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的跋涉,在“叶影”小队时而轻松、时而严厉的“现场教学”中,终于接近了尾声。当远处连绵起伏的、如同巨人脊梁般苍凉雄浑的山脉轮廓清晰地映入眼帘时,所有人都明白——火之国西北边境,到了。
这速度,据猿飞烈斗前辈私下嘀咕,若是他们小队全速赶路,最多两天就能抵达。多花的时间,一方面是为了照顾我们这群体能和经验都尚浅的学生,另一方面,则完全是为了沿途那不间断的、用实际案例堆砌出来的生存与警戒教学。虽然过程让我们这些“菜鸟”屡屡心惊肉跳、自愧不如,但收获无疑是巨大的。
随着逐渐靠近边境线,周围的环境明显变得不同。原本茂密的林木开始变得稀疏,地势起伏加剧,裸露的岩石增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泥土、岩石和某种隐隐肃杀的气息。民用道路早已消失,我们沿着一条被车轮和脚步压出的、不算宽阔的土路前行。
终于,在一片背靠陡峭山壁、前方视野相对开阔的谷地中,我们看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木叶边境部队的一处前沿哨所及附属营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营地外围那一圈由粗大原木和夯土混合构筑的防御墙。墙体不算特别高,但极其厚实,表面布满了风雨侵蚀和某种利器划过的痕迹,带着一股沉甸甸的沧桑感。墙头上设有了望台和射击垛口,隐约可以看到值守忍者的身影,如同鹰隼般警惕地扫视着远方。营地的大门是由厚重的硬木包着铁皮制成,此刻敞开着,但门口两侧笔直站立着四名佩戴木叶护额的忍者,眼神锐利,气息精悍,对我们这支学生队伍投来审视的目光,在伊鲁卡老师和日向队长出示了文书后才微微颔首放行。
进入营地内部,布局井然有序,充满了实用至上的军事风格。中央是一片夯实的空地,用于集合和日常训练。四周散布着大大小小的营房,大多是木质结构,屋顶覆盖着防雨的油布或茅草。一些营房门口挂着不同的标识,如“指挥所”、“物资仓库”、“医疗班”、“通讯班”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营地边缘,依着山壁开凿出的几个洞口,那里显然是遇到袭击时的避难所或紧急指挥中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皮革、金属保养油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草药味道。整个营地并不大,但给人一种坚不可摧、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紧绷感。
而在营地后方更高处的山脊上,则矗立着几座更加显眼的哨塔。它们利用天然地形搭建,彼此遥相呼应,构成了一个覆盖大片边境区域的监视网络。那就是日向浩树队长接下来要带我们参观的重点——边境哨所。
在伊鲁卡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全班聚集在营地中央的空地上。日向浩树队长站在我们面前,指着远处的哨塔,开始了他的介绍。
“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木叶忍者守护国境线的眼睛和耳朵——边境哨所。”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性,“每一座哨塔都经过精心选址,确保视野最大化,能够监控山谷、要道以及可能的渗透路线。”
他顿了顿,白色眼眸中光芒微闪,似乎正在运用白眼观察远方:“哨所内部,通常常驻三到五名忍者,实行轮班制,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值守。他们的任务,就是利用望远镜术、感知忍术、以及白眼等血继限界,时刻监视对面——”他手臂一挥,指向那片苍茫的山脉之后,“草之国、陇之国,以及更后方的,土之国方向。”
“土之国的岩隐,”他的语气加重了几分,“擅长土遁,精于潜伏和伪装。他们的侦察小队,可能化身为岩石,潜伏于地下,或者利用变色龙之类的通灵兽进行隐蔽接近。因此,哨所的警戒,不仅仅是看,更是要用查克拉去感知大地的细微震动,空气的异常流动,甚至是查克拉本身的残留痕迹。”
他目光扫过我们,带着告诫:“记住,在这里,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意味着敌人的渗透成功,意味着后方村镇可能遭到袭击,意味着……牺牲。你们在营地内活动,必须严格遵守规定,不得靠近警戒区域,不得大声喧哗,夜间不得随意走动,所有行动必须提前向带队老师或我们报告。”
他又简要介绍了营地的各个功能区,强调了物资仓库和医疗班的重要性,并指着那些依山而建的洞穴说:“那是最终防御工事,一旦外围被突破,那里就是最后的坚守点和撤离通道。希望你们不会有用到它的一天。”
听着浩树队长的讲解,看着眼前这真实而冰冷的军事设施,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边境”二字的重量。这里没有村子里的祥和与安逸,只有时刻存在的威胁和沉甸甸的责任。
讲解结束后,伊鲁卡老师拍了拍手,将我们的注意力拉回。“好了,接下来进行本次试炼期间的小队分配。为了便于管理和执行一些简单的巡逻、侦察任务,你们将按照三人一组进行分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