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剑起万里 > 第427章 冬修固基储新力,联动冬训待春来

剑起万里 第427章 冬修固基储新力,联动冬训待春来

作者:海王山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1 14:52:23

霜雪初降时,青萍镇的田野已褪去金黄,稻茬整齐地立在土里,像给大地织了一层浅褐的绒毯。粮库早已封门,门上贴着“冬藏勿扰,春日启仓”的木牌;民生学堂旁的冬训棚又支了起来,帆布围拢挡风,炭盆里的木炭燃得正旺,棚外新挂的“民生联动冬训”木牌,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这日清晨,林惊尘穿着厚实的棉袍,带着民生堂成员和各分堂派来的冬训代表,在镇外的灌溉渠旁集合。渠底的淤泥已提前清出,堆在渠岸两侧,像两排整齐的土丘;渠壁上去年修补的痕迹还在,今年要做的,是给所有裂缝填实石灰糯米浆,再在渠岸外侧种上耐旱草,形成“草护渠”的屏障——这是风沙镇分堂带来的防沙护渠经验,今年首次纳入冬修联动。

“乡亲们,分堂的兄弟们!冬修是‘藏力于基’,渠修好了,明年春耕能顺顺利利浇水;坝固好了,夏汛能安安稳稳挡水;冬训是‘藏技于人’,多学一门本事,明年种地、防汛就能少走弯路。”林惊尘指着灌溉渠,又看向身后的冬训棚,“咱们今年冬修冬训一起联动:青萍镇牵头,苏州府分堂负责渠壁修补和石灰浆调配,这是你们的强项;风沙镇分堂负责教大家种耐旱草,护好渠岸;定远镇和黄土镇的代表,跟着学技术,回去后教给自家乡亲;苏大哥带着侠客们,负责工具调配和安全巡查;柳姑娘和阿青,在冬训棚里准备热汤和药材,还负责冬训时的‘农技小课堂’。”

众人齐声应诺,立刻分头行动。苏州府的代表带着队员,把提前熬好的石灰糯米浆抬到渠边——这种浆比普通石灰浆更黏实,干了之后坚硬如石,是修补堤坝和渠壁的“硬家伙”。“大家填裂缝的时候,要先把缝里的碎土掏干净,再用小铲子把浆填实,别留空隙,填完后用抹子抹平,跟渠壁齐平。”苏州府的代表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手里的抹子灵活转动,很快就把一处裂缝修补得严丝合缝。

青萍镇的乡亲们和其他分堂的代表立刻跟着学,有人填浆太满,溢到了渠壁外,有人填得太浅,没盖住裂缝,苏州府的代表就挨个纠正:“兄弟,浆别填太满,跟渠壁齐平就行,溢出来干了会掉;你这缝太深,要分两次填,第一次填一半,等半干了再填另一半,不然会塌。”

风沙镇的代表则带着队员,在渠岸外侧挖浅沟,沟里撒上耐旱草种,再盖上一层薄土,浇上温水。“这草种要浅播,盖土别超过半寸,不然出不来;浇完水后,在沟上盖一层碎稻秆,既能保墒,又能防霜雪冻坏种子。明年春天草长出来,就能牢牢抓住渠岸的土,风沙吹不垮,雨水冲不坏。”风沙镇的代表一边撒种,一边教大家,阿青也跟着帮忙盖碎稻秆,动作认真,还时不时用手轻轻压实,确保稻秆能护住草种。

“李大哥,这草长出来后,要不要修剪啊?长得太高会不会影响浇水?”阿青好奇地问。风沙镇的代表笑着道:“小先生问得好!草长到一尺高就修剪,剪下来的草能当肥料,既不影响浇水,还能一直护着渠岸,一举两得。”

苏慕言则带着侠客们,推着装满铁锹、抹子、草种的木板车,在渠岸上来回巡查。看到哪里工具不够,就立刻送过去;看到有人不小心踩坏了刚撒的草种,就赶紧帮忙补种;遇到渠底有结冰的地方,就用镐头敲碎,防止冰面冻裂渠底。“大家干活的时候注意脚下,别滑到;填石灰浆的时候要戴手套,别直接用手碰,不然会烧手。”苏慕言一边巡查,一边给大家提醒安全事项。

中午时分,冬修告一段落,众人都往冬训棚走去。棚子里,柳轻烟已熬好了姜枣红糖汤,炭盆里的馒头也热好了,香气四溢。“大家快过来歇会儿,喝点热汤、吃个馒头,暖暖身子!”柳轻烟提着汤桶,给每个人盛汤,阿青则跟在后面,给大家递馒头,还特意给手上沾了石灰浆的乡亲递过布巾:“大哥,先把手擦干净再吃,别把石灰浆吃到肚子里。”

吃完午饭,冬训的“农技小课堂”正式开讲。林惊尘坐在棚子中央,手里拿着《民生堂年度联动手册》的初稿,给大家讲解明年春耕的联动计划:“明年咱们要扩大‘三堂联动春耕’的范围,把黄土镇分堂也加进来,青萍镇出麦种和水稻种,定远镇出防蝗经验,风沙镇出耐旱草种,黄土镇出玉米脱粒技术,咱们一起种好示范田,再把经验推广到各分堂。”

张老丈也凑过来,给大家讲冬藏期粮种的管护技巧:“粮种要每隔十日通风一次,通风的时候要选正午太阳好的时候,别在早晚通风,不然会返潮;粮囤旁的生石灰要每月换一次,艾草要每半月翻一次,防止受潮失效。”

阿青则主动站起来,给大家讲他整理的“农具维护小技巧”:“镰刀用完后要擦干净,涂上一层桐油,防止生锈;打谷机的齿轮要定期上机油,别让它干转,不然会磨坏;木耧的播种管要经常清理,别让碎土堵了孔,不然播种会不均匀。”说着,他还拿出一把生锈的镰刀,现场演示如何除锈、涂桐油,动作熟练,丝毫不输大人。

各分堂的代表都听得入神,时不时举手提问。黄土镇的代表问道:“林副堂主,明年咱们加入联动春耕,玉米种不够,能不能跟青萍镇多换一些?还有,咱们的玉米脱粒板想改进一下,能不能请你们帮忙指导?”

林惊尘点头:“当然可以!明年春耕前,咱们会提前统计各分堂的粮种需求,保证每个分堂都能拿到足够的粮种;玉米脱粒板改进的事,等冬修结束后,我让苏大哥带两名工匠去黄土镇,跟你们一起研究,肯定能改出更好用的脱粒板。”

接下来的半个月,冬修和冬训有条不紊地推进——灌溉渠的裂缝全部修补完毕,渠岸外侧的耐旱草种已播下,盖着碎稻秆在霜雪下孕育生机;堤坝也做了全面维护,顶部加宽了半尺,外侧堆了一层沙袋,为明年夏汛筑牢防线;冬训棚里的“农技小课堂”开了八堂,从粮种管护、农具维护,到春耕计划、防汛准备,每一堂都实用易懂,各分堂的代表们都记了厚厚的一本笔记,还时不时上手实操,确保学了能用。

阿青在冬训里越来越出彩,不仅能独立讲“农具维护”,还能帮着林惊尘解答乡亲们的问题。有一次,一名定远镇的代表问如何在冬藏期防治粮种霉变,阿青结合青萍镇和风沙镇的经验,详细地说:“要保持粮库干燥,定期通风换石灰;粮种入囤前要筛掉碎粒和虫蛀粒,别把坏种和好种混在一起;要是发现少量霉变,要赶紧把霉变的粮种挑出来,再用艾草熏一熏,防止扩散。”

那名代表佩服地说:“小先生年纪小,懂的却不少!回去后我要把你说的方法教给乡亲们,保证明年的粮种不霉变。”

十一月中旬,冬修和冬训都圆满结束。各分堂的代表们带着《民生堂年度联动手册》初稿、冬训笔记和新换的粮种,依依不舍地告辞。临走前,苏州府的代表握着林惊尘的手,说道:“林副堂主,今年的冬修冬训太实用了!咱们学会了用石灰糯米浆修补渠壁,还学了种耐旱草护渠,明年灌溉渠肯定能顺顺利利,水稻也能长得更好!”

“是啊!明年春耕,咱们黄土镇就等着跟大家联动,一起种好玉米和小麦,争取比今年再增产!”黄土镇的代表也说道。

林惊尘笑着道:“大家不用谢,联动就是互相成就。明年春耕前,咱们会把《民生堂年度联动手册》正式印发,再派工匠去各分堂指导农具改进,咱们一起把明年的农耕、防汛、秋收都做好,让每个分堂的百姓都能安稳过日子。”

送走代表们后,青萍镇的乡亲们开始忙着给粮库做最后一次通风,给冬修后的灌溉渠和堤坝做标记,方便明年开春后检查;林惊尘和张老丈则带着民生堂的成员,整理冬修冬训的经验,完善《民生堂年度联动手册》,把各分堂提出的建议都加进去,让手册更全面、更实用;苏慕言则带着侠客们,把冬修用的工具清理干净,擦干防锈,收进工具棚,为明年春耕做准备;柳轻烟和阿青则挨家挨户给乡亲们送姜枣红糖汤,还教大家如何用艾草熏屋,防止冬日常见的感冒和关节疼。

十二月初,第一场雪落下来时,青萍镇银装素裹。灌溉渠岸外侧的碎稻秆上积了一层薄雪,像给草种盖了一层棉被;冬训棚的帆布上也落了雪,炭盆早已熄灭,却还留着淡淡的木炭香;粮库静静地矗立着,守护着满库的粮食;民生信箱旁积了薄薄的雪,偶尔有乡亲过来,抖掉雪,投下一封咨询冬藏粮种技巧的信件。

林惊尘站在粮库门口,看着漫天飞雪,又看了看远处飘扬的民生堂杏黄旗,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这个冬天的冬修冬训,不仅固好了渠坝的“基”,储好了百姓的“力”,更让联动的精神在各分堂扎得更深。待明年春风化雪,耐旱草种会破土而出,护好渠岸;待春耕启幕,各分堂会再次联动,播下希望的种子;待金秋到来,又会迎来满仓的丰收。

民生堂的联动之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冬修固基,冬训储技,春耕播希望,夏汛守平安,秋收庆丰收,冬藏待春来。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每一步都为百姓着想,这便是“护民生,守太平”最朴素也最坚定的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