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剑起万里 > 第412章 民生堂启幕,青萍薪火照江湖

剑起万里 第412章 民生堂启幕,青萍薪火照江湖

作者:海王山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1 14:52:23

春风刚吹化青萍镇的残雪,镇外的麦田就冒出了嫩绿的芽尖。这日清晨,林惊尘正带着几名民生堂青萍分堂的成员,在田埂上标注春耕示范田——木牌上清晰写着“麦种示范田”“玉米示范田”,还贴着简易的播种时间表,供周边城镇的百姓参考学习。

“咱们把示范田分三块,一块种青萍本地麦种,一块种去年跟北方换的高粱种,一块种江南的水稻种,让百姓们直观看到不同粮种的长势,学起来更明白。”林惊尘蹲下身,调整木牌的位置,确保路过的人都能看清。

身后传来马蹄声,苏慕言带着两名民生堂成员,拉着一辆装满农具的马车赶来:“惊尘,改良后的播种机和木耧都准备好了,还有你画的农具图纸,我都复印了几十份,等会儿分发给来学习的百姓代表。另外,武当山那边传来消息,民生堂总堂明日在武当山启幕,让咱们准时过去。”

“好!”林惊尘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你先带着人把农具摆在示范田旁,再跟张老丈说一声,让他明日跟咱们一起去武当山,他的种地经验足,启幕时正好能跟各分堂的人交流。柳姑娘那边,我去跟她说。”

林惊尘赶到医馆时,柳轻烟正带着阿青和几名医馆学徒,整理民生堂青萍分堂的医术物资——防治春耕皮肤病的药膏、预防感冒的草药包,还有装订好的《春耕防疫手册》,都整齐地摆在木箱里。阿青手里拿着一本手册,正逐页检查,生怕有缺页。

“柳姑娘,明日民生堂总堂启幕,咱们一起去武当山,你把这些医术物资也带上,正好在启幕时展示,给各分堂的人参考。”林惊尘说道。

柳轻烟点头:“我早准备好了,还特意多带了些药膏和手册,启幕后分发给各分堂,让他们能尽快推广。阿青也跟咱们一起去,他现在能独立辨识二十多种草药,还能简单处理外伤,正好让他跟总堂的小弟子们交流学习。”

阿青听到能去武当山,眼睛立刻亮了,用力点头:“我一定好好学,回来后帮着民生堂推广医术!”

次日一早,林惊尘、林啸天带着柳轻烟、苏慕言、阿青和张老丈,还有五名民生堂青萍分堂的成员,骑着马,拉着装满农具、医术物资的马车,朝着武当山的方向疾驰而去。春日的官道旁,杨柳抽芽,野花初绽,与冬日的萧瑟截然不同。

傍晚时分,众人抵达武当山。民生堂总堂设在武当山侧的太平阁旁,早已装饰一新——门口挂着“江湖民生堂”的杏黄旗,阁内摆着各分堂的展示台,青萍分堂的展示台预留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是苏州府分堂(防汛经验)和定远镇分堂(防蝗经验)的展示台。

玄机子和青玄子早已在总堂门口等候,见到他们,立刻上前迎接:“林盟主,惊尘贤侄,你们可算来了!各分堂的人都到齐了,就等你们了。”

林啸天拱手回礼:“掌门客气了,能来参加民生堂启幕,是咱们青萍镇的荣幸。”

众人一起走进总堂,各分堂的成员纷纷上前见礼。苏州府分堂的舵主握着林惊尘的手,笑着道:“林副堂主,去年防汛多亏了你们,今年我们准备了详细的防汛手册,还画了堤坝加固图纸,明日启幕时,跟你们好好交流。”

定远镇分堂的舵主也说道:“我们也整理了防蝗经验手册,还带来了养鸭防蝗的实例,今年想在各城镇推广,还请林副堂主多指点。”

林惊尘笑着道:“咱们互相学习,一起把民生堂的事做好,让百姓们少受灾害的苦。”

当晚,玄机子召集各分堂负责人,商议民生堂的具体章程——民生堂以“护民生,守太平”为宗旨,总堂负责统筹协调,各分堂各司其职,青萍分堂主农耕、医术推广,苏州府分堂主防汛、堤坝修建,定远镇分堂主防蝗、灾害预警;每月各分堂派代表到总堂交流经验,每季度办一次民生交流会,每年年底汇总各分堂工作,根据百姓需求调整推广重点。

林惊尘提出,在各分堂设立“民生信箱”,让百姓们把需求和建议写下来,分堂定期整理,针对性解决问题。玄机子立刻赞同:“这个主意好!民生堂是为百姓服务的,就得听百姓的声音,按百姓的需求做事。”

次日清晨,民生堂启幕仪式正式举行。武当山演武场的高台上,挂着“江湖民生堂启幕”的横幅,台下站着各分堂成员、七宗弟子,还有来自各城镇的百姓代表,共计数百人。

玄机子率先走上高台,手持民生堂印信,声音洪亮:“今日,江湖民生堂正式启幕!成立民生堂,不为争名,不为夺利,只为推广农耕、医术、防灾经验,只为护江湖百姓的民生,守万里江湖的太平!老夫忝任总堂主,林惊尘贤侄任副堂主,负责统筹各分堂民生事务;苏州府分堂、定远镇分堂、青萍镇分堂为首批分堂,后续将在更多城镇设立分堂,让民生经验传遍江湖!”

台下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百姓代表们纷纷拱手,高喊“民生堂万安”。

随后,林惊尘走上高台,手里拿着青萍分堂的农耕手册和农具图纸,说道:“诸位同道,诸位乡亲,民生之本,在于食,在于安。青萍分堂今日带来了改良后的播种机、木耧,还有春耕、秋收的经验手册,明日起,我们会在青萍镇设‘民生学堂’,手把手教百姓种地、辨药、防灾;我们还会在各分堂设立民生信箱,听百姓的需求,解百姓的难题。”

说着,林惊尘让人把改良后的播种机推上台,现场演示播种过程。播种机在空地上推过,种子均匀地落在土里,覆土板顺势盖好,速度比人工播种快了三倍,还能保证行距均匀。台下的百姓代表们都看得眼睛发亮,纷纷举手,想要学习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张老丈也走上台,手里拿着不同的粮种,给大家讲解选种、泡种的技巧:“咱们种地,选种是关键,好的粮种,产量高、抗病,大家回去后,要根据当地的气候选粮种,江南多雨选水稻,北方干旱选高粱,这样才能有好收成。”

柳轻烟则带着阿青,在台下的展示区,给大家展示医术物资,现场教百姓代表制作防治皮肤开裂的药膏:“春耕时大家在田里干活,皮肤容易开裂,用艾草和凡士林熬成药膏,涂在开裂处,三日就能好。这是《春耕防疫手册》,里面记了常见病症的防治方法,大家可以拿回去看。”

阿青也拿着手册,给小百姓代表讲解:“这是金银花,能清热解毒,春天容易感冒,用金银花泡水喝,能预防;这是艾草,能驱寒,冬天挂在门口,还能防虫子。”

启幕仪式结束后,各分堂成员和百姓代表留在武当山,交流经验、交换物资——青萍分堂的农具图纸被一抢而空,苏州府分堂的防汛手册、定远镇分堂的防蝗手册也深受欢迎;柳轻烟带来的药膏和草药包,被百姓代表们争相学习制作,阿青也成了小名人,不少小百姓代表围着他,问这问那。

三日后,林惊尘等人返回青萍镇。刚回到镇里,就看到镇口的民生学堂已搭好——张老丈带着乡亲们,在学堂门口摆了展示台,上面放着改良后的农具和粮种;苏慕言则在学堂里挂好了农耕、医术的图纸,还在门口设立了民生信箱,不少乡亲已围在信箱旁,想要写下自己的需求。

“你们可算回来了!”张老丈迎上来,笑着道,“周边城镇的百姓代表听说咱们设了民生学堂,都想来学习,我已经登记了三十多人,明日就能开课。”

林惊尘点头:“好!明日咱们就开第一课,教大家制作改良木耧和播种机,再讲春耕选种的技巧。柳姑娘,你在学堂旁设个医术角,教乡亲们辨识草药、制作药膏;阿青,你帮着柳姑娘,给乡亲们解答简单的医术问题。”

“明白!”众人齐声应诺。

接下来的日子,青萍镇的民生学堂热闹非凡。每日清晨,周边城镇的百姓代表都会准时来上课,林惊尘和张老丈教大家种地、制作农具,柳轻烟和阿青教大家医术、防治疾病,苏慕言则负责整理民生信箱里的建议,及时解决百姓的难题——有乡亲反映灌溉不便,苏慕言就带着民生堂成员,帮着修宽水渠;有乡亲反映粮囤不够用,林惊尘就带着木匠,教大家制作粮囤。

阿青在学堂里进步飞快,不仅能独立给乡亲们讲解草药知识,还能协助林惊尘教小百姓代表制作简单的农具,百姓们都亲切地喊他“小先生”。有一次,一名来自定远镇的百姓代表,问如何在蝗灾时保护粮种,阿青结合定远镇分堂的经验,再加上青萍镇的储存方法,详细地给对方解答,还画了简易的粮囤防虫图,对方连连夸赞:“小先生年纪小,懂的却不少,比我们这些大人还强!”

春日的阳光洒在青萍镇,民生学堂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示范田里的麦苗长势喜人,民生信箱里的建议越来越多,却都被一一解决。林惊尘站在学堂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又看了看远处副盟主府门口的“护世安邦”匾额,心里满是踏实。

他知道,民生堂的启幕,不是结束,而是“护民生,守太平”的新开始。青萍镇的薪火,已通过民生堂,传到了江南,传到了北方,传到了江湖的每一个角落;护世剑的“护世”真谛,也不再是剑刃的锋芒,而是民生学堂里的一堂课,是百姓手里的一把改良农具,是柳轻烟和阿青递出的一管药膏,是千万人用双手守护的民生与太平。

往后的岁月,青萍镇依旧是江湖民生的标杆,民生堂的分堂会越来越多,农耕、医术、防灾的经验会传遍万里江湖。林惊尘、柳轻烟、苏慕言、阿青,还有青萍镇的每一个乡亲,都会带着“为民”的初心,在民生堂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每一个城镇都粮满仓、人安康,让“护世安邦,共守太平”的誓言,在岁月里永远闪耀,永远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