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剑起万里 > 第428章 岁末联欢喜团圆,薪火相传盼新春

剑起万里 第428章 岁末联欢喜团圆,薪火相传盼新春

作者:海王山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1 14:52:23

腊月的雪,像给青萍镇裹了层柔软的白棉——镇口老槐树的枝桠上积着雪,偶尔有麻雀落在上面,抖落一片雪沫;民生学堂的屋檐下挂着冰棱,晶莹剔透,与门口的红灯笼相映成趣;粮库的木门上,“冬藏平安”的春联已贴上,是林啸天亲笔写的,墨色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鲜亮。这是民生堂推行“分堂联动”的第三个年头,岁末将至,各分堂都派来代表,带着自家的特产,来青萍镇参加“联动团圆会”,共话一年收获,同盼来年新春。

这日清晨,青萍镇的街道已热闹起来。苏慕言带着侠客们,在民生学堂旁搭起了“团圆棚”,棚子用帆布围拢,里面摆着十几张木桌,桌上铺着红布;张老丈带着乡亲们,在棚子外支起了灶台,锅里炖着羊肉,蒸笼里蒸着馒头和玉米糕,香味飘出半条街;柳轻烟和阿青则在棚子内,摆放各分堂送来的特产——定远镇的抗蝗玉米、苏州府的优质大米、风沙镇的耐旱草籽、黄土镇的手工挂面,还有青萍镇自己的新麦粉和蜂蜜柚子茶,满满当当摆了一长桌,像个“民生特产展”。

“阿青,你把各分堂的特产都贴上标签,注明哪个分堂送的、有啥特点,待会儿团圆会的时候,跟大家好好介绍。”柳轻烟一边摆放特产,一边叮嘱道。

阿青立刻点头,拿起纸笔,认真地写标签:“定远镇玉米——抗蝗、颗粒饱满;苏州府大米——软糯、口感好;风沙镇草籽——耐旱、护渠护岸……”写完后,他小心翼翼地把标签贴在特产旁,还时不时调整位置,确保大家看得清楚。

上午时分,各分堂的代表陆续抵达。定远镇的代表骑着马,带着二十袋抗蝗玉米和十罐自制的玉米酱;苏州府的代表推着小车,装着三十袋新大米和几坛稻花香酒;风沙镇的代表扛着布包,里面装着耐旱草籽和手工编织的草席;黄土镇的代表则提着竹篮,装着手工挂面和晒干的红枣。乡亲们热情地迎上去,帮着卸东西,拉着家常,像久别重逢的亲人。

“王大哥,你们定远镇今年的玉米收成咋样?抗蝗效果还好吗?”青萍镇的乡亲笑着问定远镇的代表。

“好!今年按咱们联动的方法,提前撒了防蝗药粉,又种了防蝗草,玉米没遭蝗灾,亩产比去年还多了一成!这是咱们自家做的玉米酱,用新玉米做的,咸香可口,给你们尝尝!”定远镇的代表一边说,一边打开一罐玉米酱,香味立刻弥漫开来。

林惊尘和林啸天也迎了上来,与各分堂的代表一一握手。“兄弟们,一路辛苦!今年能聚在一起团圆,是咱们民生堂的福气,也是各分堂联动互助的结果。”林啸天笑着道,“快进棚子歇会儿,喝碗热羊肉汤,暖暖身子。”

团圆会正式开始前,林惊尘先带着各分堂的代表,去粮库和示范田参观。粮库里,小麦、玉米、水稻按种类整齐码放,每袋上面都贴了“25年秋收”的标签,粮库角落的艾草和生石灰都已更换,没有丝毫返潮迹象。“今年咱们各分堂的粮食都大丰收,青萍镇总产比去年多收千石,定远镇多收八百石,苏州府多收九百石,风沙镇和黄土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林惊尘指着粮袋,语气里满是喜悦。

示范田旁,冬修后的灌溉渠已被雪覆盖,渠岸外侧的耐旱草种在雪下孕育生机;田埂上,明年春耕的示范田木牌已立好,上面标注着“青萍镇—定远镇—风沙镇—黄土镇”四堂联动组别。“明年咱们把黄土镇分堂正式纳入春耕联动,青萍镇出麦种和水稻种,定远镇出防蝗经验,风沙镇出耐旱草种和护渠技术,黄土镇出玉米脱粒技术,四堂合力,争取再增产一成!”林惊尘说道。

各分堂的代表们都纷纷赞同,黄土镇的代表兴奋地说:“能加入四堂联动,是咱们黄土镇的荣幸!明年咱们一定好好学技术,好好种庄稼,不拖大家后腿!”

中午时分,团圆会正式开始。棚子里,十几张木桌坐满了人,桌上摆满了热菜——炖羊肉、炒青菜、玉米糕、麦饼,还有各分堂带来的特产,定远镇的玉米酱拌面条、苏州府的稻花香酒、黄土镇的红枣粥,香味四溢。林啸天举起酒杯,站起身说道:“乡亲们,分堂的兄弟们!今日咱们欢聚一堂,共庆丰收,共迎新春!这三年来,咱们从三堂联动到四堂联动,从春耕到冬藏,互相帮衬,互相学习,一起度过了汛情、蝗灾,一起迎来了丰收。我敬大家一杯,祝大家新年快乐,明年再获大丰收!”

“干杯!”众人齐声举杯,酒杯碰撞的声响,混着笑声,在棚子里回荡。阿青坐在柳轻烟身边,手里拿着一碗红枣粥,一边喝一边听大家说话,偶尔有人问他明年的“农技小课堂”准备讲啥,他就认真地说:“我准备多画些插图,把农具维护和粮种管护的技巧画得更清楚,还要跟各分堂的小代表多写信,分享经验。”

众人都笑着夸赞阿青能干,阿青的脸一下子红了,却更坚定了学好农技、帮着乡亲们的决心。

饭后,林惊尘组织大家召开“岁末联动总结会”,总结今年的联动成果,商议明年的联动计划。“今年咱们印发了《民生堂联动防汛与汛后恢复手册》《民生堂联动秋收手册》,明年开春后,再把《民生堂年度联动手册》正式印发,发给各分堂;另外,咱们要在各分堂设立‘联动联络站’,派专人值守,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快速传递消息、调配资源;春耕时,咱们在青萍镇建‘四堂联动示范田’,邀请各分堂的乡亲们来学习,再把经验推广到各分堂。”

各分堂的代表纷纷提出建议。苏州府的代表说道:“林副堂主,明年夏汛前,咱们能不能组织一次‘联动防汛演练’,让各分堂的防汛队员熟悉流程,真遇到汛情时能更快应对?”

“这个主意好!”林惊尘立刻点头,“明年五月,咱们就在青萍镇组织防汛演练,各分堂派十名防汛队员参加,演练结束后,让大家把经验带回去,教给自家乡亲。”

风沙镇的代表则说道:“明年咱们想在各分堂推广‘草护渠’技术,需要不少耐旱草籽,能不能请青萍镇帮忙协调,从各分堂调配一些,确保每个分堂都能种上耐旱草?”

“没问题!”林惊尘说道,“明年春耕前,咱们统计各分堂的草籽需求,统一调配,还要派风沙镇的代表去各分堂指导播种,确保草籽能顺利发芽。”

总结会结束后,各分堂的代表们开始互相交换特产——青萍镇用新麦粉换定远镇的玉米酱,用蜂蜜柚子茶换苏州府的稻花香酒;风沙镇用耐旱草籽换黄土镇的红枣,用草席换青萍镇的麦饼;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不仅交换了特产,更交流了经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阿青也没闲着,他拿着自己整理的“农技插图册”,跟各分堂的小代表交换“学习笔记”。定远镇的小代表给了他一本“防蝗笔记”,里面详细记录了不同时期的防蝗方法;苏州府的小代表给了他一本“水稻管护笔记”,里面画了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管护示意图;阿青则把自己的插图册送给他们,还特意在上面写上“互相学习,一起进步”。

“明年我会多给你写信,告诉你我们定远镇的防蝗情况!”定远镇的小代表握着阿青的手说道。

“好!我也会告诉你青萍镇的春耕情况,还会画新的插图给你!”阿青笑着回应。

腊月廿八,各分堂的代表们准备告辞。临走前,林惊尘把《民生堂年度联动手册》的正式稿分发给大家,还把明年的联动计划打印出来,贴在手册首页,方便大家查看。“明年春耕前,咱们会派工匠去各分堂指导农具改进;五月组织防汛演练;秋收时再联动收割,咱们一起把明年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好!明年咱们再相聚青萍镇,共庆丰收!”各分堂的代表们齐声应道,依依不舍地告辞。

送走代表们后,青萍镇的乡亲们开始忙着“扫尘”、贴春联、做年货——林啸天带着阿青,在民生学堂和粮库门口写春联;柳轻烟带着几名妇人,在医馆旁做腊肉、灌香肠,还熬煮了大量的姜枣红糖汤,给乡亲们送上门;苏慕言则带着侠客们,给镇里的孤寡老人打扫房屋、贴春联,还送了棉衣、粮食和各分堂的特产,让老人们能安心过年。

除夕那日,青萍镇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乡亲们聚在民生学堂旁的团圆棚里,吃年夜饭、看舞龙舞狮,林惊尘带着大家举杯,说道:“今年,咱们四堂联动,丰收平安;明年,咱们还要继续携手,春耕播希望,夏汛守平安,秋收庆丰收,冬藏待春来!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新年快乐!”众人齐声举杯,酒杯碰撞的声响,混着鞭炮声和笑声,在青萍镇的夜空里回荡。阿青坐在柳轻烟身边,手里拿着刚吃到的铜钱饺子,兴奋地说:“明年,我要跟着惊尘哥去各分堂指导农技,还要跟各分堂的小代表一起学习,做一个能守护百姓的好先生!”

林惊尘摸了摸阿青的头,眼里满是期待。窗外,雪花轻轻飘落,给青萍镇披上了一层更厚的白棉;粮库静静地矗立着,守护着满库的粮食;民生学堂门口的红灯笼,在雪夜里格外明亮,像一盏盏温暖的灯,照亮着民生堂的联动之路。

林惊尘知道,岁末的团圆,不仅是为了庆祝一年的丰收,更是为了传递联动的薪火——从林啸天到他,从柳轻烟到阿青,从青萍镇到各分堂,这份“护民生,守太平”的初心,正通过一次次的联动、一次次的团圆,传递给更多人。待明年春风化雪,四堂联动的春耕会再次启幕;待夏日来临,联动的防汛防线会再次筑牢;待金秋到来,又会迎来满仓的丰收。

民生堂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只有岁岁年年的坚守——守着百姓的粮囤,守着田间的庄稼,守着联动的初心,守着太平的日子。这份坚守,会像老槐树上的年轮,一年比一年深厚;这份薪火,会像雪夜里的红灯笼,永远温暖,永远明亮,照亮着江湖的每一个角落,直到永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