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193章 “皇家海军”的第一次远航

澳门的那场“商品展示会”,以前所未有的效率,为顾昭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在荷兰东印度公司代表范·迪克先生的积极斡旋之下,双方之间的合作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展开。通过秘密渠道,第一批来自欧洲的“货物”,并非顾昭急需的工匠与图纸,而是范·迪克用以展现诚意的“见面礼”——一大笔足以让镇北银行流动资金翻倍的白银,以及为顾昭从葡萄牙人手中赎回来的、数十名因各种原因被扣押的欧洲水手与炮手。

这笔资金的注入,以及这些经验丰富的航海人才的到来,极大地加速了顾昭在天津卫的海军基地建设计划。而真正让这个计划产生质变的,是在三个月后,由范·迪克亲自护送、秘密抵达天津港的第一批欧洲工匠和学者。

这批人中,有精通几何与弹道学的意大利炮术家,有熟悉盖伦船结构与风帆技术的尼德兰造船师,还有带着最新航海仪器而来的德意志学者。他们的到来,与早已被顾昭招揽至麾下、对中式福船了如指掌的大明火器专家孙元化等人,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东西方顶级技术的激情碰撞与融合。

在天津卫那座被列为最高机密的造船厂里,日以继夜的讨论、争辩与实验从未停歇。顾昭亲自坐镇,提供了大量超越这个时代的理念和草图,而这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顶尖头脑,则负责将这些理念变为现实。他们摒弃了门户之见,将福船吃水浅、稳定性好、适合近海作战的优点,与盖伦船船体高大、火力布局合理、适合远洋航行的长处,进行了一次大胆的结合。

终于,在大明崇祯五年的初夏,伴随着震天的锣鼓与欢呼声,三艘崭新的、足以让任何一个时代的水手都为之侧目的战舰,缓缓滑入了渤海湾那微波荡漾的海面。

这种被命名为“天津级”的新型炮舰,拥有着流畅而坚固的船身线条,它既保留了福船底部的平缓轮廓,以适应北方近海的复杂水文,又在船体上层结构采用了盖繁船的多层甲板设计。最令人望而生畏的,是它那强大的火力配置——船身两侧,各有十五门经过改良的、由“顾氏钢”铸造的青铜野战炮,整齐地从炮窗中伸出,黑洞洞的炮口,如同蛰伏的巨兽獠牙,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其单侧舰炮的齐射火力,足以在瞬间将任何一艘同时代的水师战船撕成碎片。

当这三艘如同海上堡垒一般的战舰,在海面上进行第一次试航,展现出远超预期的航速与转向性能时,所有参与建造的人,无论是大明的工匠还是欧洲的技师,眼中都流露出发自内心的震撼与狂热。他们知道,他们亲手创造了一个划时代的怪物。

战舰既成,接下来便是名分。顾昭深谙体制之道,他知道,一支没有得到朝廷认可的强大水师,只会招来无尽的猜忌与麻烦。为此,他亲自撰写了一份奏折,连同描绘着新式战舰雄姿的精美画卷,一同送往了京师。

在奏折中,顾昭详尽地阐述了近年来“倭寇”与海盗在北方海疆日益猖獗的现状,痛陈水师废弛之弊,而后话锋一转,表明自己动用镇北军的经费,倾力打造了三艘新式战船,旨在为国分忧,为陛下扫清海疆。他不但没有索要一分钱的军费,反而恳请崇祯皇帝能为这支舰队赐名,并给予其在渤海、黄海一带“清剿倭寇、巡查海疆”的合法权力,使其能名正言顺地为国效力。

这份奏折再次搔到了崇祯皇帝的痒处。一个不找朝廷要钱,反而自己掏钱办事,还处处维护皇家颜面的忠臣,怎能不让他龙颜大悦?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崇祯便欣然应允,并亲笔御赐其名为——“大明皇家海军巡阅舰队”。一道圣旨,不仅让这支舰队获得了无上的荣耀与合法性,更在无形之中,将其与顾昭的镇北军体系,做了一次切割,打上了“皇家”的烙印,这让多疑的皇帝感到无比的安心。

然而,无论是崇祯皇帝,还是朝堂上那些等着看顾昭笑话的文官,都不知道,顾昭那双深邃的眼眸,此刻所凝视的,根本不是什么不成气候的倭寇与海盗。他的真正目标,是那片远在东南海域,此刻正被荷兰人窃据着的、丰饶而关键的岛屿——台湾。

在一个只有核心幕僚参与的军事会议上,顾昭指着巨大的海图,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阐述着他的宏大战略。

“诸位请看,”他的手指,从战乱不休的中原腹地,划到虎视眈眈的北疆,最后,重重地点在了台湾岛的位置上,“如今中原流寇四起,糜烂数省,北疆建奴环伺,随时可能再次入关。我们的根基在北方,就意味着我们的后背,必须绝对安全和稳固!而这个大后方,仅仅依靠山西的恢复生产,是远远不够的。”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台湾,古称夷州、流求,此地物产丰饶,气候适宜,一年三熟的稻米,以及遍地的甘蔗,可以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和财富。它,是我们未来的‘海上粮仓’!更重要的是,”顾-昭的手指沿着海岸线向南划去,“它扼守着南北航线之要冲,是我们未来与南洋、与西洋进行贸易的生命线!此等战略要地,岂能容红毛番夷盘踞?此地,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血脉偾张。他们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顾昭的雄心,早已超越了平定内乱、抵御外敌的范畴,他正在下一盘关乎未来百年国运的大棋。

远征的计划,在秘密中迅速敲定。对外,这次行动的借口是“护送皇家商会的第一批商船南下福建,并沿途震慑南方猖獗的走私海商”。顾昭亲自坐镇旗舰“天津号”,率领着这支由三艘“天津级”炮舰组成的、被誉为“皇家海军”的小小舰队,搭载着五百名精锐的、装备了最新式燧发枪的龙骑兵,第一次驶离了熟悉的渤海湾,向着那片充满了未知与凶险的南方海域,扬帆起航。

船队一路南下,初期的航行十分顺利。新式战舰优越的性能,让所有初次远航的海军士兵都充满了自豪与信心。然而,当舰队驶入辽阔无垠的东海之后,大自然,便用它最狂暴的方式,给这支年轻的海军,上了最严酷的一课。

一场毫无征兆的巨大台风,如同从地狱中冲出的恶魔,席卷了这片海域。天空在瞬间被墨色的乌云所吞噬,白昼变成了黑夜。数十米高的巨浪,如同移动的山峦,咆哮着、翻滚着,一次又一次地狠狠砸向渺小的战舰。狂风撕扯着船帆,发出令人牙酸的悲鸣,碗口粗的桅杆,在风中弯曲成一个惊人的弧度,仿佛随时都会拦腰折断。

船上,经验最丰富的老水手,脸色都变得惨白。士兵们被巨大的颠簸摇晃得东倒西歪,呕吐物和海水混合在一起,在甲板上横流。恐惧,如同瘟疫一般,在每个人的心中蔓延。这已经不是战争,而是人类在面对天地之威时,最原始的无力与绝望。

就在这几乎要崩溃的时刻,一个身影,如同一根定海神针,-稳稳地站在了旗舰的指挥台上。是顾昭!他用缆绳将自己牢牢地固定在桅杆上,任凭狂风暴雨抽打着他坚毅的面庞,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却始终冷静地观察着风向和海浪的走向。

“左满舵!收半帆!所有炮门关闭!甲板下人员各就各位!不要慌乱!”他的声音,借助一个简易的铁皮喇叭,穿透了雷鸣般的风浪声,清晰地传达到了每一个士兵的耳中。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顾昭脑中那些来自后世的、关于气旋和航海的知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指挥着船队,不与风暴进行正面对抗,而是以一个巧妙的角度,切入风暴的边缘,利用风力,艰难地维持着航向。他的镇定,他那精准到不可思议的判断,给了所有人巨大的信心。

整整两天两夜,舰队就在这如同炼狱般的海况中挣扎、搏斗。当风暴终于过去,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洒在伤痕累累的甲板上时,所有人都有了一种恍如隔世、重获新生的感觉。虽然三艘战舰都受到了一些损伤,但万幸的是,没有一艘沉没,人员也只是有少数伤亡。

他们,成功地穿越了风暴!

当疲惫不堪的舰队,最终抵达澎湖列岛,进行休整时,整个舰队的气质,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那些年轻的士兵们,在经历了生与死的洗礼之后,眼神中褪去了青涩,多了一份百炼成钢的坚韧。而他们望向顾昭的目光,则充满了发自内心的、近乎狂热的崇拜与信服。在他们心中,这位年轻的主帅,不仅是战无不胜的将领,更是能带领他们战胜滔天巨浪的“海神”。

这次意外的遭遇,虽然惊险,却也提前完成了对这支“皇家海军”的实战淬炼。他们已经准备好,去面对接下来的、真正的敌人。而他们的第一次亮剑,就将选择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之一,作为他们的祭旗之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