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信重回权力视野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咸阳权贵圈中泛起层层涟漪。
虽然他并未担任具体的朝堂官职,但执掌蓝田大营主将之职,手握实打实的精兵兵权,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力,比起之前那个虽然尊贵但更多是“看门将”性质的郎中令,反而更重了几分。
重返蓝田大营的过程异常顺利,赵信“忠武侯”的爵位和“阵斩敌将、大破匈奴”的赫赫威名,在崇尚军功的秦军之中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营中不少中下层军官乃至士卒,都曾跟随他出关征战,不少人因此获得了宝贵的爵位和赏赐。
在秦军眼里,能带领士兵打胜仗、拿军功的将军,就是好将军,就值得追随,士兵们乐于见到赵信回来主事,这意味着未来或许还有机会跟随他上阵杀敌,博取更多的功勋。
在主持蓝田军务的日子里,赵信并未放松对北方草原的关注,他时常派出精干斥候,并动用自己的一些渠道,打探关于冒顿的消息。
好消息是,根据零碎的情报推断,冒顿似乎还在忙于消化杀父继位后带来的内部影响,其征伐四方、鲸吞草原的野心尚未完全显露。这让赵信稍稍松了口气,他并非惧怕巅峰时期控弦数十万的匈奴帝国,即便面对那样的强敌,他也有信心敢硬碰硬,但那样势必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若能在这个威胁萌芽之初就将其扼杀,无疑是代价最小、收益最大的选择。
这一日,赵信正在中军大帐处理军务,忽有部将前来禀报:“上将军,上卿蒙毅大人来到大营,持有陛下手谕,要求调拨三千精锐士卒。”
蒙毅?
赵信闻言微微一怔。这位蒙恬的弟弟,身居上卿高位,却异常低调,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赵信来秦朝这么久,也只在某些重大场合远远见过一,印象中是个面色沉稳、气质内敛的国字脸男子。
他立刻起身出迎。果然,帐外站着的正是蒙毅,两人见面,互相见礼。赵信查验了蒙毅带来的皇帝手谕,确认无误后,一边下令点齐兵马,一边好奇地问道:“蒙大人,不知是何要务,需要突然调走三千人马?可需本将从旁协助?”
蒙毅面色平静,拱手道:“多谢赵将军好意。然此事涉及机密,未有陛下明旨,恕蒙毅不便透露,还请赵将军见谅。”
秘密任务?
赵信虽然心中好奇,但也知道规矩,不再多问。
趁着调兵还需要些时间,赵信看着眼前这位被誉为“秦国第一武将”的蒙毅,不由得起了切磋之心。
他笑着抱拳道:“久闻蒙大人武艺超群,被誉为秦国第一高手,赵某心中佩服,今日得见,不禁技痒,不知可否讨教一二?”
蒙毅闻言,连忙谦逊地摆手:“赵将军过誉了。什么第一高手,皆是世人谣传,虚名而已。赵将军若喜欢这名头,尽管拿去,蒙毅绝无怨言。”
赵信哈哈一笑:“蒙大人说笑了。赵某岂是在意虚名之人?纯粹是武人相见,一时手痒,想切磋切磋,绝无他意。”
蒙毅依旧推辞:“赵将军勇冠三军,世人皆知。连残剑、飞雪那样的顶尖剑客都非你的对手,蒙毅这点微末伎俩,怎敢在赵将军面前献丑?还是算了吧。”
赵信见这家伙油盐不进,故意把脸一沉,语气也带上了几分不悦:“蒙家世代忠良,为国征战,满门英烈,赵某素来敬佩!与蒙恬将军更是相交莫逆,视为知己。今日蒙大人前来调兵,赵某亦是全力配合,未有丝毫怠慢。如今只是想以武会友,切磋一番,蒙大人却再三推拒,莫非……是瞧不起我赵信?觉得我不配与你动手?”
这话就有点重了,带着明显的激将意味,蒙毅是个实诚人,被赵信这么一挤兑,顿时觉得自己的再三推拒确实显得有些不够爽快,甚至可能让人误解,脸上不禁露出些许尴尬。
他沉吟片刻,终于无奈点头:“既然赵将军执意如此,那……蒙毅便献丑了。还请赵将军手下留情,点到为止。”
“哈哈!好!爽快!”
赵信大笑。
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大营——忠武侯要和上卿蒙毅比武了!
顿时,整个蓝田大营都沸腾了!各级军官在安排好值守后,纷纷带着手下士卒涌向演武场。一个是昔日传闻中的秦国第一高手,深不可测;一个是新晋崛起、战功赫赫、勇冠三军的新一代领军人物!这场对决,无疑充满了看点!
演武场中,两人相对而立。赵信笑道:“蒙大人,马战还是步战,兵器任选。”
蒙毅看了一眼赵信身旁那匹神骏异常、肌肉贲张的黑色战马“黑风”,嘴角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果断道:“步战即可。”
随即,他从兵器架上取过一杆军中常用的硬木长枪。
赵信见状,也翻身下马,取来了自己的青龙偃月刀。
“赵将军,请!”
“蒙大人,请!”
话音落下,蒙毅手腕一抖,长枪如同毒蛇出洞,带着破空声直刺赵信面门,速度快得惊人!赵信挥刀格挡,“锵”的一声,木屑纷飞!那硬木长枪竟受不住青龙偃月刀的锋锐和两人巨大的力量,应声而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