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天刚亮,林逍就被院子里的鞭炮声吵醒了。不是自家放的,是隔壁林大叔家的小子林小勇在门口点“摔炮”,“啪嗒”“啪嗒”的声响裹着孩子们的欢笑声,顺着窗缝钻进来,把年味儿搅得愈发浓烈。他起身穿好衣服,想起沈歌昨晚住的是晓梅的房间,便轻手轻脚地往堂屋走,怕惊扰了她们。
林逍轻手轻脚地起身,刚穿好衣服,就听见晓梅在院门口喊:“哥!沈歌姐醒了没?虎子哥和郑云嫂子来了!”他走到外屋,看见虎子正举着一串“窜天猴”,跟郑云一起站在院子里,脚下还放着几个纸炮仗。虎子穿了件新的军绿色棉袄,是郑云用他去年打猎换的布票做的,胸前的纽扣擦得锃亮。
“逍哥,快让沈歌姐出来!咱去场部那边放炮去,好多本家的后生都在那儿呢!”虎子嗓门洪亮,话音刚落,里屋的门就开了。沈歌穿着王秀兰给她做的粉色棉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发梢别着一朵红色的绒花,是晓梅昨天特意给她戴的。她看到虎子和郑云,脸上微微一红,轻声打招呼:“虎子哥,郑云嫂子。”
“哟,沈歌妹子今天真俊!”郑云笑着上前,拉着沈歌的手打量着,“这棉袄颜色真衬你,逍哥好福气啊!”沈歌的脸更红了,低下头抿着嘴笑。王秀兰从灶房出来,手里端着刚蒸好的黏豆包:“先吃点东西垫垫,空腹放炮容易着凉。这黏豆包是用大黄米做的,就着白糖吃,甜糯得很。”
东北初一早上有吃黏食的规矩,说是“黏住福气”。林逍拿起一个黏豆包,蘸了点白糖咬下去,大黄米的香气混着红豆沙的甜意,在嘴里化开。晓梅吃得最快,嘴里塞得鼓鼓的,含糊不清地说:“娘,我吃完了,跟哥他们去放炮!”王秀兰拍了拍她的背:“慢点吃,别噎着。去了别乱跑,跟着你哥。”
一行人往场部走去,路上遇见不少拜年的乡亲。农场里大多是林氏本家,见了林逍都笑着拱手:“逍儿,新年好啊!这是沈丫头吧?真是好姑娘!”林逍一一回应,沈歌也跟着微笑点头,手里被林逍悄悄握住,温暖的触感让她心里踏实了不少。虎子在一旁跟相熟的后生打招呼,嗓门比炮仗还响:“一会儿比谁的窜天猴飞得高啊!”
场部的空地上早已聚了不少人,十几个半大的小子正围着一个汽油桶放炮,把炮仗塞进桶里,“轰隆”一声响,桶盖被掀得老高,引得众人哄笑。林小勇看见林逍,举着摔炮跑过来:“逍哥!你来了!快放个大的给我们看看!”林逍从兜里掏出一个“二踢脚”,这是他特意留的,比普通炮仗响得多。
他找了块雪地上的硬土,把二踢脚插进去,虎子连忙递上火柴。林逍点燃引线,拉着沈歌往后退了几步。“嗤嗤”的引线燃尽后,“咚”的一声闷响,二踢脚的下半部分炸开,上半部分带着火星窜向高空,又“啪”地一声炸响,纸屑纷纷扬扬落下来,像下了一场红色的雪。孩子们欢呼着扑过去捡纸屑,晓梅也拉着沈歌的手跑了过去,眼里满是兴奋。
虎子也不甘示弱,拿出自己的窜天猴,点燃后对着天空放。窜天猴“咻”地一声窜上去,在半空中炸开一朵小火花,引得郑云笑着拍手:“再放一个!再放一个!”沈歌看着热闹的人群,脸上满是笑容,她从小没这样热闹过,此刻被这股烟火气包裹着,心里暖融融的。林逍站在她身边,看着她笑,自己也跟着笑,时不时提醒她离炮仗远些。
玩到中午,众人都饿了,林逍提议去自家吃饭。虎子和郑云也不客套,跟着一起往回走。王秀兰早就准备好了午饭,桌上摆着酱肘子、红烧鱼、炒酸菜粉,还有一大盆杀猪菜——这是东北春节的硬菜,五花肉、血肠、酸菜炖在一起,香气扑鼻。林父正坐在堂屋抽烟,看见众人回来,连忙招呼:“快坐快坐,就等你们了!”
午饭吃得热热闹闹,虎子跟林父聊起开春去山里采山货的事,说想跟着林逍学学辨认野菜。林父笑着说:“这事儿你得跟逍儿学,他眼尖,啥能吃啥不能吃,门儿清。”郑云则和王秀兰聊起针线活,说要跟沈歌学学绣花,沈歌笑着答应了。晓梅在一旁给大家夹菜,像个小大人似的:“虎子哥,多吃点肘子,补力气!”
饭后,虎子和郑云坐了会儿就回去了。林逍陪着沈歌和晓梅在院子里晒太阳,晓梅拿着上午买的玩具枪,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王秀兰把上午剩下的黏豆包热了热,端出来给大家当点心。林父则坐在堂屋,翻看着林场的旧报纸,偶尔跟林逍聊几句林场的趣事。
下午,众人又去场部旁边的供销社溜达。供销社的玻璃柜台里摆着糖果、瓜子、布料,还有孩子们喜欢的玩具枪。林逍给晓梅买了一把塑料玩具枪,晓梅高兴得蹦起来,举着枪追着林小勇跑。他又给沈歌买了一条红色的围巾,比她之前戴的兔毛围巾更厚实。沈歌接过围巾,心里甜滋滋的,悄悄对林逍说:“别乱花钱。”林逍笑着说:“给我媳妇买,不叫乱花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