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180章 永乐禅位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第180章 永乐禅位

作者:晶晶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4:52:29

朱棣缓缓抬手,止住了山呼万岁的声浪。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朱棣的目光缓缓扫过跪伏的群臣,最终落在丹陛之下,站在太子朱高炽身侧的朱瞻基身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有欣慰,有期许,也有一丝如释重负。

然后,他洪亮而沉稳的声音,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心头。

“朕,御极十余载,北征大漠,南定安南,西抚诸番,东靖海波。赖天地祖宗之灵,将士用命,文武同心,始有今日寰宇一统,四夷宾服之盛!”

他顿了顿,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然,朕年事已高,精力渐衰。此番西征万里,虽奏凯歌,亦感心力交瘁。为江山社稷计,为大明万世基业计,朕,决意效法古之圣君,禅位于储君——太子朱高炽!”

“哗——!”

尽管大家先前听了刚才的话,心里已经有点准备,但“禅位”二字从朱棣口中亲自说出,依然如同平地惊雷,震得整个广场鸦雀无声,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和议论!

“皇上!”

“皇上三思!”

“万万不可啊!”

杨士奇、夏元吉等老臣率先反应过来,涕泪横流,以头抢地,声嘶力竭地劝阻。他们无法想象,这位如同擎天巨柱般的铁血帝王,竟会在功业最巅峰时选择放下权柄。

朱高炽也是一脸焦急的说道。

“父皇,大明不能没有您啊……”

朱棣面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微笑,他抬手再次压下喧哗,目光坚定,声音斩钉截铁。

“朕意已决,无需再劝!”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朱瞻基,那眼神仿佛在说。

小子,这江山,终究要交到你们父子手中了。

“着钦天监择吉日,举行传位大典!太子朱高炽,仁孝温厚,深肖朕躬,必能承继大统,保我大明江山永固!皇太孙朱瞻基,英武睿智,国之柱石,当尽心辅佐新君,开万世太平!”

“此诏,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朱棣的声音在奉天殿前回荡,带着一代雄主卸下重担的决绝与释然。

他站在权力的巅峰,亲手为自己波澜壮阔的帝王生涯画上了句点,将大明帝国,连同那由武功、火器、新政和前所未有的辽阔疆域所铸就的煌煌盛世,交到了下一代的手中。

朱瞻基跪在胖爹身侧,深深俯首。

他体内的先天真气如渊如海,平静无波。

心中却已了然:一个属于他父亲朱高炽、更终将属于他的时代,伴随着老爷子这惊天动地的禅位之举,正式拉开了帷幕。

而那个困扰他多时的“生育”任务,似乎也随着权力格局的彻底改变,变得不再那么“紧迫”了。

未来的路,很长。

奉天殿前那石破天惊的禅位诏言,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当最新一期的《大明周报》被送入宗人府那森严的高墙之内时,朱高煦与朱高燧兄弟二人,正如同过去的无数个日子一样,在对弈中消磨着被圈禁的时光。

秋风带着萧瑟的寒意,卷过庭院,吹动石桌上散落的枯叶,也吹动着那份散发着新鲜油墨气息的报纸。

朱高燧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报纸的头版,目光习惯性地搜寻着关于战事的消息。

这几乎是他们与外界唯一的、被允许的联结。

然而,当他看清那加粗放大的标题时,捏着棋子的手猛地一僵,黑玉打磨的棋子“啪嗒”一声掉落在棋盘上,滚了几圈才停下。

“二……二哥!”

朱高燧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猛地抓起报纸,几乎是戳到朱高煦面前。

“快看!老爷子……老爷子他……禅位了!”

“什么?!”

朱高煦原本正凝神思考棋路,闻言猛地抬头,一把夺过报纸。

他那双曾经桀骜、如今被圈禁磨去了不少锐气但仍显精悍的眼睛,死死盯住头版头条那几个刺目的大字。

【圣谕煌煌!陛下功成身退,禅位于太子!】

【四路凯歌定寰宇,万世基业启新篇!】

下面便是详细报道了朱棣在奉天殿前的诏书全文,以及四路大军在安南、西域、南洋、帖木儿帝国那摧枯拉朽、近乎神话般的胜利。字里行间,充斥着“亘古未有”、“天朝威仪”、“万国宾服”等溢美之词。

朱高煦的目光在那些文字上飞快地扫过,脸色变幻不定,从最初的震惊,到难以置信,再到一种深沉的复杂。

他看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像是在他心头砸了一下。

“禅位……给大哥了?”

朱高煦的声音干涩,带着一种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茫然。他放下报纸,仿佛那薄薄的纸张有千钧之重,目光失焦地望着庭院角落一株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老树。

“是……禅位给太子了。”

朱高燧的声音也低沉下去,他拿起那枚掉落的棋子,无意识地摩挲着,“而且……四路大军,竟然真的在三个月内……全胜了?连帖木儿……都亡了?”

朱高煦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桌上早已冷透的茶,狠狠灌了一大口。

冰冷的苦涩顺着喉咙滑下,却浇不灭心头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他重重地将茶杯顿在石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嘿……”朱高煦突然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短促笑声,笑声里充满了自嘲、苦涩,还有一丝彻底认清现实的释然。

“好一个朱瞻基!好一个……煌煌盛世!”

他指着报纸上关于安南、西域战事的描述,尤其是那些关于“龙象军”、“新式火铳”、“传单瓦解”的字眼,语气复杂难明。

“瞧瞧,这仗打的!披着重甲在丛林里跑得比兔子还快,燧发枪打得叛军抬不起头,撒几张纸片就能让老百姓箪食壶浆……这他娘的是打仗?这简直就是……就是……”

他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这种颠覆了他数十年戎马认知的战争方式。

“是碾压。”

朱高燧接口道,语气带着深深的无力感。

“二哥,我们当年在战场上拼死拼活,争的是什么?是北平城?是那点兵权?可人家现在……争的是整个天下!是万世基业!安南、西域、南洋、帖木儿……这胃口,这气魄……”

他摇了摇头,说不下去了。

朱高煦沉默着,目光再次落在那份报纸上,尤其是关于朱棣西征帖木儿的部分。

老爷子亲征,踏平撒马尔罕,献俘阙下……这份功业,足以彪炳史册。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朱瞻基提供的那些神鬼莫测的武功、威力惊人的火器,以及那令人心悸的掌控力。

“老爷子……也服老了。”

朱高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还有一丝兔死狐悲的苍凉。

“他打了一辈子仗,打下了这前所未有的疆土,然后……在最巅峰的时候,把位子让给了大哥。他这是……放心了。”

朱高燧也明白过来,苦笑道:“是啊,放心了。有朱瞻基在,有他练的那些强兵,有他鼓捣出来的那些东西,有他梳理得铁桶一般的朝堂……老爷子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他这是……功成身退,把舞台彻底让给那小子了。”

兄弟二人相顾无言。庭院里只剩下风吹落叶的沙沙声。

过了许久,朱高煦长长地、仿佛要将胸中所有郁气都吐出来一般,叹了口气。

他重新拿起那枚黑棋,却再无心思落在棋盘上。

“老二啊,以前在北平,在靖难路上,咱们总想着,凭什么大哥那胖子能坐在那个位置上?他除了会读书,会收买人心,还会什么?论打仗,他比得上你我一根手指头?”

他顿了顿,自嘲地笑了笑。

“后来啊,又想着,老爷子偏心,非要立那个胖子的儿子当太孙……可现在呢?”

“看看人家朱瞻基干的这些事!扫漠北,平朝鲜,踏平日本,如今更是一口气吞下了半个天下!连老爷子都心甘情愿为他扫清最后一块绊脚石(帖木儿),然后禅位给他爹,把整个江山都交到他们父子手里!”

“我们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到头来……”

朱高煦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和彻底的释然。

“不过是坐井观天,痴人说梦罢了。这大明江山……姓朱,却不再是我们的朱了。”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宗人府高高的院墙,仿佛看到了那座金碧辉煌、如今正迎来新主人的紫禁城,看到了那个年轻却已如日中天的身影。

“罢了。”

朱高煦将手中的棋子随意丢回棋盒,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安生待着吧。能在这宗人府里,有口热茶,有份报纸看,还能跟兄弟你说说话……已经是那小子的‘仁慈’了。”

朱高燧默然点头,拿起那份记载着帝国权力更迭和煌煌武功的报纸,目光复杂地再次扫过那些震撼人心的标题。

他知道,二哥说的没错。属于他们这一支的时代,连同那些不甘和野望,随着老爷子那一声“禅位”,随着朱瞻基那无可匹敌的力量和功业,已经被彻底埋葬在这座深墙大院的萧瑟秋风之中了。

剩下的,唯有认命,和这宗人府里日复一日的、被圈禁的余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