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108章 再次立下军令状,用成果说话

孙建国的背影像一堵墙,隔绝了窗外的阳光,也隔绝了办公室里所有的温度。

那句反问,在烟雾缭绕的空气里盘旋,沉甸甸地压在沈铭的肩上。

“如果我说,我能解决钱的问题,并且,我愿意为这个项目的一切后果,负全部责任。您,敢不敢让我试一试?”

沈铭的声音并不高,却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让孙建国那堵墙似的背影,微微震动了一下。

孙建国转过身,他没有回到自己的老板椅上,而是倚靠着窗台,半个身子隐在阴影里。他将手里的烟蒂摁进窗台上的一个玻璃烟灰缸,动作很慢,很用力,仿佛要将那一点火星连同沈铭刚才那句话一起碾碎。

“负全部责任?”孙建国开口,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打磨过,“小沈,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责任这两个字,不是你嘴皮子一碰就能担起来的。你说说,你怎么负?”

他向前走了两步,逼近到办公桌前,双手撑在桌沿,身体前倾,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

“项目失败了,钱打水漂了,老百姓戳着我们脊梁骨骂了,你怎么负责?写一份检讨?停职反省?还是你以为,你把乌纱帽一摘,拍拍屁股走了,这事就算完了?”

“我告诉你,没完!你留下的烂摊子,得我来收拾!镇里欠下的债,得下一任、下下任来还!青云镇被你折腾得元气大伤,这个责任,你负得起吗?”

孙建国的语速越来越快,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射向沈铭的要害。他不是在发怒,他是在用最残酷的现实,剖开沈铭那一腔热血,让他看清楚里面包裹的是什么。

沈铭没有退缩,也没有辩解。他只是静静地听着,任由那些冰冷的质问冲刷着自己。

直到孙建国说完,办公室里再次陷入死寂,只剩下墙上挂钟“咔哒、咔哒”的走动声,像在为某件事物进行最后的倒数。

“镇长,您说的都对。”沈铭开口,语气平静得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所以,我不会动用镇财政的一分钱。”

孙建国一愣,像是没听清。

“你说什么?”

“我说,启动这个项目,我不需要镇里出一分钱的财政支持。”沈铭重复了一遍,字字清晰,“我也不需要镇政府为我出任何官方文件,去为这个项目背书。”

孙建国眯起了眼睛,他感觉自己跟不上这个年轻人的思路了。不要钱,不要官方支持,那他想干什么?学神仙画饼充饥?

“那你拿什么搞?拿你那点工资?还是你准备出去化缘?”孙建国语气里的嘲讽不加掩饰。

“我准备立一份军令状。”

沈铭说着,径直走到孙建国的办公桌前,拿起笔筒里的一支笔,又抽出一张空白的稿纸,铺在桌上。

孙建国就这么看着他,没有阻止,他倒想看看,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沈铭俯下身,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他写得很认真,一笔一划,力透纸背。

“军令状

本人沈铭,自愿申请对青云镇古道文化资源进行初期勘探与整理。为打消领导顾虑,特立此状:

一、本人承诺,在项目初期试点阶段,不动用镇财政任何资金,不占用镇政府任何行政资源。所有活动,均以民间志愿者形式开展。

二、本人以一个月为期。一个月内,若项目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包括但不限于:引起县级以上媒体的正面关注、吸引到有明确投资意向的企业前来考察、或获得市级以上文旅部门的肯定),本人将立刻无条件终止该项目。

三、若项目失败,或在过程中引发任何不良后果,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自愿向县委组织部提交书面检查,并申请调离青云镇,前往全县最偏远的乡镇工作,绝无怨言。

立状人:沈铭”

写完最后一个字,沈铭放下笔,将那张还带着墨香的纸,双手捧着,递到孙建国面前。

孙建国没有立刻去接。他的目光,落在那张纸上,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看过去。当他看到第三条,看到“申请调离”、“最偏远的乡镇”这些字眼时,他的眼角控制不住地抽动了一下。

这哪里是军令状,这分明是一份赌上了自己全部政治前途的自绝书。

他抬起头,重新看向沈铭。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眼神却像淬了火的钢,坚定,纯粹,带着一种让官场老油条们感到陌生甚至畏惧的灼热。

孙建国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几个月前的画面。同样是在这间办公室,同样是这个年轻人,也是用这样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跟他保证那个没人看好的“土豆节”一定能成功。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沈铭在瞎折腾,等着看他的笑话。结果,他硬是把几万斤滞销的土豆,变成了引爆全县的网红产品。

这个小子身上,似乎真的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可这次不一样。土豆节再怎么说,也是在农业扶贫的范畴里,有根有据。而这个“古道文化旅游”,太虚了,就像他自己说的,像天上的云,看得见,摸不着。

风险太大了。

可是……孙建国的目光,又落回了那张军令状上。

拒绝他?太容易了。自己只需要把这张纸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然后用一个领导的权威,命令他老老实实回去开扶贫会。这件事,就到此为止。青云镇继续在原有的轨道上运行,安全,平稳,也毫无希望。

而沈铭呢?这个浑身是胆的年轻人,也许就会被这次拒绝,磨掉身上最宝贵的锐气。下一次,他可能就不会再拿出这样的军令状,而是学会了看眼色,学会了妥协,学会了把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烂在肚子里。

然后,他就会变成无数个和自己一样的,被岁月和现实磨平了棱角的“孙镇长”。

想到这里,孙建国的心里,某个被尘封了许久的地方,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刺了一下。他想起了二十多年前,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也曾为了一个水利项目,跟当时的老镇长拍过桌子。那时的自己,和眼前的沈铭,何其相像。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沈铭捧着纸的手都有些发酸。

“呵。”孙建国忽然发出了一声短促的笑,那笑声里,有无奈,有欣赏,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羡慕。

他终于伸出手,接过了那张纸。他没有看,而是小心地将它对折,再对折,然后拉开自己上衣最里层的口袋,郑重地放了进去。那个口袋,通常是用来放他自己的党员证的。

“小沈,你给我记住了。”孙建国重新坐回自己的椅子上,从烟盒里又抽出一支烟,却没有点燃,只是在手指间来回转着,“我不是同意你搞这个项目,我只是同意你,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撞一回南墙。”

沈铭的心,重重地落回了肚子里。他知道,自己赌赢了。

“我把丑话说在前面。”孙建国用那根没点燃的烟指着他,“第一,一个月,从今天开始算,一天都不能多。第二,你说的,不花镇里一分钱,你要是敢打着政府的旗号去外面乱伸手,我第一个处分你。第三,你只能组织志愿者,不能强迫任何一个村民参与,更不能耽误了镇里正常的农活和工作。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一旦出现任何安全问题,或者有群众上访投诉,你必须立刻停止,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明白!”沈铭立正站好,像一个领命的士兵。

“行了。”孙建国不耐烦地摆了摆手,“东西拿走,别在我这儿碍眼。下午的扶贫会,你自己跟办公室请假,就说你病了,上吐下泻,起不来床。”

沈铭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孙镇长的意思。这是在给他创造时间,也是在撇清关系。如果有人问起,孙镇长完全可以说自己不知情,是沈铭自作主张。

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

“谢谢镇长。”沈铭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小心地将桌上的舆图和那本蓝皮册子收好,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门被轻轻带上。

办公室里,又只剩下孙建国一个人。他靠在椅背上,将那根烟放到嘴边,几次想点,最终还是扔在了烟灰缸里。

他看着沈铭刚才站立的地方,空空如也,却仿佛还残留着那股灼人的热量。

“臭小子……”他低声骂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在骂沈铭,还是在骂二十多年前的自己。

桌上的红色电话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他拿起电话,是办公室主任打来的:“镇长,两点半了,县里的扶贫工作会马上要开始了,车已经在楼下等着了。”

孙建国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又看了一眼被沈铭留下的,那本写着《青云驿考》的蓝色册子。

他沉默了几秒钟,对着话筒说:“会议你代表我去参加。就说我临时有紧急公务,走不开。”

“啊?可是镇长,这次是县委副书记亲自主持的……”

“就这么说。”孙建国不容置疑地打断了他,直接挂了电话。

办公室重归寂静。

孙建国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了那本被沈铭视若珍宝的册子。他戴上老花镜,翻开了泛黄的第一页。

上面是顾学文老镇长遒劲有力的笔迹,写着一篇序言。

“……青云古道,废弛百年,驿站往事,渐成传说。余不忍其湮灭于荒草,故拾笔录之,以待后人。或有心之人,能于故纸堆中,窥见青云之魂,重拾昔日之光……”

孙建国的目光,停留在了“重拾昔日之光”这几个字上,久久没有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