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关闭,将外界的喧嚣与各异的目光隔绝。
道一背靠石门,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脸上那抹“虚弱”与“茫然”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的冷静与专注。
时间紧迫,首座的青睐和李长老的敌意如同双刃剑,他必须充分利用这短暂的安宁期。
他首先将注意力完全投向那尊仍在嗡鸣、流淌着华光的古旧丹炉。
走近细观,炉身古朴,修复中的裂痕处有玄奥的符文若隐若现,与守拙戒中那小丹炉模型上的纹路同出一源,只是更为繁复浩大。一股苍茫、厚重、带着淡淡药香和大地韵律的气息扑面而来。
道一尝试着将一丝灵力缓缓渡入其中。
这一次,不再是石沉大海。
古炉微微震颤,发出一声欢欣般的轻鸣,仿佛沉睡的巨兽感受到了熟悉的气息,对他并不排斥。
他甚至能模糊地感受到炉内似乎有一个微弱的、懵懂的灵性正在缓慢苏醒。
“果然与守拙师祖有关…”道一心中了然。那位陨落在秘境中的丹师,恐怕真是守拙师祖一脉的传人,而这尊古炉,或许是该脉的传承重器,不知因何流落至此,甚至受损被弃。
他依照首座吩咐,取来大量地火灵石,堆积在古炉周围,布成一个简单的聚灵阵,助其吸收地火精气,自我修复。
做完这一切,他才将重心放回自己的计划上。
炼制“筑基丹(地脉淬灵版)”!
此地火室的地火经过古炉复苏的引动,变得异常精纯温和,正是炼丹的绝佳时机。
他并未使用那尊主用的青铜丹炉,而是盘膝坐在古炉面前。
直觉告诉他,用这尊与《地元丹经》同源的古炉炼丹,效果或许会更好。
静心凝神,将状态调整至巅峰。
脑海中再次过了一遍那复杂无比的丹方和守拙师祖留下的炼丹心得。
随即,他手法娴熟地开始处理材料。
地脉晶髓被小心切下三滴,悬浮于空,散发出令人心悸的精纯能量。
玉髓芝、百年土参、千结花等辅药被精准地提纯、萃取精华。 无根水则是以秘法凝聚此地水灵之气而成。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对火候、药性、时机的把握,完全不像一个初次尝试高难度丹药的新手,反倒像是沉浸此道多年的丹师。
这得益于《地元丹经》中浩如烟海的知识直接烙印,以及他强大神识的精准掌控。
所有药液精华准备就绪。
道一目光一凝,双手掐动控火诀,引动地火。
并非直接灼烧丹炉,而是通过古炉自身的阵法,将地火之力转化为一种更加温和、却蕴含大地生机的热力,缓缓包裹向悬浮在炉内的那些药液。
融合,是炼丹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步,尤其此地脉淬灵丹,药性霸道,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甚至反噬炸炉。
道一全神贯注,神识分为数股,细致入微地调控着每一种药液的融合过程,同时不断打入一道道凝丹法诀。
时间一点点过去。
石室内药香越来越浓郁,渐渐形成一片氤氲的灵雾。
丹炉内,各种颜色的药液在古炉特殊力场和地火之力的作用下,缓缓交融,逐渐凝聚成一团拳头大小、不断变幻着色彩的丹液。
最关键时刻到来!
道一深吸一口气,双手法诀陡然一变!
引动地脉之火,进行最后淬灵!
轰!
整个乙七号石室的地火之力仿佛被瞬间抽空,疯狂涌入古炉之中!
炉身光华大放,表面的符文如同活过来般流转不息!
那团丹液在狂暴却受控的地火淬炼下,剧烈翻滚、收缩、提纯!
道一额头沁出细密汗珠,灵力与神识疯狂消耗,死死维持着淬炼的平衡。
就在他感觉即将力竭之际——
嗡!
古炉发出一声悠扬的清鸣!
炉内光华骤然内敛,所有异象瞬间平息。
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大地厚重与草木清香的奇异丹香,猛地爆发开来,弥漫整个石室,甚至透过石门缝隙,丝丝缕缕地飘散出去!
成了!
道一心中一喜,连忙打开炉盖。
只见三颗龙眼大小、通体浑圆、色泽暗金、表面有着天然云纹的丹药,正静静躺在炉底,散发着温润而磅礴的能量波动。
地脉淬灵筑基丹!而且一次成丹三颗!品质皆为上佳!
道一小心翼翼地将丹药取出,装入早已备好的寒玉瓶中封存。
感受着丹药中蕴含的惊人能量,他心中激动。有此丹相助,他冲击筑基的把握至少增加了五成!而且根基将远超寻常筑基修士!
他稍事休息,恢复了些许灵力,又抓紧时间,利用剩余的材料,再次开炉,将“蚀脉阵”所需的最后几种核心材料也成功炼制完毕,得到了三块巴掌大小、布满诡异纹路、散发着阴寒侵蚀气息的暗红色阵盘。
至此,所有准备皆已完成。
而石室外,那逸散出的奇异丹香,早已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