也越发渊深莫测。

影卫的存在,如同空气般自然,他们默默维系着龙渊阁的运转,确保着最低限度的隐秘联系,却绝不打扰太上皇的清修,只在需要时响应那无声的召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