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204章 不肖子孙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第204章 不肖子孙

作者:晶晶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4:52:29

时光无情地流淌,又过了数十年。

朱见深这位勤勉的守成之君,在执掌江山数十年后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年逾古稀)。

他的武道天赋平平,又不似其祖父般有神功延寿,加之国事操劳,寿数终究未能超过其父朱祁铭。

临终前,他亦如父亲当年,强撑着将太子朱佑樘带到了龙渊阁外。

彼时的朱佑樘,对这位深居简出、如同传说般的曾祖父,只有模糊的印象和深植于血脉的敬畏。

朱见深躺在软轿上,气若游丝,枯槁的手紧紧拉住儿子的手,用尽最后气力,将当年朱祁铭告诫自己的话,几乎原封不动地复述:

“樘儿……去……拜见你皇曾祖……记住……日后……纵是倾尽国库……也绝不可……短了你皇曾祖的供奉……他老人家……乃我大明……真正的……定海神针……根基……他的要求……便是……天意……切记……切记……”话语断续,却字字千钧。

朱佑樘(其时已年近五旬)恭敬叩拜,额头触在冰冷的宫砖上,将父亲的遗训牢牢记入心底。

朱见深浑浊的目光,追随着儿子在太上皇紧闭的阁门前行完庄重的大礼,终于,那支撑着的气息彻底消散,阖目长逝。

朱佑樘继位后,新君践祚之初,尚能谨记父祖临终教诲,按时遣人供奉龙渊阁。虽因太上皇深居简出,未曾得见天颜,但一应礼数供奉,皆依旧例,未曾显见怠慢。

然而,岁月如流,二十余载光阴倏忽而过。

影卫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亦如草木荣枯,历经了无声的世代更替。他们如同最幽深的影子,完美地融入了宫廷肌理,潜伏得更加深邃难测。

而朱佑樘本人,随着帝国日常运转的消磨,对龙渊阁那位神秘曾祖的关注,也不可避免地逐渐流于章程形式,那份最初的敬畏与谨记,在时光冲刷下悄然褪色。

又一年寒冬,朱佑樘忽染沉疴,竟至不起。

弥留之际,他挣扎着想要召见太子朱厚燳(时年四十余),再次叮嘱龙渊阁之事,奈何气若游丝,话语破碎难辨,终未能将那句关乎社稷根基的嘱托清晰传达,便溘然长逝。

太子朱厚燳(年号定为“嘉平”)资质平庸,耽于逸乐,视练功为畏途苦役。

登基后,被身边巧言令色的文官所惑,竟将武圣皇帝朱瞻基当年定下的诸多强本固基的规矩、制度,视作陈腐枷锁,一一废除。

国事遂渐生疏怠。

嘉平八年,朱厚燳亦撒手人寰。

太子朱载镕(时年三十二)继位,年号“永泰”。这位皇帝勤勉有余,然天不假年,在位不过十载,便突发恶疾,仓促离世。

由是,年轻的太子朱翊钧(年方二十三)于灵前仓促继位,改元“万历”。

这位新登基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命运确乎坎坷。

其生母早在他幼年便已薨逝。

祖父朱厚燳(嘉平帝)对其虽有怜惜,却更溺爱纵容。

父亲朱载镕(永泰帝)在位日短,且因政务繁忙,对其疏于严格管教。

头上再无真正能约束其行的长辈,深宫之中,自幼被宦官宫女阿谀奉承所环绕,养成了唯我独尊、骄纵任性的心性。甫一亲政,这压抑已久的性情便如野马脱缰,骤然释放。

甫一掌权,他便显露出穷奢极欲、好大喜功的本性。尤其宠信身边几个自幼服侍、极擅谄媚的太监,视之为心腹股肱。

其中,尤以掌印太监刘瑾(注:使用更广为人知的权阉名,但为虚构人物)最为得宠,权势熏天。

紧接着,一道震惊朝野的旨意由刘瑾等人代为拟定、皇帝朱批下达:广采天下秀女,充实后宫!

诏令如狼似虎般扑向地方,官吏为媚上邀宠,执行起来更是变本加厉,如梳如篦。

一时间,无论江南水乡的温婉淑女,北地风霜雕琢的英气佳人,西域舞姿曼妙的异域风情,乃至远渡重洋而来的殊色……各色绝色女子,如同被网罗的珍禽,被强征入京的囚徒,流水般送入深宫禁苑。

朱翊钧彻底沉溺于这酒池肉林、莺歌燕舞的温柔乡中,夜夜笙歌,通宵达旦。朝会渐稀,奏章堆积如山,朝政迅速荒废。

刘瑾等人趁机总揽内廷大权,更将触角肆无忌惮地伸向外朝。

这群阉竖贪婪无度,欺上瞒下,公然卖官鬻爵,索贿受贿,无所不用其极。整个宫廷,乃至整个京师的风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糜烂败坏,奢靡成风,贪腐横行。

在这片醉生梦死的喧嚣与腐朽的享乐中,西苑龙渊阁内那位真正的帝国缔造者——太上皇朱瞻基,彻底被遗忘在了最幽深的角落。

曾经贴身伺候、知晓些许秘辛的老太监、老宫女们,早已在漫长的岁月中零落成泥,化作尘埃。

后来接手的宫人杂役,只隐约听闻这里住着一位身份极高极高的“老贵人”,似乎是前朝、前前朝,甚至更早就幽居于此的某位隐世宗亲,深居简出,传说先帝们在位时,对其供奉规格超然。

但具体是哪一位先帝的父祖?尊讳为何?有何惊天动地的功绩?为何能超然物外、久居深宫?

这些关键信息,在宫闱代代相传的模糊口耳、讳莫如深与刻意或无意的忽视下,早已变得支离破碎、语焉不详,最终沦为一个无人深究、也无人敢深究的宫廷传说,一个沉寂在档案尘埃里的冰冷符号。

影卫,如同沉入深海的玄铁礁石,遵循着主上“绝对潜伏”的至高指令,并未因这遗忘而显露丝毫。

他们只是最沉默的旁观者,将一切尽收眼底,静待那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召唤。

起初,龙渊阁的日常用度尚能勉强维持着旧例的骨架。

但随着时间推移,新帝朱翊钧的穷奢极欲如无底洞般吞噬着内帑,国库日渐空虚。

掌权太监刘瑾等人的贪婪更是雪上加霜。削减开支的毒刃,自然而然地、冷酷无情地挥向了那些“无关紧要”的地方。

“龙渊阁?那位老贵人?”

刘瑾捻着保养得宜的兰花指,尖细的嗓音在暖阁里响起,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轻蔑与精于算计的冷酷。

“啧,整日里大门紧闭,悄无声息,也不知是死是活。每日里还要按着那太祖太宗年间的老皇历,耗费恁多上好的米粮、精细的炭火?简直是暴殄天物,不知所谓!削减!统统给咱家削减!”

“把省下的银子,赶紧的,给万岁爷修葺新园子、添置海外进贡的新鲜玩意才是正经!”

他眼珠一转,嘴角撇了撇,补充道。

“至于那位嘛……嗯,横竖是位‘清修’的贵人,想必也清心寡欲惯了。饿不死、冻不僵就成!送些最下等宫人吃的粗茶淡饭过去便是,炭火嘛……也不必那么足了,够苟延残喘就行!”

命令如瘟疫般层层下达,执行的小太监更是极尽偷懒耍滑、克扣中饱之能事。供奉的规格一跌再跌。

从尚膳监精心烹制的御膳,变成了膳房大锅熬煮、猪狗难以下咽的粗糙份例;从温暖如春的充足银丝炭,变成了烟气刺鼻、时有时无的劣质黑炭。

最后,连这仅能维持生命最低限度的、形同羞辱的供给,也变得时断时续,敷衍塞责,如同打发路边的乞儿。

又是一年深冬。

凛冽的寒风,如同裹着冰渣的鞭子,呼啸着掠过太液池镜面般死寂的冰层,更肆无忌惮地穿透龙渊阁早已朽坏、缝隙密布的窗棂。

阁内,光线昏暗如冥府,彻骨的寒气弥漫每一寸空间,仿佛连空气都要冻结。

朱瞻基盘膝坐在冰冷坚硬的蒲团上,身上仅着一件洗得发白、薄如蝉翼的旧袍。

他面前斑驳的地面上,随意丢弃着今日送来的“供奉”。

一碗冰冷刺骨、浑浊得几乎看不见几粒米星的清汤寡水,两个硬如石块、布满霉绿斑点的粗粝面馒头。

送饭的小太监像躲避瘟疫般,放下那破旧的食盒便头也不回地匆匆逃离,仿佛在这死寂破败的阁楼里多待一刻,都会沾染上不祥与晦气。

朱瞻基眼睑微动,缓缓睁开。

那双蕴藏了星海生灭、阅尽两个多甲子沧桑的眼眸中,澄澈如古井深潭,不见愤怒的波澜,不显悲凉的涟漪,甚至寻不到一丝情绪的涟漪。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地上那连最低贱仆役都不屑一顾的食物,又缓缓移向窗外那片被铅灰色厚重云层死死压住的天空,以及庭院中几株在寒风中徒劳挣扎的枯败枝桠。

“现在的大明,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倏忽间,朱瞻基的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勾勒出一抹难以言喻、转瞬即逝的弧度。

那弧度,似有九天之上的神只对凡尘蝼蚁挣扎的冷冽嘲讽,似有勘破万古轮回者,对尘世喧嚣彻底的超然物外,更似历经万载沧桑、看透一切虚妄后,归于本源寂灭的淡漠。

由于朱瞻基练功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所以并没有着急出关。

他复又缓缓阖上双目,周身那本就沉凝的气息,仿佛与这冰冷的阁楼、与窗外喧嚣而腐朽的尘世彻底割裂开来,遁入了一片绝对的虚无寂静之中。

唯有丹田深处,那浩瀚如星河旋转、磅礴似宇宙初开、生生不息奔流涌动的《万相神功》真元,在绝对的静默中,无声地运转、壮大,昭示着这具躯壳内蕴藏的生命之火,远未抵达其无法想象的尽头。

龙渊阁外,某个被阴影完美吞噬的角落,一双毫无人类情感、冰冷如万载玄冰的眼睛,将小太监那极尽敷衍与轻慢的举动,一丝不漏地尽收眼底。

随即,那眼睛连同其主人,如同从未存在过的幽灵,悄然隐没于更深的黑暗,再无痕迹。

龙渊阁,连同阁中那位被时光与权力遗忘的太上至尊,彻底沉沦在深宫无边无际的遗忘与足以冻结灵魂的酷寒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