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286章 最后的告别与一枚“玉佩”

夜色如墨,将白日里那场惊天动地的火力演习所带来的喧嚣与震撼,缓缓地、温柔地吞噬。天津镇国公府的书房之内,烛火明亮而安静,跳动的火焰在顾昭深邃的眼眸中投下两点微光,映照出他此刻平静表面下,那如同深海般波澜暗涌的心境。

白日里,“镇海号”的怒吼言犹在耳,那被后膛线膛炮精准命中后、瞬间化为漫天碎屑的靶船,以及各国使臣那混合着惊骇、敬畏与贪婪的复杂眼神,都只不过是他一手导演的宏大戏剧中的一幕。真正的棋局,从来不在看得见的炮火之间,而在人心与权力的幽微之处。崇祯的那杯“壮行酒”,名为恩典,实为枷锁,名为信任,实为放逐。他与那位坐在龙椅上的、既多疑又渴望中兴的皇帝,已经完成了一场心照不宣的告别,一场以帝国未来为赌注的、假面舞会般的告别。

他即将远航,去往那片被西班牙人盘踞,浸透了同胞血泪的南海岛屿。这既是皇帝为他设下的“调虎离山”之计,也是他自己早已规划好的、将大明这艘巨轮彻底拖入全球牌局的必然一步。京师的暗流已经被他暂时搅动并引导向他所期望的方向,“最高国务委员会”这个史无前例的影子内阁已然成型,它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会在他离开之后,继续按照他设定好的程序,维护着新政的运转,并与皇权进行着无声的博弈。

万事俱备,只待启航。

然而,在这临行前的最后一夜,顾昭却推开了所有繁杂的军务和政务,他还有几件必须亲自处理的私事。他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军,也不是那些执掌财政的重臣,而是京郊西山,那一片寄托着他最初也最纯粹理想的地方。

西山书院。

当顾昭的马车在夜色中抵达时,这里依旧灯火通明。朗朗的读书声与激烈的辩论声,从一间间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传出,与京城那些暮气沉沉的传统书院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即将毕业的第一批学生,是他在这个时代播下的、最珍贵的一批种子,是他所有改革得以延续的人心根基。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径直走进了那间他曾亲自授课的大讲堂。学生们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创立者、帝国的镇国公突然驾临,先是震惊,随即爆发出无比热烈的欢呼。

“今日,是为师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顾昭站在讲台上,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朝气蓬勃、充满了求知欲的年轻脸庞,声音温和却充满了力量,“但今天,我不讲课本,我给你们一个时辰,自由提问。天文地理,国家大事,人生困惑,皆无不可。”

这番话,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热情。短暂的沉寂后,一只只手臂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

“山长!”一名面容黝黑、筋骨强健的少年站了起来,他正是那位在京畿会战中阵亡的镇北军什长的遗孤,如今已是讲武堂成绩最优异的毕业生,即将被分配到第一军团担任见习军官。他的眼中闪烁着火焰:“学生想问,我大明如今已拥有‘镇海’神舟,海军天下无敌,为何不效仿前朝大元,以雷霆之势,席卷四海,将所有土地尽归王化?而是要推行那耗时费力的贸易之策?”

这个问题极具代表性,充满了年轻人特有的、对强大武力的迷信和扩张的热血。

顾昭微微颔首,对此问深感欣慰,他要的就是这种敢于思考的头脑,而非唯唯诺诺的腐儒。“问得好。”他朗声回答,“武力,可以让你摧毁一个旧世界,但无法让你建立一个新世界。大元铁骑虽强,所过之处,文明尽成废墟,其国祚不过百年。为何?因其只知征服,不懂经营。贸易,看似缓慢,却是涓滴入海的融合。它输出的不仅是瓷器与丝绸,更是我们的文字、度量衡、律法,乃至思想。当全世界都用着我们的商品,遵循着我们的规则,习惯于我们的文明时,他们的土地,纵使不插上我大明的龙旗,也与我大明王化之地,又有何异?记住,最高明的征服,是让被征服者,心甘情愿地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这,便是‘文化’的力量,它比任何舰炮都更持久,也更强大。”

这番话,如同推开了一扇窗,让在场的学生们看到了一个远比“开疆拓土”更为宏大和复杂的图景。

紧接着,一名身穿得体布裙,气质沉静娴雅的女子站了起来。她正是当年顾昭在扬州解救的“瘦马”之一,凭借着在算学上的惊人天赋,如今已是皇家银行预备录用的高级会计。她的声音清脆而自信:“山长,您在西山论道时,提出‘儒学与实学并举’。但学生在学习《经济学原理》(顾昭口述,由西山书院学者整理的教材)时,发现其中许多观点,如‘市场由无形之手调控’、‘追求个人利益可促进社会整体繁荣’等,似乎与儒家‘重义轻利’、‘存天理,灭人欲’的教化根本相悖。请问山长,当‘利’与‘义’真正冲突时,我等又该如何取舍?”

这个问题,直指新旧思想体系最核心的矛盾。

顾昭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许:“这位同学,你已经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儒家的‘义’,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律令,它规范的是‘人心’。而经济学的‘利’,是一种客观规律,它驱动的是‘人性’。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成为舍生取义的圣人,但我们可以用制度和法律,去引导每个人追逐‘利’的‘人性’,最终汇聚成对国家和民族有益的洪流。比如,朝廷规定,凡是投资于铁路、造船等兴国之业的商人,可减免其部分税赋。这便是用‘利’来引导他们去行‘义’举。所以,‘义’与‘利’并非水火不容。真正的为政者,要做的不是空喊道德口号去压制人性,而是要建立一个公正的规则,让每一个追逐私利的人,最终都能在客观上,为这个国家贡献一份力量。这,就是制度的力量。”

这场别开生面的“最后一课”,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学生们的问题,从“地球为何是圆的”到“如何看待藩王出海”,五花八门,却无一不闪烁着独立思考和开明思想的光芒。他们是顾昭亲手培育的新一代,是这个古老帝国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所焕发出的最宝贵的新生力量。

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学生们,顾昭返回公爵府时,夜已深沉。

书房内,侯三早已等候多时,他正在做着最后的、关于京城各方势力动向的汇报。所有的事情都按照预定的计划在进行,“最高国务委员会”已经开始秘密运转,东厂与勋贵的争斗也成功转移了朝堂的视线。

“……公爷,一切都已安排妥当。”侯三汇报完毕,却没有立刻退下,面上带着一丝犹豫。他从怀中,极为珍重地取出了一个小巧的紫檀木盒子,双手递上。

“公爷,”他的声音压得很低,“这是吕宋那边,随着最后一份军报,用海军的‘八百里加急’快船单独送回来的私人物品。是……是念云姑娘托人带给您的。”

“念云?”顾昭微微一怔。那个在吕宋初露锋芒,又被他破格任命为东印度公司大班首席秘书的奇特女子。他接过盒子,入手微沉,带着一丝从遥远的热带海洋传来的温润气息。

“她有说什么吗?”顾昭问道。

“没有,”侯三摇了摇头,“送信的海军军官只说,念云姑娘让他务必在您启航前,亲手交到您手上,并说,您看了便会明白。”

顾昭挥了挥手,示意侯三退下。书房内,只剩下他一人。

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在紫檀木盒那细腻的纹理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顾昭的心中,竟泛起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变的涟漪。他缓缓打开盒盖。

盒子里面,铺着一层柔软的明黄色丝绸。丝绸之上,静静地躺着一枚玉佩。

那并非什么价值连城的名贵古玉,材质只是普通的和田青玉,甚至还带着一丝天然的瑕疵。但玉佩的雕工却极为精致,正面用一种流畅而圆润的线条,雕刻着两句诗。在烛火下,顾昭看清了那两行娟秀的小字:

“愿君此行天翼垂,莫忘南海有遗珠。”

诗句的意境,既有对他此行的祝福,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牵挂与期许,仿佛在提醒他,在那遥远的南海,还有着他所开创的事业,还有着……等待他的人。顾昭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他一直以为念云与前世牺牲战友的妹妹长得相像,只是一个让他心生怜悯的巧合。这份礼物,似乎也只是一个聪慧女子对上司含蓄的感激与效忠。

他将玉佩翻了过来,准备欣赏一下背面的雕刻。

然而,就是这不经意的一瞥,让顾昭的瞳孔,在瞬间收缩到了极致!他整个人的呼吸,仿佛都在这一刻被彻底冻结了!

只见玉佩光滑的背面,靠近边缘的下方,用一种近乎微雕的工艺,刻着一串极小、但又无比清晰熟悉的符号。那不是篆书,不是隶书,不是这个时代任何一种已知的文字。

那是一串现代的,阿拉伯数字。

——9527。

这个数字,像一道蕴含着亿万伏特电流的闪电,穿越了四百年的时空,狠狠地劈进了顾昭的灵魂深处!他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仿佛听到了剧烈的耳鸣。他手中的玉佩,在这一刻变得重逾千钧。

他永远,永远都不可能忘记这串数字!

这是他前世,在一次惨烈的边境任务中,为了掩护他而牺牲的那个年轻战友,他们所属的英雄部队的番号!这个番号,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他记忆的最深处,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他两世为人,都无法释怀的愧疚。

他原以为,这辈子,这个秘密将永远地埋葬在心底,成为他一个人孤独的过往。

可现在,它却以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出现在了一个明朝女子的手中,出现在一枚古色古香的玉佩之上。

巧合?

不!绝不可能!诗句可以是巧合,相貌可以是巧合,但这串只属于他和那个牺牲战友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部队番号,绝对不可能是巧合!

一个此前从未有过,但此刻却如惊涛骇浪般席卷他整个心神的念头,疯狂地涌现出来:

念云!

她……会不会也是……一个穿越者?!

这个念头,让顾昭的心神巨震,甚至比当初面对千军万马、面对皇太极的倾国南侵时,还要震撼。他一直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异乡人,孤独地背负着两个世界的记忆在战斗。可现在,这枚玉佩无声地告诉他,他可能……不是一个人。

那么她是谁?她是什么时候来的?她又为何会知道这个番号?她……真的是那个战友的妹妹吗?

无数个问题,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他再次看向那两句诗,也品出了完全不同的味道。

“莫忘南海有遗珠”……

这句诗,或许根本不是在说她自己,而是在提醒他,不要忘了南海,不要忘了那个承载了他们共同记忆的,现代世界!

顾昭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惊澜。他将那枚玉佩紧紧地攥在手心,感受着它冰凉而坚硬的触感。

这一次南下之行,原本是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一场开疆拓土的远征。

而现在,因为这枚玉佩,因为这串神秘的数字,为这次远航,增添了一抹完全不同的、宿命般的、寻找同类的色彩。

他,必须去!而且,要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