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剑起万里 > 第411章 冬藏蕴生机,薪火永相传

剑起万里 第411章 冬藏蕴生机,薪火永相传

作者:海王山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1 14:52:23

秋意渐浓时,青萍镇的粮库已整理得井井有条——麦子、玉米、水稻分门别类堆放在木架上,麻袋外贴着标签,注明了粮种和入库日期;粮库角落摆着几捆晒干的艾草,淡淡的艾香驱散了潮气,也防着虫鼠;张老丈带着两名乡亲,正拿着木耙,轻轻翻动底层的粮食,确保每一粒都干燥无霉。

“林铁匠,你看这粮食,今年能存到明年春耕都没问题!”张老丈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笑着对走进来的林啸天道。

林啸天点头,伸手摸了摸麦粒,颗粒饱满,干燥紧实:“多亏你照看,粮库打理得比往年还好。咱们再留二十袋麦种、十袋玉米种、五袋水稻种,单独放在里间,明年春耕时优先用;剩下的余粮,除了给乡亲们留足口粮,再挑三十袋,等天冷了,给北方的定远镇和江南的苏州府各送十五袋,让他们也能安稳过冬,明年好种地。”

“好嘞!”张老丈立刻应下,让人去里间整理预留的粮种,“我这就去标记,保证不跟其他粮食弄混。”

粮库外,林惊尘正带着几名来自周边城镇的木匠,在铁匠铺旁组装新打造的粮囤。“这粮囤是用杉木做的,轻便还防潮,底部留了通风口,粮食装进去,就算放久了也不容易发霉。”林惊尘一边组装,一边给木匠们讲解,“你们回去后,按这个尺寸做,村里的百姓们就能把多余的粮食好好存起来,不用再担心受潮。”

木匠们都认真地记着,时不时上手帮忙,没过多久,一个圆形的粮囤就组装好了,稳稳地立在地上,看着结实又实用。“林副盟主,这粮囤太好用了!回去后我们就给村里做,让乡亲们的粮食都能好好过冬。”一名木匠兴奋地说道。

林惊尘笑着点头:“好,要是有不懂的,随时来问我。”

柳轻烟带着阿青,在医馆里整理草药——秋日采的艾草、苦参、金银花都已晒干,分装在布袋里,贴好标签,整齐地摆在药架上;她还把防治冬日感冒、冻伤的草药单独放在一层,方便乡亲们来取。阿青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正跟着柳轻烟记草药的功效:“艾草能驱寒、防瘟疫;苦参能治皮肤病;金银花能清热解毒……”

“记的不错。”柳轻烟摸了摸他的头,递给他一小束晒干的艾草,“你把这艾草分成小捆,待会儿给乡亲们送去,让他们挂在门口,既能驱寒,又能防虫子进家。另外,你再去分舵,跟苏大哥说一声,让他安排侠客,给镇里的孤寡老人送些艾草和姜茶,冬日里容易着凉,让老人们多注意身体。”

“好!我这就去!”阿青把艾草收好,揣着小本子,快步往分舵跑去。

苏慕言正在分舵院子里,带着侠客们训练拳脚。冬日来临前,他特意增加了训练强度,还教大家一些应对冬日盗匪的技巧——“冬日里天寒地冻,盗匪容易铤而走险,咱们巡逻时要多留意镇外的山林和官道,遇到可疑人员,先盘问清楚,别轻易动手,要是解决不了,就立刻回分舵报信,咱们一起应对。”

侠客们齐声应诺,拳脚挥舞间,动作整齐有力。看到阿青跑来,苏慕言停下训练,笑着道:“阿青,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柳姑娘让你带消息来?”

阿青点头,把柳轻烟的吩咐一一说明。苏慕言立刻安排两名侠客,带着艾草和姜茶,去给孤寡老人送去;又安排四名侠客,分成两组,加强镇口和镇外山林的巡逻,确保青萍镇的冬日安宁。

十月底,第一场冬雪落下来时,青萍镇的冬藏准备已全部就绪——乡亲们的口粮和来年的粮种都已备好,粮囤和粮库打理妥当;医馆里的草药充足,防治感冒、冻伤的药膏也已备好;分舵的巡逻安排到位,镇口的棚子里煮着姜茶,供守在外面的侠客和过往的路人饮用。

林惊尘和林啸天则在铁匠铺里,给乡亲们打造冬日用的火炉和铁锅。“这火炉比往年的小一些,适合一家三四口用,省柴火还暖和;铁锅加厚了,冬天煮肉汤不容易糊底。”林啸天拿着刚打造好的铁锅,给乡亲们展示,“大家要是需要,就来铁匠铺取,都是按成本价,不赚乡亲们的钱。”

乡亲们都纷纷上前,登记领取火炉和铁锅,铁匠铺里热闹非凡。一名老人拿着新铁锅,笑着道:“林铁匠,惊尘,你们父子俩真是咱们青萍镇的活菩萨!夏天帮咱们防汛,秋天帮咱们秋收,冬天又给咱们打造火炉,有你们在,咱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

林惊尘笑着道:“老伯伯,您别这么说,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这日午后,雪刚停,镇口就传来马蹄声。一名武当弟子策马奔来,身上落满了雪,手里拿着一封书信,笑着道:“林盟主,林副盟主!玄机子掌门派人送书信来了,说今年江湖各城镇都安稳过冬,没有盗匪作乱,也没有灾害,百姓们的日子都比往年好。另外,掌门说,明年开春,想请你们去武当山,跟七宗掌门一起,商议成立‘江湖民生堂’,专门负责推广农耕、医术、治安经验,让各城镇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还想请林副盟主担任民生堂的堂主!”

林惊尘和林啸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林啸天上前一步,接过书信,仔细看了一遍,递给林惊尘:“你看,去不去?民生堂的事,是好事,能更好地帮着百姓们过日子。”

林惊尘看完信,沉思片刻,说道:“去!成立民生堂,能把咱们的经验更系统地传给各城镇,比咱们零散地支援更有效。不过堂主之位,我觉得还是请玄机子掌门担任,我可以担任副堂主,协助掌门处理事务,这样既能更好地推广经验,也能兼顾青萍镇的乡亲们。”

柳轻烟也说道:“我觉得惊尘说得对。青萍镇是咱们的根,不能离得太久,担任副堂主,既能帮着江湖百姓,也能常回青萍镇,照看乡亲们和医馆。”

苏慕言和张老丈也纷纷赞同。林啸天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我明日就写回信,给玄机子掌门说明情况,再跟他商议民生堂的具体事宜。”

接下来的日子,青萍镇的冬日格外安稳。林惊尘和林啸天在铁匠铺里,除了给乡亲们打造农具,还在琢磨着改良明年春耕用的播种机;柳轻烟在医馆里给乡亲们治病,还教阿青和几名学徒熬制防治冻伤的药膏;苏慕言带着侠客们,按时巡逻,偶尔帮着乡亲们清理门口的积雪;张老丈则带着乡亲们,在粮库里定期检查粮食,确保粮食安全过冬。

阿青也没闲着,他跟着柳轻烟学医,跟着林惊尘学打造简单的农具,跟着张老丈学打理粮库,每天都过得充实又快乐。有一次,镇里的一个孩子冻伤了手,阿青按照柳轻烟教的方法,给孩子涂药膏,还教孩子的家人如何护理,没过几日,孩子的手就好了。孩子的家人特意来医馆感谢阿青,阿青笑着道:“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以后要当像柳姑娘一样的大夫,帮着乡亲们治病。”

腊月中旬,武当山的回信到了——玄机子掌门赞同成立民生堂,也同意由林惊尘担任副堂主,协助处理事务;民生堂的总部设在武当山,在青萍镇、苏州府、定远镇设立分堂,由青萍镇分堂负责推广农耕经验,苏州府分堂负责推广防汛经验,定远镇分堂负责推广防蝗经验,各分堂互相配合,共同为百姓服务。

林惊尘拿着回信,心里满是坚定。他知道,成立民生堂,是江湖民生的新开始,也是青萍镇经验传承的新方式。往后,他们不仅能亲自去支援有难的城镇,还能通过民生堂,把经验系统地传给更多人,让更多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除夕那日,青萍镇依旧热闹非凡。乡亲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聊今年的收成,盼明年的好光景;武当山和青城派也派人来拜年,带来了新年的祝福和民生堂的筹备计划。林啸天举起酒杯,对着众人道:“这一年,咱们青萍镇安稳过冬,粮满仓、人安康;这一年,咱们的经验传遍江湖,帮着更多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新的一年,咱们要好好筹备民生堂,把农耕、防汛、防蝗的经验好好推广,让江湖的每一个城镇,都像青萍镇一样,粮满仓、人安康,永远太平!”

“干杯!”众人齐声举杯,酒杯碰撞的声响,混着外面的鞭炮声,格外热闹。阿青吃着饺子,突然站起来,大声道:“我明年也要为民生堂出一份力!我要跟着惊尘哥推广农耕经验,跟着柳姑娘推广医术,帮着更多百姓!”

众人都笑了,玄机子派来的武当弟子笑着道:“阿青真有志气!明年民生堂成立,你就是咱们民生堂最年轻的帮手!”

冬雪覆盖着青萍镇,却挡不住镇里的暖意。护世剑依旧挂在副盟主府的墙上,剑鞘的蓝光在灯火下温润如初。它见证着青萍镇的冬藏,见证着民生堂的筹备,更见证着一份“为民”的薪火——从林啸天到林惊尘,从柳轻烟到阿青,从青萍镇的乡亲到江湖的每一个人,这份薪火,会在民生堂的旗帜下,传遍江湖,永不停歇,永远温暖着百姓的心。

林惊尘坐在火炉旁,看着眼前的亲人与乡亲,看着墙上的护世剑,心里突然明白——所谓“护世”,从来不是一人一剑的侠义,而是千万人薪火相传的坚守;所谓“安邦”,也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誓言,而是每一个城镇的粮满仓、人安康。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他们会带着这份坚守,在民生堂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江湖的太平,永远延续,让百姓的日子,永远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