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话说秦业和他的儿子特地等待着贾家派人来通知上学的具体日期。宝玉因为迫切想见到秦钟,其他事情都顾不上了,于是决定选在后天去上学。

“请在后天一早,让秦相公到我这里集合,我们一起出发。”写完,他便派人这封信送了过去。

到了这一天的清晨,宝玉还没起床的时候,袭人就已经把书本文具打包好,一切收拾得整整齐齐,然后坐在床沿上发呆。看见宝玉醒来,她只好起身服侍他洗漱穿衣。

宝玉见她情绪低落,便笑着问:“好姐姐,你怎么又不开心了?难道是怪我上学去了,留下你们冷清了吗?”

袭人笑着回答:“你这是说到哪里去了?读书是非常好的事情,不然的话,一辈子碌碌无为,又能有什么出息?只是有一点:读书的时候就专心读书,不读书的时候就多想想家里。别跟那些同学一起玩闹得太过分,要是被老爷知道了可不得了。虽然说要奋发图强,但功课也不要安排得太多,一来是贪多嚼不烂,二来也要注意身体。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得理解。”

袭人说一句,宝玉就答应一句。

袭人接着又说:“大毛衣裳我也已经包好了,交给小厮们拿去了。学堂里冷,你要记得适时添衣换裳,不像在家里有人时刻照应着。脚炉手炉的炭火也都交代下去了,你可要叮嘱他们记得添加。那些懒家伙,你要是不说,他们才懒得动,把你冻坏了可怎么行。”

宝玉说:“你放心,出门在外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你们也别老闷在屋里,多去和林妹妹一起玩玩才好。”

说完,两人都已穿戴完毕,袭人催促宝玉去见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等人。宝玉又去跟晴雯、麝月等丫鬟交代了几句,才出来去见贾母。贾母也免不了有几句叮嘱的话。接着宝玉去见王夫人,然后又到书房去见贾政。

偏偏这天,贾政比往常回得早,正坐在书房里和幕僚清客们闲聊。忽然看见宝玉进来请安,并回复说要上学去。

贾政冷笑一声,说道:“你要是再提‘上学’这两个字,连我都觉得惭愧。照我说,你还是尽情去玩耍才是正道。小心别站在这儿玷污了我的地方,靠在这儿弄脏了我的门槛!”

在座的幕僚清客们纷纷起身笑道:“老先生何必如此严厉!今天令郎这一去,两三年之内就能出人头地,扬名立万了,断然不会像往年那样还是一副孩子的模样。眼看快到饭点了,令郎还是快去吧!”说着,就有两位年长的幕僚拉着宝玉的手走出去了。

贾政询问:“谁是跟着宝玉的?”话音刚落,门外应声,随即进来三四个身材魁梧的男子,他们打着千儿(古代男子的一种行礼方式)请安。

贾政一看,认出这是宝玉奶妈的儿子,名叫李贵。他便对李贵说:“你们整天陪着他上学,他到底都学了些什么!肚子里装的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净学些刁钻古怪的淘气把戏。等我得空了,先扒了你的皮,再去跟那个不争气的算账!”

这番话吓得李贵连忙双膝跪地,摘下帽子,磕头有声,连连应承“是”,又回答道:“少爷已经念到《诗经》的第三本了,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之类的(注:此处李贵显然念错了,原句应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的绝不敢撒谎。”

这话引得满座宾客哄堂大笑。就连贾政也忍不住笑了。接着他说:“就算他再念三十本《诗经》,也只是掩耳盗铃,糊弄人罢了。你去给学堂里的老师请个安,就说是我说的:什么《诗经》、古文之类的,一概不必敷衍了事,最重要的是先把《四书》全部讲解清楚并背熟。”

李贵连忙答应“是”,见贾政没有别的话要说,这才退了出去。

这时,宝玉独自一人站在院子外面,像躲避猫鼠一样小心翼翼,连呼吸都放轻了,静静地等待着。等里面的人出来后,他便匆匆离开了。

李贵等人在拍打身上的灰尘时说道:“听到了没?刚才差点儿就要扒我们的皮了!人家的奴才跟着主子风光无限,我们这帮奴才,却是白白挨打受骂。以后啊,也请对我们手下留情些吧。”

宝玉笑道:“好哥哥,你们别委屈了,我明天请你们吃饭。”

李贵说:“我的小祖宗,哪敢奢望你请客啊!只求你能听进去一两句话就心满意足了。”

说完,一行人又到了贾母那里,发现秦钟已经早早在等候了,贾母正和他聊着天。于是宝玉和秦钟见过面后,向贾母告辞。

宝玉突然想到还没跟黛玉告别,于是又急忙跑到黛玉房间来道别。这时,黛玉正坐在窗前对着镜子梳妆,听说宝玉要去上学,便笑道:“好,这一去,定能‘蟾宫折桂’了。我就不送你了。”

宝玉说:“好妹妹,等我放学回来再吃晚饭。那胭脂膏子,也等我回来再帮你做。”

两人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宝玉才转身离开。黛玉又叫住了他,问道:“你怎么不去跟你宝姐姐道个别?”宝玉只是笑着不回答,径直和秦钟上学去了。

原来,这所贾家的义学距离此地并不远,仅仅相隔大约一里的路程。这所学堂最初是由贾家的始祖创办的,目的是为了让那些家境贫寒、无法聘请私塾老师的族中子弟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来此学习。族中凡是有官职爵位的人,都会根据各自俸禄的多少,贡献一定的银两来支持学堂的日常开销。大家还特别推选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来担任学堂的主管,专门负责教导这些子弟。

如今,宝玉和秦钟来了之后,一一互相拜见,便开始在这里读书学习。从那以后,两人形影不离,同进同出,关系愈发亲密。

贾母也非常疼爱秦钟,时常留他在荣府住上三五日,对待他就如同自己的重孙一样。见秦钟生活并不宽裕,贾母还资助他衣物等生活用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秦钟就已经在荣府里熟悉并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然而,宝玉毕竟是个不安分的人,总是随心所欲,因此他又犯起了自己的怪脾气。他悄悄地对秦钟说:“咱俩年纪相仿,又是同窗,以后就别再论叔侄关系了,只当我们是兄弟朋友就好。”

起初,秦钟并不肯答应,但宝玉坚持己见,一直叫他“兄弟”,或者叫他的表字“鲸卿”,秦钟也只好跟着胡乱称呼起来。

原来这所学校里虽然都是本族成员和一些亲戚家的孩子,俗话说得好:“一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人多了,难免就会鱼龙混杂,其中也不乏品行低劣之辈。

自从宝玉和秦钟来了以后,两人都长得如同花儿一般俊美,再加上秦钟腼腆温柔,还没说话脸就先红了,一副羞怯的样子,颇有女孩子的风韵;而宝玉则是天生擅长低声下气,对人体贴入微,说话也缠绵悱恻。因此,他们两人关系更加亲密。这也难怪那些同窗们心生疑虑,在背后议论纷纷,造谣诽谤,这些话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书房内外。

薛蟠自从搬到王夫人处住后,知道了有一家学,学中有很多年轻的子弟,难免不免引起他的龙阳之兴。因此,他也假意说要来上学读书,不过实际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是白白送些礼物给贾代儒,却没有取得多少进步,只是结交了一些朋友。

谁想到这家学里就有好几个小学生,被薛蟠用钱财和衣食诱上了,也不必多说。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两个多情的小学生,也不知道是哪一房的亲戚,因为长得妩媚风流,整个学堂里的人都给他们起了两个外号,“香怜”和“玉爱”。虽然他们都有些倾慕对方,但都害怕薛蟠的威势,不敢去接近。

现在宝玉和秦钟一来,看到了他们两个,也不免有些眷恋和羡慕。由于知道他们是薛蟠的朋友,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香怜和玉爱两人心中也对宝玉和秦钟留有情意。因此,他们四人虽然心中有情意,但尚未显露出来。

每天一入学中,他们四人在不同的位置上,却用眼神互相勾引,或者用含蓄的话表达意思,或者用咏桑寓柳的方式表达情感,彼此心照不宣,在外界看来就好像在避人眼目。不料偏有几个机灵的人看出了他们的形迹,都在背后挤眉弄眼,或者咳嗽出声,这种情况也不止一天了。

说来也巧,这天代儒先生因为有事情,早就回家去了,只留下一个七言对联作为作业,让学生们对了,明天再来上课。

学校里的日常事务,他吩咐长孙贾瑞暂时负责。值得一提的是,薛蟠现在不怎么来学校应卯了,于是秦钟借此机会和香怜挤眉弄眼传递暗号,两人假装要去上厕所,走到后院说悄悄话。

秦钟先问香怜:“你家大人管不管你交朋友啊?”

话还没说完,就听背后传来一声咳嗽。两人吓得连忙回头,原来是同学金荣。香怜本来就有点急性子,这下又羞又怒,质问金荣:“你咳什么?难道不许我们说话吗?”

金荣笑道:“许你们说话,就不许我咳嗽啦?我就问你们,有话不直说,鬼鬼祟祟地搞什么鬼?我可逮着你们了,还想赖账?先得让我占点便宜,咱们就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不然我就闹大。”

秦钟和香怜急得满脸通红,问:“你逮到什么啦?”

金荣笑道:“我可是真逮到了。”说着,还拍着手笑嚷:“贴得好烧饼!你们不买一个尝尝?”

秦钟和香怜又气又急,连忙进去找贾瑞告状,说金荣无缘无故欺负他们。

原来,贾瑞这个人最爱占小便宜,行为不端,经常在学校里假公济私,勒索学生请他好处;后来他又勾结薛蟠,企图从中捞取些银钱和酒肉,对薛蟠的横行霸道不仅不加管束,反而助纣为虐,讨好于他。

而薛蟠本就是性情浮躁之人,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迷上那个,近来又结识了新朋友,便把香怜和玉爱抛在了一边。就连金荣,也曾是薛蟠的好朋友,但自从有了香怜和玉爱后,也被他抛弃了。

最近,连香怜和玉爱也被薛蟠冷落了。所以,贾瑞现在没有了可以依靠和提拔他的人。他不去责怪薛蟠喜新厌旧,反倒埋怨香怜和玉爱不帮他在薛蟠面前说好话。

因此,贾瑞、金荣等人正嫉妒他们两人。如今见到秦钟和香怜来告金荣的状,贾瑞心里就不高兴了。虽然他不敢呵斥秦钟,但却拿香怜开刀,反而责怪他多管闲事,狠狠地数落了他一顿。

香怜自讨没趣,连秦钟也尴尬地各自回到了座位上。金荣见状更加得意,摇头晃脑,嘴里还说个不停。

玉爱听了非常生气,两个人隔着座位小声争吵起来。

金荣一口咬定说:“我刚才明明看见他们两个在后院亲嘴摸屁股,还商量好了一对一地干那事,用撅草根抽签决定谁先上。”金荣只顾着自己得意乱说,却没有注意到旁边还有人。他这番话,又惹恼了一个人。你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原来这个人名叫贾蔷,也是宁国府里正宗的玄孙辈,父母早逝,从小就跟着贾珍生活。如今他已经十六岁了,长得比贾蓉还要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他们兄弟二人感情十分深厚,经常形影不离。宁国府人多嘴杂,那些怀才不遇的奴仆们,专门喜欢编造谣言诽谤主人,因此,不知道又从哪里传出了一些小人恶言中伤他的话。贾珍想必也听到了一些不太好的风声,为了避嫌,竟然分给贾蔷房子,让他搬出宁国府,自立门户去过日子了。

这贾蔷外表俊美,内心又聪明伶俐,虽然名义上是来上学的,但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他依然沉迷于斗鸡走狗、赏花玩柳之中。因为他上面有贾珍的溺爱,下面有贾蓉的帮助,所以族中的人谁敢得罪他?

他既然和贾蓉关系最好,现在看到有人欺负秦钟,怎么可能坐视不管?他想要挺身而出打抱不平,但心里又盘算了一番:“金荣、贾瑞这些人,都是薛蟠的熟人,以前我也和薛蟠关系不错,如果我出头,他们告诉了薛蟠,我们岂不是伤了和气?可要是不管,这样的谣言传出去,大家都会没面子。现在我何不想个计策制服他们,既能平息谣言,又不伤和气?”

想罢,他也假装要去方便,走到外面,悄悄地把跟随宝玉的书童名叫茗烟的叫到身边,如此这般地给他出主意。

茗烟是宝玉最信任的小厮,且年轻不懂人情世故。当他听贾蔷说金荣这样欺负秦钟,甚至还牵连到他的主子宝玉时,他认为如果不给金荣点颜色瞧瞧,以后金荣会更加嚣张,难以管教。

茗烟本身就不是个会轻易放过别人的人,现在有贾蔷在一旁怂恿,他立刻冲进去找金荣。他也不称呼金荣为“金相公”了,直接骂道:“姓金的,你是个什么东西!”

接着,贾蔷跺了跺靴子,故意整理了一下衣服,看了看日头说:“时候不早了。”于是他先跟贾瑞说有事要先走一步。

贾瑞不敢挽留他,只好让他走了。这时,茗烟一把揪住金荣问道:“我们怎么玩,关你屁事!反正没动你爹就算好的了,你这小子,有种就出来跟茗大爷我较量较量!”

这话吓得满屋子的人都呆呆地望着。贾瑞连忙喝止:“茗烟,别胡闹!”金荣气得脸色发黄,说:“反了,反了!奴才小子都敢这样,我要告诉你们主子去。”说着就要伸手去抓打宝玉和秦钟。

还没等他动手,脑后突然嗖的一声,一块砚台飞了过来,也不知道是谁扔的,幸好没打中他,却打在了旁边人的座位上,座位上坐的是贾兰和贾菌。

贾菌是荣国府近支的重孙辈,他母亲早年守寡,独自一人抚养他长大。

贾菌与贾兰关系最好,因此两人同桌而坐。别看贾菌年纪小,却有着非凡的志气和勇气,十分顽皮且天不怕地不怕。他坐在座位上,冷眼旁观金荣的朋友暗中帮助金荣,投掷砚台攻击茗烟,结果砚台没打到茗烟,反而落在他的桌子上,正巧砸在他面前的磁砚水壶上,将其打得粉碎,墨水溅得满书都是。

贾菌岂能善罢甘休,立即大骂:“你们这些混蛋,这不是动手了吗!”说着,他也抓起一块砚台砖要反击。

贾兰比较理智,连忙按住砚台,极力劝阻道:“好兄弟,这事与咱们无关。”

但贾菌哪能忍住,他双手抱起书匣子,朝着对方抡了过去。无奈他人小力弱,刚抡到一半,书匣子就在宝玉和秦钟的桌案上掉了下来。“哗啦啦”一声巨响,桌上的书本、纸片、笔墨等物散落一地,连宝玉的一碗茶也被砸得碗破茶洒。

贾菌见状,跳出座位,要去揪打那个投掷砚台的人。此时,金荣随手抓起一根毛竹大板,但场地狭窄人多,根本无法舞动长板。

茗烟早已挨了一下打,大声嚷嚷道:“你们还不动手?”

宝玉身边还有三个小厮:锄药、扫红和墨雨。这三个小厮岂是省油的灯,一起嚷嚷起来:“你这小子,竟然动起手来了!”墨雨抄起一根门闩,扫红和锄药则拿着马鞭子,一拥而上。

贾瑞急得一会儿拦这个,一会儿劝那个,但根本没人听他的。场面一片混乱,大家大打出手。有些顽童趁机凑热闹,帮着打太平拳助威;有些胆小的则躲到一边;还有些干脆站在桌子上拍手大笑,高声叫着继续打。一时间,整个场面喧嚣沸腾起来。

外面,李贵等几个大仆人听到里面闹了起来,连忙跑进来,一起大声制止。他们询问事情的原因,但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说辞。

李贵先是严厉地斥责了茗烟等四个人一顿,然后把他们赶了出去。此时,秦钟的头已经撞在了金荣的桌子上,擦破了一层油皮,宝玉正用自己的衣襟帮他揉着。

看到众人被喝止后,宝玉命令李贵:“把书收起来,牵马来,我要回去告诉老爷!我们被人欺负了,别的不敢说,按照礼数去告诉瑞大爷,瑞大爷反而责怪我们,还听着别人骂我们,甚至唆使他们打我们。茗烟看到有人欺负我,他怎么可能不管?他们反而一起打了茗烟,连秦钟的头都打破了,这还怎么在这里念书!茗烟也是为了保护我才出手的。不如算了,散了吧。”

李贵劝道:“少爷别急着发火。老爷有事已经回家了,现在为了这点小事去打扰他,反而显得我们没理。依我看,哪里的事情就在哪里解决,何必惊动老爷。这都是瑞大爷的错,老爷不在这里,你就是学堂里的头了,大家都看着你行事。谁犯了错,该打的打,该罚的罚,怎么等到闹到这个地步还不管?”

贾瑞说:“我喊了他们都不听。”

李贵笑道:“不怕你老人家生我的气,平时你老人家确实有些不正经,所以这些兄弟才不听你的。就是闹到老爷面前,你也脱不了干系。还是赶快想办法解决了吧!”

宝玉说:“解决什么?我一定要回去!”

秦钟哭着说:“只要有金荣在,我就不在这里念书了。”

宝玉说:“这是为什么?难道别人能来,我们反而来不得?我一定要跟大家说清楚,把金荣赶出去。”

他又问李贵:“金荣是哪一房的亲戚?”

李贵想了想,说:“也不用问了。要是问起是哪一房的亲戚,更伤了兄弟们的和气。”

茗烟在窗户外面说:“那家伙不过是东胡同里璜大奶奶的侄子,哪里是什么有靠山、能撑腰的人物,也敢来吓唬我们!璜大奶奶还是他的姑妈。你那姑妈只会耍些花招,曾经向我们琏二奶奶下跪借典当的东西。我压根就看不上她那样的主子奶奶!”

李贵连忙大声喝止,说道:“就你知道得多,尽是胡说八道!”

宝玉冷笑了一声:“我还以为是哪家的亲戚,原来是璜嫂子的侄子,我这就去问问她!”说着就要往外走。

他叫茗烟进来帮他包书。茗烟包着书,又得意洋洋地说:“二爷也不用亲自去见她,等我去她家,就说老太太有话要问她,雇辆车直接拉进去,当着老太太的面问她,岂不是更省事?”

李贵连忙呵斥道:“你不要命了!小心回去我先揍你一顿,然后再回禀老爷、太太,就说宝玉都是你撺掇的。我好不容易劝好了一半,你又来添乱。你在学堂里闹事,不想着怎么平息下去,反而还想把事情闹大!”茗烟这才不敢吭声了。

此刻,贾瑞生怕事情闹大,自己也脱不了干系,只好忍气吞声地去恳求秦钟,接着又恳求宝玉。

起初,宝玉和秦钟都不答应。后来宝玉说道:“不回去也罢,只让金荣道个歉就算了。”

金荣起初一意孤行,不肯道歉,但耐不住贾瑞也来逼他认错,加上李贵等人的好言相劝:“本来就是你挑起来的事端,你要是不这样,事情怎么能了结?”

金荣拗不过,只好向秦钟作了个揖。宝玉仍不满意,偏偏要坚持让他磕头。贾瑞只想尽快平息此事,于是悄悄劝金荣说:“俗话说得好,‘得饶人处且饶人’。既然是你惹出的事,少不得要低个头,磕个头就过去了。”金荣无可奈何,只好走到秦钟面前磕了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